「知之者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時間 2021-05-04 05:07:37

1樓:

1、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一個智者呀!

2、這句話出自《論語》,表示對學習態度的一個論述。

3、簡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傳**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2樓:使命踐行者焦竣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儒家只相信智慧是人為的,是實踐的,是實踐中來的。

「有為」,儒家的基本立場,就是一切以人類的現實實踐為基礎,人類的一切智慧離不開人類的現實實踐,而現實實踐也離不開智慧的總結。

楊伯峻: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錢穆:先生說:「由呀!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時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李澤厚:孔子說:「子路,我告訴你什麼叫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的知道。」

詳解:以上三位及通常的斷句都是「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關鍵的問題是「由」究竟指什麼?是不是通常所認為的孔子**「子路」?

在「由知、德者,鮮矣!」一章中,已經否定了「由」指「子路」的一貫說法,本章也如此。關於這點,現給出一個具體的分析。

在《論語》中,孔子一貫稱呼子路都有一個固定用法,就是「由也」。例如「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由也升堂矣!

未入於室也!」、「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等等。

而且這種語法現象並不單單用在子路身上,《論語》中孔子也一貫用「回也」稱呼顏回,例如「賢哉,回也!」、「回也,非助我者也!」等。

特別這一句,把子貢也捎上:「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

」由此可見,這是《論語》中的標準用法,把「由」當成「子路」,絕對是胡來。本id現在將一個兩千多年來一直延續的語法錯誤給糾正了,「由」絕對不能當成「子路」。還有,「知之」的「之」究竟指什麼?

通常的翻譯都把這「之」給掩掉不翻了,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原文不直接就用「知為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拋開語法問題,通常的解釋同樣可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的知道,就是聰明智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時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如果真是這樣,最能知道的、最有智慧的一定是這樣一臺機械,它有如下程式:它只回答關於自己知道還是不知道的問題,而答案只有兩個:知道和不知道;然後它嚴格地被設定成按固定程式的知道與不知道來給出知道和不知道的答案。

如此解釋,是典型的愚民把戲。一個問題就可以把這種把戲拆穿:知道知道如何知道為什麼知道,知道不知道如何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知道與不知道的可判別是如何被知道的,如果這個可判別性都不能被判別是知道還是不知道,還知道不知道什麼?

這類把戲,和前面各種「魯式」把戲一樣是同種同源的混蛋邏輯。

正確的斷句是:「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其實,本章的「由」與「知」,都順著上一章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來。「由」,蹈行、踐履,用一個更常用的詞語,就是「實踐」;「誨」,教導;「女」,汝之通假,你的意思,這裡泛指一切人類。

「知之乎」,「之」,指代「由誨女」,「知之」,以之而智,以實踐所教導你而有智慧。

「知之為」,以知而為,依智慧而實踐。

「為」,「偽」也。何謂「偽」?非先天,人為也。所有的創造、創新,都是人為,沒有人為,何來創造、創新。「為」,就是「由」,就是現實人的現實實踐。

「知之」,以之而智,以依智慧而實踐所得而有智慧,「之」指代前面的「知之為」,而此智慧,與原來「由誨女」而有的智慧,經過了「知之為」而有所不同,因而是新的智慧,「為」,相對前面的「由」,也是進一步的實踐。

「不知為」,不以知而為。

「是」,復指上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並對此進行論斷及歸納,「這是」、「這就是」的意思。

在「天地人」結構下,道家的「無為」立場,對「人為」抱有極大懷疑。何謂「無為」?無人為也。

道家相信「天地人」結構中有一先天自然之道,所以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論,進而假設人最初的狀態最接近自然,因此要返樸歸真,要能嬰兒,進而要破除一切人為刻意,諸如此類。儒家是不會假設什麼先天自然之道的,儒家不相信任何脫離現實的所謂智慧,不相信有什麼先天的智慧先驗地存在,更不相信只要找到這種智慧就一通百通、成聖成仙。儒家只相信智慧是人為的,是實踐的,是實踐中來的。

「有為」,儒家的基本立場,就是一切以人類的現實實踐為基礎,人類的一切智慧離不開人類的現實實踐,而現實實踐也離不開智慧的總結。由此可見,孔子和馬克思還是這樣心心相印。在上一章中,強調了「由」與「知」的問題。

這一章就是要揭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由」是「知」的基礎,沒有「由」,無所謂「知」;但「由」離不開「知」,依「知」而「由」而「為」,才有新「知」,才有創造、創新,而這才是最根本的智慧。而這最根本的智慧也不是憑空而來的,也是由人的歷史實踐而有的。

而且,這種實踐而智慧,智慧而實踐的過程就是「易」,就是生生不息的人類生存本身。

白話直譯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說:實踐教導你,以此而有智慧啊。依智慧而進一步實踐,以此而有新的智慧;不依以實踐而有的智慧進一步實踐,就不會有新的智慧。這,就是最根本的智慧。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是誰說的?句子中「是知也」中的「知」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智慧

讀音:zhī zhī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ī ,shì zhì yě。

成語解釋: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成語舉例:〖示例〗古人質實,不尚智巧,言論未詳,事實先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宋 陸九淵《與朱元晦書》

感**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複句式

產生年代:春秋

4樓:瑞瑞是小辭的

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狗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出自《論語 為政》,翻譯成現代漢語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意思是智慧。

6樓:簫灑舞劍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一種智慧。

語出孔子·《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通「智」。

原文: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由:孔子的學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全句的意思是:子路啊,告訴你對待知和不知的態度吧(即對待學問的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智慧的意思)。

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句孔子名言,後世被用來提醒人們用老實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還有另外一種解釋,看曾仕強教授的《易經的奧祕》中,曾仕強教授的意思是:我知道一件事是為了知道這件事的人而知道,我不知道一件事是為了不知道這件事的人而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曾仕強教授舉了一個孔子的學生和螞蚱打賭的例子,螞蚱說一年有三季,孔子的學生說有四季,後來他們一塊問孔子,孔子看了看螞蚱,對他們說,一年有三季。

螞蚱走了之後,孔子的學生問原因,孔子說,螞蚱活不過秋天,所以對他來說一年就是有三季,你跟他爭死還是有三季。所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意思應該是「知道某個知識」是為了「知道這個知識」的人/物。(知之 為 知之),後半句同理。

告訴人們,要虛心學習,不要不懂裝懂。

7樓:張啟靈

你知道自己知道什麼,所以在解決問題時不會模稜兩可;同時,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在遇到問題時不會不懂裝懂,而是虛心求教;這樣的邏輯清晰,擅於提問並且勇於面對困難的品質,是一種智慧。

8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為政》

【註釋】知:此句有五個「知」字,前四個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後一個同「智」,聰明.

【譯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的態度.

【評介】孔子教導他的學生,在學習上應堅持老老實實的態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學習如此,其他各方面何嘗不是如此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什麼?

9樓:我隨心動

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教導他的**子路的一句話,意思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就關於知道的真諦。

10樓:清雅人士

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

11樓:中國消防救援

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一種智慧。

出自:《論語·為政》

朝代:春秋

原文: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翻譯:子路啊,告訴你對待知和不知的態度吧(即對待學問的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12樓:單汀蘭建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語出《論語》,現代漢語的意思是:明白就說自己明白,不明白就說自己不明白,這樣才是真正的明白。

13樓:上官澤仁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個才是真正的智慧。

14樓:廖俊睿

瞭解這件來事物就是了自解這件事物,不瞭解就是不瞭解,這是智慧的。

知:瞭解。

之:(代詞)這件事物或道理。

為:是。

知:通「智」,智慧。

後面的之可以不翻譯。

古文翻譯要尊重原文,儘量不加字,就對不能少字,如果多字要用括號括起來。

費了這麼大勁才打出來的,記得贊同哦。

15樓:匿名使用者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一種大智慧。不知道時會提出問提的人才是最聰明的。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強調怎樣的學習態度

理科帥男 子曰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先生說 由呀!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時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這個大家都熟悉的話裡,在我,從前是有一些誤讀的。就在於 不知為不知。誤讀的,是以為說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裝知道。而現在看來,不知為不知,是有知道自己的侷...

由,悔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翻譯

反映了孔子 中庸 思想 com view 4111.htm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 自我監督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 至仁 至誠 至道 至德 至聖 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的 太平和合 境界。子曰 由,誨女知之乎 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之的意思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一種智慧。望採納 之釋義 zh 動 到 去。為學 吾欲 南海。代 指示代詞,相當於 這個 這 這種 等。廉頗藺相如列傳 均 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代 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 他 它 它們 他們 等。論積貯疏 生 有時而用 無度。鄭伯克段於鄢 愛共叔段,欲立 代 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