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理科帥男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①先生說:「由呀!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時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這個大家都熟悉的話裡,在我,從前是有一些誤讀的。就在於「不知為不知。」
誤讀的,是以為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裝知道。而現在看來,不知為不知,是有知道自己的侷限的意思。而——這才是知道。
有時候,或者,很多時候,我們瞭解一個事物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知道了,以為對那事物瞭解通透,但侷限往往就此產生。因為我們對此的誤讀往往會阻擋我們對這件事物的態度,自身對事物的態度,有時候會傷害到那個「事物」,有時候,會誤了自己。從這個角度看,不知的『害』跟知道的『益』同等重要了。
甚至有時候,不知的『害』要大過知道的『益』了。
前面談到的「功乎異端」也是不知造成的吧?
道理清楚了,如何去作?
我想,在面對一個需要學習的知識的時候,一個正在發生事件的時候,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去體察它,認識它,不要輕易在內心下結論,並且,要在體察的同時,認識到自身的侷限,要知道,有些事情,在自己的積累和認識的侷限上,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那就對無法解決的這個部分,保持一個畏懼之心吧,時刻提示自己的問題所在,作到這些,就會減少草率和偏執發生的機率吧?
②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由就是子路,誨女就是教給你。子路喜歡逞強,凡事都要勝過別人,多半有不知道的,強以為知道的時候。所以孔子叫著他的名字說:
子路啊,你也有志於求知,我今天告訴你求知的方法。人對於天下的道理,總有知道的,也總有不知道的。自己心裡是清楚的,哪些知識是掌握的,哪些是不瞭解的。
如果以有所不知而覺得羞恥,就遮掩避諱,不管知不知道,都強以為知道,這就是自欺欺人,矇蔽了自己的心靈。你應該這樣做,對於自己知道的,就承認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說我還不知道。雖然不能徹底瞭解全天下的道理,但不至於欺騙自己,對天下的道理,也不會因為吹牛而混淆,這就是求知的道理了。
何必要等到無所不知的時候才稱之為知呢?由此可見,天下的道理事無窮的,即使是聖人也不能盡知,但聖人之心,光明磊落,不以不知道的東西逞強,也不以知道的自以為是,因此隨順大眾,勤學好問,堯舜就是這樣求知的。
智慧就隱藏在小事之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都容易虛榮心作怪而自取其辱。為政更是這樣,雖位高權重,也不能事事盡知,所以做決定之前,必須請教專家,以免犯錯。若不能虛心求教,只憑主觀臆斷,就是不負責任,必然害人害己。
2樓:使命踐行者焦竣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9)儒家只相信智慧是人為的,是實踐的,是實踐中來的。
「有為」,儒家的基本立場,就是一切以人類的現實實踐為基礎,人類的一切智慧離不開人類的現實實踐,而現實實踐也離不開智慧的總結。
楊伯峻: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錢穆:先生說:「由呀!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時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李澤厚:孔子說:「子路,我告訴你什麼叫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的知道。」
詳解:以上三位及通常的斷句都是「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關鍵的問題是「由」究竟指什麼?是不是通常所認為的孔子**「子路」?
在「由知、德者,鮮矣!」一章中,已經否定了「由」指「子路」的一貫說法,本章也如此。關於這點,現給出一個具體的分析。
在《論語》中,孔子一貫稱呼子路都有一個固定用法,就是「由也」。例如「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由也升堂矣!
未入於室也!」、「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等等。
而且這種語法現象並不單單用在子路身上,《論語》中孔子也一貫用「回也」稱呼顏回,例如「賢哉,回也!」、「回也,非助我者也!」等。
特別這一句,把子貢也捎上:「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
」由此可見,這是《論語》中的標準用法,把「由」當成「子路」,絕對是胡來。本id現在將一個兩千多年來一直延續的語法錯誤給糾正了,「由」絕對不能當成「子路」。還有,「知之」的「之」究竟指什麼?
通常的翻譯都把這「之」給掩掉不翻了,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原文不直接就用「知為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拋開語法問題,通常的解釋同樣可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的知道,就是聰明智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時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如果真是這樣,最能知道的、最有智慧的一定是這樣一臺機械,它有如下程式:它只回答關於自己知道還是不知道的問題,而答案只有兩個:知道和不知道;然後它嚴格地被設定成按固定程式的知道與不知道來給出知道和不知道的答案。
如此解釋,是典型的愚民把戲。一個問題就可以把這種把戲拆穿:知道知道如何知道為什麼知道,知道不知道如何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知道與不知道的可判別是如何被知道的,如果這個可判別性都不能被判別是知道還是不知道,還知道不知道什麼?
這類把戲,和前面各種「魯式」把戲一樣是同種同源的混蛋邏輯。
正確的斷句是:「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其實,本章的「由」與「知」,都順著上一章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來。「由」,蹈行、踐履,用一個更常用的詞語,就是「實踐」;「誨」,教導;「女」,汝之通假,你的意思,這裡泛指一切人類。
「知之乎」,「之」,指代「由誨女」,「知之」,以之而智,以實踐所教導你而有智慧。
「知之為」,以知而為,依智慧而實踐。
「為」,「偽」也。何謂「偽」?非先天,人為也。所有的創造、創新,都是人為,沒有人為,何來創造、創新。「為」,就是「由」,就是現實人的現實實踐。
「知之」,以之而智,以依智慧而實踐所得而有智慧,「之」指代前面的「知之為」,而此智慧,與原來「由誨女」而有的智慧,經過了「知之為」而有所不同,因而是新的智慧,「為」,相對前面的「由」,也是進一步的實踐。
「不知為」,不以知而為。
「是」,復指上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並對此進行論斷及歸納,「這是」、「這就是」的意思。
在「天地人」結構下,道家的「無為」立場,對「人為」抱有極大懷疑。何謂「無為」?無人為也。
道家相信「天地人」結構中有一先天自然之道,所以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論,進而假設人最初的狀態最接近自然,因此要返樸歸真,要能嬰兒,進而要破除一切人為刻意,諸如此類。儒家是不會假設什麼先天自然之道的,儒家不相信任何脫離現實的所謂智慧,不相信有什麼先天的智慧先驗地存在,更不相信只要找到這種智慧就一通百通、成聖成仙。儒家只相信智慧是人為的,是實踐的,是實踐中來的。
「有為」,儒家的基本立場,就是一切以人類的現實實踐為基礎,人類的一切智慧離不開人類的現實實踐,而現實實踐也離不開智慧的總結。由此可見,孔子和馬克思還是這樣心心相印。在上一章中,強調了「由」與「知」的問題。
這一章就是要揭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由」是「知」的基礎,沒有「由」,無所謂「知」;但「由」離不開「知」,依「知」而「由」而「為」,才有新「知」,才有創造、創新,而這才是最根本的智慧。而這最根本的智慧也不是憑空而來的,也是由人的歷史實踐而有的。
而且,這種實踐而智慧,智慧而實踐的過程就是「易」,就是生生不息的人類生存本身。
白話直譯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說:實踐教導你,以此而有智慧啊。依智慧而進一步實踐,以此而有新的智慧;不依以實踐而有的智慧進一步實踐,就不會有新的智慧。這,就是最根本的智慧。
由,悔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翻譯
反映了孔子 中庸 思想 com view 4111.htm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 自我監督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 至仁 至誠 至道 至德 至聖 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的 太平和合 境界。子曰 由,誨女知之乎 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之的意思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一種智慧。望採納 之釋義 zh 動 到 去。為學 吾欲 南海。代 指示代詞,相當於 這個 這 這種 等。廉頗藺相如列傳 均 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代 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 他 它 它們 他們 等。論積貯疏 生 有時而用 無度。鄭伯克段於鄢 愛共叔段,欲立 代 指代...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分析 此則講的是關於
譯文 孔子說 瞭解知識的人不如愛好知識的人 愛好知識的人不如以學知識為快樂的人。解釋 對於學習,瞭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 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比喻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接受得快。就學習而言,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樂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