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伊卡魯斯二號
這叫做“驚恐發作”,是焦慮症的一種。說明你過於敏感了,從而對某種潛意識裡意識到的刺激發生了很嚴重的應激發應(你自己甚至都沒有意識到是什麼東西刺激到了你,或者雖然意識到了刺激源但自己其實很清楚那個刺激源並不會產生什麼實際的危害),然後你的大腦就會命令腎上腺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從而使你感到嚴重的緊張,然後大腦的供血會暫時減少,從而讓你感到很恐懼,彷彿自己對身體失去了控制,好像自己馬上就要失控了一樣。由於這種緊張突然發生(大約10分鐘內就會爆發),所以會讓你感到很恐怖,但其實只要30分鐘,分泌的腎上腺素就會被代謝掉,從而讓你不再緊張,但是大腦會對這種突發的恐懼做出錯誤的解釋,將其解釋為你的身體確實受到過威脅,從而讓你在症狀結束以後仍然感到很恐懼。
有這種病的人一定要學會和症狀好好相處,千萬別想著去控制或抑制它,因為抑制行為會向大腦傳遞興奮訊號,從而使得大腦更加誤以為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威脅。而且在發作間期(這種病一旦出現就可能會連續發作長達數個月),一定不要害怕發作,否則可能會因此影響自己正常的學習生活,你一定要告訴自己,那種害怕是虛幻的,是不存在的,你害怕的東西也是絕對不會發生的。你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與學習,不能讓疾病奪走了你生活的幸福。
一旦某時刻它突然發作,你也不用擔心,這種情況不會對你身體產生任何傷害(因為這是應激反應的不正常啟動,而應激反應是人最正常的條件反射),你只需要靜靜等待30分鐘左右,最多不過一個小時,這種感覺就會消失。你就可以正常活動了。
提個小醒:你要學會看得開,學會不過於敏感,對緩解症狀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請你一定不要背上心理包袱,不要因為發作而產生任何愧疚或者自卑情結,因為這是很正常的心理疾病,而且害怕的是你自己,別人不會看出來你有任何的不正常!!
坦言相告:我就是這種焦慮症的患者,發作的痛苦我想我很清楚,但請你一定要知道,它結束以後你可以正常地生活,你是一個正常的人!
希望我的判斷正確,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不是我這種病的話,那就只能看別人怎麼回答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有過~其實無所謂的~這個我自己覺得應該是突然想到什麼東西后沒記住。。也就是說~潛意識裡想到讓你不舒服的事情~我自己是這麼感覺的~想開點就好了~
經常莫名其妙的覺得心慌 緊張 心情不好 甚至覺得絕望 這是為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消極的情緒。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處理情緒的辦法有很多,保持觀照是最重要也最關鍵。大部份人的困惑和痛苦都是沒有覺知,看不清自己,摸不透別人,所以迷亂不安。但觀照自己也是最難做到的,因為自我比天大,你難於放下,變得謙虛。
也因為我們不懂收心養性,尋找能靜下來的方法
負面情緒的源頭可以是負面經驗,同樣也可以說是負面的慣性,勾起你負面經驗的事端只是借來的催化劑而已。
若情緒超越了自己能控制的範圍,最好的方法不是釋放或是壓抑,而是無為而為,學習先定心,因為,負面能量太大時,胡亂釋放出來的話可能連自己也承受不起,也容易影響別人。壓抑是萬萬不能,因為問題的源頭正是壓抑所致。
心亂須先定心,看護情緒,不認同,不判斷,讓它出現,把感覺放在心的位置,管它眼還有淚,呼吸還很亂。心是最大的情緒控制中心,要穩定情緒必須從心開始,學習定心的方法。至於方法,每個人得靠自己尋找。
法門有很多很多,關鍵不在法,而在你的用心,和意願。相信自己有能力豁出去,海闊天空。
我們要做回情緒的主人,拒絕受控。情緒並不等同事件。是情緒動了和壞了,並不是事件的本身。我們就是搞不清楚,認同了我就是那個情緒狀態的全部,自討苦吃,討好情緒和衝動,卻失去了自己。
我們可以透過自制的方法平靜情緒,保持清醒和自主,這才是成熟的心靈管理。自制並不等同壓抑,因為前者是省覺後的行動,後者是迷失的反應。所謂懂得自制,就是學習一套適合自己的情緒處理方法,一旦看到被情緒襲擊時,得馬上自我保護,提醒自己它只不過是借軟弱打倒理性的純粹思維慣性而已,找適當的方法打散負面情緒的集中點,如運動、靜心、瑜伽、看電影、做義工、搞創作,找知己傾訴,做個spa,扮靚靚等等,把正面能量全都掏出來。
幫助自己是需要決心和毅力的,並且必須是獨自一人走和完成的路,也是成長的責任。自療永遠是最實用最實在的自保方法,誰都不能依賴
4樓:匿名使用者
人之所以會無聊傷心.孤單.迷茫.累.有壓力.煩惱.寂寞.心情不好.鬱悶,是因為周圍的環境太過繁瑣,
周圍的事太過繁瑣,所以好像已經融入一樣,
當你隻身一人抽離的時候,就會感覺到一種沒有形態可以比擬的空虛,
其實不必要天天重複著問該怎麼做;或是要去做什麼,
當你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就什麼都不要去想什麼都不要去做,
簡單的發個呆睡個覺也可以度過傷心.孤獨.迷茫.累.壓力.煩惱.寂寞.無聊.心情不好.鬱悶.,
別想那麼多,人生下來本來就有壓力.傷心.孤獨.迷茫.累.煩惱.寂寞.無聊.心情不好.鬱悶,
所以一直重複著無聊的事也就會感覺到傷心.孤獨.迷茫.累.有壓力.煩惱.寂寞.無聊.心情不好.鬱悶,
換個想法.就這麼平平淡淡的晃過,也可以是日子,
本來就無聊的人生就更不該再想多餘的來為難自己。
化解壓力與情緒的11個偏方
1、運用言語和想象放鬆
通過想象,訓練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裡,聽著優美的輕**”,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恢復精力,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2、支解法
請你把生活中的壓力羅列出來,
一、二、
三、四……,你一旦寫出來以後,就會驚人地發現,只要你“個個擊破”,這些所謂的壓力,便可以逐漸化解。
3、想哭就哭
醫學心理學家認為,哭能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驗血壓,然後按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編成二組,分別詢問他們是否哭泣過,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回答說從不流淚。由此看來,讓人類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裡有益得多。
4、一讀解千愁
在書的世界遨遊時,一切憂愁悲傷便付諸腦後,煙消雲散。讀書可以使一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開闊,氣量豁達,不懼壓力。
5、擁抱大樹
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裡,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稱:
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與之對立的腎上腺素,即壓抑激素則消失。
6、運動消氣
法國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運動消氣中心。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們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做一種運動量頗大的“減壓消氣操”。
在這些運動中心,上下左右皆鋪滿了海綿,任人摸爬滾打,縱橫馳騁。
7、看恐怖片
英國有專家建議,人們感到工作有壓力,是源於他們對工作的責任感。此時他們需要的是鼓勵,是打起精神。所以與其通過放鬆技巧來克服壓力,倒不如激勵自己去面對充滿壓力的情況,例如去看一場恐怖電影
8、嗅嗅香油
在歐洲和日本,風行一種芳香**。特別是一些女孩子,都為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煉出的香油所醉倒。原來香油能通過嗅覺神經,刺激或平伏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心理壓力很有效果。
9、吃零食
吃零食的目的並不在於僅僅滿足於肚子的飢餓需要,而在於對緊張的緩解和內心衝突的消除。
10、穿上稱心的舊衣服
穿上一條平時心愛的舊褲子,再套一件寬鬆衫,你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就會減輕。因為穿了很久的衣服會使人回憶起某一特定時空的感受,並深深地沉浸在緬懷過去如夢般的生活眷戀中,人的情緒也為之高漲起來。
11、養寵物益身心
一項心理學試驗顯示,當精神緊張的人在觀賞自養的金魚或熱帶魚在魚缸中姿勢優雅地翩翩起舞時,往往會無意識地進入“寵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壓力也大為減輕。
5樓:匿名使用者
人吧都有這麼一天莫名其妙的心煩,這是生物鐘的原因。多找些事幹,就會忘記心煩。
6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或是最近有什麼壓力啊!不然不能啊!適當的調節一下
為什麼時常會出現心慌,緊張,恐懼的心理感覺
7樓:啊刷粉
焦慮症的病前性格大多為膽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後,猶豫不決,對新事物及新環境不能很快適應。發病原因為精神因素,如處於緊張的環境不能適應,遭遇不幸或難以承擔比較複雜而困難的工作等。正常人在面對困難或有危險的任務,預感將要發生不利的情況或危險發生時,可產生焦慮(一種沒有明確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緊張狀態),這種焦慮通常並不構成疾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猜慎滾。
焦慮並不是壞事,焦慮往往能夠促使你鼓起力量,去應付即將發生的危機(或者說焦慮是一種積極應激的本能)。只有當焦慮的程度及持續時間超過一定的範圍時才構成焦慮症狀,這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妨礙人應付、對處理面前的危機,甚至妨礙正常生活。可能在大多數時候、沒有什麼明確的原因就會感到焦慮;事實上什麼都幹不了。
焦慮症狀也見於情感性精神病、精神**症、強迫性神經症、癔症、器質性意識模糊狀態、甲狀腺機能亢進等。所以廣義的焦慮症是很大一類障礙的總稱,還包括強迫症、恐怖症、驚恐症、創傷後障礙等等。這裡所說的焦慮症是狹義的,在正式診斷中稱為一般性焦慮症。
目前認為,只有焦慮的原因不明顯或和程度不相稱,焦慮症狀很突出而其他症狀也不明顯,且延續時間較長時才診斷為焦慮症。焦慮症的發病原因對焦慮症的起因,不同學派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見。這些意見並不一定是相互衝突的,而是互補的。
第一,軀體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礙雖然不會是引起焦慮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見的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症狀可以由軀體因素而引發,比如,甲狀腺亢進、腎上腺腫瘤。許多研究者試圖發現,是不是焦慮症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某些神經遞質,是引發焦慮症的罪魁禍首。很多研究集中在兩個神經遞質上:
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究發現病人處於焦慮狀態時,他們大腦內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劇變化,但是未確定這些變化是焦慮症狀的原因還是結果。第二,認知過程,或者是思維,在焦慮症狀的形成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研究發現,抑鬱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釋成危機的先兆,更傾向於認為壞事情會落到他們頭上,更傾向於認為失敗在等待著他們,更傾向於低估自己對消極事件的控制能力。第三,在有應激事件發生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出現焦慮症。我認為,既然焦慮是積極應激的本能,那麼應激行為,包括應激準備是焦慮成症的主要原因。
由於應激行為的強化,在某些情況下(比如資訊缺失),會出現刺激-反應的錯誤聯結,或者程度的控制不當,使應激準備過程中積累或呼叫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釋放,持續緊張、心慌等,影響到後續行為,而甲狀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這些和緊張情緒有關的激素的分泌紊亂(過量)則對以上過程有放大作用。至於擔心,多疑,也是思維能量過度的標誌。焦慮症的臨床表現患者表現焦慮、恐慌和緊張情緒,感到最壞的事即將發生,常坐臥不寧,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
嚴重時有恐懼情緒、恐懼預感,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恐反應,常伴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不穩定現象,如頭痛、入睡困難、做惡夢,易驚醒,面色蒼白或潮紅,胸悶、心跳、易出汗,四肢發冷,手指發麻,手抖,肌肉跳穗餘動,眩暈、心悸,胸部有緊壓或窒息感,食慾不孝巖振,口乾,腹部發脹並有灼熱感,便祕或腹瀉,尿頻,月經不調,性慾缺乏、陽萎等。有些患者為上述軀體不適感而焦慮不安。常自捫脈搏是否增快,心跳是否停止,呼吸是否還有,**顏色是否已經改變,為此而情緒緊張。
檢查時患者焦慮,雙眉緊鎖,肌張力增加,反射活躍,常伴有不安的動作,如不斷的眨眼,敲打手指或捶手頓足等。患者發現難以控制自己的擔心。容易激怒。
注意力無法集中。入睡困難、睡眠不穩或不踏實,因擔憂嚴重失眠。肌肉緊張。
容易疲勞。由於過分緊張或擔心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影響了理智時應有的思維和決策,而且這種情況在一段時間內重複出現。這些都是焦慮症的臨床表現。
急性焦慮發作時除情緒驚恐外,常有胸悶、窒息感心跳劇烈、面手發麻、有要死去的感覺,或要發瘋、要暈倒的感覺,常以為心臟病發作去急診。所謂焦慮性歇斯底里,見於部分焦慮症患者,可有陣發性恐懼發作,表現心情極度緊張恐懼,心慌,呼吸困難,喉部有窒息感,出冷汗,全身顫抖以及暈眩和飄浮不穩感等。患者往往認為這是一種瀕死的感覺,它與歇斯底里的區別,在於發作間期仍有上述焦慮,緊張情緒存在|||做了虧心事?
經常莫名奇妙的情緒低落,厭世應該怎麼辦
亥文敏 你這是心理問題,如果很嚴重的話就趕緊去看醫生,按照醫生叮囑配合吃藥 如果可以自己控制,就先放開心胸,去旅遊看看廣闊大地,開闊心胸。多去與人交流,讓情緒流動起來,就不會淤積在心裡。多做做志願者,儘自己綿薄之力幫助有困難的人,看看別人的不容易,自己那點事就不算什麼了。多運動,運動能增加多巴酚,促...
怎樣緩解緊張的情緒,如何緩解緊張情緒?
建議適當調整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定好鍛鍊身體的時間,經常散散心,放鬆繃緊的神經。具體你也可以給自己規定一週的某一天是休息日,在這一天裡什麼都不要想,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盡情的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排除疾病的原因,你應該好好調整心態,減少緊張壓力,儘量避免情緒波動。正所謂心病需要心藥醫,不知道閣下是否經...
如何緩解緊張煩躁的情緒,如何緩解緊張情緒?
本人覺得什麼方法都是可以緩解煩躁情緒的,聽歌,唱歌,看電影,看 只要是讓自己的思維不是停留在還想那煩惱的事情上,就已經起到了緩解的作用,只是時間問題,多久的煩惱會一直存在?地球都在不停轉,有什麼事情是一陳不變的。聽輕 推薦 高山流水 春江花月夜 田園交響曲等世界名曲。讓你回陶醉而忘記煩惱和舒緩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