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11 17:47:26

1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五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以下引自知乎:

朱熹是北宋五子的集大成者,也是北宋理學的大成。他十分重視《大學》。按照現代新儒家大宗師牟宗三的說法,北宋以來的理學家們各自秉承經典來做學問,周敦頤秉承《中庸》《易傳》,張載也是。

二程兄弟不同,明道宗主《論語》《孟子》,伊川尊崇《中庸》《易傳》《大學》,朱熹是伊川一脈四傳**,也是以《大學》為主,後世所說的“程朱理學”,狹義上說的主要就是他們的學問。

朱熹很有規模,魄力很大,一生致力於四書,臨死還在修訂,可見他對四書用力之深。

他認為《大學》是錯亂了的,順序需要重新調整,並且“格物致知”有斷缺,於是憑著自己的理解,就補充了一段:

“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也就是說,要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來認識瞭解萬事萬物,探尋其中的道理,主客觀合一。然後根據已知探求未知,知道得多了,互相關聯,一旦豁然貫通,就好像是漸悟之後的頓悟,豁然開朗,脫胎換骨。這就是格物致知。

當然也可以做簡單平實的理解,就是認識事物,探索道理。

但題主既然問出這個問題,想必是骨骼驚奇,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那我多說兩句好了。

格物致知是中國哲學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論題,出了朱熹,還有王陽明的回答更加別具一格。王陽明是誰我不說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也就有兩個半,他是其一,世稱”真三不朽“。

他的格物說是這樣的: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

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

慢慢來,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他所說的物,指的是念頭,是事情,是事物。孟子說每個人都具有道德的心,是本來善良的,這是生來就有的,不是外邊得來的。這就是”心“,純粹的,至善的,光輝輝的,沒有私慾雜念。

心要有所活動,就有了”意“,也就是意識活動,開始有善的念頭,惡的念頭。而這些念頭所投注的事物,也就是”物“,就是自己心裡的念頭。當然也指平時我們遇到的事情,接觸的事物,但王陽明的特色就在這裡,物只要指的是念頭。

格物指的就是正自己的念頭,自己有念頭,把不正的歸於正,就是格物,其實就是誠意,就是正心。

致知就是獲得本來光明純粹的本心,這個心是良知,也就是致良知。

問題回答到這裡就該結束了。

但我還是多句嘴好了,有個”淮南格物“說,就是王陽明的**王艮提出的,他主張所謂的物,以正念頭為本,家國天下都是物,要一一落實。這不是我所瞭解,到此為止。

2樓:壽同天地道人家

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儒家經典《大學》中的“致知在(於)格物”一句上,意思就是隻有通過觀察研究事物,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

3樓:匿名使用者

“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也就是說,要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來認識瞭解萬事萬物,探尋其中的道理,主客觀合一。然後根據已知探求未知,知道得多了,互相關聯,一旦豁然貫通,就好像是漸悟之後的頓悟,豁然開朗,脫胎換骨。這就是格物致知。

當然也可以做簡單平實的理解,就是認識事物,探索道理。

很高興為你解答有用請採納

4樓:鴻鵠毒

把物體格式化,才能得真知

5樓:home好夢成真

儒學經典“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孔子學生曾子所著《禮記.大學》裡的八條目,而“格物致知”更是儒學思想中的重要基礎之一,也是我們普通人逐漸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條件。

兩千多年以來,“格物致知”一詞的名家解釋近百種。2023年的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還有解釋為“格除物慾,獲得智慧”的,有解釋為“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的。等等等等。

太多的解釋讓我們後人無所適從,到底哪種解釋是正確的呢?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把“格物”僅僅理解為“格除物慾”是非常片面的,而把“格物致知”理解成“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也是不全面的。原因如下!

第一,僅靠去除物慾、潛心修行,是不可能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的。

沒有科技的發展,就無法生產更多的物質;沒有足夠的物質,老百姓就不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

如果忽視科技和經濟的重要性,就會像公元2023年以後的明清一樣,經濟逐漸被外國趕超,最後被它們欺負**。可見,僅僅靠修心養性是絕對達不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的。

同樣,僅靠抓經濟和科技,而忽視思想道德、精神境界的修養,也是行不通的。

為什麼呢?人性本貪,慾壑難填呀!如果任由一個人的貪慾膨脹,再多的物質也不可能讓他滿足的。

不滿足就會有不平,不平就會起爭執,有爭執就會有傷害。世界大戰的起因不就是因為這個嗎?

可見,如果只重視科技,而忽視人們的道德教育,只會加速矛盾的產生。也是不可能天下太平的。

其次,我認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包括科技、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方面的。這裡的“格”可以解釋為“歸納**”,“物”可以解釋為一切事物,“致”可以解釋為引導開啟,“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歸納或**事物的本相和彼此關係,從而引導開啟自己的智慧,獲得更深層的領悟。

知識可以被灌輸,但智慧是不行的。智慧是什麼?是對事物快速而透徹地認知和理解的能力。智慧是怎麼來的?就是從對事物反反覆覆地歸納總結、**其原因和聯絡中得來的。

事物無處不在,問題無處不在,但是真正時時刻刻在“格物”的人卻少之又少。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問題(比如生命、意識、疾病等)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人云亦云,被動接受,很少有人真正去懷疑、去思考、去深入的研究。(所以某領域有重大突破的少之又少)

“格物致知”的意思理解了,後面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當一些事物我們真的想通了,想透了,自然就會領悟這個世界的真相,就對這個世界不敢沒有敬畏之心了。

因為敬畏,所以意誠,所以心正。因為意誠心正,所以身得以修,言行得以正,潛心默化中,也會使家人(親朋)也得以教化(齊)。

當每個家庭成員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都能互助互愛、尊老愛幼、遵紀守法。那麼國自然而治,天下也自然可以和平無爭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儒家的這個思想是對的,但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真正做到“格物”的人太少了,而且即使他明白了,他的思想被大眾所理解和信服也是需要很多時間的。

人的思想是自由的,即使你說的是真理人家可以選擇不聽不信,即使某些人說的是歪理但是人家就是相信,誰也沒有辦法。

因為有思想信仰的不同,所以就會有爭執。只有這個世界的主流思想都是宇宙真理、這個世界充滿了仁慈、博愛、無私、寬容、謙和的時候,才真正是“平天下”的時候。(編輯拼音“馬老師369點cn閱讀更多國學道德文章”)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6樓:金牛咲

格物:研究、認識世間萬物。致知:得到知識和智慧。

出自春秋末期曾子《禮記·大學》,原文選段: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在古代,意欲將高尚的德行弘揚於天下的人,則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人,則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調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則先要修養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養好自身品德的人,則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

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則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於**事理。

**事理後才能獲得正確認識,認識正確後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誠後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後才能修養好品德,品德修養好後才能調整好家族,家族調整好後才能治理好國家,國家治理好後才能使天下大平。

擴充套件資料

《大學》提出欲明明德於天下者,要經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環節(即朱熹所稱的大學“八條目”)。

其中,修身以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者,專注於心性修養,屬儒家的“內聖”之學;修身以下,“齊家、治國、平天下”,系君子之行為規範及治政之事,屬儒家的“外王”之學,其意主要在彰明儒家“為政以德”的觀念和“道德轉化為政治”的思想。

《大學》對八條目排列了次序,這主要不是規定實行中的時間先後的次序,而是確定八條目之間的關係:

它指明瞭只有把家庭、封地管理得井井有條,才能獲得經驗,有資格進而治理國家;要治好家庭、封地,首先要以身作則,進行自我修養;要作自我修養就要端正思想,而不能只做表面文章,遵守外在的行為準則。

端正思想就要做到真誠,心靈純潔,排除種種私心雜念;而要意念誠實就要學習知識,提高認識,不至於陷入愚昧、偏執,從而避免盲目性;而掌握知識、提高認識能力,就要研究事物,以防止被他人之說誤導。

說明《大學》全面地展示了同明明德和治國平天下相關的主要方面,深刻地揭示了它們之間的關係,使儒家學說成了一個條理分明的思想體系。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像它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 禮記 大學 八目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所論述的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此段。但 大學 文中只有此段提及 格物致知 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

「致知」是什麼意思,「格物」 「致知」是什麼意思?

心的舞臺 致知的意思 儒家哲學用語。語出 禮記 大學 致知在格物。歷代儒家學者對此有不同解釋。拼音 zh zh 引證解釋 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 明 王守仁 則認為 致知 即 致吾心之良知 參見 致良知 近義詞 一 良知 li ng zh 良心 未泯。喚起 接見美國青年代表團的談話記錄 你們...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含義,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 現代漢語詞典 解釋為 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 一詞出自 大學 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 格物致知 最概括 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