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天貓售後那些事兒
1、優點
(1)揭露統治者對人民的壓迫,譴責統治階級奢靡的生活,反對戰爭,以及對當時社會的批判,應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2)穩定政治,有利於休養生息。
2、缺點
(1)否定政治上廣土眾民大國的出現和經濟上新的階級、新的工藝技術及文化知識的產生髮展,企圖倒退到矇昧的原始社會去,體現了沒落貴族階級的知識分子在社會經濟發展及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極退縮心情。
(2)懷柔政策,不利**集權,不利於國家穩定。
擴充套件資料
「小國寡民」出自《老子》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對「小國寡民」的解釋,近代學者一般將老子的「小國寡民」理解為實指,即國家小,人民少。河上公則不這麼看,其註解說:「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示儉約,不為奢泰。
民雖眾,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這就是說,「小國寡民」不是實指,而是以之為小,以之為寡,實則國大民多。
對「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的解釋,所謂「什伯人之器」,異解頗多。河上公將此文分為兩句,斷句讀成「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其註解是:
「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貴賤不相犯也」,「器謂農人之器。而不用者,不徵召奪民良時也」。認為老子主張統治者要行清靜之治,不能擾動百姓。
晉朝時陶淵明寫了一篇《桃花源記》,此文顯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內容的影響。這是一個美麗的幻想,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社會黑暗的不滿,反映了人民擺脫貧困和離亂的願望。在這一點上,陶淵明和老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2樓:
優點:小國寡民論者揭露統治者對人民的壓迫,譴責統治階級奢靡的生活,反對戰爭,以及對當時社會的批判,應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缺點:「小國寡民論」否定政治上廣土眾民大國的出現和經濟上新的階級、新的工藝技術及文化知識的產生髮展,企圖倒退到矇昧的原始社會去,過「甘」食「美」服的安靜生活,體現了沒落貴族階級的知識分子在社會經濟發展及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極退縮心情。是道家政治經濟思想保守和消極方面的體現。
3樓:霽雨若初
缺點:1、「小國寡民論」否定政治上廣土眾民大國的出現和經濟上新的階級、新的工藝技術及文化知識的產生髮展。
2、「小國寡民論」企圖倒退到矇昧的原始社會去,過「甘」食「美」服的安靜生活,體現了沒落貴族階級的知識分子在社會經濟發展及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極退縮心情。
3、「小國寡民論」是道家政治經濟思想保守和消極方面的體現。
優點:1、小國寡民論者揭露統治者對人民的壓迫,譴責統治階級奢靡的生活,反對戰爭,以及對當時社會的批判,應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2、小國寡民論是一種和諧社會的理想藍圖,給時人構造了一個可以憧憬和努力的方向。
拓展資料:
1、小國寡民論:
是先秦道家所構思和宣揚的理想社會藍圖。
語見《老子》:「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莊子·胠篋》也有類似描述:「昔者大庭氏,容成氏,以至於祝融,伏羲、神農,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民,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道家: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
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有中華文化基石之稱的道家哲學思想,還通過儒學以及中國化之後的佛學而得以不同程度的體現。
4樓:
優點:老子期望建立一個理想國來緩解當時經濟制度劇烈轉變和政治劇烈動盪,諸侯國征戰不已,勞動人民痛苦不堪的社會狀況。
他所期望建立的理想國許多的特徵,在當時來說是非常進步的,甚至還有消極復古的嫌疑,他所向往的社會和遠古社會接近,類似於未開化的人類居住的社會結構體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1、國家組織方面,有國土,但是很小;有人民,但是人民很少,有國君作為主權的象徵。
2、行政政策方面,沒有教化,不實行德育、智育;沒有國防,不設定軍隊;沒有外交(人民老死不相往來,無國際問題,所以沒有外交);沒有刑法,百姓如果作奸自有天來處理;沒有稅務,國君自給自足,不向人民徵收賦稅;沒有交通,人民安土重遷,不欲遠徙;有簡陋的手工業,沒有商業,國君施行絕巧棄利的政策,杜絕了技藝的發展、財貨的追求,同時也就阻斷了手工業的發展;沒有文字,文字是認為教化的工具,是文化傳播的工具,而人為的教化與文化,在理想國中已然被摒棄,所以文字也就無用武之地。
3、人民方面,大都沒有知識,頭腦單純,結繩記事;無慾無求,生活簡樸誠實真摯,忠厚自然;正道無邪;全部都是小自耕農自給自足,生活富裕安定;安土重遷,不想要到別的地方去;好靜勿動,與他人老死不相往來;風俗質樸。
缺點:老子主張***策,反對人為教化,將一切文化的東西視為罪惡的根源的思想非常的偏激,他沒有看到文化開啟民智的積極方面,只是強調消極的一方,所以在他期望的理想國之中,有濃重的避世之風。在軍事政策方面,反戰的思想。
出自《老子》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拓展資料: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治理土地小,人民少的國家首先要珍視人民,這樣有人民不是被用來作奴隸,也不是被武裝起來去打仗,這樣子的話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也用不上了。使老百姓重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背井離鄉,遷徙遠方。即使有船和車子,也沒有地方要乘坐它,因為沒有人要遠走他鄉去避難,即使有鎧甲和兵器,也生產到多到沒有地方要陳放它。
因為沒人用它去打仗與消耗它。讓百姓恢復天真善良的純樸本性。國富民強到了鼎盛時代。
人人恬淡寡欲,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飲食、華麗的衣服、安適的住所、歡樂的風俗,即使兩國人民相處得很近,交往密切到連雞狗的叫聲都混在一起,卻從來不發生戰爭與摩擦。
《道德經》為遠古華夏語錄體著作。《道德經》第八十章是為小國設計,為小國提供自處的一個方案。但是它更多的是為大國,比如《道德經》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
然後接下來有好幾章都是為大國。《道德經》不僅談小國、更多的是談大國。小國、大國老子都提供了方案。
老子的「小國寡民」在當今社會有現實意義嗎?
5樓:假面
比鄰而居,雖老死不相往來的自給自足生活在現代社會是不可想象的,就歷史而言,中國在封建王朝統治時期的閉關鎖國內向發展政策某種意義上已是種小國寡民的思路,其結果就是敝帚自珍閉門造車貽笑大方,中國近現代的屈辱正是由於這種理念造成的。
當代而言,資訊社會,競爭的激烈性意味著人不斷的去面對去改變,像老子這樣帶有避世主張的思想叫個體清靜無為淡泊名利尚可,但要在主流意識上尤其是在中國快速發展道路上決然是要不得的,自秦朝大一統後的中國局面已不是老子春秋時可以想象的了。
如果說這種思維何時合適,就等到共產社會來臨的那天吧,到人物質不愁時,看看能否比鄰而居,雖老死不相往來?
6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治理小國家還是有用
老子的“小國寡民”在當今社會有現實意義嗎
假面 比鄰而居,雖老死不相往來的自給自足生活在現代社會是不可想象的,就歷史而言,中國在封建王朝統治時期的閉關鎖國內向發展政策某種意義上已是種小國寡民的思路,其結果就是敝帚自珍閉門造車貽笑大方,中國近現代的屈辱正是由於這種理念造成的。當代而言,資訊社會,競爭的激烈性意味著人不斷的去面對去改變,像老子這...
道教的思想內涵是什麼,老子的道家思想內涵到底是什麼!
道教 是以崇奉 道 為人格化宇宙神靈的宗教形式。它以有為神學的觀點理解老子的 道德經 相容內修 外練 丹藥 數術及民間多神論為一身,形成了既有主從關係,又有方術的宗教神學體系。道教正式形成於東漢時張陵所創的 五斗米道 該教奉老子為教主,張陵著 老子想爾注 對老子的 道德經 原文按自己的理解予以註釋,...
老子與孔子哲學思想的不同(急,孔子與老子的思想差異
摩托羅辣 孔子是儒家的 創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 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可以概括為儒道兩家的主張不同 我們可以用三個簡單的概念來分辨儒家與道家的不同 第一,儒家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 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 第二,儒家以天為至高存在,凸顯歷史背景 道家以道為至高存在,展現宇宙視野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