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角的三角函式怎麼算 鈍角的三角函式怎麼計算?

時間 2023-04-22 22:51:06

1樓:

有很多方法啊!

誘導公式、三角恆等式、三角函式的影象、或者用幾何方法:正弦、餘弦定理等都行。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簡單地說,就是它補角的三角函式。

3樓:匿名使用者

高中一年級第四單元~

4樓:我就是帳號

確實等高中吧,小心看花掉 ^-

5樓:匿名使用者

用誘導公式。

比如計算一下sin(120)=sin(180-60)=sin(60)=sqrt(3)/2

記得有一個口決。

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所謂的奇變偶不變指的是。

sin(alpha)=sin(n*90+beta),這個奇指的是n是奇數還是偶數,如果是奇數的話,那麼sin變成cos,cos變sin。如果是偶的話,就不變。

符號看象限,指的是正負你看象限決定。

比如上式中,alpha為第二象限,beta為第一象限,而sin(alpha),sin(beta)均為正,所以sin(alpha)=+sin(beta)

鈍角的三角函式怎麼計算?

6樓:最強科技檢驗員

鈍角的正弦,餘弦 正切的計算公式:

正弦:sina=sin(180°-a);

餘弦:cosa=-cos(180°-a);

正切:tana=sina/cosa。其中a為所求鈍角。

當角度在90°~180°間變化時,正弦值隨著角度的增大(或減小)而減小(或增大) ,餘弦值隨著角度的增大(或減小)而減小(或增大) ;正切值隨著角度的增大(或減小)而增大(或減小) ,餘切值隨著角度的增大(或減小)而減小(或增大);

正割值隨著角度的增大(或減小)而增大(或減小),餘割值隨著角度的增大(或減小)而增大(或減小)。

鈍角性質。1、鈍角是由兩條射線構成的。

2、鈍角是劣角的一種。

3、鈍角一定是第二象限角,第二象限角不一定是鈍角。

4、鈍角的三角函式值中,正弦值(sin)是正值,餘弦值(cos)、正切值(tan)、餘切值(cot)是負值。

鈍角的三角函式怎麼求?

7樓:機器

用餘角公式或補角公式化成銳角的三角函式:

a為鈍角:則π-a,或a-π/2都為銳角。

sin(a)=sin(π-a)

cos(a)=-cos(π-a)

sin(a)=cos(a-π/2)

cos(a)=-sin(a-π/2)

鈍角三角函式什麼時候學

8樓:小熊玩科技

鈍角三角函式是初中數學九年級的內容。

內容包括正弦、餘弦和正切,高中時也會學到,比初中講的更為詳細。三角函式通常定義為包含這個角的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邊的比率,也可以等價的定義為單位圓上的各種線段的長度。

三角函式在高中數學內容中是最簡單的內容,在高中階段一共學習了三種三角函式,正弦函式,餘弦函式,正切函式,同學們要細心學習,學習它們的影象和性質,學習相關的公式和三角變換,這節課學生一定要克服懶惰的習慣。

三角函式在研究三角形和圓等幾何形狀的性質時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週期性現象的基礎數學工具。在數學分析中,三角函式也被定義為無窮級數或特定微分方程的解,允許它們的取值擴充套件到任意實數值,甚至是複數值。

常見的三角函式包括正弦函式、餘弦函式和正切函式。在航海學、測繪學、工程學等其他學科中,還會用到如餘切函式、正割函式、餘割函式、正矢函式、餘矢函式、半正矢函式、半餘矢函式等其他的三角函式。

怎樣計算鈍角三角形的三角函式?

9樓:乾萊資訊諮詢

鈍角三角形有一個鈍角和兩個銳角,令其鈍角為α。

sinα =sin(180°-α

cosα=-cos(180°-α

tanα=-tan(180°-α

cotα=-cot(180°-α

secα=-sec(180°-α

cscα=csc(180°-α

鈍角三角形的兩條高在鈍角三角形的外部,另一條在三角形內部。鈍角三角形中,兩個銳角度數之和小於鈍角度數。

三角函式的問題,三角函式的問題?

因為sin a cos a 1 即是sin a 1 9 1 sin a 8 9 sina 8 9 2 2 3 再看看條件,a是否為第一象限角,若為第一象限角,則sina 2 2 3。給你一個記憶方法 因為座標系中,x軸是橫軸 y是縱軸 x軸是橫軸 1 所以 x這裡有改變數,則左右平移 左加右減 例如...

三角函式的度數是怎麼算的,三角函式的度數是怎麼算的?

馨的海洋 sinx sin 兀 x cosx 一cos 兀一x tanx 一tan 兀一x cotx 一cot 兀一x 春舞飛揚 常用的誘導公式有以下六組 公式一 設 為任意角,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式的值相等 對於x軸正半軸為起點軸而言 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 2k sin k z cos ...

三角函式公式,三角函式公式大全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式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tan tan tan 1 tan tan tan tan tan 1 tan tan 和差化積公式 sin sin 2sin 2 cos 2 sin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