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感性的我自悠揚
炸油條或油餅時放礬與鹼,而且油條能否炸好,成敗就在於原料中礬與鹼的配比。明礬是一種水解呈酸性的複鹽,而面鹼(食用鹼)是一種水解呈鹼性的含水量結晶水的碳酸鹽。當礬與鹼放入水中時,它們之間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絮狀物氫氧化鋁。
與面合在一起時,絮狀物氫搓化鋁與面產生膜狀物,將二氧化碳氣體包住。油條入入熱油鍋中,二氧化碳氣體受熱膨脹,使油條脹大。這就是炸油條要放礬、鹼的原因。
2樓:枝嫚利瀚玥
油條的傳統制法是:用麵粉加入明礬、食鹼、鹽等調製成礬鹼麵糰,再拉條經油炸而成。但是,這種加有明礬的油條,在炸作過程中會分解並殘留下一定量的鋁,所以營養衛生專家指出:
人不宜長期食用油條。不過由於用礬鹼麵糰製作油條成本較低,操作過程也不復雜,所以這種製法至今仍被一些小館子或路邊小販採用。
筆者曾在一大酒店與淮揚廚師共事,在與他們的技術交流中,學到了一種新的油條製法,這是用麵粉、泡打粉、食粉、雞蛋等原料製成,成品具有色澤金黃、外酥內軟、鬆泡膨大、柔韌有勁的特點。尤其是在配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雞蛋,營養價值也較普通油條有所提高。由於這種油條在製作中未加明礬,因此不會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鋁,只不過其酥脆度稍遜於普通油條。
下面,筆者就將這種油條的製法及關鍵介紹給大家。
原料:上等高筋麵粉1500克
泡打粉15克
食粉7.5克
精鹽30克
雞蛋4只
色拉油2500克
製法:1.
麵粉過篩後加入泡打粉拌勻。清水(約1000克)倒入合面機中,磕入雞蛋,加入精鹽、食粉和50克色拉油,開機調至低檔轉速攪拌,至水渾濁略起有小泡時,再加入拌有泡打粉的麵粉,待麵粉與水攪和成團後,改用中檔轉速攪拌,直至麵糰光滑柔軟。
2.雙手沾上少許色拉油,將麵糰從和麵機中挖出,放在抹有油脂的面案上,並擀成長方形的面塊,接著用拳頭在面塊上擂制,待張片變大時,再摺疊成2~3層進行擂制,依法反覆三次,即可將擂制好的面塊疊整齊後放入不鏽鋼盤中,蓋上溼毛巾靜置約半小時待用。
3.將面案的另一端撒上面粉,從不鏽鋼盤中用面刀取一小塊麵糰放在面案上,用雙手配合牽拉長後,再用擀麵杖擀成8釐米寬、1釐米厚的長條坯皮,然手用刀切成2.5釐米寬的坯條。
4.鍋中注入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取一條坯條在非刀口面用小毛刷刷少許水,再放上一條坯條重疊(刀口面均在兩側),用細木棍在坯條中間撳壓一下,使兩坯條相粘,然後用雙手托住坯條,輕輕拉長,右手將坯條扭轉兩圈,再邊拉邊放入油鍋中(先放條子中部,再將兩端放入油鍋),一邊炸一邊用筷子翻動,炸至條形筆挺飽滿、色澤金黃即可出鍋瀝油,改刀成短節,裝盤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
1.和麵時必須先將食粉、精鹽、雞蛋、色拉油和水充分攪散後,再加入麵粉,否則會出現鬆脆不
一、口味不均的現象;和麵時需按由低速到中速攪拌的順序,這樣才有利於麵筋的形成。
2.擂制面團時,重疊次數不宜過多,以免筋力太強,用力不宜過猛,以免麵筋斷裂;製作好的面塊需靜置餳半小時後再進行出條,否則炸出的油條死板、不夠酥軟。另在疊制面塊的過程中,如有氣泡產生,應用牙籤挑掉,不然炸出的油條外形不光滑。
3.切好的條坯,應刷少許水再重疊撳壓,避免炸的過程中條坯粘接不牢而裂開,用手拉扯油條生坯時,用力要輕,用力過大會使條坯裂口或斷筋。
4.油炸時油溫以六七成熱(約180度)為宜,油溫過低,油脂會很快浸透進面坯中,這樣不僅使油條中間含油,還會使其膨脹度降低,而油溫過高時,又很容易將油條炸焦炸煳。在油炸過程中,必須用筷子來回翻動,使其受熱均勻,讓油條變得膨脹鬆泡且色澤一致。
炸油條時加入明礬和鹼起什麼用
3樓:閱盡天下之事
能起到重要作用,炸油條或油餅時必須要放礬與鹼,而且油條能否炸好,成敗就在於原料中礬與鹼的配比。明礬是一種水解呈酸性的複鹽,而面鹼(食用鹼)是一種水解呈鹼性的含水量結晶水的碳酸鹽。當礬與鹼放入水中時,它們之間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絮狀物氫氧化鋁。
與面合在一起時,絮狀物氫搓化鋁與面產生膜狀物,將二氧化碳氣體包住。油條入入熱油鍋中,二氧化碳氣體受熱膨脹,使油條脹大。這就是炸油條要放礬、鹼的原因。
但其間的配比一定要掌握好,明礬多了,水解產生的氫氧化鋁就多,使油條遇熱產生硬、脆、多泡現象,而且耗油量大。若鹼放多了,則會使油條顏色發黃,增加其苦澀味。礬與鹼之比以25:
35較為合適。
炸油條時明礬起什麼作用?
4樓:116貝貝愛
一、使油條脹大。加入明礬,會使等量的小蘇打釋放出比原來多一倍的二氧化碳,這樣就可以使油條在熱油鍋中一下子就鼓起來,變得香脆可口。
二、明礬性寒味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中醫認為,明礬具有解毒殺蟲,爆溼止癢,止血止瀉,清熱消痰的功效。
1.油條,是一種古老的中式麵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類似的油炸麵食,其起源遠遠早於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體時期不得考證。
2.油條的叫法各地不一,東北和華北很多地區稱油條為「餜子」;安徽一些地區稱「油果子」;廣州及周邊地區稱油炸鬼;潮汕地區等地稱油炸果。
3.油條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加適量的水、食鹽、新增劑,經拌合、搗、揣、醒發、油炸製成的條形食品。當前,大部分地區油條含有大量的鋁、脂肪、碳水化合物,部分蛋白質,少量的維生素及鈣、磷、鉀等礦物質,是高熱量、高油脂食品。
5樓:匿名使用者
油條的傳統制法是:用麵粉加入明礬、食鹼、鹽等調製成礬鹼麵糰,再拉條經油炸而成。但是,這種加有明礬的油條,在炸作過程中會分解並殘留下一定量的鋁,所以營養衛生專家指出:
人不宜長期食用油條。不過由於用礬鹼麵糰製作油條成本較低,操作過程也不復雜,所以這種製法至今仍被一些小館子或路邊小販採用。
筆者曾在一大酒店與淮揚廚師共事,在與他們的技術交流中,學到了一種新的油條製法,這是用麵粉、泡打粉、食粉、雞蛋等原料製成,成品具有色澤金黃、外酥內軟、鬆泡膨大、柔韌有勁的特點。尤其是在配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雞蛋,營養價值也較普通油條有所提高。由於這種油條在製作中未加明礬,因此不會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鋁,只不過其酥脆度稍遜於普通油條。
下面,筆者就將這種油條的製法及關鍵介紹給大家。
原料:上等高筋麵粉1500克 泡打粉15克 食粉7.5克 精鹽30克 雞蛋4只 色拉油2500克
製法:1. 麵粉過篩後加入泡打粉拌勻。清水(約1000克)倒入合面機中,磕入雞蛋,加入精鹽、食粉和50克色拉油,開機調至低檔轉速攪拌,至水渾濁略起有小泡時,再加入拌有泡打粉的麵粉,待麵粉與水攪和成團後,改用中檔轉速攪拌,直至麵糰光滑柔軟。
2. 雙手沾上少許色拉油,將麵糰從和麵機中挖出,放在抹有油脂的面案上,並擀成長方形的面塊,接著用拳頭在面塊上擂制,待張片變大時,再摺疊成2~3層進行擂制,依法反覆三次,即可將擂制好的面塊疊整齊後放入不鏽鋼盤中,蓋上溼毛巾靜置約半小時待用。
3. 將面案的另一端撒上面粉,從不鏽鋼盤中用面刀取一小塊麵糰放在面案上,用雙手配合牽拉長後,再用擀麵杖擀成8釐米寬、1釐米厚的長條坯皮,然手用刀切成2.5釐米寬的坯條。
4. 鍋中注入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取一條坯條在非刀口面用小毛刷刷少許水,再放上一條坯條重疊(刀口面均在兩側),用細木棍在坯條中間撳壓一下,使兩坯條相粘,然後用雙手托住坯條,輕輕拉長,右手將坯條扭轉兩圈,再邊拉邊放入油鍋中(先放條子中部,再將兩端放入油鍋),一邊炸一邊用筷子翻動,炸至條形筆挺飽滿、色澤金黃即可出鍋瀝油,改刀成短節,裝盤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
1. 和麵時必須先將食粉、精鹽、雞蛋、色拉油和水充分攪散後,再加入麵粉,否則會出現鬆脆不
一、口味不均的現象;和麵時需按由低速到中速攪拌的順序,這樣才有利於麵筋的形成。
2. 擂制面團時,重疊次數不宜過多,以免筋力太強,用力不宜過猛,以免麵筋斷裂;製作好的面塊需靜置餳半小時後再進行出條,否則炸出的油條死板、不夠酥軟。另在疊制面塊的過程中,如有氣泡產生,應用牙籤挑掉,不然炸出的油條外形不光滑。
3. 切好的條坯,應刷少許水再重疊撳壓,避免炸的過程中條坯粘接不牢而裂開,用手拉扯油條生坯時,用力要輕,用力過大會使條坯裂口或斷筋。
4. 油炸時油溫以六七成熱(約180度)為宜,油溫過低,油脂會很快浸透進面坯中,這樣不僅使油條中間含油,還會使其膨脹度降低,而油溫過高時,又很容易將油條炸焦炸煳。在油炸過程中,必須用筷子來回翻動,使其受熱均勻,讓油條變得膨脹鬆泡且色澤一致。
6樓:匿名使用者
炸油條或油餅時必須要放礬與鹼,而且油條能否炸好,成敗就在於原料中礬與鹼的配比。明礬是一種水解呈酸性的複鹽,而面鹼(食用鹼)是一種水解呈鹼性的含水量結晶水的碳酸鹽。當礬與鹼放入水中時,它們之間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絮狀物氫氧化鋁。
與面合在一起時,絮狀物氫搓化鋁與面產生膜狀物,將二氧化碳氣體包住。油條入入熱油鍋中,二氧化碳氣體受熱膨脹,使油條脹大。這就是炸油條要放礬、鹼的原因。
但其間的配比一定要掌握好,明礬多了,水解產生的氫氧化鋁就多,使油條遇熱產生硬、脆、多泡現象,而且耗油量大。若鹼放多了,則會使油條顏色發黃,增加其苦澀味。礬與鹼之比以25:
35較為合適。
7樓:匿名使用者
礬又稱白礬、鉀礬、鉀鋁礬、鉀明礬、十二水硫酸鋁鉀。是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酸鋁的複鹽
~~~淨油~~~~
8樓:
炸油條時,明礬起著蓬鬆的作用
9樓:匿名使用者
膨化作用。在炸油條時,若在麵粉里加入小蘇打後,再加入明礬,則會使等量的小蘇打釋放出比單放小蘇打多一倍的二氧化碳,這樣就可以使油條在熱油鍋中一下子就鼓起來。
10樓:
現在都不用明礬了 那個太不健康了
油條裡面為什麼要加明礬
11樓:你想多了呵
明礬是一種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酸鋁的複鹽,可作食品新增劑。在我們的生活中,明礬常用於淨水和做食用膨鬆劑。明礬和小蘇打一起混合使用,兩者相互反應,生成的主要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鋁,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起到膨鬆的效果,產生的氫氧化鋁摻雜在油條裡,吃起來感覺有嚼勁,增加口感。
新增了明礬以後油條會膨脹的很大,非常酥脆、表皮裂紋很多。 當礬與鹼放入水中時,它們之間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絮狀物氫氧化鋁。與面合在一起時,絮狀物氫搓化鋁與面產生膜狀物,將二氧化碳氣體包住。
油條入入熱油鍋中,二氧化碳氣體受熱膨脹,使油條脹大。這就是炸油條要放礬、鹼的原因。但其間的配比一定要掌握好,明礬多了,水解產生的氫氧化鋁就多,使油條遇熱產生硬、脆、多泡現象,而且耗油量大。
在油條中,明礬根據法規作為食品蓬鬆劑適量加入,對人體無害。若鹼放多了,則會使油條顏色發黃,增加其苦澀味。明礬雖然對我們的身體有害處,但是油條中加入少量的明礬,卻對我們的身體不會有太大影響。
相反,油條中的明礬變成氫氧化鋁後,可以在胃粘膜形成凝膠,中和胃酸,保護胃粘膜,不少保護胃的藥物成分也是氫氧化鋁。
總結為,明礬是一種食品的新增劑,主要是炸東西的時候都會放一點,炸出來的味道才會更加的酥脆。傳統做油條,都要新增明礬,油條才會變得鬆脆好吃。
明礬在油條中起到什麼作用?炸油條時明礬起什麼作用?
油條的傳統制法是 用麵粉加入明礬 食鹼 鹽等調製成礬鹼麵糰,再拉條經油炸而成。明礬,學名硫酸鋁鉀,屬無機鹽類化合物,其中含有大量鋁離子 al3 鋁是兩性元素,在離子狀態下與酸 鹼都均能反應,形成的化合物,容易被腸道吸收,並可進入腦 心 肝 腎等器官和組織。明礬一般作為食品改良劑和膨鬆劑,常用作油條 ...
關於炸油條中的“明礬”,明礬炸油條夏天和冬天用量
小小老漁夫 學名 十二水硫酸鋁鉀 又稱 明礬 白礬 鉀礬 鉀鋁礬 鉀明礬 是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酸鋁的複鹽。化學式kal so4 2 12h2o,式量474.39,無色立方,單斜或六方晶體,有玻璃光澤,密度1.757g cm3,熔點92.5 64.5 時失去9個分子結晶水,200 時失去12個分子...
炸油條時為什麼要放礬與鹼?炸油條時為什麼加明礬
炸油條或油餅時必須要放礬與鹼,而且油條能否炸好,成敗就在於原料中礬與鹼的配比。明礬是一種水解呈酸性的複鹽,而面鹼 食用鹼 是一種水解呈鹼性的含水量結晶水的碳酸鹽。當礬與鹼放入水中時,它們之間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絮狀物氫氧化鋁。與面合在一起時,絮狀物氫搓化鋁與面產生膜狀物,將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