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修養就是文化,文化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是梁曉聲還是張榮寰

時間 2022-11-06 21:00:12

1樓:滄月楚歌

常常聽人說:「沒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麼呢?

是學歷?是經歷?是閱歷?

似乎都相關,但似乎又都不是。白巖松曾說:「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歷有多高。

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關於什麼是文化,作家梁曉聲的四句話高度概括: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讀很多書,擁有很高的文憑,和有沒有文化,有時完全是兩碼事。什麼是文化?文化就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文化就是無需提醒的自覺。什麼是自由?很多人的理解就是:

自由就是由著自己,無拘無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這樣想的人,還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哲學家穆勒說:

「約束是自由之母。個人的自由,須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文化就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文化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2樓:從口從羊咩

文化就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在《人民**》上看過另一個故事。

週末,侄兒跟著一華人去澳大利亞雪梨海域捕魚。每撒下一網,總有收穫。可每次網拉上來後,那華人總要挑揀一番,然後將其中大部分蝦蟹扔回大海。

他侄兒不解:「好不容易打上來,為啥扔回去?」

華人回答:「符合規定尺寸的魚蝦才可以捕撈。」

他侄兒說:「遠在公海,誰也管不著你呀?」華人淡淡一笑:「不是什麼都要別人來提醒、督促的!」

什麼是文化?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無需提醒的自覺。

什麼是自由?很多人的理解就是:自由就是由著自己,無拘無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這樣想的人,還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美籍華人作家林達寫過一本《歷史深處的憂慮》,這本書呈現了一個事實:

美國既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最不自由的國家。

有一次,他陪中國朋友遊覽美國大峽谷。朋友拿起可樂罐,就想扔進大峽谷:「這麼深的峽谷,不幹點什麼多可惜呀!」

林達嚇了一跳,趕緊制止:「這是違法的。」

世界上最自由的美國,其實處處充滿了不自由:

在大街上拿著開啟的酒瓶是違法的。

孩子哭鬧,家長上去就一巴掌,是違法的。

連在辦公室講黃段子,也是違法的……

很多中國人不理解,美國為何有如此多約束。其實正是因為這麼多約束,才造就了美國的自由。

哲學家穆勒說:「約束是自由之母。個人的自由,須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

3樓:情感解惑導師小

內心的修養確實是文化,因為有修養的話,就代表著你的文化素質都很高,所以才會有這種。

4樓:答疑解惑顧老師

的確是這樣的,文化這種東西只有靠自己的閱讀才能夠增加,或者自己的經歷才能夠增加,別人是無法教你的。

5樓:開心點哦耶

是的,內心的修養是文化,是素質,自我調節自我提高,努力加油,改變自己,向著更好的自己去發展自己

6樓:校友靈

回答你內心的修養就是文化,所以你說的很對,我們內心內心的修養就是文化就是文化的素質,所以就是文化說的很,說的很對

7樓:玄德閣

那你現在佔一個修養的話,那麼確實是這樣的,有的時候的話這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和表現。

8樓:

是的,內心的修養代表一個人的修養素質,但是不能代表他的文化程度。

9樓:百科知識小幫手

內心的修養並不是文化,這個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而已。說明一個人的家教或者修養是非常好的。

10樓:騎項

內心的修養既有文化,也有知識,還有道德,更有自律。

11樓:櫻市子來了

內心的修養是一個人的文化素質體現。所以說,內心的修養就代表了一個人的文化。

12樓:不怕淋雨老三

不一定,內在的修養包括文化修養,還有的就是個人品格道德修養,素質教養等等

13樓:wzb愛答

內心的修養就是文化嘛,我覺得內心的修養只是文化的一種表現。

14樓:多米鍩排骨

並不太一定,並不是所有的人文化高了,內心的修養就高了。

15樓:明天你好嗎

現在修養也許就是文化吧 它是文化的一種展現 因為內心的修養總是靠文化的滋養而形成的

16樓:cj情感諮詢陳老師

永遠不要指望一個變心的女人,回心轉意,變了心的女人,不管你做什麼都會看你不順眼,你的付出和你的愛也會被無視,你苦苦挽留,只會讓他覺得你卑微一文不值。

17樓:奉央

其實內心的信仰肯定就是我看的說說,這是一種信仰,說是好的面對生活中的一件事。

文化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是梁曉聲還是張榮寰

18樓:檀香透窗欞

這句話是梁曉聲說的。

著名文學家梁曉聲有一個很靠譜的解釋,他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出自出自《人民**·文藝》:《梁曉聲:說到「文化」二字,我時常深感憂傷》,後被沈丘網**。

原文:「說到『文化』二字,我時常深感憂傷。」梁曉聲感慨。

什麼是「文化」?梁曉聲曾用四句話來表達他對「文化」的理解,那就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在網路上,這四句話被廣為傳播。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一個人心平氣和,做事妥帖,做人禮貌,這就是修養。在古代,我們常以玉比君子。說君子像玉石一樣溫潤,光華內斂,不刺眼,不炫耀,謙和守下,不咄咄逼人,這就是修養。

古人讀書最重要的一條是修身,只有修身之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現代人讀書是學知識,只要分數高,啥都不重要。所有現在很多人脾氣暴躁,話沒說兩句就要粗言問候,情緒總比邏輯來得快,脾氣總比涵養少的多。這樣的人讀再多書,也不能算有文化。

擴充套件資料

關於文化其他三句話的解釋:

1、無需提醒的自覺:

一個有文化的人,一定是一個自覺的人。上車自覺排隊,打飯自覺排隊,見到老人自覺讓座,別人輸密碼的時候自覺迴避,口香糖吐在紙巾裡,上廁所自覺靠近一步。

自覺是無需提醒的,一個人只有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才會有自覺的行為。體諒老人身體不好,所以自覺讓座。密碼是別人的隱私,所以自覺迴避。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個人如果用心去關照別人,那大部分的禮貌其實都是不需提醒的自覺。但是很多人就是不自覺。

因為他們無視別人的感受,忽略身邊人的情緒。這樣的人往往給人留下霸道、飛揚跋扈的壞印象。

2、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在中國的公交車、地鐵、高鐵、飛機上,大家雖然素不相識,但是很容易就能判斷一個人的素質是高是低。高談闊論的素質低,聽歌外放的素質低,吃完零食一地垃圾的素質低。

說話、聽歌、吃東西這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你的自由一旦影響了別人的自由,那你就是越界了。在一個公共區域裡,有素質的人說話都是低語交談,以不影響別人為標準。

3、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什麼是善良,就是發自內心的讓別人好。善良是不讓人難堪,善良是懲強扶弱,善良是扶危濟困。

善良是一種細膩的生活體驗,要體會到每一個人的感受,以溫和的態度,平靜的心情,委婉的話語,關切的目光,任何時候帶給別人的,都是一種信任與關懷。

善,是人性中所蘊藏的一種最柔軟,但卻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懷。不管如何艱難,也應該堅持善良;不管多麼孤獨,也要堅守人格的高尚。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19樓:光明道

這句話是張榮寰說的。我又考證了下《梁曉聲:說到「文化」二字,我時常深感憂傷》發表時間是2023年1月4日,也有個朋友說梁曉聲最早引用文化四句話是在2023年3月微博上,後來微博關閉了,內容也刪了,或者更早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張榮寰《文化論》發表時間是2023年7月25日。原文: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態的狀況反映。

文化是人的生存狀態及其價值取向,在物質層次,文化的內涵是創造性;在制度層面,文化的內涵是公正性;在理念層面,文化的內涵是全息性。對於個體的人來說,文化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對於文化代表人存在的某一層面「個性和共性」關係與實際,即更高質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層次、在歷史性層次、在社會性層次、在自我性層次予以貫通和表達,這種表達就是文化。

文化蘊涵人最高貴的意義:全然有生、萬物互聯、道驗大象、人格成全。以信仰真理;知識善行;仁愛美情來礫煉人格是人最高貴的意義,也是文化的最高表達。

文化的優化是文明轉向和提升的前提。這句話最早是張榮寰說的,還是梁曉聲說的,並不重要。只要我們理解其含義、贊同其思想。

盧梭的觀點更加直白:文化就是把人從野獸馴化為家畜。是否有文化,不單純在於讀過幾年書。

有些人從小學到博士畢業,接受了22年的正規教育,仍然是時時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文化論

20樓:

文化是基礎國民教育,它奠定國民的品位教養。文化是生活,它決定我們眼睛所見、耳朵所聽、手所觸控、心所思慮的整體環境的美醜。文化更是一個國家的心靈和大腦,它的思想有多麼深厚、它的想像力有多麼活潑、創意有多麼燦爛奔放,徹底決定一個國家的真實國力和它的未來。

梁曉聲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一個國家有這樣有教養的人民何愁不強大?

所以說,文化是為了人民。

21樓:小小小白

梁曉聲。

著名文學家梁曉聲有一個很靠譜的解釋,他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出自出自《人民**·文藝》:《梁曉聲:說到「文化」二字,我時常深感憂傷》。

原文:「說到『文化』二字,我時常深感憂傷。」梁曉聲感慨。

什麼是「文化」?梁曉聲曾用四句話來表達他對「文化」的理解,那就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在網路上,這四句話被廣為傳播。

22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態的狀況反映。文化是人的生存狀態及其價值取向。對於個體的人來說,文化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出自張榮寰《文化論》

"文化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出自**,或

23樓:我是

文化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斤之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這些話好象是康有為說的。

24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人的修養是來自於一個人的內心深處, 自覺做事是無需別人的提醒的,也就是說一種本能, 是每個人都追求的,但是沒有約束就成了不受束縛的放任, 善良的個性是一個人的本性,就是與人為善。

25樓:啊很喜歡

梁曉聲用這四句話概括了「文化」,望收納

2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文學泰斗,郭沫若

27樓:匿名使用者

梁曉聲2023年出生,張榮寰2023年出生

28樓:匿名使用者

梁曉聲對於文化得定義

所謂文化是什麼意思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29樓:滿滿愛

你已經解釋清楚了,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文化人,

自己要有思想品德,

要有自己的修養道德。

齊家文化區別於之前的文化是因為什麼

齊家文化是以中國甘肅為中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已經進入銅石並用階段,其名稱來自於其主要遺址齊家坪遺址。齊家坪遺址在1923年由考古學家安特生所發現。齊家文化廣泛分佈於甘肅 青海 寧夏 內蒙古等地區,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的製陶業比較發達,當時已掌握了複雜的燒窯技術。在墓葬中發現的紅銅製品...

求一些可以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的書籍

甜到像懷孕 你可以去找一找名校推薦書單,各種各樣的都有,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有誰能幫我推薦幾本,能提高自身修養的書? 多看些國學,對你絕對有好處,養氣。道德經,看不懂可以背下來。百家姓,三字經,祖宗的東西還是有用的 推薦幾本提高自身修養的書籍。 謬囡囡辜略 論語有句話說 半部論語平天下!可想而...

漢朝文化的四項成就是什麼,漢朝文化方面的五項成就

農村人農村事農村政策 漢朝的科學技術領先於世界 漢朝在科學技術,文學,歷史,社會制度,軍事等等各方面都很強,漢朝當時的科學技術已經遠遠領先於世界,有的技術比歐洲領先1000左右。我覺得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尤其是現代社會 雖然在冷兵器時代科學技術對軍事的貢獻不多,但當時科學技術對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