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浪冰罪
計算課的平均心率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面積計演算法,另一種是點演算法。面積計演算法比較準確,但計算過程較為複雜。
點演算法是要求各點資料的平均值。將所測課中各次心率相加,除以測量次數,即得課的平均心率。
1、平均心率計演算法
計算公式是: x= x1+x2+x3+¨+ xn/n 。
注:x、x2、x3代表課中各次心率數, n代表測量總數。
如根據脈搏測定曲線表中課中脈搏測定資料,用上述公式計算,是平均心率為:
x=(90+96+114+126+114+131+120+138+126+144+132+144+126+156+168+162+156+144+132+108+96)/21=130(次/分) 。
2、運動負荷指數計演算法
運動負荷指數計演算法是在計算出課的平均心率的基礎上進行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運動負荷指數=課中每分鐘脈搏平均數/課前安靜狀態每分鐘脈搏數。
例如:課中每分鐘平均脈搏數為147次/分,課前相對安靜狀態時每分鐘脈搏數為84次/分,則:運動負荷指數=147次/分÷84次/分=1.85 。
2樓:匿名使用者
脈搏測量法:
a、準備工作
a.研究教案,瞭解課的任務、內容和組織教法
b.選擇測量物件,所選擇的物件要有代表性,如男、女合班上課時,則須先男、
女生各一名。在上課前應向受測物件講明測量的有關情況,使學生能主動與測
量配合。
c.做好測量儀器、秒錶等以及測量時所需用的準備和檢查工作。
d.測量者分工。
b、測量步驟和方法
a.測取受測者安靜狀態的脈搏頻率。應在上課前十分鐘測量好相對安靜狀態的
脈搏。b.課中測量脈搏有兩種方法,即:定時測量和練習前後測量。定時測量是每隔
兩分鐘測量一次,練習前後測量是要及時地測出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脈搏頻率
的最高點和最低點。
c.每次測量的時間以10秒促為好。一節課測量脈搏的次數一般不應少於20次
d.下課後,要測量學生脈搏恢復情況。
3、體育課生理負荷的統計 (1)統計:首先把每次測量10秒的脈搏次數合成每分鐘脈搏次數。
(2)每分種脈搏平均值的計算。分兩種:點計算和麵積計算。點計演算法:把每次測得的脈搏次數加起來(課前與課後不計),除以測定的次數,即為脈搏平均數
x=(a b c ...)/n
3樓:匿名使用者
計算課的運動負倚的方法很多,但最經常用的是通過課中脈搏資料的計算來評定運動負倚是否合理。運用脈搏測定,是用來測量心跳次數的:(220-年齡)×60%~85%,例如:
40歲的男子運動後適宜心率為(220-40)×60%~85%,即運動後每分鐘心跳次數為108~134次比較合適。如果超過上限,說明運動負荷偏大了。
4樓:市子悅
比較簡單的辦法是:正常**平時心跳的一倍左右
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體育課的運動負荷
5樓:曉曉休閒
要做到運動負荷適宜十分複雜,需要掌握、分析大量的運動負荷資料,需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不同,反覆多次測定課的運動負荷。合理地安排和調節學生體育課運動負荷是對教師體育教學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評價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鍛鍊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
運動負荷偏大,學生就會感到厭煩、畏懼,慾望受到壓抑,行動變得遲緩;負荷偏小,學生很難從運動中體驗到動作的內在魅力及練習過程的愉悅心境;只有負荷適宜時,學生的學習情緒方能高漲起來,心理得到滿足,行動變得輕快,目標也容易實現。
運動負荷的大小,是評定體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體育教學中,只有運動負荷保持適宜,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過小達不到鍛鍊目的,過大又超出了學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對身體的健康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均十分不利。
運動負荷的注意要點
1、課前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這就要求教師課前的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材,就是在安排教材內容時,應合理搭配不同性質、不同強度、適宜數量的教材。
2、及時調節運動負荷
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到的運動負荷檢測方法就是詢問法和觀察法。據瑞典生理學家研究,當詢問學生鍛鍊後的自我感受,學生回答「累極了、很累、有點累、還行、很輕鬆、非常輕鬆」時都有不同的心率,而這些心率和回答之間有著極明顯的對應關係。
6樓:厲浦和濯絢
安排和調節運動負荷的策略
安排課的運動負荷,總的來說,應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和人體機能適應性規律,循序漸進,逐漸加大運動負荷。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隨著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根據學生對運動負荷的適應過程和機能恢復過程的生理規律,可有節奏地逐步加大運動負荷。
1安排每節課的教材和確定課的任務
教師在體育課前的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安排教材內容時,應合理搭配不同性質、不同強度、適宜密度的教材。因為不同年級、不同教材、不同型別的體育課,其運動負荷是不同的。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可以運動負荷大和運動負荷小的練習交替安排,如強度較小的走、投與強度較大的跑、跳等內容的組合。
在課前的備課中周密的安排運動負荷,要重視並且設計合理的運動負荷,針對不同的教材要設計不同的運動負荷。例如,跑的專案和投擲專案它們的運動負荷不同,那麼教師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在練習密度上加以調整,不能100米跑兩次,擲實心球也擲兩次。確定任務時,新授的知識、技能不宜太多太難。
理調節運動負荷
一般一節課的運動負荷模式有標準型、雙峰型、前高後低型、前低後高型等模式。標準型指運動負荷由小到大逐漸上升到一定水平,持續一定時間後再逐漸下降。雙峰型指一節課學生承受兩種運動負荷較高的練習。
前高後低型主要指課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運動負荷較大,後半部分較小。前低後高型則與前高後低型正好相反,運動負荷由小變大,如課的前半部分為新授教材——投擲,後半部分為複習教材——連續立定跳遠。任不管採取哪種模式,運動負荷總的調節策略應是高低結合,動靜交替。
通常把正常學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區間確定為120—140次/分之間,而一節課上,將此心率的保持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上,並以中等強度和中等量結合的運動負荷為主,兼顧學生的課後恢復。
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到的運動負荷測量方法除了脈搏測量外,還有詢問法和觀察法。據瑞典生理學家研究,當詢問學生鍛鍊後的自我感受,學生回答「累極了、很累、有點累、還行、很輕鬆、非常輕鬆」時都有不同的心率,而這些心率和回答之間有著極明顯的對應關係。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回答來判斷學生承受運動負荷的情況。
採用觀察法可以直接簡便地知道學生的運動負荷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臉色、表情、喘氣、出汗量、反應速度等表現來判斷所承受運動負荷的大小。比如,當學生承受較小負荷時,額頭微汗、臉色稍紅;承受中等負荷時,臉色緋紅,臉部有汗下滴;承受過大的運動負荷時,臉色發白,滿頭大汗,動作失控等。所以,安排運動負荷時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在體育課上,可以通過調整練習的次數和組數、練習的強度和時間、器械的坡度和阻力,也可以改變課的組織教法等來對運動負荷進行合理的調節。
體育課必須有適宜的運動負荷,過分關注學生的生理效應而忽略心理效應是有失偏頗的,而不再關注學生的生理效應卻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體育課堂教學中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是鍛鍊身體和掌握運動技能的需求,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7樓:剛榮
體育課運動負荷與密度測定與分析報告
一、體育課的運動負荷
1 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練習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影響運動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練習時的速度和負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後即刻心率可達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鐘,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顯然前者強度大,後者強度小。在體育活動中,較大強度的專案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擲等的運動強度則相對較小。
2 運動時間 運動時間是指一次體育課練習的總時間或每個練習的間歇時間,在保證一定的合理強度和密度的同時,練習時間持續的長短直接關係著運動負荷的大小。如果一節課,學生長時間處於大強度的運動之中,那麼,他們的運動負荷就偏大。
3 練習密度 練習密度是指單位時間內重複練習的次數,它在運動負荷中反映時間和數量的關係。練習密度是否合適較大地影響著學生的運動負荷,一般與運動負荷一般成正比。
4 教師的教學內容、教法和組織措施 教師安排體育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是否合適,教學方法是否恰當,組織措施是否得當,講解示範是否正確形象、生動規範等都會較大程度地影響運動負荷。如教學中分組太少而導致學生長時間的等待,從而使運動負荷過小;如練習的間歇時間大少,又使運動負荷過大。
5 學生的個別差異 學生的個別差異是指學生的身體機能水平的個別差異。在體育課上,往往相同的練習對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如快速跑完60米,有的學生心率達到180次/分以上,有的學生僅170次/分。
二、體育課的密度測定
一堂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繁多的體育課準備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說,如何準確地預計體育課的練習密度,就成了一個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體育課的密度是指課內各項活動合理運用的時間同課的總時間以及各項活動之間的比例關係。如:
一節課40分鐘,合理運用時間的32分鐘,那就是:課的密度:32/40×100%=80%課間時間我們可分為教師指導、學生練習、組織措施、觀察與幫助等。
課間各項活動佔多少時間沒有固定的比例,但從體育教學過程特點和任務出發,學生的實際練習和教師指導活動應占主要成分,力求用最少時間進行組織教學並減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時間。 科學預計一堂課(體育)的練習密度是一項較複雜、較細緻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響,要準確地預計課的練習密度,首先要了解情況,教師在預計課的密度前,深入調查研究,充分掌握學生情況。同時瞭解上課的班級教學內容和所需的場地、器材。
其次,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認真鑽研教材,是教師預計課的練習密度工作的基本環節。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巧,講課精煉,突出重點,示範正確,練習與休息合理交替,善於運用練習法的競賽因素,加大密度,力求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以便科學地安排課的練習密度。
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衡量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合理地安排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當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注意的問題。 一、組織結構要嚴謹充分利用一堂課45分鐘,必須周密考慮整節課中的各個環節來合理安排時間,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進行練習。因此,教師除對教材做到深刻的理解之外,必須全面考慮場地與器材的佈置、分組的安排、隊伍的調動,各個部分的內容選擇都要根據 基本部分的內容、任務和學生的實際,使之前後很好地銜接。
做到從課的開始到結束部分有次序地順利進行。 二、突出精講多練精講要正確,突出重點,層次清楚,語言精練,才能保證有足夠時間給學生多練。因此,教師必須熟悉大綱吃透教材,還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講解要注意語言形象直觀主動。
三、充分運用啟發式啟發式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鍛鍊的積極性,是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途徑之一,啟發用得好,能使學生在最短時間明確動作要領。可以有語言啟發,用語言講解比喻,使學生了解動作要領;有示範性啟發,可用各種教具、掛圖、模型、錄影等,以及教師本身動作的重點示範。 四、多采用連續教法教師邊示範,學生邊練習,教師邊提示,學生邊糾正。
這種方法既能提高學生注意力,又能訓練反應。特別在準備活動進行徒手操練時,因動作一般比較簡單易行,更顯得實用。教師進行領做,學生跟練。
不必進行示範講解而後再做(個別複雜動作例外),既能節省時間,又增加課堂的練習密度。 五、合理運用迴圈練習迴圈練習能解決器材不足、人數多的矛盾,加大了運動量和練習密度;動作多樣,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鍛鍊的積極性,並能調劑學生生理負擔,促使身體全面發展。
學會體育課熱身運動,體育課上熱身運動名稱有哪些,
很詳細 嘿嘿 認真學喲 希望你早點學會 體育課上熱身運動名稱有哪些,頭部運動 bai肩部運動 擴du胸運動 體轉運動 腹背zhi運動 弓步壓dao腿版 僕步壓腿 膝關節運動 權手腕踝關節運動。頭部運動 兩手插腰,兩腳與肩寬站立,脖子前後左右做下壓運動,各下壓2次,完成後再做脖子往左 往右各繞圈2次。...
如何評價體育課,評價體育課的方法
如何評價一節體育課的好壞,是同行在參加校本教研討論的話題。有的人大做文章,評不到重點 有的人三言兩語,評的太少 有的人愛顧情面只講優點不講缺點,總之,每個人想法不同,得出結論也不一樣。我認為 首先應該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從理論的高度來評課,然後看這節課有沒有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最後作...
為什麼上體育課要跑步,為什麼我們上體育課的時候第一件事是跑步然後才做準備活動?
簡單地說,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期,人的心臟 肺功能的改善,肢體肌肉 骨骼的生長都要靠後天的運動刺激。比如說一個經常不運動的人就一定是心跳微弱 呼吸氣短,站一會就要重力性昏厥,因為他的心臟沒有能力將血液送到頭部 不運動的人早早就骨質疏鬆,容易骨折。不運動的人性格上一般不夠陽光活潑,缺乏自信。其實運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