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徵解(高中化學)一道高中化學問題

時間 2025-03-18 21:10:11

1樓:網友

直接分析就可以了,我想你應該看得懂。

根據元素守恆,一氧化碳也是,那麼鉛的氧化物中氧有。設鉛的氧化物化學式為pbxoy,那麼(207x+16y)*。解得x/y=3/4。

氧化物為pb3o4,因為pb只有+2、+4價,所以可以看成2pbo·pbo2,那麼就有+2、+4價。

1、鹽都是電解質,但鹽不一定都是強電解質,如醋酸鉛就不是強電解質。

2、金屬熔融狀態下也能導電,但不是電解質。

2樓:網友

co--co2 將氧化物中的氧奪走 質量克 pb:(:4 pb3o4 兩個+2、乙個+4價的鉛。

1)所有溶於水的鹽都是強電解質 醋酸鉛溶於水,是弱電解質。

2)所有在熔融狀態下導電的物質都是電解質 汞液態可導電,它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3樓:網友

由於co變co2只得乙個氧,所以即pb氧化物中含氧,質量為,則氧化物含pb質量為,pb氧化物中pb:o= :

4,化學式pb3o4,pb平均化合價為+8/3 (既有+2價又有+4價)。

醋酸鉛屬於鹽,易溶於水,但卻是弱電解質,所以(1)錯。

銅等金屬熔融狀態下導電但不是電解質(它們不屬於化合物),所以(2)錯。

難題徵解

4樓:竹雅清香

4/(3/2-4/3)=24人 增加4人後,從4/3倍變到3/2倍,從而求出女生人數 另外一解法:4*3/4=3 3/(3/4-2/3)=36人 36-4=32人……男生原來人數 32*3/4=24人 方程解:設男生原來有x人 (3/4x):

x+4)=2:3 用比例性質解後x得32 女生則有32*3/4=24人。

5樓:網友

1.五張卡片上分別寫有數字:0,0,1,2,3,可以用它們組成許多不同的五位數,求所有這些五位數的平均數是多少。

2.小兔子和小貓咪一起上樓梯,小貓咪的速度是小兔子的速度的2倍,問:當小兔子上到第四層樓時,小貓咪上到第( )層樓。

3.一種野草,每天長高1倍,12天能長到48公釐,當這種野草長到6公釐時需要( )天。

4.小強有兩包糖果,一包有48粒,另一包有12粒,他每次從多的一包裡取出3粒,放到少的一包裡去,經過( )次,才能使兩包糖果的粒數相等。

5.緊接著4444後面寫一串數字,寫下的每個數字都是它前面兩個數字乘積的個位數。例如:4×4=16,在4的後面寫6,4×6=24,在6的後面寫4,……得到一串數字:

4444644644……,這串數字從1開始往右數,第4444個數字是( )

6.媽媽在平底鍋上煎雞蛋,雞蛋的兩面都要煎,每煎完一面需要30秒鐘,這個鍋上只能同時煎兩個雞蛋,現在需要煎三個雞蛋,至少需要( )秒鐘。

7.有兩堆水果,一堆蘋果一堆梨。如果用1個蘋果換1個梨,那麼還多2個蘋果,如果用1個梨換2個蘋果,那麼還多1個梨,想想看,原來有( )個蘋果,( 個梨。

8. 修一條路,還剩下千公尺沒有修,已知沒修的比修好的一半還多千公尺。這條馬路全長是( )千公尺。

9. 一桶油連桶重千克,用去一半油後連桶還重克。這桶油淨重( )千克。

10. 農藥廠生產一批農藥,每天生產噸。如果每500克售價元。這個廠每天生產的農藥值( )元。

11. 已知甲、乙、丙、丁四個數都不是零,又知道:

甲÷乙= 丁÷乙= 丙÷乙。

甲÷丙比較甲、乙、丙、丁四個數的大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排在第三位的是( )

12. 小數點後面第100位上的數字是( )

15. 有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鐘走50公尺,乙每分鐘走40公尺,丙每分鐘走60公尺。甲、乙從東村,丙從西村,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甲出發40發鍾後與丙相遇,乙出發( )後與丙相遇。

6樓:苦命之人生

應該是這樣算吧:

根據女生是男生的3/4可知:

4+3=7 (既男生佔全班的4/7)

2+3=5(既增加後男生佔全班的3/5)

3/5-4/7=1/35(增加4人所佔的份數)4/1/35=140(人)(增加後的男女生總人數)140*3/5=84(人)(增加後男生的人數)84-4=80(人)(原來男生人數)

80*3/4=60(人)(原來女生人數)

答:原來女生人數是60人。

一道高中化學問題

7樓:討厭戰爭的人

hco3—不能和其他三種離子結合,只能形成ba(hco3)2,根據條件1和給出的各種陰陽離子,可推出3種沉澱分別是baso4、mg(oh)2、baco3,所以甲是ba(hco3)2,根據條件2,可知乙是h2so4,剩下的mg2+不能和oh—搭配,會沉澱,所以丙是mgcl2,丁是nh4oh

8樓:網友

銨離子與銀離子生成絡合物,形成不了沉澱。

9樓:網友

ba2+不能與so42-結合,會生成白色沉澱。

mg2+不能與oh-結合,因會生成白色沉澱。

h+不能與oh-,hco-3結合,會發生化學反應。

將甲溶液分別與其他三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澱生成。根據上面可推斷甲可能為ba(oh)2或mgso4,因為為ba(oh)2可與hco3-生成白色沉澱,所以甲為ba(oh)2,其他三種中分別含有hco3-,mg2+,so42-。

乙溶液中c(h+)>說明乙溶液為酸性溶液,上面三種中的陰離子,僅有兩種,其中只有so42-與h+結合,所以乙為h2so4,所以丙中的陽離子為mg2+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生成,說明丙中含有cl-,所以丙為mgcl2。所以丁溶液為nh4hco3

甲——ba(oh)2,乙——h2so4,丙——mgcl2,丁——nh4hco3

為什麼丙是氯化鎂,而不是氯化銨,因為若為氯化銨就不能與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

10樓:第涵易閭達

加入了鹽酸,h+濃度是增大的。然後一部分h+與nh3*h2o反應了,但是氨水的濃度降低,oh-濃度降低,h+濃度是增大的(水溶液中。

h+濃度與oh-濃度乘積是乙個定值,這個叫水的離子積,以後會學到的)

高中化學n的問題,求正解

11樓:網友

這個要記的。

根據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變為原來的1/3

4no2 + o2 + 2h2o = 4hno34no + 3o2 + 2h2o = 4hno3有多種方法,最簡單的是這一種:no2+no+o2+h2o=2hno3

12樓:網友

反應式3no2+h2o=2hno3+no 所以體積變為1/3

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高中化學的幾個問題,望解答

13樓:網友

1蒸發結晶和蒸發不是乙個概念,蒸發結晶分離的是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降溫結晶是分離的是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分離乙個還溶解,乙個已析出,重結晶是為了提高物質的純度,使產率更高。

2溶於稀硝酸是指與稀硝酸反應,溶於水是溶解或與水反應,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而稀鹽酸沒有。

3fe2+,是淺綠色,fe3是棕黃色,cu2+是淺藍色。

4滲析是讓膠體和溶液分離,溶液能透過半透膜,而溶液不能,鹽析是加入鹽溶液,使蛋白質析出。

5這要看是固液,液液,還是氣氣分離,還有要看分離物質的性質,這個不好說。

14樓:河碗

1,不是乙個概念,蒸發不一定要結晶。

蒸發結晶是出去溶液中的水分使溶液達到飽和從而析出溶質,降溫結晶石直接降低溶質的溶解度,使其析出。一般分離了固態和液態。

重結晶指將得到的溶質溶解,然後再結晶,這樣提高分離出的溶質純度。

2,就是溶解在稀硝酸中,一般是指和稀硝酸反應。稀硝酸和稀鹽酸的區別在於稀硝酸有很強的氧化性。

3,一般,綠色,淺黃色,藍色,過渡族離子顏色變化較大,其實不大好確定。

4,滲析是指膠粒與溶液中的溶質分離,要用到半透膜。鹽析是指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四十號之前的鹽溶液,使得蛋白質的溶解度下降從而析出。

5,有,我們高三最後用的是高考完全解讀,非常好,幾乎所有歸納都有。

15樓:網友

1.不一樣,前者要結晶的。 降溫結晶是利用不同溫度下溶解度不同,蒸發結晶是蒸發溶劑。

分離固態和液態。 重結晶是先溶解再結晶,固到液再到固。

2.一般是那個固體與稀硝酸反應了,比如cus,只溶於稀硝酸,不溶於hcl和水。

3.分別是淺綠,黃,藍(當然還與陰離子有一點關係,不過不用管)4.滲析一般用半透膜,鹽析是改變溶解度(像提取蛋白質)5。。6。。

16樓:碧水青竹

興趣差不多,可以交流一下。不對的地方,請參考。

1.蒸發結晶是結晶過程的一種;蒸發是指液體變為氣體的的過程——應該不是乙個概念。

蒸發結晶是指溶媒被蒸發,溶質在經過過飽和狀態後,結晶析出的過程;相對的,降溫結晶是指溶媒固化後,溶質過飽和而結晶析出的過程;都是分離了液態和固態;

重結晶是指經過一次結晶的過程後,再次將結晶物質溶解、再結晶的過程,一般地,重結晶後的物質純度會有大幅改善。

2.稀硝酸有氧化的作用,與濃硝酸的氧化不同——同樣地,和水、稀鹽酸等都不同。

3.二價鐵離子,綠色;三價鐵離子,黃色;二價銅離子,藍色——這裡的顏色,是根據常見化學產物和濃度認知的,由於濃度和陰離子的不同,可能有差別,所以離子的顏色不能作為鑑別的依據。

4.滲析是滲透壓的不同,或者說差別,低滲的一方向高滲的一方傳遞液體,而高滲的一方向低滲一方傳遞溶質——的一種分離手段;

鹽析是不同的概念,通過溶液體重離子強度等因素的變化,使得某種溶質被動地過飽和,從而得到結晶分離;

5.分離和提純是化學的非常重要的應用,好好學,將來能用得上。個人的一點見解,要將待分離組分和其它組分的差別,儘可能地放大,必要的時候,多次重複。

比如說,溶解性、熔點、電化學性質、物理性質,等等。比如你將來會了解的一種分離和純化手段——色譜,就是根據流動相中的組分與固定相的解離速率上的差異,多次地吸附——解吸附,從而實現了分離。簡單的例子就像上文提到的重結晶,其實是根據目標組分與其它組分在溶解性上的差異,二次或者多次地放大,將目標組分「分離」和「提純」出來。

6.這個不好說。

一直都特別喜歡化學,希望能多交流。

17樓:網友

1、蒸了結晶和蒸發顯然不是同乙個概念,只是部分作用重疊而已;蒸發是除去溶劑的操作,可以只是除去一小部分溶劑,那就相當於濃縮,並不一定結晶;而蒸發結晶則必須將溶劑除去直到有大量晶體析出。

蒸發結晶:通過溫度來除去部分溶劑,以便將不飽和溶液變成過飽和溶液,從而析出晶體。

降溫結晶:通過降溫而降低溶解度(並不除溶劑)而使溶液變成過飽和溶液,從而析出晶體。

結晶後只是通過固液兩種狀態分離。

重結晶是指將初次結晶後得到的晶體重新用溶劑溶解後再讓溶質結晶出來,目的是為是除去初次結晶時夾帶的雜質,即起純化作用。

2、溶於稀硝酸顯然是指與稀硝酸反應而形成溶液;

與溶於水不完全一樣,溶於水包括兩種作用:(1)與水反應而溶於水;(2)與水物理溶解。

之所以使用稀硝酸而不用稀鹽酸,往往是因為cl(-)會發生反應,如果cl(-)不發生反應,那稀鹽酸完全可以代替稀硝酸。

3、fe(2+):淺綠色; fe(3+):淺紫色,但往往因為水解而呈黃色;cu(2+):藍色。

4、滲析是指通過膜作用而將某些雜質除去的提純方法;鹽析是指通過加入電解質而使某一成份沉澱的方法,用於分離;看清概念就知道差在**了。

5、中學一般用到的分離提純如下:

固體與液體分離:過濾法、離心沉澱法;

液體與液體分離:不相溶的液體用萃取;相溶的液體用蒸發。

提純方法:蒸發、結晶、昇華、冷凝等。

一道高中化學水解問題急,高中化學問題

大力不用太浪費 恩,我來回答!稀釋過程中平衡往右邊移動,所以碳酸氫根增多,碳酸根減少,所以d正確。溶液中的h 來自水的電離。oh 來自co3 2 水解。稀釋時,水多了,所以 c oh 減少。又因為一定溫度下,水的離子積是常數。所以c h 增大! 笙不鳴 na2co3是強鹼弱酸鹽,溶液呈鹼性。由弱酸性...

一道高中化學問題

根據根據質量守恆可知,生成c 32g,同時也能確定a b c d質量比,設a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x,則b c d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20x 32x 4x a b c d16x 20x 8g 10g 15g 由於8ga與15gb反應,可見b有剩餘,因此只能通過a來計算c的質量a b c d 16x ...

高中化學問題,高中化學問題

化學鍵或分子間作用力強弱決定熔沸點高低,一般而言,原子晶體 離子晶體 分子晶體。原子晶體,成鍵原子半徑越小,鍵長越短,鍵能越大,共價鍵越強,原子晶體的熔沸點越高。離子晶體,離子電荷數大小 主要因素 和離子半徑的大小決定離子鍵的強弱決定熔沸點的高低。一般地,離子鍵隨著離子電荷數的增大 離子半徑的減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