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時間 2021-09-12 20:36:36

1樓:海煙人

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適度和適當

語文課堂教學就是實施小學法制教育的主要場所。我們要善於結合實際,既深刻挖掘德育內容,又巧妙設計滲透方法。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充分挖掘裡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滲透,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教育。

二、在作文教學中融入法制教育

葉聖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學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與教做人的統一」,如何在作文教學中處理好這個「統一」,是語文教師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依據作文就傲雪的自身特點,可對學生進行生動而全面的法制教育,因此,應該吧作文教學是為教育的重要課堂。正如一位同學在學完《釣魚的啟示》一課時談到:

我敬佩文中那位父親。看到他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親。父親的一生是平淡的,沒有什麼財富可得,但他正直誠實,他用很高尚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

我無時無刻不在受父親的影響,慢慢地拿他的行為準則來衡量自己,我不會在無人看管的訊號燈前違規,不會隨手丟掉任一張紙屑,不會把多找回的零錢據為己有……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成為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三、在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引入法制教育

生活是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學生是生活中的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慧耳濡目染一些社會現象。語文教學中,我們除了要積極縮短教學與生活的距離,將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統一起來,還必須主動拓展教學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從而巧妙的滲透德育內容和法制教育內容。

2樓:最愛秋天的傳說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必將會使用到不計其數的成語、俗語、歇後語等詞語,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某一個詞語意思的同時,不妨嘗試一下用法制視角來解釋分析這些詞語。如「拾金不昧」一詞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錢財不藏起來據為己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進一步從法制視角去講解,如果我們撿到別人遺失的貴重物品不想返還並且佔為己有,按照現行的法律規定,這種行為就屬於盜竊行為。

為此,不論從哪個層面上來講,我們都需要對生活中的詞語進行最詳盡最全面的瞭解。

再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意思是:「比喻用對方使用的手段還擊對方。」講完了字典中的意思,還要從更高層次的法制層面來解析這個詞語的意思。

如果別人挖了我們的眼睛,我們也一定要去挖掉別人的眼睛。這樣看似合情合理的以暴制暴的做法,在古代法制不健全的社會情況下也許行得通,但是在法制相當完備的現在,卻沒有任何立足之地。在法制社會的今天,如果我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就應該果敢地拿起法律這個**來捍衛自己的權利,通過合法的途徑來要求侵犯我們權利和利益的人賠償我們的經濟損失甚至是精神損失。

二、在課文教學中插入「法」

課文教材相當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應該消極迴避這些知識,而應該積極主動地承擔起講述課文相關法制知識的重大責任。

在語文《羚羊木雕》一文中,「我」把家裡的貴重物品(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送給了「我」的朋友萬芳,以此來表示小夥伴之間的友誼。家長則因為物品的貴重而要求索回,這就形成了一個從道德與倫理角度都不容易講清楚的問題。究竟是顧及孩子們之間有友誼重要,還是孩子應該聽大人的話重要?

事實上,如果僅僅從道德倫理的角度講,這確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孩子與家長雙方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似乎誰都沒錯。怎樣才能對此給出較有說服力的解釋呢?只能從法律的角度尋求答案。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研究中期報告

正 創設問題情境 建立化學模型 解決化學問題 應用 拓展 是新課程倡導的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所謂創設問題情境是指以問題為載體,創設與教學目標 內容,學生認知結構緊密相關的問題。在化學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素材,創設一個適合教學和兒童發展需.如何在教學中進行問題情境創設中期報告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設定問題...

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她是我的小太陽 一 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自動性。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硬板的教條式的制度來教育學生,扼殺學生的天性。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以 傳為輔 學為主 的主導思想,絕不能盲目生硬地將知識灌輸於學生,應將教學與實際生活...

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注意力

毫無疑問,授課的生動有趣,是最能夠調動學生注意力的。這也很考驗老師的知識功底和授課能力。語文課堂錄音上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必須對學生予以激勵,可以是精神上面的,鼓舞對於問題積極正確的給予一定的獎勵。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結合學生的興趣哇。還要考慮所教的。什麼等級的學生。課堂教學如何吸引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