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誰更準確反映客觀世界?

時間 2025-02-24 06:10:21

1樓:恬淡又文雅的

<>如果從唯物走,「有」到了極致是什麼?是「空」,它需要乙個什麼都沒有來容納這個「有」;如果從唯心走,「空」到了極致是什麼?是「有」,於是這個「空」就能容納一切。

所以,唯心和唯物兩者並非是對立的,而是狀態的轉化,有多少空,才能存多少有,就像乙個杯子,裝滿了水就裝不了酒;裝滿水就裝不下酒。所以,如果把這個杯子視作乙個空間上限的話,多少的「有」就會佔用多少的「空」,但是放到無限來看,不是全空就容納不了全有;不是全有就不需要全空來容納。

王陽明那句著名的「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中,「花」是唯物,而「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是唯心,這和佛教的「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是一樣的,那個「轉機」正是看花的人自己。不單單是花,一切自己看到的東西都會使內心起感受,看不到的時候就重歸沉寂,所以心外不會再有另外乙個感覺出來。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兩條通往同一目的地的路。

唯心走到了極致方知一切「見聞覺知」都是物在自己內心的顯現,所謂「推心及物」;唯物走到了極致方知承載這一切的都是自己的心,所謂「喻物於心」。

法門看相應,人不外乎內向型和外向型,這兩條路子便是這兩型的人走出來的。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者本身就很說明問題,對立著看,爭執便無盡時;整全看待兩者,二者只是一件。

如果拿「入世」和「出世」來說,唯物主義更適合「入世」,而唯心主義則更適合「出世」。只不過,若無出世之心,入世必黏連繫縛;若非世間滋味嚐遍,出世也必然有所留戀。

2樓:數位技術小輝

唯物主義。因為唯物主義更加科學,更符合客觀的物質世界,所以我認為唯物主義更準確反映客觀世界。

3樓:渡口人間雪

唯物主義,因為唯物主義所**的都是能看得到的東西,實實在在的世界。唯心主義**的是內心,客觀唯心主義信奉宗教,有精神寄託,主觀唯心主義較為深奧。但我認為不能否認唯心主義尤其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價值,像是王陽明的心學等學說都是值得敬畏和研究的。

4樓:稻草先生

要反映客觀世界我覺得是唯物主義,世界的樣子會隨著唯心主義的思想變化而變化,但是其實世界是客觀存在的,雖然是變化中的但是是物質性的變化,所以唯物主義更能反映客觀世界。

5樓:孤獨的yu呀

我覺得唯物主義更能反映客觀世界。因為這是人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並非唯心主義那樣憑空臆想出來的。

主觀唯物主義和客觀唯物主義誰正確

6樓:噗噗噗

當然是客觀唯物主義誰正確。1、主觀唯物主義認為人的主觀意識可以利用客觀規律改變客觀世界,客觀唯物主義認為人們不能改變孝手客觀世界。

2、客觀唯物主義承認「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認為自然規律改變世界,推動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人們不能改變客觀世界,認為客觀世界是不可知的,客並雀觀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變化的,人們不能違背和利用客觀規律。

3、主觀唯物主義承認「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認為人們在認知和掌握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觀意識可以利用客觀規律改變客觀世界,推動客觀世界的發展變絕慎早化,人們可以推進或破壞客觀世界的發展。認為客觀世界是可知的。

7樓:愚癮友

在咐皮目前來說,人們認為客觀唯物主義較為正確敬好,但是這不一定,準確的來說,並不能用正衡稿差不正確來評判這兩個主義。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誰正確?

8樓:網友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史上的兩大派別,兩派爭論的焦點是:世界是誰創造的?物質和意識誰決定誰?

世界是誰創造的?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創造的;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是意識創造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都不符合實際,都是半對半錯。

萬事萬物,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創造的,也有的則是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比如:汽車是人創造的,不是自然形成的。

物質和意識誰決定誰?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意識是人體的效能,人的身體和人的意識不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

人雖然也是物質,但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既不能唯物,也不能唯心,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物質是大概念,意識是小概念,二者不能相提並論。

辯證唯物主義」的意思是既唯物,又不唯物,模稜兩可,是典型的詭辯論。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是自然形成的。主張聽天由命,順其自然。世界歷史發展不同步證明:

歷史不是物質決定的,而是人決定的,人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不是「上帝」安排的,是人類自己的選擇。

客觀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區別

9樓:匿名使用者

1、客觀唯心主義依然是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天理」、老天或上帝的意志等。這種天理或說老天上帝的意志是第一性的,而物質是由此衍生出來的。也就是:

先有天理,後有依照這種天理執行的物質世界。

2、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後有意識。

真理:對客觀存在本質和運動規律的正確認識。

規律:事物之間和內部必然的、穩定的、本質的聯絡。

注意:自然規律並不先於物質而存在,而是物質的屬性。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這就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主線。

3、不錯,你所講的「道」和「天理」實際上都是指客觀規律。但是客觀唯心認為,這種天理和道先於和決定了物質的存在,並且是世界的本原。

4、規律是客觀的,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是客觀的。

真理是屬於意識範疇的,而規律是客觀的,是物質運動所遵循的,不是意識。

牛頓認為,「物體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外力和質量決定」。這是真理,因為有人的認識活動在裡面。

如果換成這樣的描述:物體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外力和質量決定。這就是規律。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唯物主義跟唯心主義的區別 打比方

舉個例子來說明比較好,比如你面前有一張桌子,我們會說 這是一張桌子 在這句話中,這 指的是實際的物,桌子 是我們給物起的名字,這個 桌子 是存在於我們的意識當中的,也就是說有 兩個 桌子,一個是實物,一個是意識。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先要有桌子的實物,而後才能有桌子的意識。唯心主義則認為意識決定...

什麼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要看什麼事,有的時候要問結果,此為客觀,有的時候要問心,此為主觀。如你覺得幸福嗎?這得問你自己,只有你自己知道。唯物唯心解決不同的問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能一概而論。且很多事物唯物唯心交織在一起,難分難解。自然的本質是統一的,人和萬物一樣,不僅由同一種料子做成,也由同一個原理支配。哲學就是來尋求...

宿命論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宿命論 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

極端的宿命論是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的,當每一件事物都有其規律,即他的物質性,那麼他的軌跡總是有跡可循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一個原子受到一個作用力,那麼他的運動規律是可以 出來的,當他受到另一個原子的碰撞那麼這兩個原子的運動軌跡也可以根據先前的條件推測出來,以此類推整個宇宙,就可以推測出來未來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