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銀馳陳慕
要解釋什麼是「知行合一」,讓我們先來看看另一個司空見慣的片語--「道路」。現代辭典對「道路」有二個基本的釋義,一是供人馬車輛通行的路,或兩地之間的通道。二是比喻事物發展或為人處世所遵循的途徑。
也就是說,「道路」一詞的詞意有實指和虛指二種含義。實指的含義是指從某一地點到達另一地點的路徑,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走的路。虛指的含義是指事物發展、擴充套件、繁衍過程中客觀規律的軌跡。
但不論是實指還是虛指,總是離不開從一點到另一點的「路徑」這一層中心意思。而路徑的寓意又與「踐行」相關。
先撇開實指的「道路」不說,虛指的「道路」實質是指「道之路徑」(在近代用得更多的「路線」一詞)。
對於什麼是「道」?,其解釋則顯得撲朔迷離。連《老子》開篇也說,「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還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道德經
•二十一章》)。事實上,所謂「道」就是客觀存在的真理。而「路」就是指踐行的路徑。
假如讓我們用一句話來解釋什麼是「道路」,這就是符合客觀真理的正確路徑。
在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須具備二個先決條件。一是確立正確的目標,二是找到正確的路徑,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確立正確的目標看起來似乎相對容易,但要找出正確的路徑比較困難,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徑(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則更是難上加難。
有時候,正是因為找不到正確的路徑,反過來證明之前所確立目標的不切實際。也就是說,一切對於目標的動搖,根源還在於路徑選擇的困難上。歷史上變革的失敗,甚至革命的階段性失敗,莫不如此。
這裡http://www.jsgsjs.
cn/有很多這方面的文章,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2樓:長纓在手
知行合一
zhī xíng hé yī
ㄓㄧ ㄒㄧㄥˊ ㄏㄜˊ ㄧ
zhī xíng hé yīㄓ ㄒㄧㄥˊ ㄏㄜˊ ㄧ明朝王守仁所倡的學說。指知與行是一事而非兩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知而不行,仍是未知。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3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近義詞:天人互泰
「天人互泰」出自《天人互泰》中:「格物及己,致知至善。恪命守道,天人互泰。」
「知行合一」哲學思想與「天人互泰」哲學理念,兩者既有聯絡也有區別:兩者均屬人類自身知行關係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理念。「知行合一」側重於闡釋人類自身「知」(認知)與「行」(實踐)的辯證關係;「天人互泰」則著重於闡述「天」(客觀)與「人」(主觀)、「人」(主觀)與「自然」(客觀)的辯證關係。
「天人互泰」哲學理念是「知行合一」哲學理念的進一步延伸和發展。因此,將兩者有機結合和統一起來,便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哲學理論體系。
4樓: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第一層意義: [conscience]∶天賦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
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的道德意識,人人俱有,是道的本體。道德修養只要求之於心,於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說:
「五臟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內在生理環境,善與惡只不過是五臟健康與否的體現。」
第二層意義:良知直指良識,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遺訓「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質中的內在修養,專業技術是素質中的質量,惟精惟一是技術學習和做事的質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學。
月牙山人說:「人貴精專,成於勤樂,功於經世致用。」
第三層意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實現善與精一,知行合一。
月牙山人說:「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學而無用,無以為功。
引自月牙山人《無知錄》
5樓:鯨娛文化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6樓:侍初呂晴雪
先知,在行,另外要「致良知」,這就是心學,關鍵在於變通。想當年徐階悟了十幾年才幹掉嚴嵩,我們這種普通人只能用語言描述心學,卻做不到,因為根本悟不出,只是別人告訴我們
7樓:想看到個性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什麼是知行合一,
8樓:熱情的掌心
知行合一」明代是心學大師王陽明的哲學思想,是王陽明眼中唯一能指導人們做人做事的道德行為準則。簡單地說,知行合一就是你用良知去指導你的行為,也就是說你按照你良知指引去做人做事,這就是知行合一。
這裡說的良知,是發自內心的第一直覺,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是知善惡的德行和明是非的智慧。當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你的良知會在第一時間告訴你該不該去做,這麼做是對的還是錯的,只要你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執行就可以達到知行合一。
比如:你看到有個人從高空中墜落下來,你的良知告訴你應該去接住他,因為這是一條生命,你不能見死不救,所以你會義無反顧地去接他,這就是知行合一;相反,如果你考慮很多,看到一個人從天而降,你想,萬一他砸到我怎麼,我會受傷甚至犧牲,得不償失啊,所以你選擇袖手旁觀,這就是知行不一。由此可見,知行合一就是知善而行,知惡不行;而知惡而行,知善不行則是知行不一。
2.我們為什麼要「知行合一」?
心學大師王陽明告訴我們,只要做到了「知行合一」,你就得到三個好處:
a你就可以成為聖人
我們有三種成為聖人的方法:生知安行者、學知利行者、困知勉行者。第一種人是生來就知道如何做人做事的,稍加學習即可成為聖人;第二種是通過努力學習來使自己做人做事更加正確,也可以成為聖人;第三種是雖然迷惑困頓但是隻要刻苦學習,時刻勉勵自己做人做事要中規中矩,也可以成為聖人。
縱觀這三種人或者三種成聖的方式,都是使自己的做人做事的行為正確,即不違背天理,不違拗良知,也就是達到知行合一了,從而也就成為了聖人。通俗地講,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就是良知無限光明的人,他的良心不會被私慾所矇蔽,做任何事都不被世俗物慾所困擾,超然物外卻又自然去行,當然就會成為聖人了。
9樓:鯨娛文化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10樓:熱詞課代表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11樓:叄年伍年不變心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12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第一層意義: [conscience]∶天賦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
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的道德意識,人人俱有,是道的本體。道德修養只要求之於心,於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說:
「五臟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內在生理環境,善與惡只不過是五臟健康與否的體現。」
第二層意義:良知直指良識,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遺訓「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質中的內在修養,專業技術是素質中的質量,惟精惟一是技術學習和做事的質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學。
月牙山人說:「人貴精專,成於勤樂,功於經世致用。」
第三層意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實現善與精一,知行合一。
月牙山人說:「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學而無用,無以為功。
引自月牙山人《無知錄》
13樓:匿名使用者
[zhī xíng hé yī]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說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
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
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
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於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
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裡一致。
但他強調意識作用的結果,認為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混淆了意識活動同實踐活動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克服「一念不善」,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
他宣告:「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提出背景
王陽明在貴陽北部修文縣縣城龍場鎮龍場悟道之後 , 非常深切地瞭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種苦思後的徹悟。王陽明認為心靈態度決定行為方式、世界觀點,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鄰竊斧」。從此與朱熹學說分道揚鑣,建立了心學體系大成的開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反對程朱理學「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的知先行後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學風。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實踐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糾朱學之偏。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鯨娛文化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快樂權御天下 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 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他明明白白地表達 知 行是一個功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不起眼的小過客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 道...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 知行合一 最初出自哪裡?由誰提出及其確切意義
知行合一 是明朝的大思想家王守仁 世稱陽明先生 提出來的。王陽明主張 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辯工夫,則學問思辯亦便是行矣。學是學做這件事,問是問做這件事,思辯是思辯做這件事,則行亦便是學問辯矣。王陽明把 中庸 裡 知 的四個側面 學 問 思 辯,合四為一即知行合一了。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