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時間 2021-10-21 08:28:47

1樓:不起眼的小過客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擴充套件資料:

提出背景: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

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

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

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

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

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

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人物介紹:

王守仁(2023年10月31日-2023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

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2023年)進士。

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

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

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

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

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2樓:鯨娛文化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3樓:藍藍藍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講理論(知)和實踐(行)要合而為一,不可過分偏重一邊。

知行合一的提出者王守仁,敏銳的發現了宋儒理學的弊端,他轉變了宋儒看問題的視角,不是從分離的角度去看知行關係,而採用了同一的角度,他教導**徐愛說不要執著於外在的對立,而是要從“本體”去看,發現內在的統一。

王守仁說:“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聞到臭味會讓我們感到厭惡,其中聞到臭味是知,感到厭惡是行。

如果我們沒有聞到臭味怎麼會感到厭惡呢?如果我們沒有感到厭惡,就說明不知道聞的是臭味。因此,知規定著行,行也規定著知。

此正所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猶如身體受寒會感到冷,肚子飢餓會感到痛,受寒與飢餓是知,冷和痛是行。如果不受到嚴寒和飢餓,怎麼會感到冷和痛?反過來,如果不感到冷和痛,怎麼知道是受寒了還是飢餓了?

在答顧東橋的回信中,王陽明還舉例說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才知道吃東西,“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4樓:學習方法與心理疏導

知行合一的釋義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只說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箇行,已自有知在。

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知道這樣做就這樣做,說的話跟做的事相符。

6樓:110路人戊

就是學習和實踐要結合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7樓:鯨娛文化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8樓:宕渠西部大俠

知行合一是晚明學者王陽明提出的“心學”的核心思想,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仍有其十分合理的地方。歸納理解,知行合一包括三層意思:一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知;二是坐言起行的實踐;三是所知與所行相統一。

最重要的是第三點,也就是一個人要真誠真實,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9樓:碧蓮盛何醫生

其意思是: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這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一種指導思想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10樓:熱詞課代表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11樓:南叔小百科

意思:認知與行為的結合意味著物體符合主體,知識指的是良知,行指的是人的實踐。知識和行動的統一既不是通過知識吞噬並行,認為它是知識的方式,也不是吞沒它,認為行便是知。

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知道,還要練習團結“知識”和“去”,才能被稱為“好”。對良知,知識和行為,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團結“知識”和“去”,才能被稱為“好”。對良知,知識和行為,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

因為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知道是行的想法,行是知道的工作;知道是行的開始,行是知識。”它意味著道德是人類行為的指導思想,是按照道德要求實現“良知”的努力。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思想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是“良心”的完成。

12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13樓:正將龍

通俗的講,就是自己的行為要和自己的認知一致。比如:大家都知道拾金不味,但實際卻不能做到。

14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提出來,倡導人在成長成熟過程中,既要勤奮學習,又要積極實踐。

這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代表的古人對個體成長成熟過程的一種認知。

在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哲學中,我們常談到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理論聯絡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都是在闡述這種觀點。

極端的知:學習知識後,沒有經過實踐的積累,就生搬硬套的發揮知識,很容易出現“紙上談兵”的現象。

極端的行:不關注前人或周圍人已有的智慧結晶,一味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實踐行為,很容易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

15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即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同時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我們必須首先重視實踐,同時重視認識的作用,用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16樓:熱詞課代表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17樓:叄年伍年不變心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18樓:沐星辰曦

指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舉例: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倆聯合起來,才叫知行合一。”

常用程度:一般

感**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

造句:1、做人要內外一如,處事要知行合一;說話要言行一致,行為要表裡如一;做人要前後一致,做事要老少無欺。

2、知行合一是解決這個世界上難題的唯一辦法。

3、道家說變通,佛家說自然,心學說知行合一,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應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於應用。拿到了鑰匙,想用卻不會使用才是最要命的。

4、展望未來,網中網軟體將秉承知行合

一、合作共贏的精神,在實現企業由軟體服務向教育服務轉型的同時,通過與大財經領域更多優秀企業的合。

5、但是能夠提出知行合一這種觀點,說明聶心並非腐儒。

6、美好的氛圍取決於每個人的嘉言懿行,重在知行合一。

什麼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要解釋什麼是 知行合一 讓我們先來看看另一個司空見慣的片語 道路 現代辭典對 道路 有二個基本的釋義,一是供人馬車輛通行的路,或兩地之間的通道。二是比喻事物發展或為人處世所遵循的途徑。也就是說,道路 一詞的詞意有實指和虛指二種含義。實指的含義是指從某一地點到達另一地點的路徑,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走的路。...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鯨娛文化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快樂權御天下 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 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他明明白白地表達 知 行是一個功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知行合一是誰提出的, 知行合一 最初出自哪裡?由誰提出及其確切意義

知行合一 是明朝的大思想家王守仁 世稱陽明先生 提出來的。王陽明主張 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辯工夫,則學問思辯亦便是行矣。學是學做這件事,問是問做這件事,思辯是思辯做這件事,則行亦便是學問辯矣。王陽明把 中庸 裡 知 的四個側面 學 問 思 辯,合四為一即知行合一了。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