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清其心。一其志。一心觀想。
觀佛三昧法
佛為法.王。能令人得種種善法。是故習禪之人先當唸佛。唸佛者。令無量劫重罪
微薄得至禪定。至心念佛佛亦念之。如人為王所念怨家債主不敢侵近。唸佛之人諸餘
惡法不來擾亂。若唸佛者佛常在也。云何憶念。人之自信無過於眼。當觀好像便如真
佛。先從肉髻眉間白毫下至於足。從足復至肉髻。如是相相諦取還於靜處。閉目思惟p. 3
繫心在像不令他念。若念餘緣攝之令還。心目觀察如意得見。是為得觀像定。當作是
念。我亦不往像亦不來。而得見者由心定想住也。然後進觀生身便得見之。如對面無
異也。人心馳散多緣惡法。當如乳.母伺視其子莫令墜於坑井險道。念則如子行者如母
。若心不住當自責心。念老病死甚為切近。若生天者著於妙欲無有治心善法。若墮三
惡道苦惱怖懅善心不生。今受妙法雲何可不至心專念耶。又作念言。生在末法。末法
垂已欲滅。猶如赦鼓開門放囚。鼓音漸已欲止。門扉已閉一扇。豈可自寬不求出獄。
過去無始世界已來。所更生死苦惱萬端。今所受法未得成就。無常死賊須臾叵保。當
復更受無央數劫生死之苦。如是種種鞭心令心得住。心住相者。坐臥行步常得見佛。
然後更進生身法.身。得初觀已展轉則易。
生身觀法
生身觀者。既已觀像。心想成就撿意入定。即便得見。當因於像以念生身。觀佛
坐於菩提樹下。光.明顯照相好奇特。或如鹿野苑中坐為五比丘說四諦法時。或如耆闍
崛山放大光.明為諸大眾說波若時。如是隨用一處繫念在緣不令外散。心想得住即便見
佛。舉身快樂樂徹骨髓。譬如熱得涼池寒得溫室。世間之樂無以為喻也。
法.身觀法
法.身觀者。已於空中見佛生身。當因生身觀內法.身。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無量
善業。如人先念金瓶後觀瓶內摩尼寶珠。所以尊妙神.智無比。無遠無近無難無易。無
限世界悉如目前。無有一人在於外者。一切諸法無所不了。常當專念不令心散。心念
餘緣攝之令還。複次一切愚智當其死時。外失諸根如投黑坑。若能發聲聲至梵天。大
力大苦大怖大畏無過死賊。唯佛一人力能救拔。能與種種人天涅槃之樂。複次一切諸
佛世世常為一切眾生故不惜身命。如釋迦牟尼佛昔為太子時。出遊道見癩人勅醫令治
。醫言。當須不瞋人血飲之以髓塗之。乃可得差。太子念言。是人難得。設使有者復
不可爾。即便以身與之令治。若為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佛恩深重過於父母。若使一切
眾生悉為父母。佛為一分。二分之中常當唸佛。不應餘念。如是種種功德隨念何事。
若此定成除斷結縛。乃至可得無生法忍。若於中間諸病。起者隨病習藥。若不得定。
六慾天中豪尊第一。飛行所至宮殿自隨。或生諸佛前終不空也。若人藥和赤銅。若不
成金不失銀也。
2樓:匿名使用者
阿彌陀佛,唸佛三昧,末學還沒有證到,但還是想說說末學自己的理解。
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怎樣才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末學想引用淨空老法師的一段開示:
有人問我:法師,怎樣都攝六根?我就告訴他:
淨念相繼就是都攝六根。他又問:那怎麼樣是淨念相繼?
我就告訴他: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說都攝六根,六根不再攀緣外頭境界,這個理很深,不是叫你眼睛不看、耳朵不聽,不是這個意思,你眼睛也可以看,耳朵也可以聽。
怎麼叫都攝六根?你看的、聽的不要放在心上。你要把你看的、聽的統統放在心上,你就糟了,你就被境界所轉。
絕對不要放在心上,只有把佛號放在心上,這叫淨念相繼。這個淨念是不懷疑、不夾雜,叫淨,你懷疑,不清淨,你夾雜著妄念也不清淨。什麼都不能夾雜,一直念下去,那叫相續,相續是不間斷。
唸佛的祕訣就是九個字「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仔細想想這段開示,確實是有道理的,如果把很多事情掛在心上,那想要做到一心念佛是很難的,所以要看破放下,這時候唸佛就容易專注。
至於唸佛的方法上,末學推薦胡小林居士講解的印光法師十念法,以前沒有對這個方法引起重視,最近看了一下胡小林居士的講解,有了很多新的悟處。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阿彌陀佛。
3樓:匿名使用者
專注在佛號上,不打妄想,功夫深了,自然達到。
4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你看一下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印光大師文鈔》
李炳南答:怎樣才能達到唸佛三昧境界
5樓:亥昆明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切重罪悉解脫 相關資料20條(全部:李炳南居士 唸佛) 印光大師論信願唸佛 淨空法師:唸佛人能修福 信願法師:
上盡形至十念三念五唸佛來迎 信願法師: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唸佛往西方 淨空法師:家唸佛方便確實持名唸佛 淨空法師:
初學唸佛方便法 淨空法師:樣提起唸佛心 印光大師:唸佛三昧摸象記(文白對照) 淨界法師:
聞音者自皆生唸佛、念法、念僧之心 信願法師:自力唸佛者心情 印光大師:唸佛時見瑞相辦 淨界法師:
唸佛法門原則--寧少、草 大安法師:唸佛求生淨土人生大要 淨空法師:常常讀誦、唸佛知覺業障消掉了 淨空法師:
唸佛人功夫從**看 淨空法師:真正修唸佛法門看 淨空法師:我們唸佛目** 信願法師:
唸佛往生此容易 淨空法師:唸佛真懺悔唸佛消業有效 淨空法師:唸佛功德、福德
什麼是念佛三昧境界?如何做到?
6樓:喬令縱弘文
佛教給我們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的得到一定要從禪定當中得來,你心不定哪來的慧?心定就是根本智,定心起作用就是後得智。但是這個定要有相當程度,不是淺定,不是小定,有相當深度。
這定功能夠轉變煩惱,伏煩惱的定不行,轉煩惱的定才叫做根本智。我們要求第一先決的條件,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放得愈多愈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你放下愈多愈好,對你自己有大幫助。第二我們今天修定的方法是用唸佛,唸佛堂就是修學唸佛三昧的場所,三昧是禪定,唸佛三昧是高階的禪定,不是普通禪定。
大經裡面常講,唸佛三昧是三昧中王,最殊勝的三昧,你在勤修唸佛三昧。唸佛三昧大分也有三等,最高的理一心不亂,其次事一心不亂,再其次,最淺的功夫成片。深的唸佛三昧我們沒有把握得到,淺的唸佛三昧,功夫成片,可以說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得到。
你能不能得到,就看你能不能放下,果然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功夫成片淺的唸佛三昧不難。你得到這個三昧,你生死就自在,你才曉得這可貴。世間任何一樁事情,不能跟這個相比,哪一個人在世間生死有把握?
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多住幾年就可以多住幾年,那叫生死自在。跟諸位說,功夫成片就自在,你就真的成就。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三輩九品,上品功夫成片就是我剛才所說完全自在,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站著走就站著走,想坐著走就坐著走,得大自在,決定不生病,你跟阿彌陀佛就通訊息。
功夫成片上輩就做到。在中輩還不行,中輩大概在往生前三個月,兩、三個月知道,中輩的。下輩的大概往生前一個星期,前幾天知道,這是功夫成片下等的。
我們就能夠轉變時空,我們從三維空間轉變到無數度的空間,從極苦的世界轉變到極樂世界。
唸佛三昧是什麼境界
7樓:8萬4千法門
這樁事情只有佛搞清楚、搞明白了,教我們遠離,不受外頭的環境干擾,我們唸佛功夫才得力;如果還受外面干擾,我們唸佛的功夫被它破壞了。這是要很高很高的警覺。如果這個障礙太多,我們自己要想方法幫助自己,或者是換個環境,或者是繼續深入經藏。
深入經藏不是說很多經典,就這一部經典。這部經典深入不夠,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現在只念了五百遍,不夠。念上千遍還受影響,我再念一千遍,你要這樣去深入,肯定有好處。
為什麼?遍數愈多,你熟,熟透了,不定什麼個緣一觸動,就開悟了,問題真解決了。
愈深入就是愈向三昧裡面去紮根,這是念佛三昧。唸佛三昧功夫有淺深,大的區別,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功夫成片,這是講大的。每一個階段裡頭都很多層次,理一心裡頭有三輩九品,事一心裡頭也有三輩九品,功夫成片還是有三輩九品。
唸佛的境界是怎樣的,來解釋一下,如何能夠得到唸佛三昧或者持咒三昧呢。
8樓:匿名使用者
南無阿彌陀佛!對於凡夫而言,唸佛無境界就是最好的境界,就是平淡,平凡的唸佛。唸佛三昧凡夫就不要想了,從古到今有幾人證唸佛三昧?那不是末法凡夫根機可以修持的!
9樓:匿名使用者
修佛是找尋自我解脫的一種途徑,如果執著於我修到什麼品,什麼果了,是不會體會佛法真諦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您最好看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的著作吧!他是成就的人!
11樓:
◎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唸彌陀聽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夏蓮居居士)
◎老實念:但只老實念,不必問如何。莫管同與異,休論自與他。
只貴願力強,那怕妄想多。散亂固成病,分別易入魔。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
句句念能真,決定出娑婆。(夏蓮居居士)
◎唸佛最忌,精神渙散。字句模糊,先快後慢。既無音節,又不連貫。心不應口,聲不攝念。輕忽養識,古德所嘆。如此念法,永難成片。(夏蓮居居士)
◎聲和韻穩,字正音圓。懇切綿密,沉著安閒。聲合乎心,心應乎聲。心聲相依,妄念自清。(夏蓮居居士)
◎佛號如珠,念頭如線。分則各離,合則成串。心不離佛,口不離念。如線貫珠,相續不斷。(夏蓮居居士)
◎未能一心,先求專念。未能不亂,先學成片。真勤真專,功效自見。無須問人,還請自驗。(夏蓮居居士)
什麼是「唸佛三昧」的境界
12樓:放下吧執著
可以看看印光大師的描述:歲在丙午, 予掩關於慈溪之寶慶寺。謝絕世緣, 修習淨業。
值寺主延諦閒法師, 講彌陀疏鈔於關傍。予遂效匡衡鑿壁故事, 於關壁開一小竇。不離當處, 常參講筵。
從茲唸佛, 愈覺親切。佛號一舉, 妄念全消。透體清涼, 中懷悅豫。
直同甘露灌頂, 醍醐沃心。其為樂也, 莫能喻焉。一日, 有客詣關而問曰, 唸佛一法, 吾已修持二十餘年。
於生信發願修行, 非不`真切。而業深障重, 終未能到一心不亂境界。窺吾根性, 只合帶業往生。
雖唸佛三昧, 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 與所得之相, 師其為我言之。予曰, 三昧境相, 唯證方了。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我既未證, 焉能宣說。客固請不已。
予曰, 若論其法, 必須當唸佛時, 即念返觀。專注一境, 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 心心契合佛體。
返念自念, 返觀自觀。即念即觀, 即觀即念。務使全念即觀, 念外無觀。
全觀即念, 觀外無念。觀念雖同水乳, 尚未鞫到根源。須曏者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 重重體究, 切切提撕。
越究越切, 愈提愈親。及至力極功純, 豁然和念脫落, 證入無念無不念境界。所謂靈光獨耀, 迥脫根塵。
體露真常, 不拘文字。心性無染, 本自圓成。但離妄念, 即如如佛者。
此之謂也。工夫至此, 唸佛法得。感應道交, 正好著力。
其相如雲散長空, 青天徹露。親見本來, 本無所見。無見是真見, 有見即隨塵。
到此則山色溪聲, 鹹是第一義諦。鴉鳴鵲噪, 無非最上真乘。活潑潑應諸法, 而不住一法。
光皎皎照諸境, 而了無一物。語其用, 如旭日之東昇, 圓明朗照。語其體, 猶皓月之西落, 清淨寂滅。
即照即寂, 即寂即照。雙存雙泯, 絕待圓融。譬若雪覆千山, 海吞萬派。
唯是一色, 了無異味。無掛無礙, 自在自如。論其利益, 現在則未離娑婆, 常預海會。
臨終則一登上品, 頓證佛乘。唯有家裡人, 方知家裡事。語於門外漢, 遭謗定無疑。
又問, 人於日用, 普應諸緣。何能觸目菩提, 頭頭是道乎。答, 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
萬境不出一心, 一心融通萬境。若了心體本空, 何妨該羅永珍。須知永珍如幻, 生滅唯是一心。
諸緣無縛, 本自解脫。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心境一如, 有何掛礙。
不見華嚴事事無礙法界。所謂一一塵中一切剎, 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塵復互周, 重重無盡無障礙。
以故器界毛塵, 雲臺寶網。鹹宣性海, 悉演真乘。豎窮三際, 橫遍十方。
覓一毛頭許不是道者, 亦不可得。則法法頭頭, 無非大寂滅場。心心念念, 悉契薩婆若海。
唯心妙境, 唯境妙心。離四句, 絕百非, 絕待圓融, 何可得而思議也哉。上來所說, 如盲摸象。
雖未離象, 恐非全象。筆以記之, 以質諸親見之者。——《文鈔》之《唸佛三昧摸象記》印光大師 著述
怎樣入唸佛三昧,怎麼才能唸佛三昧
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只有佛號而離一切相,定入唸佛三昧。阿彌陀佛!楞嚴經 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 雲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印光大師開示 攝耳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行住坐臥,均如是念 如是聽。大聲 小聲 心中默唸,均如是聽。唸佛之法,各隨機宜,不可執定。然...
在日常生活中唸佛能證唸佛三昧嗎
8萬4千法門 1 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我們的本分 在自己本位上,處處要替別人著想。2 譬如我們做生意,自己經商,一定處處竭盡心思為顧客著想。我們賣的東西一定是貨真價實,不會讓他人吃虧上當。3 我們東西買進來賣出去要用心,要對得起人,要對得起社會,對社會要有貢獻。能利益大眾,這...
常念懺悔三昧可以消除手淫帶來的果報嗎
8萬4千法門 一切惡業裡頭是以殺生最殘忍,罪業最重。殺生,諸位要曉得,被殺的是弱小沒有抵抗力,絕對不是他甘心情願被你殺的,雖然他沒有能力抵抗,怨恨的心結是解不開的,冤冤相報,這個事情麻煩。你這一世殺他,來世他要是強大你弱小,他來殺你,殺來殺去,生生世世,沒完沒了,苦不堪言。所以在 無量壽經 裡佛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