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劃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讀節奏

時間 2021-06-04 19:03:32

1樓:世代榮昌樂太平

文言文朗讀節奏劃分的方法

一、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

一般說來,文言句子的語法結構與現代漢語大體相同。一個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

這樣劃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的。如:

(3)予 / 嘗求 / 仁人之心 (《岳陽樓記》)

(4)率 / 妻子 / 邑人 / 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二、根據句首的語氣詞來確定朗讀節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語氣詞(發語詞),表示將發表議論,提示原因,如“蓋”、“夫”(讀“ f ú ),往往在發語詞後進行停頓,如:

(5)蓋 / 一歲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說》)

(6)夫 / 環而攻之 / 而不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據句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確定朗讀節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複雜。其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有助於我們確定朗讀節奏:停頓往往在“之後”,這樣朗讀使得整個句子的語氣不至於顯得急促,而是緩急有致。如:

(7)鵬之 / 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莊子 逍遙遊》)

(8)醫之 / 好治不病 / 以為功。 (《扁鵲見蔡恆公》)

四、根據句首的連詞或總結性的詞語確定朗讀節奏

若句首出現表假設、轉折等的連詞,如“若”、“而”、“然則”等或表總結性的詞語,如“故”、“是故”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後面要加以停頓。如:

(9)若 / 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活板》)

(10)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1)然則 / 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12)故 / 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

(13)是故 / 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論貴粟疏》)

五、根據文句內在的邏輯意義確定朗讀節奏

初中階段所選文言文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於前(《狼》)此句中對“犬”的理解最為關鍵:不能理解為“狗”,而是“像狗一樣”,“犬”是名詞作狀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的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據文句意思的理解,這句話的停頓應在“其一”的後面才是正確的,即:

其一 / 犬坐於前。

對下面這個型別句子的節奏劃分也要遵循邏輯意義:然 / 得而臘之 / 以為餌(《捕蛇者說》)。

其實,劃分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遠不止這五種方法,而這五種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確劃分朗讀節奏,還是要準確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內在的邏輯意義。 文言文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技巧與方法

讀清句讀,正確停頓是誦讀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頓有兩種:一是句間停頓,就是根據標點符號來確定句與句之間停頓的長短,語調的抑揚;一是句中短暫停頓,它是以詞或片語為單位,根據句子成分之間的內在關係來劃分的語氣停頓。

正確地進行句中停頓,是以把握句子裡的詞意和語法結構為前提的,因此解答這類題時可以先將句子翻譯出來確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結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頓;在分析語法結構時可先抓動詞,把跟動詞有關的前後各詞聯絡起來,觀察句子的整體,往前找主語,往後賓語,再旁及其它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構,依此確定句中停頓。

知能圖譜

讀是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頓,特別是文言文中的閱讀停頓是閱讀能力的重要體現。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

1、主謂之間要停頓。 2、謂賓之間要停頓。

3、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4、“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 5、關聯詞後面要停頓。 6、總領性詞語後面要停頓。

三、 方法指導

確定節中停頓有以下幾種方法:

1、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語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強調語氣或領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發語詞和關聯詞主要有以下這些:

句首發語詞:如“至”、“若”、“至若”、“夫”、“若夫”、“蓋”、 “然”、“則” “然則”、“豈”、“豈若”、“宜”、“誠宜”、 何嘗、其等。

例如 至若春和景明 若夫淫雨霏霏 然則北通巫峽 誠宜開張聖廷 關聯詞:且、雖、因、“惟”、 “故”等。

例如 且焉置土石 雖我之死 故天將大任於/是人也其如土石何 誦讀時,這些詞語後面都應稍加停頓,不能和後面的文字連讀。

2、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詞的,要分開讀。如:

①故天將大任於/是人也。②可/以一戰。 ③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例①中的“於是”,“於”是介詞,“給”的意思“是”是代詞,“這”的意思,它們都應分開來讀。例②中“可以”是兩個單音詞,“可”是能願動詞,“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詞,“用來”的意思。例③中的“中間”,“中”是“中間”,“間”是“夾雜”。

3、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也就是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一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謂短語作賓語,不能讀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佳木/秀而繁陰。 ③問/今是何世 ④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例③中“佳木”是動作的發出者,陳述的物件,它與後面謂語部分之間應作停頓。例③④中的動詞“問”、“刻”與其支配的物件之間也要作停頓。 4、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

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於前 ②山行/六七裡

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隻狼,作全句的主語,“犬”在句中作狀語,修飾詞“坐”,譯為“像狗一樣”;例②中的“山”修飾中心語“行”,“山行”譯為“在山上走”,它們都應連讀。

5、“而”字後應該停頓。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麼就不能停頓,也就是說,“而”字不能和後面的詞語分開讀,應該連讀。

①“而”在句中如果連線的是形容詞(或副詞)與動詞,即“形容詞(副詞)+而+動詞”,這時前邊的形容詞或副詞充當狀語,起修飾後面的動詞的作用,不能分開讀。

②“而”在句中如果連線的是兩個動詞,即“動詞+而+動詞”,那麼爾表示順接,也就是說,前面一個動作發生了,後面的動作緊接著就發生了,這時“而”後面就不能停頓,應和後面的動詞連讀。

③“而”連線詞性相同的兩個詞語(即兩個名詞、兩個動詞、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這時“而”後不應該停頓。

例如: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④表示承遞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 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餘聞而愈悲。

6、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如:

① 瞻餘馬首/可也。如果讀成“瞻餘馬首可/也”,那麼就歪解了原意。因為原句是主謂結構,在“可”後停頓,就改變了原意。

② “問/今是何世”,原句是動賓結構,賓語是一個主謂短語,如讀成“問今/是何世”,讀成了主謂句,就讀破了。

③“兩三點雨/山前”,若讀成“兩三點/雨山前”就讀破了,原句是倒裝句。

7、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後省略動詞謂語“鼓”,應略停,以體現謂語的省略,不能讀成“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8、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

如:作亭者誰,盧陵/歐陽修也。盧陵是地名,後面應該停頓。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後停頓。

如: 餘聞之也/久。 “也”不是謂語前的副詞狀語,不能讀成“餘聞之/也久”。

10、利用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在朗讀文言文時,要根據語境理解文意,只有確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準確地停頓。

如: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例①意思是 “處在朝庭的高位上,就為它的人民擔憂”這樣,句中的停頓就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11、詩句節拍間要停頓。古詩的朗讀有其規律性,一般說來是兩字一停頓,即按音節停頓。

如:①幾處/早鶯/爭/暖樹 ②天門/中斷/楚江/開

也可以按意義單位停頓,如上面的兩句可讀為“幾處早鶯/爭暖樹”、“天門中斷/楚江開”。

文言文的朗讀停頓,涉及到文字、詞義、語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只要我們掌握一些古詩文的朗讀停頓知識,並誦讀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養提高自己的語感,熟練地處理文言文的朗讀停頓。

四、技巧突破

(一)、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

一般說來,文言句子的語法結構與現代漢語大體相同。一個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

這樣劃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的。如:

(1) 下列語句朗讀節奏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 )故 / 天將降大任於是 / 人也( b )所以 /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 / 不能( c )人恆 / 過,然後 / 能改( d )出 / 則無敵國外患者,國 / 恆亡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3) 予 / 嘗求 / 古仁人之心 (《岳陽樓記》) (4) 率 / 妻子 / 邑人 / 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 二)、根據句首的語氣詞來確定朗讀節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語氣詞(發語詞),表示將發表議論,提示原因,如“蓋”、“夫”(讀“ f ú ),往往在發語詞後進行停頓,如:

(5) 蓋 / 大蘇 /泛/赤壁雲 (《核舟記》)

(6) 夫 / 環而攻之 / 而不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三)、根據句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確定朗讀節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複雜。其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有助於我們確定朗讀節奏:停頓往往在“之”後,這樣朗讀使得整個句子的語氣不至於顯得急促,而是緩急有致。

如:(7)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愛蓮說》)

(四)、根據句首的連詞或總結性的詞語確定朗讀節奏

若句首出現表假設、轉折等的連詞,如“若”、“而”、“然則”等或表總結性的詞語,如“故”、“是故”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後面要加以停頓。如:

(8) 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9) 然則 / 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10)故 / 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

(五)、根據文句內在的邏輯意義確定朗讀節奏

初中階段所選文言文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於前(《狼》)此句中對“犬”的理解最為關鍵:不能理解為“狗”,而是“像狗一樣”,“犬”是名詞作狀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的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據文句意思的理解,這句話的停頓應在“其一”的後面才是正確的,即:

其一 / 犬坐於前。

對下面這個型別句子的節奏劃分也要遵循邏輯意義:然 / 得而臘之 / 以為餌 (《捕蛇者說》)。

其實,劃分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遠不止這五種方法,而這五種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確劃分朗讀節奏,還是要準確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內在的邏輯意義。

李廣射石文言文翻譯(部分),文言文翻譯 李廣射石

中石沒鏃,視之石也。結果整個箭桿 都射進石頭裡,只剩下箭鏃露在外面。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老虎跳起來傷到了李廣,李廣也射殺了它。結果整個箭桿都射進石頭裡,只剩下箭鏃露在外面 老虎跳起來傷到了李廣,李廣也射殺了它。史記 李將軍列傳 譯文 李廣打獵時看見草叢中的一塊大石,以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結果整...

如何看懂文言文,如何看懂文言文

你有買那種文言文的參考書噻?邊看文言文邊看翻譯就行了,多背吧!有句話叫做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加油啊!高考是慘痛的,高三是黑暗的,但是考好了你也會好點,雖然說高考不是唯一成功的道路,可是既然眼前有這麼一條路為何不盡力做到做好呢?其實文言文很簡單,它與語文一各道理。多讀,多看,多積累。看到一篇文言文時...

欣賞用文言文,如何賞析文言文

如何賞析文言文 1 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只有初衷與希望永不改變的人,才能最終克服困難,達到目的。賞析 激烈和狂熱是短暫的,很難持續下去,而做成一件事情需要長期的努力和奮鬥,因此耐心和持久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不改初心,便有可能最終戰勝困難,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這是青少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