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侶科技
<>陶器是用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乾燥後,放在窯內燒製而成的物品。而瓷器則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經混煉,成形,煅燒而成的外表施釉或彩繪的物品。
陶器與瓷器的區別:
一、燒成溫度不同,陶與瓷的區別主要在於原料土的不同和溫度的不同。陶器的燒製溫度在800-1000度,瓷器則是用高嶺土在1300-1400度的溫度下燒製而成。在製陶的溫度基礎上再添火加溫,陶就變成了瓷,瓷是陶的公升級版,陶也是瓷的親兄弟。
在此特地說明:現今流行的所謂陶製品,多數都是高溫燒製,嚴格來說都是瓷製品。
二、堅硬程度不同。陶器燒成溫度低,胚體並未完全燒結,胎質粗疏,敲擊時聲音發嗡,斷面吸水率高,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二者堅硬度不同,瓷的硬度高於陶。
三、原料不同。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製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土製坯。黏土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
高嶺土在燒製瓷器所需要的溫度(即1300-1400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製作陶器的黏土製成的坯體,在燒製溫度達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陶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
四、透明度不同。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釉料不同,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以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五、施釉的不同。釉就是罩在瓷器表面的那一層光亮外衣。它主要是以粘土、石英和長石為原料。
經研磨、調製後上於胚胎表面,在高溫焙燒後熔融,冷卻後即形成玻璃質晶體。它可增加胎體強度,並有效地隔絕氣體、液體。陶器通常不施釉或只施低溫釉;瓷器表面施有一層高溫釉,胎釉結合牢固,厚薄均勻,從而達到美化、光潔瓷器的目的。
2樓:網友
陶器是以黏土為胚料,瓷器以高嶺土為胚料;陶器的燒成溫度為800至1000度,瓷器的燒成溫度在1300至1400度;陶器的胚體較薄但不透明,瓷器的胚體無論厚薄都是半透明狀態;陶器的硬度較差,瓷器的硬度較高。
3樓:網友
陶器是人類早期最依賴的容器,但是陶器有個缺點一一吸水。古人發現這個缺點後,就不斷摸索,逐漸發現了瓷土和釉,發明了瓷器。
4樓:雲墨談歷史
陶瓷雖並稱 但「陶」和「瓷」卻是大不同。
陶和瓷是一樣的嗎?陶是什麼,瓷是什麼?
5樓:網友
大家通常都說的「陶瓷」,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材料。可能會有朋友簡單地認為,陶器就是那種粗糙的,表面沒有釉的;瓷器就是表面有光滑如玻璃般釉的就是瓷器。
其實,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
通俗地講:用陶土燒製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製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shi一聲)器(這個後面會單獨介紹)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 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該如何區分陶器和瓷器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個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
1)看胎色。
陶瓷器無論上釉沒有,在底部都會有一部分露出的「胎」未上釉,例如我們每天使用的碗和杯子,底部有乙個圈足,摸起來是比較澀的,這就是瓷器本身的胎了。如果這部分呈紅色、褐色或較深的灰色,而且不透明,那就可以基本確定是陶器,因為陶泥當中含有比較高的鐵;反之,胎色為白色,具透明或半透明性,則可基本確定是瓷器了。
2)聽聲音。
拿起陶瓷器,用手指輕輕敲一下,如果聲音清脆就是瓷器,聲音暗啞則就是陶器。因材料的關係,陶器的燒製溫度一般在700~1000℃,瓷器燒製溫度一般在1200℃以上,又因為陶泥本身的顆粒較粗,燒結度不夠,分子之間就不如瓷泥那麼的緊密,也是形成他們聲音有所不同的原因。
3)吸水率。
假如大家用紫砂壺喝過茶就會明白,他的吸水率比較高,透氣性較好,表面的水分很容易被表面所吸收,是因為胎體氣孔相對瓷器較大的緣故。而瓷器則不會有那麼高的吸水率。普通陶器吸水率都在8%以上,瓷器則為0~0.5%。
需要注意的是:有沒有釉並不是區分陶器和瓷器絕對的方法。例如我們經常能夠見到的唐三彩,就是一種低溫釉「陶」。
以上所述只是相對簡易辨別陶器和瓷器的辦法,並不完全準確,只有綜合考慮,才能正確區分。僅比較其中一兩點,容易產生誤解。例如出產於我國浙江上虞的黑瓷,因其材料中含鐵量為2%~3%,所以胎亦呈紅、灰等色;南宋官窯所產瓷器顯露胎色,並以"紫口鐵足"為貴;北方瓷器因其胎中含氧化鋁較高,大部分瓷器不能達到緻密燒結,吸水率較高,有的可達5%以上。
這些瓷器如僅僅對照上述某一兩條來衡量,就不能稱之為瓷器了。
因此,在實際鑑別時,必須同時兼顧原料、釉、高溫三方面綜合考慮,前兩項是內因,後一項是外因。
6樓:網友
不一樣。
它們的歷史起源就不一樣了,先有陶器後有瓷器。最早的瓷器為青瓷。
有關陶器與瓷器的區別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於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
二、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並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問,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製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上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製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
但是一般製作陶器的黏土製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並不透明。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以上幾個方面中,最主要的條件是原材料和燒成溫度,其他幾個條件,都與這兩條密切相關。因此,製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燒成溫度的技術,並認識到高嶺土與一般黏土的區別,便具備了發明瓷器的條件。
7樓:雲墨談歷史
陶瓷雖並稱 但「陶」和「瓷」卻是大不同。
8樓:我們都不容易丶
不一樣。
陶是用陶土(即一般的黏土)低溫(800-900℃左右,一般不超過1100℃。)燒成的。陶有施釉或不施釉,表面略粗,透氣性好,可做瓦、花盆、茶葉罐等。
瓷是用瓷土(即高嶺土)高溫(1200-1300℃,有的甚至高達1400℃。)燒成的。瓷一般都施釉。表面光滑易清潔,故作為餐具、地板非常合適。
以上內容源於陶瓷陶瓷,陶和瓷竟然不是乙個東西???
陶和瓷有何區別?
9樓:連雲港順輝
一、什麼是陶瓷?陶和瓷有何區別?
1、陶瓷是把粘土原料(如黑泥、主要萬分高嶺土)與瘠原料(包括骨料如高溫砂石英及熔劑原料如低溫砂長石)經過適當的配料、粉碎、成型並在高溫焙燒情況下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後,形成的堅硬物質。
2、陶和瓷的區別在於吸水率。吸水率小於為瓷,大於10%為陶,介於兩者之間為關瓷,也稱炻器。
3、吸水率是指陶瓷製品的氣孔吸附水分的質量佔製品質量的百分比。
10樓:東臺進華順輝
陶用普通粘土,瓷是高嶺土。陶與瓷有著密切的聯絡,首先瓷只有白色,而陶除了白色之外還有紅色、褐色、黑色等,但不管是瓷還是陶都可以通過新增色劑來改變顏色;其次是瓷器的燒成溫度高,在1200℃以上,而陶只在600℃-800℃之間;第三,瓷的燒結度強,胎體堅硬緻密,陶相對質地較疏鬆;第四,瓷敲擊聲清脆、洪亮。陶敲擊聲啞悶;第五,瓷的吸水率小,幾乎不吸水,陶的吸水率高;第六,瓷具有半透明性,陶是不透明體,且陶的化學效能和機械強度不如瓷。
11樓:手機使用者
人們總是把瓷與陶相提並論而稱之為「陶瓷」,這種提法反映了陶和瓷都是火與土的藝術。由於陶器發明在前,瓷器發明在後,所以瓷器的發明,很多方面受到了陶器生產的影響。如人們對火的效能的掌握和對粘土特點的充分認識等。
但陶與瓷無論就物理效能,還是就化學成分而言,都有本質的不同。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區別表現在:(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則是瓷土,即高嶺土(因最早發現於江西景德鎮東鄉高嶺村而行名);(2)陶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3)陶器的燒成漫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則需要1300℃的高溫才能燒成;(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溫釉,瓷器則多施釉;(5)陶器胎質粗疏,斷面吸水率高。
瓷器經過高溫焙燒,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會發出鏗鏘的金屬聲響。 除以上所舉,陶與瓷的不同之處還表現在:陶器的發明並不是某乙個國家或某一地區的先民的專門發明,它為人類所共有。
只要具備了足夠的條件,任何乙個農業部落、人群都有可能製作出陶器。而瓷器則不同,它是我國獨特的創造發明,爾後通過海路和陸路大量輸出到海外,才使制瓷技術在世界範圍得到遍及。因此,瓷器是我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
參考資料。
12樓:淮安順輝瓷磚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則是瓷土,即高嶺土(因最早發現於江西景德鎮東。
鄉高嶺村而行名);
2:陶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
3:陶器的燒成漫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則需要1300℃的高溫才能燒成。
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溫釉瓷器則多施釉;
5:陶器胎質粗疏,斷面吸水率高。瓷器經過高溫焙燒,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
時會發出鏗鏘的金屬聲響。
13樓:姬馳校星緯
陶器與瓷器在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器物。陶器發。
明在先,瓷器是在陶器自我。
完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原料的選擇,淘洗提煉,加工制泥,拉胚成型,以。
及入窯焙燒等粗放工藝基本都是相同的,二者之間的關係看似密切,但從形成的。
條件及內部成分的組成是截然不同的,它們的區別在於:
1.胎土原料不同。
陶土是以自然界中繼以得到德南圖為原料極易得到的粘土為原料,瓷土是以一種巖狀礦石為原料,入窯燒結後,從胎質上講,陶器粗松,瓷器堅緻,陶器近土,瓷器近石。
2.上釉的不同。
陶器表面一般不施釉,或施以金屬鉛為助熔劑的低溫釉,效能:吸水性強、透氣性強。表面硬度和使用強度差。
瓷器為滿釉,施以鈣為助熔濟的高溫釉。性質是表面緻密化、強度、硬度大幅度提高。玻璃質感強,不透氣、吸水率經物理測試在1%以下或不吸水。
3.燒結溫度不同。
陶器的燒結溫度一般在700-800度,工藝簡單。
瓷器的燒結溫度一般在1200-1400度,且工藝複雜。
草豆蔻和草果是一種東西嗎,草果和草蔻是一樣的嗎?
賀小亠 1 外觀不同 草果,蒴果密生,熟時紅色,幹後褐色,不開裂,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5 4.5釐米,寬約2釐米,頂端具宿存花柱殘跡,幹後具皺縮的縱線條,果梗長2 5毫米,基部常具宿存苞片。草豆蔻,果是圓的,皮比較粗糙,像核桃一樣。2 作用不同 草果是藥食兩用中藥材大宗品種之一,草果作調味香料 ...
翡翠和玉是一種東西麼,翡翠和玉是同一種東西嗎??
玉之可貴不在外表的美麗,而在其內函與人的精神世間息息相通,玉蘊含了傳統文化的道德內涵與人的精神操守,成為人修養品味最佳的象徵和體現,因而就有 君子比玉於德 的說法。一塊好玉可以流傳千載而更具魅力,成為傳市珍藏。玉還具有祈福避禍的意義,許多人都知道玉與人體長期接觸,可以被 養活 宛如通靈一般。翡翠屬於...
生蠔和牡蠣是一種東西嗎,生蠔和牡蠣是同一種東西嗎
牡蠣和生蠔是同一種東西。牡蠣,俗稱蠔,別名蠣黃 海蠣子。牡蠣屬貝類。世界上總計約有100多種,我國沿海產的約有20多種,現在已人工養殖的主要有近江牡蠣 長牡蠣 褶牡蠣和太平洋牡蠣等。每年深秋是牡蠣開始收穫的季節,而從冬至到次年清明是牡蠣肉最為肥美 最好吃的時候。從嚴格上說,牡蠣和生蠔是同樣的海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