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時間 2021-11-04 13:21:41

1樓:龍源期刊網

閱讀在字典中的解釋是:從書面材料中獲取資訊的過程。但是每當提及“閱讀”,讓人想起的總是那些經典名著、華麗詩篇,殊不知看似枯燥抽象的數學也需要閱讀。

因為數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描述自然科學的語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龍菲爾德曾說過:“數學不過是語言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而語言的學習是離不開閱讀的,數學的學習更離不開深入的閱讀。

數學學科本身需要閱讀,學習方法也具有多樣性,要適應各階段的學習特點。因此,數學閱讀也不等同於語文閱讀,它具有自身的特點。數學語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謹性和精確性,尤其是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跟其他學科的語言差別很大,因此在閱讀時要求認真細緻、反覆推敲、勤思多想;要注意語言的轉化過程。

如:把一個概念知識轉化為生活語言進行記憶;把用字母或圖形表述的關係轉化為口語的形式,及把口語表述的關係轉化為字母或圖形語言等,這些對解決問題的教學尤為重要。但在我們平時的數學教學中, 比較注重演算步驟、解題的方法與技巧, 而忽視對數學閱讀的指導,使得文字語言無法正常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在平時作業或考試時,不願如此繁瑣地傷腦筋,根本不進行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在不斷探索在中小學課堂中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完善我的教學。

2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陽光品質0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華店鄉藍天小學谷志勇

數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語言。數學閱讀是學生個體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閱讀數學材料建構數學意義和方法的學習活動,是學生主動獲取資訊,汲取知識,發展數學思維,學習數學語言的重要途徑。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要求人們不僅需要具備語文和外語的閱讀能力,而且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數學閱讀能力。

閱讀屬於資訊輸入加工形式,是人類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經,是從書面材料中獲取資訊的過程,閱讀能力是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個重要標誌。數學閱讀能促進學生數學語言水平的發展,認知水平的發展,有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也有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的提高。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課堂上對數學語言資訊的敏感性差,思維轉換慢,從而數學理解能力差。

因此,重視數學閱讀,作好與書本標準數學語言的交流,規範自己的數學語言,提高數學語言水平,豐富數學語言系統,有著重要而現實的教育意義。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是終身學習的需要,是資訊化、數學化社會的需要。實踐證明,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不同直接影響了學生自主構建新知、解決數學問題的準確性和速度。

因此,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必須高度重視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5

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

3樓:蠻琦歧慧心

一、數學閱讀

理解能力培養的特點

1、語言抽象,內涵豐富

前蘇聯著名數學教育家

斯托利亞

爾指出:

數學教學

就是數學語言

的教學,可見數學也是一門語言。數學語言具有抽象、簡潔的特點,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必須認讀感知閱讀材料中有關的

數學符號

、圖形符號

等,理解每個

數學術語

。而這些符號往往內涵豐富,與

自然語言

差別很大,要求在閱讀中語言轉換頻繁,是一個

內部語言

的轉化過程,最終要用自己的語言來

理解數學

定義或定理等,是對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的過程,這樣就給數學閱讀帶來一定的難度。

2、邏輯嚴密,思維嚴謹

在數學閱讀過程中,數學材料主要是以歸納和演繹的方式呈現,具有一定的嚴謹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較嚴密的

邏輯思維能力

,要求記憶、理解、抽象、分析、歸納、類比、聯想等思維活動都充分調動才能達到好的閱讀效果。

對新出現的數學定義、定理一般要反覆仔細閱讀,並進行認真分析直至弄懂含義。當學生想要讀懂一段數學材料或一個概念、定理或其證明時,他必須瞭解其**現的每個數學術語和每個數學符號的精確含義,不能忽視或

略去任何一個不理解的詞彙。

二、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

鑑於數學閱讀有別於其它閱讀的特殊性,不能盲目照搬文科閱讀模式來指導數學閱讀教學,應加強研究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很少有學生會把閱讀數學書當作一件

快樂的事

,這就需要將數學閱讀真正引進課堂,數學教師要掌握一定的

閱讀指導

策略來引導和幫助學生,循序漸進,使學生從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閱讀。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4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數學素養,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後天環境、數學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得到的數學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它包括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意識、解決問題能力、數學資訊交流、創新意識等。

青少年們是全能型人才的後備軍,也是祖國的未來,擔負著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教育青少年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尤其是從小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是他們能否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的關鍵之一。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三大理念,強調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這是數學教育多年來指導思想的突破與革新。也就是說,當前我們要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實現數學教育的總體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大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數學能力,把新課標理念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教學目標,逐一落實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結合教學實際,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感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重要成分,所謂“數感”,是指學生對“數”的敏銳、精確、豐富的感知和領悟。數感的建立水平是學生個體數學素養水平的重要標誌。《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通過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

1、創設生活情境,啟蒙數感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祕難測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學脫離實際。”可見,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學習離開了生活,將會寸步難行,而“數感”更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培養的。

為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將抽象的數學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讓學生自己去感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事物,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與交流。從中提高學生對數的敏銳程度,形成對數的良好直覺,啟蒙學生的數感。

例如在一年級“認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學們還記得在幼兒園上活動課時的情景嗎?大家一起去滑梯,去盪鞦韆,去騎木馬……”學生們對幼兒生活的美好回憶漸漸被喚醒了,這時教師適時運用多**出示一個歡快、溫馨的幼兒活動的畫面:

“大家願意和老師一起來數數這個幼兒園裡的活動器械嗎?”於是,小學生們開始興趣盎然地數數:1只滑梯,2個鞦韆,3只木馬……從而經歷了一個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了數的意義。

又如,教學質量單位時,讓學生到市場進行“今天我買菜活動”,看一看,稱一稱,估一估各種瓜果、蔬菜的重量等,開展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數感。可見,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數感的基礎,如果較好地利用和創設情境,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學生不但較容易將知識與生活經驗建構起來,獲得豐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數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的數感意識得以萌芽。

2、引導認真觀察,建立數感

數學是一種運用思維的學科,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學生認識事物的基礎,觀察是形成和發展數學知識的基本方法之一。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目標有序、認真、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可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發現數學問題;觀察規律,發現數學問題;也可引導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觀察到的資訊……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活動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感、發展數感。 比如在新課程各年級“數的認識”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聯絡實際先觀察再說一說。

如:觀察一張紙多厚,再觀察10張、30張、50張有多厚,然後拿出一疊(1000張)紙,讓他們觀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學“0的認識”時,教師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出在哪些地方見過“0”。

這方面,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說出諸如“在體育比賽的比分上見過0”;“在溫度表上見過0”;“**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學生直觀體會“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在溫度表上、方向圖上表示分界點;在直尺上表示起點;在日曆上表示日期;在**、車牌上與其他數字一起組成號碼……這些都是學生身邊的事,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樣,學生在觀察中不但體會了數的含義,而且初步建立相應的數感。

3、 構建活動平臺,發展數感

皮亞傑說,活動是兒童發展的槓桿。通過實踐操作,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平臺,始終把兒童的活動作為主體發展的基礎與載體,提供開闊的活動時空,讓學生有合作交流、積極思考、操作等活動空間,使學生的數感真正得到發展。

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設計一個讓兒童數100根小棒的遊戲,看誰數得又快又好的活動。數的結果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逐一地數;分組數;10根10根地數。

數完後老師提出問題:通過今天的數數,你發現了什麼?數感強的學生會說出:

我發現10根10根地數比較快一些,還不容易出錯。此時,教師應緊緊抓住學生的這種對計數原則的感悟進行發掘整理,讓學生討論為什麼10根10根地數不容易出錯?然後告訴學生,在數數的時候我們給滿10根的數找一個位置,讓數滿10根的數都放在這個位置上,現在我們給這個位置取個名字——“十位”。

兒童從逐一地計數到分群計數是對數的認識的飛躍,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4、加強估算教學,優化數感

估算本身是數感的一個重要方面,也反映人對實際情境中數和數量及其大小範圍的理解和把握水平,同樣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因此,加強估算,可以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估算能力,提高計算準確率,優化、鞏固學生的數感。首先,教師要善於抓住各種時機,創造性地開發教材內容,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並說明自己估計的合理性。

在這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估算方法,養成良好的估算習慣。其次,應用估算。如計算7.

98×5.1,先讓學生估算,可以看作8×5;所以積一定在40左右,然後再筆算;如遇到工程問題“築路隊要修一條公路,甲隊獨修要60天,乙隊獨修要40天,兩隊合修要多少天?”可以要求學生很快地確定大概時間,再進行計算,以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這樣的估算,是學生在筆算中取的相應的感覺,體會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對數感十分有利。 又如學校開展“保護環境,愛護地球”活動,為增加說服力,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問題,要求學生估算解答。“全國的小學生如果每人每天浪費一小張紙,一年全國小學生要浪費多少噸紙?

要用多少輛卡車運輸?”這道題裡的小學生數,一小張紙有多大多重,一輛卡車能運幾噸等資料都必須做出合理的估計,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估算。這樣的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又提高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對數留下了全面深刻的印象,優化了對數的感受性。

5、解決實際實際問題,提升數感

我們知道,數學源於生活,更要高於生活。因此,數學教學應從現實的、有趣的或與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絡的素材出發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發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了解新知識,形成新技能,反過來解決原先的問題,在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數感得到發展。如,教學“有餘數的除法”後,讓學生解決“全班43人去划船,每條船限坐6人,至少需要幾條船?

怎樣乘船合理?”的問題,學生通過思考、計算,不難得出需要8條船。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可以怎樣乘船,學生的方案有6×7+1;6×6+4+3;6×5+4×2+5;6×3+5×5等。

在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找到答案的方法並非只有一種,答案也並非只是一個,知道如何選擇合理的方案。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生知道了計算的意義和如何運用計算的結果,學會如何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解決問題,學會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提升數感。

怎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素養

在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 教師 郭發江 數學素養大而言之關係到學生的成長方向和發展目標,小而言之關係到人的學習態度 學習習慣等。數學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方向性 求實性與嚴密性的統一體。它包括學習目的 學習態度 學習方法 邏輯思維方式以及邏輯的 直覺的 聯絡的 發展 的思維方...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興趣,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血液在人體中晝夜不息地流動著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所謂數學素養,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後天環境 數學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得到的數學知識 技能 能力 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它包括數學知識技能 數學意識 解決問題能...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現象 許多學生會解題,但要讓他說出自己思考過程卻很困難。例如一道應用題,往往只能如何列算式,至於每一步求什麼,不知其然。如果一道應用題出現了不同的解法,當讓他們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時,要麼在茫然中沉默 要麼說得讓人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