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中誰對誰錯,《兩小兒辯日》誰對誰錯

時間 2022-02-03 06:15:15

1樓:分割**

6年級的兩小兒辯日中兩人說的都不對.

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和人離太陽的距離有不同,但可以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可以認為是相同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兩人都有道理,以當時的科學水平,是無可回答的,第二問簡單早晨和傍晚的太陽看起來又大又圓,而中午的太陽看起來要小一些,那末,在一天之內,是中午的太陽離我們近,還是早晨和傍晚的太陽離我們近呢?

有一些科普文章認為,早晨和傍晚的太陽看起來又大又圓是一種視覺偏差造成的,從距離上講,中午的太陽應該離我們更近。

事實果然如此嗎?眾所周知,地球環繞太陽執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的軌道,地球距離太陽的遠點距離為15200萬公里,近點距離為14700萬公里,兩者相差500萬公里,地球環繞太陽執行一週用時365天,也即8760小時,其沿徑向運動的距離為1000萬公里,沿徑向運動的平均速度為1141.5公里/小時,從早晨到中午的時間按6小時計,則地球距離太陽由於地球沿徑向運動速度產生的位移為:

6849公里,顯然,這一量值大於地球的半徑。

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天之內太陽何時離我們更近,是由地球在太陽軌道上的位置決定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兩人有對有不對。

地球繞日公轉軌道是一個接近正圓的橢圓,太陽位於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這樣在一年內、乃至在一天內,日地距離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

每年1月初,地球位於繞日公轉軌道的近日點,日地距離達到最小值,約為1.471億千米。

每年7月初,地球位於繞日公轉軌道的遠日點,日地距離達到最大值,約為1.521億千米。

跟日地平均距離(1.496億千米)相比,日地距離在一年之內的變化差值(0.05億千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在一天內,日地距離的變化更是微不足道了。

如果非要把早晨和中午的日地距離作以比較的話,有人會認為中午的太陽會更近一些, 理由是,早晨太陽從地平線方向照過來,比中午的太陽遠了一個地球半徑的距離。

這種說法對不對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從上面的資料可知,從1月份到7月份,半年的時間裡,日地距離變化幅度達到500萬千米(1.521億千米減去1.471億千米),每天內的變化值為2.

7萬千米,從早晨到中午大約6小時,為四分之一日,日地距離變化值約為6868千米,這個值已大於地球的半徑。

如果地球正在向近日點運動,從早晨到中午,一方面確實近了一個地球半徑左右的距離(6300多千米),另一方面經過四分之一日,日地距離也近了6868千米,兩者疊加,中午離太陽更近了。

但如果地球正在向遠日點運動,從早晨到中午,一方面從地球到太陽也近了一個地球半徑左右的距離(6300多千米),可是另一方面經過四分之一日,日地距離卻遠了6868千米,兩者疊加,中午離太陽就更遠了。

因此到底是中午離太陽近,還是早晨離太陽近,就要看是哪一段時間了。

4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地球隨著太陽以圓形旋轉 所以不管轉到** 都是一樣近的 而日初出滄滄涼涼這句 是因為太陽月亮和地球在一天中有一小會時間是在同一條線上的 所以那是是滄滄涼涼

給我個最佳阿 給多點分

5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由太陽光受到大氣層的折射引起的視覺的差異 如果一定要分誰遠誰近,

那肯定是中午時近了 因為中午時太陽直射人站得緯線啊 。。。。。。。

6樓:約の幻影奇襲

我認為兩個都沒錯!

是由於視覺和感覺的差別來判斷的

其中 的原因我也不清楚

7樓:申蓄葉沈雅

都有自己的道理 只是從不同的方面看事物

8樓:貴菊求丹寒

因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結果不同.

9樓:伏渟伯燕楠

他們思考問題都不全面,一個是從觸覺方面看待的,一個是從視覺方面看待的,所以都錯了.

道理:a事情是錯綜複雜的,而我們知道的是有限的,就算是見多識廣的孔子也有所不知.

b: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會有不同的結論.

《兩小兒辯日》誰對誰錯 20

10樓:暴走少女

都不對,人們常感覺太陽

是早晚大,中午小,就認為太陽早晚離得遠,中午離得近。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實際上太陽離地球的距離是基本不變的。早晚時感覺太陽遠,是因為遠處地平線上的物體如樹木,離我們很遠,對我們的眼睛所張的視角很小,感覺到樹木之類的很小,以它們為參照物,就感覺太陽好象很大。

而中午時分,頭頂上沒有很遠的物體做參照,頭頂上方的物體對眼睛所張的視角很大,與它們相比就會覺得太陽很大,實際上太陽的大小沒變,離地球的距離也是不變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都不對.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為什麼早晨的太陽看起來較中午時大呢?

這是視覺的差誤、錯覺。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顯得大。同樣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太陽顯得大。

而中午太陽高高升起,廣闊無垠的天空是背襯,此時太陽就顯得小了。其次,同一物體白色的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格外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

中午的氣溫較早晨高,是否此時的太陽較早晨離我們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

在相同的時間、相等的面積裡,直射比斜射熱量高。同時,在夜裡,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溫度的涼與熱,並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與近。

所以都不對。

12樓:匿名使用者

兩人有對有不對。

地球繞日公轉軌道是一個接近正圓的橢圓,太陽位於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這樣在一年內、乃至在一天內,日地距離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

每年1月初,地球位於繞日公轉軌道的近日點,日地距離達到最小值,約為1.471億千米。

每年7月初,地球位於繞日公轉軌道的遠日點,日地距離達到最大值,約為1.521億千米。

跟日地平均距離(1.496億千米)相比,日地距離在一年之內的變化差值(0.05億千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在一天內,日地距離的變化更是微不足道了。

如果非要把早晨和中午的日地距離作以比較的話,有人會認為中午的太陽會更近一些, 理由是,早晨太陽從地平線方向照過來,比中午的太陽遠了一個地球半徑的距離。

這種說法對不對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從上面的資料可知,從1月份到7月份,半年的時間裡,日地距離變化幅度達到500萬千米(1.521億千米減去1.471億千米),每天內的變化值為2.

7萬千米,從早晨到中午大約6小時,為四分之一日,日地距離變化值約為6868千米,這個值已大於地球的半徑。

如果地球正在向近日點運動,從早晨到中午,一方面確實近了一個地球半徑左右的距離(6300多千米),另一方面經過四分之一日,日地距離也近了6868千米,兩者疊加,中午離太陽更近了。

但如果地球正在向遠日點運動,從早晨到中午,一方面從地球到太陽也近了一個地球半徑左右的距離(6300多千米),可是另一方面經過四分之一日,日地距離卻遠了6868千米,兩者疊加,中午離太陽就更遠了。

因此到底是中午離太陽近,還是早晨離太陽近,就要看是哪一段時間了。

13樓:百度使用者

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的觀點是錯的,太陽的位置是不變的,與地球的距離也是不會變的。至於他們的理由是因為早晨有霧,所以熱度較小,而且剛升上來看起來比較大。中午,霧都散了,所以很熱,而且在半空中,似乎離我們很遠,看起來很小。

呵呵!這就是視覺,視覺有時也會騙人哦!呵呵!

14樓:大哥是不是打哥

都不對, 初升的太陽看上去比中午的大,是因為早 晨陽光進入大氣層折射角比較大,我們看到的 是被放大了的太陽的像,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陽 大很多。[原文:看起來早晨的太陽比中午時大 些是因為眼睛的錯覺。

我們看白色圖形比看同 樣大小的黑色圖形要大些。這在物理學上叫「光 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四周天空是暗沉沉 的,因而太陽顯得明亮,而在中午時,四周天 空都很明亮,相對之下,太陽與背襯的亮度差 沒有那樣懸殊,這也是使我們看起來太陽在早 晨比中午時大些的原因。

]總之,在早晨和中午 太陽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所以其大小也是 相同的。 事實上由於中午的太陽輻射過於強烈,用 肉眼直接觀察太陽的大小是不現實的。這可能 也是造成了在人們的印象中,中午的太陽只是 一個明亮的點,而日出日落的太陽是可以觀察 到的一個圓形。

還有,中午比早晨時熱,是不是因為中午 時太陽離我們比早晨時離我們近呢?也不是。 那又是因為什麼呢?

中午時比早晨熱,是因為中午時太陽光是 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 上,可以看出太陽光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 同的時間裡、相等的面積內接受太陽的輻射熱 較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 中午比早晨時熱。 而實際上,天氣的冷熱主要決定於空氣溫 度的高低。

影響空氣溫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 陽的輻射強度所決定的,但太陽光熱並不是直 接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因為空氣直接吸收 陽光的熱能只是太陽輻射總熱能的一小部分, 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陽輻 射熱後,再通過輻射、對流等傳熱方式向上傳 導給空氣,這是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總之,每天中午較熱,早晨較冷,並非太 陽離我們地面有遠有近之故。懂了嗎?

15樓:何天龍

都不對吧,因為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是一樣的。為什麼早晨的太陽看起來比中午時大呢?這是視覺的誤差、錯覺。

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顯得大。同樣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的太陽顯得大;而中午太陽高高升起,廣闊浩瀚的天空是背襯,此時太陽就顯得小了。其次,同一物體白色的比黑色的顯得大一些,這種物理現象叫做「光滲作用」。

當太陽初升時,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格外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

中午的氣溫較早晨高,是否此時的太陽離我們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

在相同的時間、相等的面積裡,直射比斜射熱量高。同時,在夜裡,太陽照射在地面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溫度的涼與熱,並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與近,所以都不對的~~~

有關《兩小兒辯日》中的科學問題,有關《兩小兒辯日》中的一個科學問題

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為什麼早晨的太陽看起來較中午時大呢?這是視覺的差誤 錯覺。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顯得大。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 相等的面積裡,直射比斜射熱量高。同時,在夜裡,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

兩小兒辯日譯文,兩小兒辯日 翻譯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一個小孩說 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前一個小孩說 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另一個小孩說 太陽剛出...

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辯日的意思

都不對,因為早晨和中午只是因為地球的自轉引起的。兩小兒辯日的意思 意思是 兩個小孩爭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們遠近。兩小兒辯日原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