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謝老師教育課堂
1、子推饃:
子推饃,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而傳,外形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麵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
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
2、炸饊子:
老北京人過清明,喜歡吃炸饊子。炸饊子是用麵粉、糯公尺粉加鹽或蜜、糖,搓成細條,油煎而成。形狀各異,或為麻花,或柵狀,香脆精美,起於寒食節禁火,用以代餐,因此在古代又被稱為「寒具」。
炸饊子雖然酥脆美味,但屬於油炸類麵食,不易過多食用。
3、子福:山西、陝西等省漢族食品。麵粉包上棗、豆、核桃等,外層放一雞蛋,周圍盤上面蛇,用蒸籠蒸熟即可。
原用於清明節上墳祭祖,祈求子孫有福。祭墳時用乙個大子福,祭完後全家分吃。孃家每年都要給出嫁的女兒送乙個子福。
4、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主要食材有公尺粉(糯公尺粉、粳公尺粉、秈公尺粉)、臘肉、蒿葉(白蒿、牡蒿)。蒿子粑粑可用蒸籠蒸,也可蒸熟後將兩面煎炸至金黃色,外酥裡軟,口味更佳。蒿子粑粑帶有綠色野菜的清香,鮮香可口,實乃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5、清明果: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由於農業社會物質匱乏的特性,傳統節日強調「吃」的文化,清明粿之於清明(後逐漸覆蓋了上巳、寒食兩個節日),具有飲食豐富性、禮儀儀式性、家庭參與性。
2樓:紫羅蘭愛**
北方人清明節吃饊子,蒿子粑粑,清明螺,雞蛋和涼饅頭。
1、饊子。饊子是一種非常美味的小吃,它是一種油炸食品,吃起來香脆誘人,是清明節主要吃食之一,饊子在古時候叫做「寒具」,因為古時候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家家戶戶都不允許生火做飯,所以大家就提前炸好饊子,作為寒食節的主要食物食用,因此吃饊子也成為了清明節的習俗。
2、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是寒食節的主要小吃,寒食節的時候大家都不會生火做飯,所以冷食便成為了這個節日的食物,蒿子粑粑就是北方一些地區比較有名的小吃,也是清明節時期吃的主要食物,大家用艾草汁和麵,然後包入餡料做成蒿子粑粑,雖然叫做冷食,但是吃起來卻非常好吃。
3、清明螺。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便到了食螺螄的季節,這個時候的螺螄非常鮮美,加上這些螺螄還未繁殖,不僅口感肥美營養價值還高,故有「清明螺,抵只鵝」的說法,所以北方人會在清明節的時候吃螺螄,不管是拌著吃、熗著吃、炒著吃,味道都非常棒。
雞蛋和涼饅頭。
雞蛋和涼饅頭是山東人清明節吃的食物,據說這樣吃就能保佑不遭冰雹的傷害,雖然這種說法不被信服,但是這是老一輩人傳下來的習俗。
3樓:小青清愛生活
1、子推饃。
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寒食節不準動煙火,只能吃冷食冷盤。這道美食是山西的特有清明節傳統食物,清明節吃子推饃的習俗流傳至今。
2、饊子。<>
一種油炸食品,香香脆脆的,寒食節(清明節前一二日)要禁火三天,於是人們便提前炸好一些環狀麵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既是為寒食節所具,就被叫做「寒具」。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
3、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是清明節的爆品了,在北方清明節的時候是禁止生火的,所以冷食在清明節的時候是很常見的。很多北方人會在清明節前去採摘艾草來做蒿子粑粑。
4、子福。<>
子福顧名思義就是希望子孫多福,這是山西、陝西等省漢族食品。這種食物是在清明節祭祀的時候用的,麵粉包上棗、豆、核桃等,外層放一雞蛋,周圍盤上面蛇,用蒸籠蒸熟即可。
5、棗糕。<>
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北方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4樓:乾萊資訊諮詢
北方清明節吃青糰子、艾粄、暖菇包、饊子、雞蛋、子推饃等。
1、青糰子:清明時節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公尺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
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即可。
2、艾粄:艾粄是清明節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分,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
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公尺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麵糰裡,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後即可出爐。
3、暖菇包: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
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
4、饊子: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公尺麵為主料。
5、雞蛋: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
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6、子推饃:「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
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麵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
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
北方人吃什麼月餅,北方人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一般都是吃年糕饅頭面粉什麼的吧 這是北方人的傳統主食。吃水餃 年糕 肉皮凍。南方人吃月餅與北方人吃月餅一樣嗎?他們都是怎麼吃的?南方人吃月餅與北方人吃月餅一樣嗎?他們都是怎麼吃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吃月餅的風俗習慣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北方人比較喜歡傳統的月餅,主要口味就是豆沙 五仁這些偏甜口味的。北方人制...
清明時節吃什麼 清明節傳統食物及習俗
清明給祖先燒香,表達懷念之情,吃,在中國每個地方都略有不同。清明節主要吃什麼 清明節的風俗食物多嗎 在我國不同地區兆激,人們在清明節時吃的食物不同。那此猜悉人們在清明節主要吃什麼呢?從總體上看,人們在清明節主要吃青團 潤餅 暖菇包 芥菜飯 饊子 子推饃 雞蛋 薄餅 烏稔飯 樸籽粿等食物。 青團 又叫...
北方人中秋吃什麼,大年三十北方人吃什麼
識與知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 挖出直徑 二 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