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意思:凡做一件事,就要把這件事看作是自己的生命,無論其它什麼好處,都不能犧牲現在做的事來與其交換。
1、「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出自《莊子》。
2、《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乙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裡頭所吃的飯。
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
>3、乙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所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4、《莊子》又稱《南華經》,系莊周及其後學所撰。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曾受號南華仙人,戰國時期睢陽蒙縣(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做過漆園吏,後厭惡仕途,隱居著述,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莊子》約成書於先秦時期。《漢書·藝文志》著錄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
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相對主義,蔑視禮法權貴而倡言逍遙自由,內篇的《齊物論》、《逍遙遊》和《大宗師》集中反映了此種哲學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
雖天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什麼意思?
2樓:網友
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是什麼意思?
幫幫忙,急啊!!!11
語出《莊子·達生》。蜩,即蟬,知了。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天地很大,萬物品類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
孔子。去楚國,途經一片樹林。林中乙個駝背的老者,手持一根長長的竹竿,在聚精會神地粘知了。
老人出手又快又準,百無一失。孔子被吸引住了,連連讚歎:「您的技藝實在太高超了,是怎麼練出來的呢?
老人看了看孔子,說:「其實也沒什麼。起初,我在竹竿頂端放兩個小球,手持竹竿努力不讓它們掉下基則來。
做到這一點大約用了半年的時間,之後再去粘知了就很少失手了。我繼續練習,能放三個小球的時候,成功率便達到90%以上。我的練習從來沒有停止過,如今能在竿頂放五個小球而不滑落,粘知了就象在地上撿東西一樣簡單。
粘知了的時候,我的身伏鋒鎮體就象木樁一樣穩,伸出的手臂就像枯樹枝一動不動。雖有天地萬物,在我眼中也只有知了的翅膀。此時不管你把什麼放在面前,我都不會動心。
做到這一點,粘知了還有什麼難的呢?」
相關搜尋。雖天之大萬物之多而為蜩翼之知翻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其為人也 發憤忘食天地萬物吾翼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而惟吾蜩翼之知缺粗的意思雖天下之大萬物之多。
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的,而惟吾蜩翼之知意思。
贊319答4
莊子的: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解釋。
贊40答2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是什麼意思?
贊358答2
87%的人還搜了。
萬物創世龍世界萬物不及你的英語翻譯怎麼說痀僂者承蜩文言文電信。
雖天地之大 萬物之多 而惟吾蜩翼之知 用哪個成語來形容。
贊15答4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鯛翼之知 含義。
贊17答2什麼意思搜狗百科。
紐約州。多名兒童感染不明症候群與新冠病毒。
有關嗎?贊689
新冠肺炎。又有新的發現嗎?
贊945舒蘭市已經調整為高風險了嗎?
贊895全美死亡病例三分之一為什麼都來自養老院?
贊953美國副**彭斯。
有進行自我隔離嗎?
贊439
世界萬物皆為我所用 但非我所屬,人生萬物雖我所用,但非我所屬?謝謝!
布樂正 世界萬物可以幫你為你服務,但它其實不屬於你。生活是屬於自己,我們往往都是生活在別人的視線和印象中,或者說是在為別人而活!賺錢,是為了養家 應酬,是為了適應社會 取悅他人,是為了謀取發展 維持體面的婚姻,是為了面子 孩子 為了社會 和社會地位 我們常常會在與周圍人的橫向攀比中強迫自己做著不情願...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是什麼意思
是月哥哥呀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講的是順應自然,免除物我之別而融與天地萬物之間。天地與我並生 就是說化自然於無為之中,順應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 我 的欲求,而破壞自然之道。萬物與我為一 就是讓我免除了物我之別,大小之分,體驗 無往而非我之妙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出自戰國時期莊子的...
「物競天擇」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矛盾嗎?
不矛盾 事物的矛盾是錯綜複雜的不能單憑一條定理行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出自何處?上天有好生之德 第一,論語 顏淵 篇裡查無此句,可檢索 好生之德 可查 尚書 虞書 大禹謨 偽 ,皋陶曰 帝德罔愆,臨下以簡,御眾以寬 罰弗及嗣,賞延於世。宥過無大,刑故無小 罪疑惟輕,功疑惟重 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