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習的論語和解釋,學習論語的意義

時間 2025-02-01 21:55:15

1樓:無盡緣☆暗雪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

3.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4.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 世俗所累。

5.「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雍也》)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

6.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唯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希望我的能對你能起到幫助!

2樓:美妙洋洋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習論語的意義

3樓:生活達人小桃子

學習《論語》有什麼用?《論語》的作用可大了。舉個例子,當年趙匡胤能建立宋政權,就是因為他的軍師趙普心中的半部論語,因此這個典故也被喚作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是我國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作,它的用途簡而言之就是孔子的九字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論語的用途之一:修身。

修身的目的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因而這裡面就包含著先學後實踐的道理。同時學習又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論語的開篇就講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懂得了學習,進而又要學會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論語中的這條反省、醒悟、反思的學習態度可謂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孔子主張在學習中領會如何做一位君子。

論語中的「里仁為美,擇不處仁」,這其實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型思想,教我們如何去修身。還有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世,「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量小非君子」「實事就是」等等非常多的人生哲理。

論語的用途之二:齊家治國。

很多人都懂得「言傳身教」對乙個人的影響十分重要,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譬如,現在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父母都愛學習,孩子自然也愛學習;父母愛看手機,孩子自然也玩手機。很多父母處處不理解孩子的行為,總是披頭痛罵,使得家庭關係越來越糟糕。

究根結底,還是自己的修養不夠,沒有學會做乙個君子。論語中講到約束別人,必先約束自己才行。

治國也是如此。從前有乙個楚國的宰相叫詹何,楚王尋問他如何治國,詹何說修身就夠了。楚王很生氣,說治國與修身有啥關係。

詹何解釋道上行下效國家一定能夠長治久安。管理乙個家或是國家,其目的就是約束別人向好的方向發展,所以,約束好別人,還得自己先修身。因此,學習《論語》很重要!

論語的用途之三:平天下。

所謂的「平天下」,發展至現今而言並非單指儒家天下太平的終極目標,他的廣義也衍生出為人處世能夠做到遊刃有餘,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能夠舒展自己。論語中的「仁者無畏」思想就是平天下或者出席各種場合的浩然正氣。

那位鼎鼎大名鑿壁借光的匡衡也曾評價論語是這樣一部偉大著作: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所以,學習論語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

4樓:強駑之極

每天三分鐘,一起讀論語,傳承經典。

有哪些關於學習的論語?

5樓:乾萊資訊諮詢

關於學習的論語有: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

句釋: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話,出自於《論語·述而》。意思是:

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一則講的是關於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譯文:孔子說:「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4、一問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譯文:問了乙個問題,我卻明白了三個道理,知道了學詩可以順言,知道了學禮可以順行,知道了智者公平,不獨親其子。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指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形容謙虛好學。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論述

6樓:好好提問可以不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不斷地求取知識來減少對未知世界的困惑,真誠地待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勇敢的人不害怕任何困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人的智慧,為散閉鏈人處世和求學,來不得半點虛假。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但是乙個人的志氣不能改變;告訴我們職位沒有高低之分,人也無貴賤之分,一旦選定了方向,就要堅定志向去達成。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乙個人只有經歷的磨難,才能看清他的本性和品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工作,要先使工具鋒利。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做一件事時,衝孫必先做好準備,才有勝算。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15歲立志學習,30歲能有所成就,40歲遇到事情不再困惑,50歲就知道天命所歸,60歲能聽進去各種意見,兼聽則明,70歲時收放自如。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質樸而文采不夠,算個鄉下人,有文采卻不夠質樸,多是虛偽、浮誇,只有兩者兼具才是君子。德才兼備的人才受人歡迎,受人敬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通過溫習舊知識不斷地得到新的領悟,憑這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聰明好學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學識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感到羞恥態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讀書人必須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為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乙個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社會負責。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要學習他人的優點,缺點要改正。

論語中有關學習的句子

7樓:林傑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句子如下: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4、言必信,行必果。源槐——《論語·子路》。

5、敏而好學,不恥下洞蠢問。——論語·公冶長》。

6、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9、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1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13、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14、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1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6、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1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雹顫友·子罕》。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句子

8樓:欺男霸女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句子如下: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源槐·子路》。

5、敏而好學,不恥下洞蠢問。——論語·公冶長》。

6、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9、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1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13、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14、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1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6、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1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雹顫友·子罕》。

《論語》中的有關學習方面的名言,論語中有關學習的名言

一 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春秋 孔子 論語 子罕 譯文 孔子說 聰明的人不迷惑,有仁義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春秋 孔子 論語 為政 譯文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這才是聰明的。三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論語中所有關於學習的句子,《論語 》中的關於學習的句子有哪些?

廣元修宋夏 1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述而篇 譯文 孔子說 別人身上總有自己學習地方,對於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學習和利用,而對於不好的地方則想辦法改進。不盲目排斥他人,隨時隨地的學習,不成功也難。2 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為政 譯文 孔子說 在...

論語十則中有關闡述學習層次的句子

合肥新禾 1 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 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