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哲思哲道
大家經常聽到雙重標準這個詞,這個詞的確觸及西方文化中黑暗的一面,但如果僅僅理解到這個程度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我們討論下其深層次文化根源,這對完整理解英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談談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2樓:
對歐洲足球比較喜歡 文化嘛 法國 英國的文化比較多元和有代表性
3樓:鮮血草莓
我對風格上很銘感··
知識上的差異太大··
有些無法理解··
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
4樓:輕候念雲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由於歷史淵源,風俗習慣,生存環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導致了中西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雖然在西方國家內部之間也有著異處,然而體現著本質差異的無疑還是東西方文化間的差異。整體性和個體性的差異;中西方言談的差異;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社會關係的差異;社會禮儀的差異;社會習俗的差異等。瞭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是極其必要的
下面從民族性格、宗教文化、禮儀三方面對中西方文化做一個比較。
一 中西方民族性格差異
(一)天人合一與天人二分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是「天人合一」。 所謂「天人合一」,是指人們對自然規律的順從和對大自然的崇拜,人們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節更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週期相一致起來,一切都處於不斷的迴圈往復之中,並與自然和諧統一。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下,自古以來,中國人在思想意識、思維模式和言語行為等方面都傾向於求整體、求綜合。
「天人合一」的思想無處不在,如在中國特有的茶文化中,由蓋、碗、託三件套組成的茶盞就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諧統一,缺一不可。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西方文化主張人與自然的分離,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對立,強調「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西方文化不是將人類看成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是將人類看成自然萬物的主宰者,認為人的價值高於自然萬物,自然萬物都要為人類服務,都得聽從人類的擺佈,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因此西方人總是試圖以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征服自然,掠奪自然。
(二)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二個差異源於對人的不同觀念。儘管在兩種文化的價值體系中人都被放在了中心位置,但對於人的理解卻不相同。中國文化把人看作群體的一分子,西方文化則強調個體的自由意志。
中國傳統的社會經濟形態是農耕經濟,農業不僅給古老的中華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而且創造了相應的文化環境。經濟上對土地的過度依賴,限制了人們的視野,使人們對集體或群體懷有強烈的歸屬感,這樣就形成了集體主義。在社會秩序中每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從並適應他在家庭關係網路乃至整個社會結構中被確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
因此,中國文化中「自我」意識缺乏或喪失,個人作為個體的獨立人格和地位也無從談起。總之,中國人是為社會、為家庭、為他人而存在,而非為自己而存在。
個人主義是西方民族性格的突出特徵。西方社會遵循個人價值至上的原則,提倡個人利益為最高利益,強調主動進取,追求自由平等、自立自強,注重個人自由和權利,並把它視為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表現。個人主義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對個人隱私的絕對尊重,人們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純屬個人私事,不能成為交談的話題;即使在一個家庭內,不經允許,夫婦雙方也不能私拆對方信件
(三)中庸和崇尚武力
中國文化從集體主義的價值目標出發,把協調好人際關係放在首位。既然和諧是最好的秩序和狀態,那麼怎樣才能達到「和」的理想呢?儒家認為,最根本的途徑在於保持「中庸」。
中庸之道是一種調節社會矛盾,使之達到中和狀態的高階哲理。而道家的中道觀則是無為、不爭、處下等消極的思想。儒道兩家的中道觀造就了中國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因此中華民族不尚征戰,不喜擴張侵略。
5樓:沉靜已久的聲音
在中國,對別人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是有教養、有禮貌的表現。但對西方人的健康表示關心,就不能按中國的傳統方式了。一箇中國學生得知其美籍教師生病後,會關切地說「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你應該到醫院看看)。」不料,這句體貼的話反而使這位教師很不高興。因為在這位教師看來,有病看醫生這種簡單的事情連小孩都知道,用不著任何人來指教。
如果就某種小事給人以忠告,那顯然是對其能力的懷疑,從而大大傷害其自尊心。中國人在飯桌上的熱情好客經常被西方人誤解為不文明的行為。因西方人認為:
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決定,用不著主人為他加菜添酒,而且飲食過量是極不體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飯後,主人不必勸他再吃。一位美國客人看到中國主人不斷地給他夾菜很不安,事後他抱怨說「主人把我當豬一樣看待。」 中國人路遇熟人時,往往會無所顧忌地說:
「啊呀,老兄,你近來又發福了!」或者以關切的口吻說:「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啊!
」而西方人若聽你說「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較熟悉,也會感到尷尬和難以作答。
中國人的行為準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在中國,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願主動關心,而這在西方會被視為「多管閒事」。
6樓:人生啟示
中西方文化有何不同?專家說出答案,看完不敢相信
對西方文化起源的認識
7樓:boss翻轉學堂
西方文化如何起源?有何特點?為何反超東方文明?0908
結合實際,談談你對西方現代文化的認識
8樓:匿名使用者
不做深刻回答文化是民族和地區的特產物好比加班,就是亞洲文化的一部分。我想版說的是,只有深入權
如何正確認識對待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
求一篇 對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認識 800字作文
談談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思考和認識 5
9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是思想的表現形式,文化也受地理的影響。 文化是人適應自然界,適應社會,適應自己的一種思想觀念需求。東西方文化本質都一樣,都是為了人與內外部環境相適應,認識了文化的本質,過程就不重要了,想怎麼編怎麼寫怎麼想都行,只要大家認可,自己也覺得好。
談談西方文化及價值觀對中國社會衝擊看法
夫子孔丘 不融入世界,是絕對沒有出路的。但一味強調融入世界的共性,卻不強調本國民族文化的個性,是極其危險的。中國文化建設面臨多種兩難選擇,以致於對許多文化問題的求解都不得不丟掉那種 非此即彼 的解決模式而追求一種相對的合理性。我們在接受洋文化時不能捨本逐末,讓我們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在我們手裡旁落他家。...
談談你對武術文化的認識,談談對武術的認識
靈樞齋 我認為武術有三個境界.第一 外功 力量,速度,反應.這是基本.高手不可能缺少的,但決不是有了這些就是高手.技巧.武術的招式是他與其他運動的最大區別.祕籍正是因為揭示了殺人制敵的技巧才成為祕籍的.但只會練習套路的運動猛男實戰不行 眾所周知的真理,因此要靠第二境界 第二 內功 不是指武俠 的內力...
談談對中國唐朝文化的認識,談談你對唐朝文化交流的學習體會
史學 唐朝史學開創了國家正式開館修史這一風潮。唐初史館奉詔所修的正史有 晉書 梁書 陳書 北齊書 周書 隋書 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壽私撰的 南史 和 北史 合計廿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佔總數的三分之一。此外,唐朝還有杜佑撰寫的政書 通典 劉知幾的修史專著 史通 李吉甫著的地方誌 元和郡縣圖志 詩歌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