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則與孔子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

時間 2021-10-18 04:19:57

1樓:匿名使用者

明察秋毫

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

出類拔萃(《公孫丑章句上》

為富不仁

一傅眾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

好為人師(《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

夜以繼日(《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

金聲玉振(《萬章句下》)

一曝十寒

專心致志(《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

同流合汙(《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梁惠王章句下》 )

綽綽有餘(《公孫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萬章句上》)

不言而喻(《盡心章句上

2樓:敬酒我不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樓:wo家有小豬

與孔子、孟子有關的常見成語積累

1、色厲內荏sè lì nèi rěn

〖釋義〗色:神色,樣子;厲:凶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

〖出處〗《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2、言不及義yán bù jí yì

〖解釋〗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淨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

〖出處〗《論語•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3、殺身成仁shā shēn chéng rén

〖解釋〗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捨棄自己的生命。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後生可畏hòu shēng kě wèi

〖解釋〗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遠、死而後已:rèn zhòng dào yuǎn

〖解釋〗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篇》)釋: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負擔沉重,路程遙遠。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己任,不也沉重嗎?

到死方休,不也遙遠嗎?任重道遠

6、舉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處〗《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見賢思齊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釋〗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出處〗《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

〖解釋〗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處〗《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與孟子有關的成語常見的

孟子 成語

1、安富尊榮:謂身安國富,而保其尊榮。語出《孟子•盡心上》:“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注: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習俗,身安國富而保其尊榮。

2、抱關擊柝:謂守門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祿薄之吏。

語出《孟子•萬章下》:“辭尊居卑,辭富居寡,惡乎宜乎,抱關擊柝。”注:

辭尊富者,安所宜乎,宜居抱關擊柝監門之職也。柝,門關之也。本擊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擊木也。

疏:抱關擊柝之職,乃監門之木以警寇也。《荀子•榮辱》:

“抱關擊柝,而不自以為寡。”集辭:抱關,門卒也。

擊柝,擊木所以警夜者。

3、杯水車薪:謂一杯水,救一車燃燒的柴,喻無濟於事。語出《孟子•告子》:

“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容齋三筆》卷第十五:“孟子曰:

‘仁之勝不仁也,如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也。’予讀文子,其書有云:‘水之勢勝火,一勺不能救一車之薪,金之勢勝木,一刃不能殘一林,土之勢勝水,一塊不能塞一河。

’文子,周平王時人,孟氏之言,蓋本於此。”

4、彼一時此一時:謂時雖有彼此之異,皆為聖賢出而名世之時,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注:

彼前聖賢之出,是有時也,今此時亦是其一時也,五百年有王者興,有興王道者也,名世,次聖之才,物來能名正一世者,生於聖人之間也,七百有餘歲,謂周家王跡始興,大王文王以來,考驗其時,則可有也。集疏:正義趙氏以彼一時,為前聖賢興,王道之時,此即今也。

此一時,為孟子之時。《漢書•東方朔傳》:“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

”今言時間空間之不同。

5、不愧不怍:謂人光明磊落,心無愧疚。怍,慚愧。

語出《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無,俯不怍於地。”清•薛雪《一瓢詩話》三四:

“詩道之不幸也如此,尚欲不愧不怍,侈言於人曰:‘近體我薄為之,作詩庶幾擬古。’”

6、不為已甚:謂不做過分的事。為,做。已甚,過分。語出《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為已甚事。”

7、不違農時:謂不違背農作物耕作的時間。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8、不屑教誨:謂不願意去教導。語出《孟子•告子下》:“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9、不言而喻:謂意在言外的譬喻,已明白之意,事的淺顯者,不待言釋已可曉悟。語出《孟子•盡心上》: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晬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不言而喻。”《晉書•應貞傳》:“貽宴好會,不常厥數。

神心所授,不言而喻。”

10、不虞之譽:謂所得名譽初非意料所及。語出《孟子•離婁》: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注:不度其將有名譽而得者,若尾生本與婦人期於樑下,不度水之卒至,遂至沒溺,而獲守信之譽。

與孔子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

4樓:薔祀

①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②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

孟子來到樑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

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

“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③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一暴十寒便出自於在"孟子"的"告子"上篇。

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

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④引領而望:

“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梁惠王》)釋:如果有一位不好殺人的君主,那麼,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著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⑤明察秋毫: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梁惠王》)釋:我的目力能夠把秋天鳥的細毛看得分明,一車子柴火擺在眼前卻瞧不見。

5樓:匿名使用者

與孔子有關的成語1見賢思齊2慎終追遠3舉一反三4溫故知新5見義勇為6怨天尤人 孟子有關的成語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出類拔萃(《公孫丑章句上》 為富不仁一傅眾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好為人師(《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夜以繼日(《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金聲玉振(《萬章句下》) 一曝十寒專心致志(《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同流合汙(《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梁惠王章句下》 ) 綽綽有餘(《公孫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萬章句上》) 不言而喻(《盡心章句上

6樓:匿名使用者

與孔子、孟子有關的常見成語積累

1、色厲內荏sè lì nèi rěn

〖釋義〗色:神色,樣子;厲:凶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

〖出處〗《論語

7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教學生的故事很多,但是成語故事不是很多人知道而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呢,則是比孟子生平更多人知道

有關孟子和和孔子的成語或故事各一則 ,跪求!

8樓:空和藍

一暴十寒 (孟子)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晒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

"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

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

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韋編三絕 (孔子)

釋 義: 韋: 熟牛皮;韋編:

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

孔子為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好多次。比喻讀書勤奮。

出 處: 《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示 例: 元·耶律楚材《過天德和王輔之》:“~耽羲《易》,蕭散風神真隱人。”

典 故: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製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籤,稱為竹“簡”,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 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個。一部書 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 能閱讀。

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 有相當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 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

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 這部書,又為了給**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 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

與孔子有關的成語??急,與孔子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

太多了啊 比如說 1見賢思齊 2慎終追遠 3舉一反三 4溫故知新 5見義勇為 6怨天尤人 冰藍 夢 1 色厲內荏s l n i r n 釋義 色 神色,樣子 厲 凶猛 荏 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出處 論語 陽貨 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2 言不及義y n b j y 解釋 及 涉及...

有關孔子,孟子的對聯,關於孔子和孟子的對聯,只要對聯

孔廟位於曲阜市中心,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廟的對聯很多,進門就是清代大才子 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四庫全書 總纂官紀昀 1724 1805 的一副 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聯語高度評價了古代偉大的先哲孔子的 文章道德 與天不老。並說孔子的後人,同享福祿,世代尊榮。據傳...

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故事,有關於孟子的成語故事

如夢隨行 斷織之誡 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的兒子。後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斷杼擇鄰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 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孔孟之道 孔 孔子 孟 孟子。指儒家學說。齊東野語 齊東 齊國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