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繁星流動
修行次第就是戒定慧,在戒的基礎上修定,在定的基礎上修慧,以此達到解脫。
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1、戒--------在家五戒、八戒、十戒,出家八戒、十戒、比庫227戒2、定--------40種禪定方法-----請看清淨道論;四十種止業處,即是: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一想、一差別。此中的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為十遍。
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為十不淨。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隨念、入出息隨念、寂靜隨念為十隨念。慈、悲、喜、舍為四梵住。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為四無色。食厭想為一想。四界差別為一差別。
3、慧--------十六觀智,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
道智生起後即證悟相應的聖果。道智與果智兩種屬於出世間慧。
在證悟四果阿拉漢道智的時候,就是解脫了一切煩惱,徹底脫離了輪迴。
2樓:匿名使用者
一門深入,老實唸佛。唸佛法門是無上殊勝的末法穩當法門。你肯信,你肯發願,你肯唸佛就是在學習修行佛法了。
請問大家如何如法正確修習佛法?
3樓:匿名使用者
得到佛法才能如法修習,也就是得到那個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應該先走第一步,也就是先找到您的明師。讓他傳法給您。燈不點不亮啊,所以佛教有傳燈的說法兒,還有一種說法是傳心。
4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乘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唸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唸,不可出聲。
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淨土宗唸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一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5樓:匿名使用者
依《金剛經》說,時間到了就吃飯,吃完飯就洗碗,洗碗碗就搞個人衛生,然後就是群體交流,接著是學習。周而復始,學佛不外如此。
6樓:
一、入座前行分為身要七支坐法、氣要排九節佛風,意要發菩提心三種。
1、身要七支坐法:
雙足跏趺坐,單盤、散盤均可。雙手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手拇指輕抵置於臍下。若感疲勞,可用休息印將兩手覆置於雙膝之上,左手持念珠以便於唸誦時計數。
身體端直如箭,不鬆不緊自然端坐。若身體坐式過緊,則會產生心臟、背部疼痛等不適,且易生起諸多妄念;若身體坐式過鬆,則容易產生昏昧、不清明等過失。睜開雙眼,睜眼時不可太大亦不可太小,不然容易疲勞流淚或進入昏沉,如平常視物般自然平視前下方。
以上所述七支坐法於修法中十分重要。往昔在寂靜山林中,有一位阿羅漢天天以七支坐修法,不遠處有一隻猴子,模仿阿羅漢修法坐式,其雖不知如何修法,然僅依坐式,後來亦證得阿羅漢果位。可見修法中身要調整十分重要。
初學者切勿忽略坐式,當如法調整身要而修持。
2、氣要排出九節佛風:
調整身要後,先左手定印置於腰間,右手持期克印,以食指抵住右鼻孔,由左鼻孔排氣三次。排氣方法如小麥形狀,兩頭細中間粗,以初緩中快後慢的方法排氣。觀想無始至今由嗔心(女觀「貪心」)所造一切罪業及病魔與風一同排出。
淨觀前方有一團智慧火(一般之火不能燒盡三毒煩惱,故淨觀為智慧火),融入智慧火中焚盡。又右手定印置於腰間,左手持期克印,以食指抵住左鼻孔,由右鼻孔排氣三次,觀想無始至今由貪心(女觀「嗔心」)所造一切罪業及病魔與風一同排出,融入前方智慧火中焚盡。最後,雙手定印置於臍下,兩鼻孔同時排氣三次,觀想無始至今由痴心所造一切罪業及病魔與風一同排出,融入前方智慧火中焚盡。
此名為氣要排出九節佛風。
初行者修法時,自心稍一安住就會起現諸多妄念,由隨行妄念而不能安住禪定,此即是不具前行而形成的修法障礙。故於修法之前,首當修持入座前行,尤其是氣要排九節佛風。如同煮飯之前,先將髒鍋洗淨才能煮成香噴噴的米飯,與此相同,修法之前通過修持氣要排風,可以去除粗大煩惱,於修持中易將自心安住,而成為修持正行的法器,是故具足如是利益。
3、意要發菩提心:
菩提心分為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已經證悟到真實功德後任運而生的大悲心。初行者很難證悟勝義菩提心,故修法中,應以世俗菩提心而修持。其本體即慈悲心與發願。
首先,了知六道一切眾生都曾做過自己的父母,彼等作父母時,對自己具有不可思議之恩德,與現世養育我們的父母沒有差別。現在,往昔賜予自己恩德的一切父母悉漂泊於六道之中,即使在善道,得到的也只是暫時的安樂,若仔細觀察,其安樂仍是痛苦之因,是故為使一切有情父母悉獲無上安樂之佛果而進入修行法門,稱為意要發菩提心。
初學者禪修的方法
一般初學禪修者出離心、對解脫道的信心還不是很穩定,打坐的時候妄念很多,心靜不下來,這時候可以通過觀修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迴痛苦等共同外前行;或者觀想皈依境、祈禱上師、持咒而修上師瑜伽法;或者專注於自己修竅訣時所觀修的物體等,用各種方便法使心安定下來,然後自然鬆緩地安住在當下清明無念的狀態(這只是針對初學者的一種方便,不要誤以為是究竟的見解),待粗大妄念或昏沉生起時,又用上面介紹的各種方便法使心清明而專注,然後又自然地安住下來,就這樣交替修持,這是一種止觀交修的方法。起初掉舉和昏沉多的時候,觀修或唸誦的時間可以長一些,安住的時間短一些,隨著掉舉昏沉的減少,觀修唸誦的時間可以逐漸減少,安住的時間可以逐漸延長。一般剛學打坐的人,有時候會感覺煩惱強大得坐不下去,妄念像溫泉一樣不停地冒出來,或者昏沉多得不得了,一打坐昏沉就上來了,這是禪修的自然過程,不要在昏沉和妄念勢力強大的時候放棄,保持耐心,按上面止觀交修的方法如理如法地堅持坐下去,配合持風、打坐時間短點、打坐次數多點等各種方便法來調整,慢慢地,妄念就不會那麼強了,堅持一段時間以後,慢慢禪修就會變得自然輕安了。
至於修學竅訣法或上師相應法的禪修者,隨著禪修見解的不斷增上,調伏禪修過程中昏沉和掉舉的方便法也不同,但這些需要具德上師的親自指導。以上禪修過程中身心調整的要點是不緊不鬆,這需要在實修的體會中自己掌握分寸,長時間調整。 初學者如理如法地按修法的次第從四出離心、皈依發心、上師瑜伽等修法入手,以上面止觀交修的方式修持,並將禪修過程中的體驗融合到座下的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心態會逐漸從過去對世間的貪執自然地轉向解脫道,出離心、菩提心、對上師三寶的信心等修持善法的功德會自然增上,世間禪定的功夫也會明顯增上。
傳承祖師紐西龍多仁波切說:「雖然僅依前行修法欲成就標準的寂止會有一定的難度,然而卻完全可以修成欲心一境。」即使我們達不到欲心一境的寂止,最起碼內心粗大的煩惱也會明顯減少。
在這基礎上再修學龍欽寧提或龍薩兩大實修傳承的竅訣法,或者修持上師相應法,這樣才能逐漸使自己的根機與法相應。初學禪修者要特別注意,不要看到書上說執著是輪迴的根源,修行就是要斷除執著而認為禪修時觀想、觀察、唸誦等這些修法都只不過是另一種執著而長時間直接安住在清淨無念的狀態中,這種盲目的安住會導致很多過失(後面「禪修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中有講到),實際上這只是安住在無記的狀態。由於既不作善業也不作惡業的見解使得自己沒有熱情去行持積資淨障的各種有為善法,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注意細緻地取捨因果,嚴持戒律,使得內心的出離心、菩提心、信心等行持正道的功德無法生起,禪修的見解無法增上,這說明自己的修法已經修偏了。
為了保證自己的禪修朝著正確的方向穩步進展,禪修者應該按傳承的要求次第修學,不要自作聰明地把各種自認為好的法混在一起,憑自己的感覺去禪修,這很要緊。
怎樣才能對佛法生起的信願呢,怎樣才能對佛法生起強烈的信願呢
不錯 你像云云眾生一樣昏暗!你昏暗 眾生何償不是?心高妄想 不實修者 想親證佛法很簡單,去學禪是最快的方法.透過止觀的修行你會親自證實佛法的利益,不用到開悟見性的程度,不用多久你就會感覺到你自己的改變了 而且當你學禪有點定力之後,再來念佛讀經持咒等等效果會比你現在散心念佛讀經持咒效果更好很多 如果我...
佛法怎樣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如何做到用佛法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問題
米呀咪呀 佛法就是現實人生,要看明白,要看穿,要度化眾 生,你才會無所求,才會有求必應。無所求的人會有求 必應,也就是說,你只管耕耘,就一定會有收穫的,我 不管收穫,我只管耕耘,你說你會沒有收穫嗎? 囧囧小囧大熊貓 佛法就在現實生活中啊。六祖說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如同尋兔角 如何做...
修行佛法的次第 層次是怎樣的
8萬4千法門 問 是出家眾,要想遵守老法師所說的 一門深入 但於老法師所說的眾多光碟中,應選擇哪一門深入才對?淨空法師答 你這個問問得好,一門深入是有次第的,你先用一年的工夫深入 規 有期限,就是一年我一定要把 規做到,不會做不到的。我們現在在廬江辦的培訓班,在那邊培訓的學生期限是兩個月,兩個月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