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風之波浪
1.對「落體運動快慢」、「力與物體運動關係」等問題,亞里斯多德和伽利略存在著不同的觀點。請完成下表:
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伽利略的觀點。
落體運動快慢 重的物體下落快,輕的物體下落慢 __力與物體運動關係 __維持物體運動不需要力。
2.小球由地面豎直上拋,上公升的最大高度為h,設所受阻力大小恆定,地面為零勢能面。在上公升至離地高度h處,小球的動能是勢能的2倍,在下落至離高度h處,小球的勢能是動能的2倍,則h等於( )
a)h/9 (b)2h/9 (c)3h/9 (d)4h/93.在伽利略羊皮紙手稿中發現的斜面實驗資料如右表所示,人們推測第。
二、三列資料可能分別表示時間和長度。伽利略時代的1個長度單位相當於現在的 mm,假設1個時間單位相當於現在的。由此可以推測實驗時光滑斜面的長度至少為___m,斜面的傾角約為___度。
g取10m/s2)
表:伽利略手稿中的資料。
2樓:西窗痕落
速度,重力?什麼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出選擇題,填空題,還是綜合題?麻煩舉個例子哈。。謝啦。
幫忙做一道物理題(關於速度的)·,謝謝了·
3樓:網友
第一次超聲波花了去,花了回, 所以第一次與汽車相遇是在後第二次超聲波花了去,花了回, 加上時間間隔是1s, 所以第二次與汽車相遇是在後。
所以間隔是 =
第一次超聲波共走了 x 340m/s = 136m 因為是往返,所以汽車在距測速儀68m處。
第二次超聲波共走了 x 340m/s = 102m 因為是往返,所以汽車在距測速儀56m處。
所以通過的路程是68-51=17m
被測汽車的速度為。
17m / 約等於 公尺每秒。
4樓:網友
(1)第一次發出波到返回,用時秒,於是在秒得時候與車相遇,第二次發出波在秒後返回,於是在秒時相遇,於是兩次時間間隔為秒。
2)第一次相遇時車與測量儀距離為,第二次相遇時車與測量儀距離為,於是車在秒內前進了68-51=17m
3)車速=17/
5樓:網友
這種題目一定要畫圖,初中時我也是不會,但是一畫圖就明瞭了~
車<<<聲音 這是來回的乙個過程 共經歷了秒 也就是說去用了。
>>回來用了。
車<<<聲音 同理這也是乙個來回的過程 共經歷,去用了回來。
>>也用了。
那麼由公式v=s/t s1=vt= (易錯點在1/2,注意體會過程,聲波去一次回來一次)
s2=vt=體會!)
s1-s2就是這1秒時間間隔內車得行進路程。。那麼v=s/t=17m/s(我正在做別的作業,資料算的很快,不知道對不對,你自己驗證下)
6樓:倫飛翰
第一問,第一次超聲波與車相遇時間為秒,第二次為1+,間隔秒。
7樓:網友
某次檢測車速時,第一次從發出至接受到超聲波訊號用了;第二次從發出至接受到超聲波訊號用了。兩次訊號發出時間間隔是1s,求:
1)兩次超聲波與汽車相遇經過的時間間隔。
時間為 = + =
2)在這段時間內汽車通過的路程。
路程 = 340 * / 2 - 340 * / 2 = 17m(3)被測汽車的速度。(設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被測車速度 = 17m /
一道物理加速度題目
8樓:年智茂賦
最小加速度既為火車行至洞口時速度剛好是36千公尺每小時既10公尺每秒。72千公尺每時。
為20公尺每秒。
則20的平方-10的平方=2as
s=50所以加速度為3公尺每秒的平方。
求問一道物理題 重力加速度那裡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在離地面40公尺時,手的拉力是0n;在離地面10公尺時,手的拉力是110n。下面詳細說明:
1、在離地面40m時,人和包均做自由落體運動,此時,手對包的拉力為0n。
2、在離地面10m時,將人和包看做乙個整體,這個整體向下做勻減速運動,且加速度螞冊的方向向上。設制動系統啟動時,環形艙的速度為v1,此時,環形艙運動的位移為h1,則h1=55m-15m=40m。在此段運動中,有:
v1^2-0=2g*h1 (1)式。再設環形艙落地時的速度為v2,顯然v2=0m/s,環形艙從開始制悶飢巨集動到落地,設其運動的位移為h2,顯然h2=15m,並加速度為a。在此段過程中,有:
v2^2-v1^2=2a*h2 (2)式。由(1)式和(2)式,解得:a=-8g/3。
在制動的過程中,包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手向上的拉力f,由牛頓第二定律,得:g-f=ma (3)式,將m=3kg,g=mg=3*10=30n,a=-8g/3=-80/3 m/s^2 帶入(3)式,解得:f=110n。
綜上可得:在離地面肢鬧40公尺時,手的拉力是0n;在離地面10公尺時,手的拉力是110n。
10樓:天人
離地四十公尺時,包、公升降機、人都在自由下落、及三者有相同的加速度及三者相對靜止此時包與人之間沒有壓力(完全失重)所以拉力為0。
根據題意,在離鎮租地十五公尺處開始減速御中兆、及物體在空中運動了40m時開始減速;物體在空中運動了四十公尺時,根據h=1/2gt平方可算得時間為2根號2秒,再根據v=at算得此時速度為20根號2m/s
通過15m的距離使其靜止在地面、根據2ax=v平方-v0平方算得a=80/3。因為培肢是勻減速運動所以離地面10m時加速度也為80/3,還消耗了10的加速度來抵消重力加速度,根據公式f=am得拉力為110n
祝你學習愉快。
11樓:莫問大名
m處手拉力是0 ,因為大家拍巖賣都是自由落體運動。
m處 做初速度為v(根號下2gh,h=55-15)的減速直襲逗線運動。(15m處自由落體的末速度)棗察,到地面速度剛好為0 ,則按照能量守恆定律拉力做功15公尺抵消掉55公尺的重力勢能。 fs= gh,將s=15 ,h=55 ,m=3 , 代入得 f=110n
希望我的對你有幫助。
求一道物理題。要過程的!請速度
12樓:網友
g地=10m/(s^2)
g月=1/6g地。
2gh=v^2
h地舉薯純=20m
h月=120m
求給分正咐啊同手罩學。
13樓:網友
地球上為20m,月球上為120m,因為月球的重力加速度為地球的1/6,絕對正確。
物理重力加速度題
14樓:網友
h=gt²/2
t=√(2gh)=√(2*秒=分。
實際上要比此時間慢很多,因為在高速運動時,空氣阻力相當大。
15樓:白石嶺上蓮花河
空氣密度,物體質量分佈均勻度,表面摩擦係數,熔點沸點,風向風力,500km還需考慮自轉引力有橫向牽引力走的不是直線。引數都有了套一下空對地飛彈的公式即可。
幫忙做一道物理題(關於速度的)·,謝謝了·
16樓:麥洋左丘又琴
第次超聲波花了去,花了回,所第次與汽車相遇第二次超聲波花了去,花了回,加上時間間隔1s,所第二次與汽車相遇所間隔。
第次超聲波共走了。
x340m/s
136m因往返,所汽車距測速儀68m處。
第二次超聲波共走了。
x340m/s
102m因往返,所汽車距測速儀56m處。
所通過路程68-51=17m
被測汽車速度。17m
約等於。公尺每秒。
物理題,加速度!
17樓:大狼
到最高處,需要時間,最高點速祥棚消度為0。
0=v0+at,a=-v0/t=
自己計算吧。
負號表謹知示a的方向和和毀初速度相反。
c語言,第十題,C語言,第十題求分析
陣列x的長度為8,陣列y的長度為7.用字串常量來給字元陣列初始化時,字串常量最後由系統加上一個 0 char x 與char y 等價 參看c語言程式設計 第三版 譚浩強 page 143 選擇c 陣列x中是以字串的形式存的,最後會存一個字串結束符 0 而y中沒有 c語言,第十題求分析 呵呵,樓主總...
第十題,怎麼做,第十題,怎麼做? 20
這類題是對稱關係的應用,原理是兩點間所有連線線段最短,即三點共線 解答如下 解 求點a 1,1 關於x軸的對稱點a 的座標為 1,一1 a b 4一1 十 3十1 25 5,直線a b的斜率為 k 3十1 4一1 4 3,直線a b方程為 y十1 4 3 x一1 即4x一3y一7 0,令y 0,得x...
求解第十題,過程儘量詳細,求解第十題,需要詳細過程 謝謝了
根據條件求出前幾個數的值。再分n是奇數時,結果等於負二分之n減1 n是偶數時,結果等於二分之n,然後再把n的值代入計算即可。選b吧不算第一個,從第二個到2017共2016個數,2016 2 1008 a1 0 a2 a1 1 0 1 1a3 a2 2 1 2 1a4 a3 3 1 3 2a5 a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