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不孝有三 白話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沒有後繼人是三個不孝中的最不孝!
三孝是:第一孝是孝進老人,第二是孝進丈夫,孝近小小於那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沒有後繼人是三個不孝中的最不孝!
3樓:飄零酒一
三孝:《禮記》 將孝分成三個層次:「孝有三:
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就是說,最高層次 的孝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不違背父母的志願;其次是不打罵 侮辱父母;最基本的是能贍養父母,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三不孝:孟子在《離婁》(上)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意思是:
「不孝有三種,以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為最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是怕無後,所以君子認為這和告知了差不多。」另一種意思是:
「不孝順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娶妻本應先告訴父母,舜帝沒告訴父母而娶堯帝的二女為妻,就是不守後代之責,(因舜家庭情況複雜---其父和弟弟屢次想傷害舜的生命,)所以明理的君子看來,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就和稟告了父母是一樣的。」第一種解釋普遍為封建社會所接受,第二種解釋的支持者也不少,至於哪種理解是絕對正確的,則是見仁見智,不應輕易斷言某種解釋。
對這句話,漢代人趙歧所做的《十三經注》。他在註釋孟子上面的話時,說:「於禮不孝者有三事:
阿意曲從,陷親於不義,一不孝也 (對父母一味阿諛曲從,把親人推向不義的淵藪,是一種不孝);家貧親老,不為 祿仕,二不孝也(家貧如洗,父母年邁,不掙錢奉養,是一種不孝);不娶無子,絕先祖 祀,三不孝也(不娶妻生子,斷絕祭祀先祖的人)。」這裡他把無後解釋為了「不娶無子」,從此開始了兩千多年的誤解 。應當注意的是後一種解釋雖然與原意有違,但卻已約定俗成,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因此我們也不必深究,只是知道一下。
4樓:
三孝是指孝心,孝力孝順。
三不孝指父母有錯不指出一味的順從,家境貧寒不知掙錢養父母,不娶妻生子
5樓:夢山茶叟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不孝有三:一曰阿意曲叢,陷親不義;二曰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三曰不娶無後,絕其祖祀。
6樓:斗升
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
人生三不孝是什麼?
7樓:聶歡
1、若不懂得順從父母的意思,違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於不義,是為一不孝。
2、當父母親年老,為人子,若因家裡沒錢,無法侍奉父母親,使其三餐無法溫飽、生病無錢看醫,或者無功名,不能考秀才進士求得一官半職,為家揚名吐氣,是為二不孝。
3、孟子以為,為人子,若不娶媳婦,傳宗接代,沿襲家火,過年過節,無後代為祖先掃墓、祭拜是為三不孝。
出自《孟子 離婁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趙岐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擴充套件資料
三不孝,舊謂三種不孝順父母的行為。
(1)指陷親不義,不求仕宦,無子絕祀。《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漢 趙岐 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
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2)指「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張大公掃墓遇使》:「他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這三不孝逆天大罪,空打醮枉修齋。
8樓:來自鴛鴦湖純樸的菠菜
1、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
解析:雖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時代的儒家思想,已經較孔子時代的有一些進步了。從不孝的第一條「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就可以看出:
在孔子時代,孝和忠的表現,就是表面上的順從、唯唯諾諾,哪怕明知道長輩有錯,也要認可,不能指出。
孔子《孝經》上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而到了孟子時代,儒家思想已經開始反思,對於這種情況,孟子的儒家思想認為這就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即不孝。
2、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
解析:對於第二條,也是與孔子時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認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3、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解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這後面還有一句:「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意思就是:舜不告訴爹媽自己就結婚了,是沒有盡到作為後代的責任。 「無」的意思是:
「沒有盡到……的責任」。沒有盡到作為後代的責任,這叫無後。
無後不是指沒有後代。另外,曲解「無後」意思的其實是漢人趙岐。是他把「無後為大」理解成不娶妻生子、斷絕香火。
況且,「三」 在古代漢語中多數用來表示「多」的意思,而不是真的表示數詞「三」。 如此看來,「無後」反而排在第三位,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為大」。
所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正確釋義是:不孝的表現有很多種,但以不盡做後輩的本分為最。
我們可以通過孔、孟儒家思想的發展,看出「不孝」定義的發展。當然,孟子的 《離婁上》也好,孔子的《孝經》也好,其所宣揚的孝道,是中國曆來所宣揚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我們應注重的是如何盡好孝道,而不必過分糾結個別字詞。
擴充套件資料:
如何盡孝:
孝身首先,養父母之身,也就是孝「身」,要在父母的衣食住行上留心、用心。
衣:四季更換的衣服要為父母及時準備好,款式、顏色、**都要買適合老人品味的,老人若是不願穿,就是不適合。
食:讓老人口福不缺。老人想吃什麼,就馬上給老人準備,尤其是新鮮水果一上市,瓜果梨桃都買給父母嚐嚐鮮。
要考慮到老人運動量小,消化功能減退,多給他們做些好消化的食物。要確保食物少鹽、少糖、少脂肪,既健康又美味。
住:要在自己能力的範圍內,給老人提供最好的住所。如果與老人同住,儘量把陽光充足、空間較大的房間讓給老人住。
老人睡眠輕,稍有響動便睡不踏實,要儘量給他們準備大—點,***一點的床。
行:人老腿先老,行動要有人攙扶。主動給他們買些輔助工具,比如柺杖和輪椅。多陪老人出去散散心,領著他們去旅遊或是去附近的公園走走。
其實兒女稍微留一下心,就會知道父母需要什麼。這時,馬上給老人奉上,讓他們享用。
在奉養父母衣食住行的時候一定要誠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可見,只是供養父母,若不誠敬,則與飼養犬馬沒什麼區別。
給父母物質上的滿足,只是一種義務,還不算孝。「孝」是真心誠意的付出,是儘自己的本分,讓父母放心,不給父母添麻煩,才算真正的孝。
孝心處處順父母的心,稱之為孝「心」。
9樓:吳邪啊啊哦
舊謂三種不孝順父母的行為。
(1)指陷親不義,不求仕宦,無子絕祀。《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漢 趙岐 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
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2)指「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張大公掃墓遇使》:「他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這三不孝逆天大罪,空打醮枉修齋。」
還有一種解釋:不孝有三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話。即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
擴充套件資料:
三不孝,是漢語詞彙,出自《孟子·離婁上》,解釋為舊謂三種不孝順父母的行為。
東漢末年趙岐在所注的《孟子章句》中對此句解釋為:「於禮有不孝者三,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舜懼無後,故不告而娶。君子知舜告焉不得而娶,娶而告父母,禮也;舜不以告,權也:故曰猶告,與告同也。」很明顯,趙岐明確了「三不孝」的具體所指,並將「無後」 解釋為「沒有後代」。
北宋孫奭在其所作疏《孟子註疏》曰:「正義曰:此章指言量其輕重,無後不可,是以大舜受堯二女,夫三不 孝,蔽者所暗,至於大聖,卓然匪疑,所以垂法也。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者,言不孝於禮有三,惟先祖無以承,後世無以繼,為不孝之大者,而阿意曲從,陷 親於不義,家貧親老,不為祿仕,特不孝之小而已。
『舜 以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故孟子乃言 此,以謂舜受堯之二女,所以不告父母而娶,是為其無後 也,告之則不得娶故也。君子於舜不告而娶,是亦言舜 猶告而娶之也。以其反禮而合義,故君子以為不告猶告 也。
」孫奭也對「三不孝」的內涵作了闡釋,並指出舜是因為要娶親生子承繼先祖,是以雖然沒有提前告知父母其娶親之事而失禮,但其這一行為是符合道義的,是可以被理解的。
南宋朱熹在其所注的《孟子集註》中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句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為無之為,去聲。舜告焉,則不得娶,而終於無後矣。
告者禮也。不告者權也。猶告,言與告同也。
蓋權而得中,則不離於正 矣。範氏曰:『天下之道,有正有權。
正者萬世之常,權 者一時之用。常道人皆可守,權非體道者不能用也。蓋權出於不得已者也,若父非瞽瞍,子非大舜,而欲不告而娶,則天下之罪人也。
』」朱熹在此明確提出「為無之為,去聲」。朱熹也是認為舜將娶親之事稟告父母則不被允許,不娶就會無後代,因此他不告而娶,也是可以被原諒的。
清人焦循在其《孟子正義》中也闡述了自己的理解 : 「孟子之書,全是發明周易變通之義。道不行而徒沈浮哺 啜,不可變通者也。
為後不告而娶,可變通者也。趙氏以 權明之是也。告則不得娶,至於無後,故不告與告同。
謂告,禮也,道也。不告與告同,則亦禮也,道也。告而得 娶而不告,與告而不得娶必告,皆非禮非道,於此量度之,則權之即禮,即道,明矣。
焦循同樣認為: 「告則不得娶,至於無後,故不告與告同。」
今人楊伯峻的《孟子譯註》對此句的解釋為:「不孝順父母的事情有三種,其中以沒有子孫為最大。舜不先稟告父母就娶妻,為的是怕沒有子孫,(因為先稟告,妻就會娶不成),因此君子認為他雖然沒有稟告,實際上同稟告了一樣。
」由上論述可知,學界對孟子這句話的**都集中在 「君子以為猶告也」一句,而對「無後」的解釋則大多沿襲趙岐所注,大同小異。
三不孝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是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出自十三經注疏 孟子 離婁上 原文是 孟子曰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漢代趙注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解釋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
三不孝指的是什麼,人生三不孝是什麼?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釋義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 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 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人生三不孝...
古人說人有三不孝是那三不孝
聽書講古,經常能聽到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句話。這句話出自 孟子 離婁上 篇,原話即是如此,並沒有解釋此 三 究竟是哪些。雖然孟子沒有明示,但是漢朝的經學家趙岐在註釋這一篇的時候,給出了起碼是他自己認為合理的答案 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