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否善惡共存,又為什麼善惡在一念之間

時間 2021-08-11 17:04:19

1樓:糖寶

善惡本來就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共生的,標準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物件不同,善惡都不一樣,善可能變成惡,惡可能變成善,互相轉化,所以善惡可以共存,一念之間善惡不同。既然如此,就無須指責別人,因為別人和你觀念不同,善惡觀也不同,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2樓:涼月冰雪

善惡的標準存乎各人的心中,有些事有些人可能認為是善,對另外一些人可能認為是惡,所以善惡沒有一個統一固定的標準.人們往往把做的有利於自己利益的事看作是善,把有妨於自己利益的事看作是惡.所謂幫人與害人,只是道德範疇方面的概念,而道德又是分若干個層次的,如統治階級所提倡的道德,如人民大眾心中的道德,所以只從道德範疇來判斷善惡,有明顯的侷限性.

在新的時代,我想判斷善惡的標準應該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利於推動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進步,是否有利於大多人的利益.這是巨集觀方面的標準.微觀方面,看一個人所作所為,是否有助於自己與他人,如果有那就是善,如果損人不利己那就是惡,利己損人那也是惡,利己不損人仍然可以看作是善.

什麼是一念之間人的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什麼

3樓:

”一念“是觀念的意思!是因為改變了自己的觀念。其實所謂的一念是指一種思維,思維可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想和不想)。

而這種思維的速度是超光速的,瞬息萬變,就那麼一瞬間的念頭就數不勝數、紛紛擾擾,所以古代修行之人一定要心靜而以一念代萬念,方可入靜生慧,這是一種定力。而常人往往受世俗的慾望所惑,而雜念叢生不能自己。又因為有各種的慾望導致一些不良的念頭,這些念頭隨個人的願望奢求而確定它是否是善念或惡念,而善惡之念又取決人的內心是否存著的是對人和事有良善的本性。

所以,無論是對人或對事,甚至對一草一木或在那兒發呆也都有念頭,而這些念頭是善是惡也就在一念之間。當然這古人的:“善惡在一念之間”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教育做人要有良善之心和良善之行這樣一種品德。

善惡之於人心;其心善為善、惡為惡-善惡乃一念之間

4樓:匿名使用者

人心生一念,天bai地悉du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zhi必有私。dao

一旦無常至版,方知夢裡人,權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

世上光陰短,地獄噩夢長,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波,欲免輪迴苦,及早念彌陀。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妄念死,自性法身活。

5樓:匿名使用者

苦海、天堂、極樂在一念之間。

《壇經》雲: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

6樓:北陽釋善和

善惡無定念,就如同佛法無定法一樣。即然是人心向善或者向惡,當然就由人心來區分,所以區分的不是善惡,而是人心。人心若干,所以善惡也沒有定論。

人性是善還是惡呢,在人際交往當中你又怎樣看待對方呢

在中國,倡導的是人性本善 在西方,倡導的是人性本惡 善惡都可在後天改變 在人際交往中,還是以誠待人吧 不是有這種說法嗎?若要人敬己,先得己敬人 你想別人怎樣待你,你就得怎樣對待別人 許多事情都是相互的,很難一廂情願. 你要記住一個最大的幫助點 那就是不管來了什麼難題都要有自信 明白?我的答案是最準確...

百度 什麼是十善業,什麼是十善業

佛說十善業 一 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 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 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 身常無病。五 壽命長遠。六 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 常無惡夢,寢覺快活。八 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 無惡道怖。十 命畢生天。釋義 第一,對於憂愁恐怖的眾生,常能給予勸慰。第二,時常會對於眾生起慈悲心。第三,永遠斷除一切嗔...

什麼是孝,什麼是忠,什麼是善,什麼是義

樓上的耐心 佩服.百孝順為先.我理解的孝就是當面不和長輩頂撞.在大是大非面前分得清對錯.站在正義的一方,就是忠.做事無愧於心,你已經是善良人了.把朋友的事兒當自己的事兒辦,就是義. 伯尼蛙 對長輩好就是孝 對上級好就是忠 對朋友好就是義 對別人好就是善 我是這麼理解的 忠,孝,節,義 分別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