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打坐是為什麼住此心嗎還是在參悟什麼此心不是非心嗎無所住而住又何須打坐呢

時間 2021-06-06 09:04:29

1樓:匿名使用者

高僧打坐,又叫打禪。是僧人為求心靜心定的一種行為方式,也叫禪定。這是追求心定,心靜的一種最好最高的有效方法。

打坐到一定的時間,腦無所思,能真正達到無我的狀態。這也只有較高佛學修養的人才能做得到,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呀!

2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有時候像學武。開始的時候需要一招一式的學,等到水平逐漸提高,最後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招勝有招。

我這樣說,樓主明白了嗎?

3樓:求真

無所住而住是要在生活中與打坐中練習與實踐的。

4樓:檀素潔

此坐即非坐啊,呵呵!

舉例說明佛教裡的“心無所住”是什麼意思?

5樓:懶貓聽禪

比如:濟公和尚,他生活最簡樸,不管別人怎麼嘲笑他,從不往心裡去,吃、穿、親戚、朋友,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無所謂,心裡沒有任何執意地追求,碰見什麼就隨緣分。

就是這種 沒有執意地追求任何事物的心態。

6樓:匿名使用者

佛在《金剛般若》上告訴我們‘無住生心’,這是重要修行的原理原則。所以‘非相、非非相’,就是教我們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都必須兩邊不著。‘法’是有邊;‘非法’是空邊,‘空’、‘有’兩邊都不能執著。

這要怎麼做?佛教我們‘應生無所住心,而行佈施’。‘無所住心’就是離相、不住相,心裡要乾乾淨淨、一絲不掛,即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

‘而行佈施’就是不住空。這就是‘空’、‘有’兩邊都不住。我們一定要深深體會這一句**的開示而篤行之。

佛告訴我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句話很要緊。從小乘初果到大乘等覺菩薩,他們修的是什麼?

‘兩邊不住’而已!無論他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手段,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原理原則都離不開‘兩邊不住’。由此可知我們想真正學佛,真正修菩薩道,沒有別的,就是學‘兩邊不住’而已。

因為著有,你離不開欲界、色界;著空,你離不開無色界。換句話說,著空、著有都是輪迴業;住空、住有就是輪迴心。以輪迴心造輪迴業,如何能出離六道輪迴?

然後才能知道佛這一句**的重要性。教我們‘空、有’兩邊都不住,這是超越輪迴,成就無上菩提的不二法門。

(第六)

世尊教導我們,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必須要‘福慧雙修’。不僅是以超越三界,證無上菩提為我們修學最後的目標,其實在現前也應該得到真正幸福快樂美滿的生活。這樣因與果才相應。

果是美滿的,因當然也是美滿的。而福慧修行的大原則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而行佈施’。‘無所住’就是於一切法都不執著。

於一切法真正做到了看破、放下,使自己的心裡一絲不掛,清淨心圓滿現前。這就是佛講‘無住’的意思。

節錄無住生心集一---------淨空法師 -

7樓:ionic豪

科技品牌兄 您好!

心無所住就是指佛法中甚深了義的如來藏心,此心不住於三界萬法之中,故云無所住。至於舉例說明的話,以佛經舉例:

大方等如來藏經: 復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貧賤醜陋,眾人所惡;而懷貴子,當為聖王,王四天下。

此人不知,經歷時節,常作下劣生賤子想。如是,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輪轉生死,受諸苦毒,其身皆有如來寶藏,如彼女人而不覺知。

是故如來普為說法,言:『善男子!莫自輕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

若勤精進,滅眾過惡,則受菩薩及世尊號,化導濟度

無量眾生。』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貧女人,色貌甚庸陋,

而懷貴相子,當為轉輪王;

七寶備眾德,王有四天下,

而彼不能知,常作下劣想。

我觀諸眾生,嬰苦亦如是,

身懷如來藏,而不自覺知;

是故告菩薩:慎勿自輕鄙,

汝身如來藏,常有濟世明,

若勤修精進,不久坐道場,

成最正覺道,度脫無量眾。

這就是譬喻無所住心--如來藏的其中一個例子。雖然是問心無所住,然而只有如來藏才是真正的心無所住,但眾生都不知道這個心的存在,世尊以很多譬喻來描述這個心,上述就是一個例子。

8樓:t深深海底行

樓主,“無所住心”是無始劫以來“不生不滅”的真心,不是我們的意識覺知心;意識心是生滅法,是無常;每一世都會斷滅,每一天睡著都會斷滅,乃至分分秒秒都在變易;因而根本不具備真心的體性與功能。讓這個意識心去“無所住”,沒有什麼意義;最多能讓這個人對物質的追求淡化一些,無非是一種“心理暗示”,不是佛法。

這個真心有無量功德,能生一切萬法,自己卻永不觸六塵外境。這個心,是佛教的根本。在大乘經典之中,很多地方說“心”“唯心”等等,講的都是這個真心,不是世間法所說的“意識覺知心”。

意識覺知心在大乘經典中,往往直接說為“意識”(六識之一),或者“妄心”(也就是樓主提問是的理解,也就是很多人的回答)。

這個真心,古往今來極難證得;必須是“開悟明心”,位列七住位菩薩才能體驗,領納到他。(阿羅漢,辟支佛也不能證得,因而稱為“不可思議”)

這個真心,一切有情本自具足,上至諸佛,下至地獄眾生,皆是同一體性。

如上可知,一切“不要如何”“應該如何”等等,凡在“起心動念”“決策”範圍內的解說,都是落在“意識覺知心”層面上的;都不是本來自在的那個心,都是錯悟的說法。猶如問:“牛頭是何物”,回答卻說:

“馬嘴如何如何”。

因此,這個問題其實不是“正問”,若在古代參見禪師時這樣問,應該會被棒打出門吧。因為根本就無法“舉例說明”。

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魚類問人類:“請舉例說明,沒有水怎麼呼吸?

行走和奔跑是怎麼回事?”,末學以為是不可能的。因為必須是雙方能都了知的事,比如一切世間法(哲學,科學,思想,觀點等等;屬於“意識覺知心”的法)才能“舉例說明”。

而悟者對未悟者怎麼舉例呢?舉出什麼例子不在“一切法”的範圍內呢?而真心卻不在“一切法”的範圍內,怎麼舉例呢?

(就象“用肺呼吸”再在一切水生生物之內一樣)。而悟者和悟者之間,確是大家都明白,無須“舉例說明”。

“法身含藏一切諸法,一切諸法不攝法身”:

《金光明最勝經》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心經》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六祖壇經》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9樓:渡河香象

單獨講無所住,可能就不好了,金剛經不是也講到“無所住而生其心”嗎,無所住還要生心,如果光是無所住,就是草木沙石了,就是著在空上了。 無所住而生心,是不空不有。 這個水平已經是菩薩的程度了我們凡夫即便是會說也難以做到的,所以真做到的人,我們必定也看不出來,因為我們的程度不夠。

請高僧大德開示:修行之人如何才能做到對境而不生心?

什麼是禪學?

為什麼佛門高僧不能幫人受報,為什麼佛門高僧不能代眾生消業受報

我理解 我們的自性本自清靜。只因為我們的認假為真。以各種假象為依靠,在這裡起貪嗔痴慢。和無邊有緣眾生互相牽纏磕絆,成各種因果,其實主要根本就是當初的認假為真。金剛經講 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各種因果報應只不過是個夢而已,夢中的貪舍種種心態,感應種種幻境,完全是自作自受,自錯自當而已。比...

為什麼有的高僧死後沒有舍利子,高僧圓寂之後為什麼會有舍利子產生

淨空法師 開示 學佛的人火化之後撿出許多舍利,不知道什麼叫做舍利?它又代表什麼意義?舍利是古印度話,就是梵語,翻譯成中國的意思叫堅固子,也就是火化之後,有一種結晶非常堅固。而這種堅固子不一定是某一個部分集合的,譬如說骨骼裡面有結成舍利,頭髮也可以結成舍利,血液也可以結成舍利,皮肉也能結成舍利,我們一...

為什麼得道高生火化時有舍利,為什麼得道高僧火化後會變成舍利子?

能量的結晶 戒 定 慧 成就 什麼叫 得道 得了個什麼?只是個 不再胡思亂想 不再七搞八搞 可以安享生命的自在喜樂了 不亂想亂搞 生命的能量 就不會耗散 久了 就匯聚 簡單說就這樣 南無阿彌陀佛 罕見珍貴 佛舍利子 恭敬得福 輕慢得罪 梵sar ra buddhist relics 又作 舍利子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