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歷史的疑問,一個有關歷史的疑問

時間 2021-08-11 17:07:04

1樓:亮艦深藍

你可能說的是電視劇《美人心計》裡面的情景吧這只是編劇杜撰出來的,沒有這回事。漢文帝是一個極其簡樸的皇帝,他除了皇后之外,只有兩個嬪妃,慎夫人和尹姬。無論是二者中的誰,在歷史上都沒有被廢除的記載。

最著名的史料應該是《史記》和《漢書》,其中的外戚傳中無相關記載不符合歷史事實

關於歷史的幾個疑問。

2樓:小聖ぁ爺爺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戰國時期是有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社會變革時期,奴隸主經濟逐漸向封建地主小農經濟轉變,這是決定原因。

而兼併戰爭的亂世為百家爭鳴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隨著後來大一統的出現,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終止。

2.中國自古便自詡禮儀之邦,**上國。君子重義而輕利,所以一些封建士大夫就偏激的認為與蠻夷交流通商有辱禮儀,不應為蠅頭小利而失禮。

這是十分狹隘的封建思想,中國古代特別是清朝閉關鎖國,思想閉塞達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居然曾有人上書皇帝說西方人吃牛羊肉,太過油膩,如果清朝不向他們出口茶葉,他們就會因食物太油膩而死。可以說是荒唐可笑之極,這也就直接導致了中國近百年的屈辱史。

3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鐵器工具在農業生產中使用,生產力水平提高,各國進行變法改革,即社會大變革。由於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出現了各階級的代表。如儒家代表沒落的奴隸貴族的利益,主張克己復禮、仁愛;墨家代表小生產者的利益,主張兼愛、非攻、尚賢;法家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主張實行**集權和嚴刑峻法,等等。

根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一原理,出現諸子百家爭鳴的根本原因是社會大變革,即生產力的提高——鐵器工具的使用。戰爭、**、民族間的交往是文化交流、融合和發展的方式,並非原因。

4樓:與逆光牽手

正所謂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經濟的發展。當時社會的大改變令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了很多,當然戰爭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好處,那就是各種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相容。只有一定的社會物質基礎,人們才會說更好的進行思想的改革。

所以說根本原因還是說是社會大變革。

5樓:

1.所謂根本原因,就一定要考慮到經濟方面(或是生產力),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所以今後這種類似問題,問到「根本原因」,就一定想到是「經濟」。

2.你的問題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1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變革是生產關係的轉變,而戰爭只是這種生產關係轉變過程中出現的政治行為的衍生;所以社會大變革,是導致百家爭鳴和諸侯兼併的根本原因。

2 虧其大體多矣,其是助詞,說明他國朝貢,我朝虧得多,是薄來厚往的

一個歷史疑問?

7樓:寶石花飾物

1。二戰bai

的時候經濟和科技水平du還沒達到能全面zhi機械化的程dao

度。別說波蘭什麼的,就專是蘇德這樣的屬大國也無力支援全面機械化。養活騎兵的成本比養一大堆坦克要低很多了。再說提供了一個不錯的代步和運輸工具,何樂而不為呢?

2。二戰時期的坦克效能不比現在。有時候長途行軍造成的故障損失比戰損還高(蘇聯剛開戰時的機械化軍有的單從後方開到戰場就損失了一半坦克,還沒開打就廢了。

當然這跟經驗不足、管理不善有關係),路況、地形不好的時候坦克也經常無能為力(比如德國坦克在蘇聯就被泥濘困擾)。相比之下,輕便靈活的騎兵在機動性和適應性上具有一定優勢。

3。可能淘汰一個兵種需要一定時間吧。二戰算是騎兵最後一次參加主要戰爭了(發揮餘熱),之後就基本淘汰了。

蘇軍的機械化騎兵叢集就是典型。1雖然是騎兵,但其實很少有騎著馬拿著刀亂砍式的作戰,在戰場上騎兵會下馬以步兵隊形進攻。所謂騎兵就是把步兵放到馬上而已,馬只是作為運輸工具加強機動能力的。

2騎兵也不是單獨使用的,而是和機械化部隊搭配使用的。經常的編制是一個騎兵軍+一個機械化軍。3機械化騎兵叢集經常是在不便於使用大群坦克部隊的地方,比如森林沼澤地帶使用,也說明騎兵的靈活性比坦克要高一些。

8樓:iphone27王

德軍一線抄

各個步兵師都大量襲保有役畜,因為缺乏機動

車輛的一直困擾著德國人。德軍到是弄了幾個騎兵師,不過主要是用來反遊擊,填戰線的時候一律當步兵師用。

蘇軍的的騎兵師通常隸屬於各種騎兵機械化叢集,負責配合坦克機械化叢集進行突破後的戰役縱深發展,和步兵相比裝備和人員補充情況好的多,更多的是當做能跟的上快速叢集的步兵用。

當然,騎著馬,拿馬刀砍人的戰鬥也有,只是很少。

9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騎兵bai的**改變,南北du戰爭時期,騎兵優先步zhi兵配備七dao響卡賓槍,版火力有了極大提高權。其次,騎兵的職責主要是偵察、反偵察和掩護部隊側翼,很少突襲任務,而且馬匹主要作為交通工具使用,在發生戰鬥時騎兵是如同步兵一樣下馬作戰。如葛底斯堡戰役就是北軍以19000人的騎兵擋住了南軍25000人的步兵的進攻,為北軍的勝利爭取了時間和地理優勢。

德軍的騎兵作用與美國大同小異,完全區別于波蘭老式的騎兵衝鋒式作戰,主要作戰物件是蘇戰區的游擊隊。

10樓:莫嘆韶華易逝

大叢集騎

來馬衝鋒屬自於純送死行為,再當時bai成為戰場的輔助力du量,主要執行zhi穿插和偵查任務

其實歐洲有dao很多地區不適合大量機械化部隊通過 所以在特定環境下 騎兵還是有很高的戰鬥價值 騎兵既能乘馬作戰,又能徒步作戰。通常擔負正面突擊、迂迴包圍、追擊、奔襲等任務。其行動輕捷,受地形、氣象影響較小。

11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坦克只作為步兵輔助工具,並不會集團化進攻,所以騎兵就成了對步兵的利器,速度快,成本低,並且很容易控制

12樓:知道也是罪

波蘭騎兵向坦克衝鋒,是個歷史謊言

有關歷史的問題(),有關歷史的問題(20個)

1 請對春秋戰國出現的 百家爭鳴,萬花齊放 歷史現象作出歷史評價!2 請簡單闡述秦朝建立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3 請對造紙術的發明與運用對人類歷史的影響!4 請概述魏晉南北朝的歷史背景!5 請說說隋朝建立的歷史背景!6 請簡單概述唐朝的經濟文化條件!7 請談談宋朝火器的運用及歷史評價!8 請對元帝國...

有關溫州的歷史變遷,有關溫州的歷史變遷

唐朝僖宗文德元年 888 僧肇法師在樂清磐石鎮重石村庵山山麓建真如寺,元大德二年 1298 重建,後併入七寶寺。寺前石塔建於宋代,現存四座,三座缺頂蓋,僅一座完好,均仿印度 溫州的歷史沿革 有關溫州的歷史文化 東甌名城 溫州,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中國沿海九個港口之一,公元...

有關歷史的求助,求助,關於歷史!

藍紫白百合 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殖民 雨後春筍 這 關於歷史?對不起 我閃了 虢端城向晨 是開闢荊榛逐荷夷.復臺 明 鄭成功 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原注 第二句後 太師會兵積糧於此,出仕後為紅毛荷蘭夷揆一竊據即,靠近 東都,指臺南。荊榛,荊與榛都是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