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共軛,化學中的共軛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31 10:16:43

1樓:

共軛在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中都有出現。 本意:兩頭牛背上的架子稱為軛,軛使兩頭牛同步行走。

共軛即為按一定的規律相配的一對。通俗點說就是孿生。在數學中有共軛複數、共軛根式、共軛雙曲線、共軛矩陣等。

共軛方向法在處理非二次目標函式時也相當有效,具有超線性的收斂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最速下降法的鋸齒形現象,同時又避免了牛頓法所涉及的海色(hesse) 矩陣的計算和求逆問題。

共軛體系在單鍵、雙鍵相互交替(以及其他型別)的共軛體系中,由於分子中原子間特殊的相互影響,使分子更加穩定,內能更小鍵長趨於平均化的效應。

如苯分子中由於相鄰的π鍵電子軌道的交迭而形成共軛,使其六個碳-碳鍵的鍵長均為1.39埃。這是分子在沒有外界影響下表現的內在性質。

分子中,當用經典的價鍵結構表示時,在出現單雙鍵交替排列結構的部分,一般會出現共軛體系。共軛體系使分子的結構和性質發生變化,表現在:

1、單雙鍵交替部分的鍵長均勻化,即單鍵鍵長縮短,雙鍵鍵長增加;

2、原子趨於共平面;

3、體系的能量降低,趨於穩定化;

4、出現特定的化學反應效能,如丁二烯易進行1,4-加成,苯分子易進行親電取代反應,而不易進行加成反應。

2樓:耿芝蘭藏懿

到底是**的「共軛」?

複數共軛是實部相同,虛部相反的一對複數。

化學中的電子共軛是指電子雲的離域化狀態,比如苯環的共軛。

共軛酸鹼對是指可通過中和反應相互轉化的一對酸鹼物質。

3樓:匿名使用者

共軛(conjugate),是「在相互關係上具有某些共同特點,但個別方面又有相反的特點的屬性」,數學上a+bi和a-bi 稱為共軛複數,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兩個根稱為共軛根;物理上,根據光路可逆原理,在物屏距離一定情況下(大於4倍焦距),凸鏡所成的像和物之間具有共軛關係,稱為物像共軛,交流電路中,如果電感元件的ωc等於電容元件的 ,被稱為共軛阻抗等等;化學上,是指兩個以上雙鍵(或三鍵)以單鍵相聯結時所發生的 電子的離位作用。

總之,共軛與對稱有關。

希望以上答覆對你有所幫助!

4樓:稅代芙奕辰

共軛正常共軛效應又稱-

共軛。是指兩個以上雙鍵(或三鍵)以單鍵相聯結時所發生的

電子的離位作用。英戈爾德,c.k.稱這種效應為仲介效應,並且認為,共軛體系中這種電子的位移是由有關各原子的電負性和

p軌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數)決定的。據此若在簡單的正常共軛體系中發生以下的電子離位作用:

(例如:ch2

ch—ch

ch2、ch2

ch—ch

o)。y

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軌道半徑愈大,則它吸引

電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於基團—x

y從基準雙鍵

ab—吸引

電子的共軛效應(如同右邊的箭頭所示)。與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軌道半徑愈大,則它釋放電子使其向

y原子移動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

y基團方向給電子的共軛效應。中間原子b和

x的特性也與共軛效應直接相關。

多電子共軛效應

又稱p-

共軛。在簡單的多電子共軛體系中,z

為一個帶有

p電子對

(或稱n電子)的原子或基團。這樣的共軛體系中,除

z能形成

d-共軛情況外,都有向基準雙鍵

ab—方向給電子的共軛效應:

(例如等)。z

原子的一對

p電子的作用,類似正常共軛體系中的—x

y基團。

正常共軛效應又稱-

共軛。是指兩個以上雙鍵(或三鍵)以單鍵相聯結時所發生的

電子的離位作用。英戈爾德,c.k.稱這種效應為仲介效應,並且認為,共軛體系中這種電子的位移是由有關各原子的電負性和

p軌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數)決定的。據此若在簡單的正常共軛體系中發生以下的電子離位作用:

(例如:ch2

ch—ch

ch2、ch2

ch—ch

o)。y

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軌道半徑愈大,則它吸引

電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於基團—x

y從基準雙鍵

ab—吸引

電子的共軛效應(如同右邊的箭頭所示)。與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軌道半徑愈大,則它釋放電子使其向

y原子移動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

y基團方向給電子的共軛效應。中間原子b和

x的特性也與共軛效應直接相關。

多電子共軛效應

又稱p-

共軛。在簡單的多電子共軛體系中,z

為一個帶有

p電子對

(或稱n電子)的原子或基團。這樣的共軛體系中,除

z能形成

d-共軛情況外,都有向基準雙鍵

ab—方向給電子的共軛效應:

(例如等)。z

原子的一對

p電子的作用,類似正常共軛體系中的—x

y基團。

超共軛效應又稱-

共軛,它是由一個烷基的

c—h鍵的

鍵電子與相鄰的

鍵電子互相重疊而產生的一種共軛現象。依照多電子共軛的理論,一個c—h鍵或整個ch基團可作為一個假原子來看待,有如結構式中的z

原子:(例如

ch2ch—ch3、o

ch—ch3等)

。超共軛效應存在於烷基連線在不飽和鍵上的化合物中,超共軛效應的大小由烷基中

-h原子的數目多少而定,甲基最強,第三丁基最弱。超共軛效應比一般正常共軛效應和多電子共軛效應弱得多。

同共軛效應又稱p

軌道與p

軌道的型重疊。甲基以上的烷基,除有超共軛效應外,還可能產生同共軛效應。

所有同共軛效應,原是指

碳原子上的

c—h鍵與鄰近的

鍵間的相互作用。大量的化學活性和電子光譜的資料表明,在丙烯基離子和類似的烯羰基中,存在一種特殊的p-或

-共軛現象,即所謂同共軛效應:

在丙烯基離子中是烯碳原子上的

p軌道,與正碳離子(

)上的空p軌道,作型的部分重疊;而在類似的烯羰基中,則是羰基碳原子的

p軌道與烯碳原子(

)的p軌道作

型的部分重疊:

5樓:滿意請採納喲

共軛雙鍵是以c=c-c=c為基本單位,隨著共軛度的增加,其紫外特性:最大吸收波長紅移;如有熒光,其最大激發光波長紅移,最大發射光波長紅移;如有顏色的話,顏色逐步加深 。

具有共軛雙鍵的化合物,相間的π鍵與π鍵相互作用(π-π共軛效應),生成大π鍵。由於大π鍵各能級間的距離較近電子容易激發,所以吸收峰的波長就增加,生色作用大為加強。例如乙烯(孤立雙鍵)的λmax=171nm(ε=15530l·mol-1·cm-1);而丁二烯(ch2=ch-ch=ch2)由於2個雙鍵共軛,此時吸收蜂發生深色移動(λmax=217nm),吸收強度也顯著增加(ε=21000l·mol-1·cm-1)。

這種由於共軛雙鍵中π→π*躍遷所產生的吸收帶成為k吸收帶[從德文konjugation(共軛作用)得名]。其特點是強度大,摩爾吸光係數εmax通常在10000~200000(>10^4)l·mol-1·cm-1之間;吸收峰位置(λmax)一般處在217~280nm範圍內。k吸收帶的波長及強度與共軛體系的數目、位置、取代基的種類有關。

例如共軛雙鍵愈多,深色移動愈顯著,甚至產生顏色。據此可以判斷共軛體系的存在情況,這是紫外吸收光譜的重要應用。

6樓:歐陽芳蕤嵇虎

是指兩個以上雙鍵(或三鍵)以單鍵相聯結時所發生的

電子的離位作用,英戈爾德,c.k.稱這種效應為仲介效應,並且認為,共軛體系中這種電子的位移是由有關各原子的電負性和

p軌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數)決定的。據此若在簡單的正常共軛體系中發生以下的電子離位作用

7樓:暴樂音朋耀

化學中出現共軛,是在有幾

中ch2=ch-ch=ch2,叫做共軛二烯烴

數學中是在複數裡:z=a+bi,z的共軛複數=a-bi其中a,b是實數,i是虛數單位

8樓:匿名使用者

3個或以上p軌道重疊使p電子離域形成共軛大派鍵

高中不要求掌握

9樓:匿名使用者

共軛就是兩個以上的雙鍵以及三鍵與單鍵形成的電子離位作用

比如(-ch=ch-ch=ch-)

10樓:滿山肖笑柳

共軛雙鍵

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中由一個單鍵隔開的兩個雙鍵。以c=c-c=c表示。

化學中的共軛是什麼意思?

11樓:靠名真tm難起

在化學當來中,共軛體系是指具有源

單鍵-雙鍵交替結構的體系,其中雙鍵的p軌道通過電子離域相互連線,這通常會降低分子的總能量並增加其穩定性。這裡的共軛是指由一個σ鍵相隔的p軌道之間發生軌道重疊(如果是大的原子,也可能涉及d軌道)。

12樓:1戰士

共軛的本意:復兩頭制

牛背上的架子稱為軛,軛使兩頭牛同步行走。共軛即為按一定的規律相配的一對。通俗點說就是孿生。

在有機化學中,簡單說共軛,沒有特定的含義。必須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

正常共軛

又稱 π-π 共軛。是指兩個以上雙鍵(或三鍵)以單鍵相聯結時所發生的 電子的離位作用。英戈爾德,c.

k.稱這種效應為仲介效應,並且認為,共軛體系中這種電子的位移是由有關各原子的電負性和 p 軌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數)決定的。據此若在簡單的正常共軛體系中發生以下的電子離位作用:

(例如:ch2═ ch—ch ═ch2、ch2 ═ch—ch o)。y 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 軌道半徑愈大,則它吸引 電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於基團—x y從基準雙鍵 a b—吸引 電子的共軛效應(如同右邊的箭頭所示)。

與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 軌道半徑愈大,則它釋放電子使其向 y 原子移動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 y基團方向給電子的共軛效應。中間原子 b 和 x 的特性也與共軛效應直接相關。

13樓:林樂為

共軛在數學,物理,化學中都有出現.本意:兩頭牛背上的架子稱為軛,軛使兩頭牛同步行走.共軛即為按一定的規律相配的一對.通俗點說就是孿生.

有機化學裡面,共軛是什麼意思?

14樓:無名村莊的大尾巴貓

共軛本意是兩頭牛背上的架子稱為軛,軛使兩頭牛同步行走。共軛即為按一定的規律相配的一對,通俗點說就是孿生。

凡共軛體系上的取代基能降低體系的π電子雲密度,則這些基團有吸電子共軛效應,用-c表示,如-cooh,-cho,-cor;凡共軛體系上的取代基能增高共軛體系的π電子雲密度,則這些基團有給電子共軛效應,用+c表示,如-nh2,-r、-oh。

15樓:匿名使用者

正常共軛效應

又稱 π-π 共軛。是指兩個以上雙鍵(或三鍵)以單鍵相聯結時所發生的 電子的離位作用。英戈爾德,c.

k.稱這種效應為仲介效應,並且認為,共軛體系中這種電子的位移是由有關各原子的電負性和 p 軌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數)決定的。據此若在簡單的正常共軛體系中發生以下的電子離位作用:

(例如:ch2 ch—ch ch2、ch2 ch—ch o)。y 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 軌道半徑愈大,則它吸引 電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於基團—x y從基準雙鍵 a b—吸引 電子的共軛效應(如同右邊的箭頭所示)。

與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 軌道半徑愈大,則它釋放電子使其向 y 原子移動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 y基團方向給電子的共軛效應。中間原子 b 和 x 的特性也與共軛效應直接相關。

多電子共軛效應

又稱 p-π共軛。在簡單的多電子共軛體系中,z 為一個帶有p 電子對 (或稱n電子)的原子或基團。這樣的共軛體系中,除 z 能形成d-π共軛情況外,都有向基準雙鍵a匉b—方向給電子的共軛效應:

(例如

下圖等)。z 原子的一對p電子的作用,類似正常共軛體系中的—x y基團。

超共軛效應

又稱 - 共軛,它是由一個烷基的 c—h 鍵的 鍵電子與相鄰的 鍵電子互相重疊而產生的一種共軛現象(烷基的碳原子與極小的氫原子結合,對於電子雲的遮蔽效應小,烷基上c-h鍵的一對電子,受核的作用相互吸引,到一定距離時,烷基上的幾個c-h鍵電子之間又相互排斥,如果鄰近有π軌道或者p軌道可以容納電子,這時σ電子就偏離原來的軌道而偏向於π軌道或p軌道)。依照多電子共軛的理論,一個c—h鍵或整個ch基團可作為一個假原子來看待,有如結構式 中的 z 原子: (例如 ch2 ch—ch3、o ch—ch3等) 。

超共軛效應存在於烷基連線在不飽和鍵上的化合物中,超共軛效應的大小由烷基中 -h 原子的數目多少而定,甲基最強,第三丁基最弱。超共軛效應比一般正常共軛效應和多電子共軛效應弱得多。 (分為σ-π和σ-p兩種,以σ-π最為常見)

同共軛效應

又稱 p 軌道與 p 軌道的 型重疊。甲基以上的烷基,除有超共軛效應外,還可能產生同共軛效應。 所有同共軛效應,原是指 碳原子上的 c—h 鍵與鄰近的 鍵間的相互作用。

大量的化學活性和電子光譜的資料表明,在丙烯基離子和類似的烯羰基中,存在一種特殊的 p- 或 - 共軛現象,即所謂同共軛效應: 在丙烯基離子中是烯碳原子上的 p 軌道,與正碳離子( )上的空p軌道,作型的部分重疊;而在類似的烯羰基中,則是羰基碳原子的 p軌道與烯碳原子( )的p軌道作 型的部分重疊:

共軛是什麼意思,化學中的共軛是什麼意思?

1 本意是 兩頭牛背上的架子稱為軛,軛使兩頭牛同步行走 2 共軛即為按一定的規律相配的一對,通俗點說就是孿生 3 兩向量間的一種特殊關係 設a為n n對稱正定矩陣,向量p,p r,若滿足條件 p ap 0,則稱p和p關於a是共軛方向,或稱p和p關於a共軛。對於非零向量組p,p,p r,若滿足條件 p...

有機化學裡面,共軛是什麼意思

無名村莊的大尾巴貓 共軛本意是兩頭牛背上的架子稱為軛,軛使兩頭牛同步行走。共軛即為按一定的規律相配的一對,通俗點說就是孿生。凡共軛體系上的取代基能降低體系的 電子雲密度,則這些基團有吸電子共軛效應,用 c表示,如 cooh,cho,cor 凡共軛體系上的取代基能增高共軛體系的 電子雲密度,則這些基團...

什麼是誘導效應和共軛效應,共軛效應和誘導效應是什麼?

傾蓋如故 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由於電負性不同的取代基 原子或原子團 的影響,使整個分子中的成鍵電子雲密度向某一方向偏移,使分子發生極化的效應,叫誘導效應。誘導效應只改變鍵內電子雲密度分佈,而不改變鍵的本性。且與共軛效應相比,無極 替現象。共軛效應 conjugated effect 又稱離域效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