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散文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時間 2022-03-28 20:15:23

1樓:匿名使用者

新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初中階段的「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確要求:「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不僅能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目的,而且能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還能「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那麼,我們應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呢?

我們知道,選入初中語文教材的都是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日月星辰、晝夜晨昏、江河湖海、花鳥蟲草、人情世態、真善美醜,內容之豐富,風格之多樣,真是美不勝收。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充分調動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欣賞美的語言、美的構思、美的意境、美的人性,就一定能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並在欣賞美的過程中提高審美能力。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美感

2樓:匿名使用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由此可看出,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的關係密不可分。

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不斷感受、體驗這些以教材內容為本的審美內容及形式外,還要遵循學生審美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體驗到評判,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美的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一、在對比中體會形象美  只有深入地理解課文,才能打好審美的基礎,而對比又是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髮現文章中美與醜的強烈對比,不斷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

如《故鄉》這篇課文,魯迅筆下的"知道無窮無盡的稀奇事"的少年閏土與"素不知道這一切"的少爺公子們的兩種形象就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把握住少年閏土"知道海邊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與少爺們"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四腳的天空"進行比較,學生便會發現閏土是一個活潑可愛、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而少爺們只不過一群孤陋寡聞、鼠目寸光的紈絝子弟。通過強烈的形象對比,在學生的心目中,一個健康活潑、聰明能幹、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的形象躍然紙上。

因此,教師應著力引導學生對人物之間的外表與內心、客觀與主觀、形象與本質進行相互比較,讓他們在對比中認識美、體驗美和評判美,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在誦讀中體驗情感美  情感體驗是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而誦讀課文又是體驗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就是要使學生在語文文字的訓練中,更好地獲得學習語文能力,並且有機地使學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1、在讀中感受自然美。我國地大物博,要讓學生在短時期內感受到這一點,唯有通過文字加上他們豐富的想象來實現。如讀"這種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直插雲天,敢戲白雲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時,只要教師加以適當的點撥,鼓勵學生結合語言文字充分的想象,學生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幅天然美景。進一步的朗讀則會使學生感情得到昇華,把自身融入其中,既可在書中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又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  2、在讀中體會形象美。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作品的內涵,體會文中的情感,並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達出來,激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只有通過朗讀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3、在讀中品味語言美。課文用詞精美、語境生動,學生通過朗讀,把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可感的審美形象,讓感官經過反覆的審美實踐品味語言美,逐步完善學生審美的感知力。

如"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將灕江水的三種不同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相似而整齊的句式娓娓道來,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怎能不體味出美的韻味來呢?  4、在讀中追求創造美。

我們教材中的許多文章,可讓學生在朗讀中根據文字描述進行語言表達,在朗讀中由形象思維逐漸向象思維轉化,而美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達到創造美的境界。因此,朗讀成了培養學生創造美的橋樑,朗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創造美。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合理的想象,教給他們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斷體味文章所表達的美的意境。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點,憑藉熟悉的有關情景讓學生想象,根據事物的發展,讓學生進行推理想象,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合理想象,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個寫景的句子,詩人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展現了深邃的藝術意境。為了開拓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假如我就是詩人,那是怎樣的情景"的假設進入原有的意境。

這樣,學生就可根據教師的點撥,想象的翅膀,體會這首詩的詩情畫意:春暖花開的長江兩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發著芬芳,江面滾滾的波浪向東流去,一葉扁舟藉著長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後消失了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學生對美的理解和創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學生也能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在推敲中欣賞語言美  在中學語文課文中,詩歌用字精練傳神,散文句式優美多樣,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推敲、欣賞,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感,又能使學生得到美的薰陶。  1、推敲傳神的詞語。一般地說,詩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詞的傳神,它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既形象又包含豐富的內容。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竄"字既顯示了速度快,又顯示來得突然;再如"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伏"字準確地表現出黃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態。這兩個詞既形象又貼切,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琢磨,從而體會出文章所表達的美感。  2、欣賞優美的句子。

散文在中學語文教材佔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個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動的語言總是依靠優美的句式來表現。有的句式對稱,講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參差,講究段落美。如《春》這一課,作者不僅用詞十分傳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講究,把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的特點描繪的淋漓盡致。

在教這類句子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使學生充分回味其優美意味,使學生在欣賞中得到美的薰陶。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知識潛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用什麼方法讓幼兒感受到作品的文學之美

3樓:

一、理論學習:《如何引導幼兒感受散文之美》

如何培養孩子健康的審美情趣

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易發表網 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過 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中學生正值豆蔻年華,對美有著強烈的追求。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應以課堂為載體,引導學生感受課文中美的形象 美的意境 美的語言,逐步提高學生認識美 鑑賞美 創造美的能力,讓美去盪滌他們的心胸,豐富他們的感情...

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藝術

對於藝術的學習,我們不但要掌握學習藝術的技巧,想要學得更加深層次,還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具備審美能力是業餘跟專業的差距,那麼對於美術來說,我們怎麼培養學生的審美藝術呢?學習美術最基本的是構圖 熟知各種色彩搭配 學習美術,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關於顏色的搭配。畫一幅完整的作品首先是構圖,然後就是上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緒調節能力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往往以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來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強弱。而現代很多小學生受到家庭過分溺愛 教育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情緒非常容易失控,但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對學生情緒調節能力加以培養。這與現階段提倡的素質教育並不相符。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在教育中明確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