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 道法自然,清靜無為

時間 2021-05-09 18:09:01

1樓:悠鹿開心瓜瓜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氣貫通的手法,將天、地、人乃至整個宇宙的生命規律精闢涵括、闡述出來。「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規律。

清靜,指心性純正恬靜;今人多錯誤的把道家的無為理解為對萬物發展不加干預,任其發展.其實,道家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象行事.老子的「無為」學說,一些人把它當作一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其實這是錯誤的.

從《道德經》的全篇哲學理念的反映,無為其實就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一切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按現在通常的說法,無為,就是科學的作為,就是合理的作為

2樓:金湖三河兄弟

大自然靜動有規並周而復始,道法自然,自然有序不亂,序是一種靜。無為才能心靜,心靜才能漸漸得天地人同為一體之妙,心靜便於恢復人類進化的潛在能力,心靜能更好的順應自然規律,使自我生命有序化。

3樓:aaa**王

天道自然無為,主張心靈虛寂,堅守清靜,消極無為,復返自然。

這個是內心境界論述

無為就是 無所謂 ,對任何事物都是無所謂有 無所謂無。

4樓:金豆v視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這一章內容很重要,老子闡釋了「道」的存在和執行,突出強調了「道法自然」的本質和規律。國學經典 世界哲學 讀書學習 傳統文化

5樓:

《道德經》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至之也。[謂]天毋已清將恐裂;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谷毋已盈將恐渴;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之本與?非也。故致數與無與。

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珞珞若石。40天象無刑,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0. 談到 道之動,道之用.. 說: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

40.中的反:是39 中的「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反有翻 之意

40 中的弱:是39的 「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40 中的 反,弱 是歸本之意,而歸本就是天道中的效法自然, 因為自然對應於 : 「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這個規則 。 老子在《道德經》裡談了不少 自然的規則,由自然的規則 來歸本。

《論語.學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這句與老子《道德經》39.40 的「 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這個規則」歸本而效法自然對上,孔子的話 與老子的《道德經》也對應上了

如何理解老子 人生三寶 的智慧

老子的思想裡面,在他的五千言裡面寫的最多的,是關於個體在這個社會上應該如何自處的問題,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稱之為人生哲學。那麼老子的人生哲學,建立在一個什麼基礎之上呢?實際上老子的人生哲學,包括後來整個道家的 莊子的人生哲學,都建立在一個基本的判斷的前提之上。這個判斷就是這個世界是危險的,這一個世界是...

老子的上善若水,怎麼理解

冷事百科 上善若水 到底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 道德經 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它的字面含義是 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任何東西 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老子 上善若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意思是 ...

老子所說的“道”的含義什麼,老子所說的道是指 老子所說的道是指什麼

常莉忻巨集峻 關於老子的 道 老子,約公元前571 前480年,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氏,名聃,尊稱老子,楚國苦縣 今河南鹿邑東 厲鄉曲仁里人。曾做過東周王朝管理藏書的史官,晚年棄官離周,過函谷關時著 上下篇 而歸隱,相傳 上下篇 即為 老子 或名之為 道德經 是研究老子的主要思想材料,也是道教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