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企業制度建設,淺談如何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制度執行力

時間 2021-08-11 17:19:59

1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易發表網

2樓:鍋蓋倮凶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但任何外部環境的改善都無法取代企業內部管理,而企業內部管理之關鍵在於內部管理的制度化,即建立和健全一套系統、科學、嚴密、規範的內部管理制度。

制度作為企業各項活動所應遵循的最高行為規則,規定企業的業務流程、工作程式、議事規則等主要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企業的「法律」。企業制度的質量和效率如何,直接體現著企業的管理水平,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經濟績效,進而決定企業的競爭能力和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努力搞好和推動企業制度建設。

一、制度建設應因企制宜,不可盲目沿襲和效仿。

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沒有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企業管理制度,因此,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管理現狀,制定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制度,不可盲目沿襲或套用他人已有的制度,不能出於應付上級檢查或認證需要的目的。制度應當具備強烈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否則只能是粉飾門面的工具,成為一種擺設。

二、企業領導應當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制度建設。

制度作為企業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企業所有員工都應當遵守和執行,包括領導在內。制定制度的目的並不是排斥、削弱和限制領導的權力,而是約束其行為,明確其責任,制止以權代「法」、以權壓「法」的做法和某個領導說了算的現象,保證制度的權威性和平等性。只有企業領導高度重視制度建設,以身作則,主動接受制度的約束,才能切實保證制定好的制度得以有效執行。

三、制度建設必須依法進行,形成一套完善、科學的體系。

制度的制定是基礎,企業必須在法律許可或授權範圍內製定製度,不能超越法律。同時,制度建設是一項複雜而系統的工程,必須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統籌佈局,切忌形而上學。制度之間、制度前後應保持連貫、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互不銜接;內容應全面、完整,避免出現「盲區」或「真空地帶」;程式設計應當合理,有利於決策和提高效率;用詞嚴謹、規範,保證每個條款都具有可操作性和執行力。

四、企業制度應具有絕對的強制力和較強的執行力。

制度能否有效執行關鍵在於制度的強制力和執行力,而制度缺乏強制力或執行力不強,常常是企業管理中無形的「軟肋」,很多制度都是在執行過程中變形走樣。制度不能僅靠人們的自覺行為,必須通過強制性的手段來保證實施,包括採取最嚴厲的制裁措施,輕則扣罰工資、經濟賠償,重則撤職罷官,甚至判刑坐牢,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執法不嚴、有章不循的現象,保證制度的強制執行力和嚴肅性。

五、任何企業制度都離不開相應的監督機制。

如果沒有監督或監督措施跟不上,必然導致領導權力膨脹、權責失衡、管理鬆弛等現象。監督是制度能否順利實施的有效保證,企業只有建立配套的監督機制,特別是責任追究制度和督查制度,才能有效限制領導權力、糾正管理鬆散、執法不力等現象,保證每一個違章違紀行為都能受到相應的懲罰,激勵領導和員工都能盡到勤勉和忠誠義務。沒有監督,只會導致領導權力的擴張和膨脹,使制度成為腐敗的工具;沒有監督,再完善、科學的制度都是一紙空文,起不到任何作用。

六、企業制度應當公示,並體現民主和公平原則。

制定企業制度的目是為了執行,而執行的前提是員工瞭解、知曉制度的內容,這就要求制度公示。制度公示可以在公示欄張貼,或分發制度手冊,或進行專門培訓學習,從而使制度宣傳深入人心,增強制度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對於關係到員工切身利益的制度,應充分徵求、聽取工會或員工代表的意見,以最大限度地體現民主和公平,保證制度的有效和順利執行。

七、制度應因勢而變,不斷適應內外環境的要求。

制度在建立以後應保持相對穩定,但也不是一成不變,應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和內部管理的調整進行修改、修訂。制度應適合時宜,因勢而變,及時剔除滯後的內容,填補「真空地帶」和消除「盲區」,保證制度能夠真正、有效地指導和規範企業的各項活動和行為,保證制度基本功能的充分發揮,不斷提升和促進內部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如何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制度執行力

3樓:最愛彩虹糖

1、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

科學、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協調人與人關係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企業制度不在於多,在於科學、規範,在於能夠被更好地遵守執行。衡量的標準有:

制訂制度是否有明確標準、制度是否具有實用性、制度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與上級要求是否合拍。

2、要規範的程式制定制度。

既然是制度就必須規範,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凌駕或超越國家法律法規。要規範制度的制訂程式,企業建立的各項規章制度是直接面對廣大企業員工,這些制度都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和經濟效益,制度的釋出更應規範、透明。應遵循以下程式:

(1)企業基層管理人員、專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共同制訂制度初稿;

(2)基層管理部門初審並修改;

(3)專業管理部門稽核並簽署修改意見;

(4)根據兩級管理部門提出的修改意見修改初稿;

(5)基層管理人員將修改後的制度報專業管理部門審批;

(6)企業高階管理層審查,簽署審批意見後的制度釋出執行。

只有按照規範的程式所制訂規範的制度,才能規範各項管理工作,才能保護企業員工的切身利益,才能避免以上各種問題的出現和發生。

3、要量化制度的內容。

管理是一門通過別人完成任務的藝術。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不在於能否讓高素質的員工把事情辦好,更重要的是讓素質一般的員工把工作做好,讓每一位員工在執行同一項命令時,能夠按照管理者的意識,把工作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好。

這裡所說的 「保質、保量、按時」就是一個量化管理的概念。我們在制定制度的時候,制度的內容就要量化,要讓企業員工知道去做什麼,到哪做,什麼時間做,怎麼做或做到什麼程度。這些內容都要在制度裡明確量化,這樣才能讓企業的每一位員工知道工作怎麼幹,工作標準是什麼。

這樣才能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所以對於企業的所有員工,必須有一套完整的、科學的制度來約束每一個人,只要你是企業的員工,你就必須接受,而且必須按現有制度來執行、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也就是說,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沒有制度不管的人。制度的執行標準都一樣,這也是提高制度執行力的一個保障。

有了好的制度還要有規範的執行者,人的因素不可忽略,畢竟制度的執行、考核還是要由執行制度的人來完成,所以制度的執行者要一碗水端平,保證制度執行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4、要有嚴格的考核制度。

如何提高一個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不是光有完善的制度就行了,還要有嚴格的考核,管理制度一經公佈,就對企業組織內部任何人都具有約束力,人人都要嚴格遵守執行,領導也不例外。

只有領導以身作則,一旦有違反行為,同樣接受處罰,堅決不搞特殊化,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制度建設才能真正得以貫徹實施與有效,企業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5、要及時對制度進行修改。

企業的制度建設需要不斷地修改和完善,否則「汙水和短木板」就會成為阻礙工作的瓶頸,妨礙企業的發展。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企業的發展及生產環境的變化不斷地修訂、完善各項制度。制度的修訂要注意及時和定期。

總結一個階段的工作時,就要對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和檢查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是執行力不夠的要加強考核力度,是制度有缺陷、不完善的,要組織有關人員修訂完善制度,這就是制度的定期修訂。

總之,科學、統

一、規範的企業管理制度,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管理效力與決策能力,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與生存能力。只有加強制度建設,克服企業制度在制訂和實施過程中的難題,提高制度執行力,才能培養融洽、有序的工作環境,促使企業的健康發展與不斷壯大。

擴充套件資料

制度要求

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任何先進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為了保障資訊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轉,我們必須建立一整套資訊管理制度,作為資訊工作的章程和準則,使資訊管理規範化。建立完善的資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建立原始資訊收集制度

一切與組織活動有關的資訊,都應準確毫無遺漏地收集。為此,要建立相應的制度,安排專人或設立專門的機構從事原始資訊收集的工作。在組織資訊管理中,要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必要的獎勵,對那些因不負責任造成資訊延誤和失真,或者出於某種目的胡編亂造、提供假資料的人,要給予必要的處罰。

2. 規定資訊渠道

在資訊管理中,要明確規定上下級之間縱向的資訊通道,同時也要明確規定同級之間橫向的資訊通道。建立必要的制度,明確各單位、各部門在對外提供資訊方面的職責和義務,在組織內部進行合理地分工,避免重複採集和收集資訊。

3. 提高資訊的利用率

資訊的利用率,一般指有效的資訊佔全部原始資訊的百分率。這個百分率越高,說明資訊工作的成效越大。反之,不僅在人力、物力上造成浪費,還使有用的資訊得不到正常的流通。

因此,必須加強資訊處理機構和提高資訊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健全資訊管理體系,通過專門的訓練,使資訊工作人員具有識別資訊的能力。

同時,必須重視用科學的定量分析方法,從大量資料中找出規律,提高科學管理水平,使資訊充分發揮作用。

4.建立靈敏的資訊反饋系統

資訊反饋是指及時發現計劃和決策執行中的偏差,並且對組織進行有效地控制和調節,如果對執行中出現的偏差反應遲鈍,在造成較大失誤之後才發現,這樣就會給工作帶來損失。

因此,組織必須把管理中的追蹤檢查、監督和反饋擺在重要地位,嚴格規定監督反饋制度,定期對各種資料、資訊作深入地分析,通過多種渠道,建立快速而靈敏的資訊反饋系統。

招聘與任用

部門崗位有了確切的目標和明確的職能分工後,下一步就看員工執行的能力了,就需要對員工的相關能力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將其安置到相應的崗位上,也就是人崗匹配的問題。

這就需要在招聘時把好關,招聘環節主要是看應聘者是否達到企業崗位所需任職要求:基本工作能力、所需知識經驗與技能、可培養潛力,還有其價值觀、道德觀等等各個方面,最重要的是對企業文化、價值觀的認同感如何?

如果員工對企業發展漠不關心、內心處處與企業向背離、沒有責任感和進取心,沒有做好工作的願望和動力,即使他的學歷再高、經驗再豐富,那麼他是也不會在企業裡具有較好的執行力的。這一點是目前中小型企業忽視或難以做到的。

而對於企業內部的人員調配,同樣應該通過一套工具特別以往的工作表現及其績效情況進行職業能力素質的評估併合理配置,做到人崗相配。

流程和制度

崗位人員瞭解自己的職責後,還應該對怎樣履行其職責的流程有充分的認識,這樣才能使得執行正確、及時、有效,從而避免少走彎路,提高執行的效率。另外,對於執行的流程和結果還要有制度方面的激勵和約束,執行效果較好的予以正激勵,執行效果沒有達到要求的執行行為,應當予以負激勵。

績效管理環節

提高企業執行力,績效管理環節非常重要,它是對執行過程以及執行結果的檢驗,它對於正確地執行、提高執行效率起到直接促進作用。績效管理過程包括共同制定績效計劃、績效輔導與溝通、績效評價、績效反饋與改進四個環節。

然而我們平時執行較多的只是績效評價環節而忽視了其他三個環節,應用上也僅僅是用於對員工的獎懲。這樣對於提高執行力、提高績效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因為上級領導的溝通與輔導以及績效反饋中給員工提出的問題和改進建議,對於員工認識目標、改正錯誤、提高執行能力最終進一步提高執行力具有不能忽視的作用。

激勵環節

要保證員工按照企業的要求工作,提高執行力,激勵環節必不可少,特別是及時的正激勵和必要的負激勵。要根據執行的表現給與不同的激勵,這樣有利於樹立和強化正確行為的導向,矯正錯誤行為。

正激勵包含了:薪酬獎金、旅遊休假等各種獎勵,還包括榜樣激勵、感情激勵、表揚激勵、目標激勵、參與激勵、晉升激勵等各種非經濟的方式。但是很多企業中卻懶得使用各種非經濟激勵手段,而是懲罰、罰款成分較多,獎勵與各種正激勵的成分較少。

培訓環節

大家已經認識到提高執行能力,培訓環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培訓內容可以是與執行有關的理論知識,也可以是技能的傳授、經驗的交流,也可以是執行理念的宣傳與固化。通過培訓,宣傳鼓勵積極執行的行為,反對消極執行不負責任的做法,使得強執行力觀念深入人心。

對於企業來說,易於推行的是理論知識的培訓和執行觀念的推廣,而真正執行技能的培訓是通過知識和實際操作的不斷反覆強化與訓練來施行的,它的培訓依據是對日常績效表現進行深層次的原因分析。提升執行技能培訓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結果也是不易被明確的和明顯衡量的。

文化塑造

領導要推行建設並帶頭塑造強執行力的企業文化,使得強執行力深入人心,並演變為日常的行為習慣。這樣,強執行行為會成為員工習慣性行為,而對於較弱執行力行為則以另類視之。

值得一提的是領導要成為具有強執行力的典範,否則,一旦領導破壞了這種文化與習慣,前面所說的都會功虧一簣的。比如,在企業裡的上班遲到、中午飲酒、工作場合禁菸等等,充分說明了這種示範的作用。

如何理解企業制度化管理,企業如何進行制度化管理?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王彩霞 公司制度化管理的意義 公司管理制度是員工在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中共同遵守的規定和準則的總稱。一個公司的規章制度完不完善,直接影響公司日常管理和工作執行的貫徹落實。就我們恆力而言,一個已有20多年曆史的企業對外面臨的是日新月異的競爭大環境,對內傳統的生產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

民營企業如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論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創新

遊樂裝置 民營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首先,根據企業的要求,做一個適合企業發展的制度規劃,其次,根據企業的性質及工作內容做一個全面的企業制度,比如人事方面的,財務方面的,管理方面的等。其次應強化外部監督,明確財政在民營企業監督中的職責和許可權,樹立財政監督的權威,提高財政監督的效果。會計報表必須...

如何進行企業制度化管理?企業如何做好管理制度建設?

從兩方面做起,一是制定制度要全面準確,嚴密閉合,而且可操作性強 二關鍵是落實,即 堅持檢查和認真的考核。廣州管理諮詢公司龍獅在多年與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現實中很多企業往往都制定有規 章制度,有的企業甚至制定的還很多,但很多企業往往是制度制定的 巨人 但在執行中卻又 陷入 人治 的泥潭,很多事情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