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六君子圖》寫江南秋色, 坡陀上有鬆、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 疏密掩映, 姿勢挺拔。圖的上部有遠山地抹。全圖氣象蕭疏, 近乎荒涼, 用筆簡潔疏放。
此圖後有黃公望題詩云:"遠望雲山隔秋水, 近有古木擁披陀, 居然相對六君子, 正直特立無偏頗。"倪瓚生活於元代後期,其時文人繪畫的創作理念和紙本山水畫的"幹筆皴擦"筆墨技法已經完善,而《六君子圖》可謂經典之作。
【基本資訊】
【名稱】元倪瓚六君子圖
【類別】中國古畫元倪瓚六君子圖
元倪瓚六君子圖
【年代】元代
【材質】紙本,水墨。
【規格】縱:61.9釐米,橫:33.3釐米。
【文物原屬】私人收藏
【文物現狀】上海博物館藏
【主要介紹】
《六君子圖》,該藏品上有倪瓚自題:「盧山甫每見輒求作畫,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燈出此紙,苦徵餘畫,時已憊甚,只得勉以應之。大痴(黃公望)老師見之必大笑也。
倪瓚。」知倪瓚此時四十五歲,而黃公望長他三十二歲,其時已是七七歲老者。黃公望曾以十年時間為倪瓚畫《江山勝覽圖》淺絳山水卷,長二丈五尺多,倪瓚推崇他,尊稱「老師」,可知兩人相交之深。
後黃公望果見此圖,並欣然題詩圖上:「遠望雲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坡陁。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大痴贊雲林畫。」此圖之名「六君子」,應該就是從這首詩中來。
【內容賞析】
《六君子圖》構圖依然是典型的倪畫「三段式」:一水間隔兩岸,近岸土坡陂陀,挺立著六株古木,據辨析
是:鬆、柏、樟、楠、槐、榆樹,背後河水茫茫,遙遠的天邊是起伏的山峰,意境清遠蕭疏。其時倪瓚的筆墨風格也趨成熟:
勾、皴用筆燥而靈動,山石以其特色的折帶皴勾、皴,而土坡則兼用披麻皴乃至解索皴,使土和石的形態及質感更為分明;樹分別以2株和4株聚合,枝幹挺拔,彰顯「正直特立」,而樹葉則2株以線勾,4株為點葉,或橫點,或直點,或介字點,前濃後淡,錯落有致。以幹筆在樹身和坡石的結構折轉處及暗部略施擦筆,然後以淡墨破染,濃墨點苔,達到結構紮實,層次分明的效果。
【相關資料】
倪瓚《六君子圖》以樹喻君子,表達了作者對君子「正直特立」高風的崇尚。這正是宋元以來文人繪畫借物寓志的一大特色。倪瓚好畫墨竹,有人指責他畫的竹似麻,似蘆,他自解:
「餘之竹聊寫胸中逸氣耳,豈復較其似與非?」在《答張藻仲書》中更是明確地闡述:「僕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
」這無異宣告了文人繪畫的宗旨:一方面,文人將詩情畫意融入畫中,使繪畫不再是現實的簡單再現,而是寄託了人們希望的理想世界;而另一方面,文人又將繪畫劃定為僅供個人娛樂的筆墨遊戲。
【作者簡介】
倪瓚(1301-1374), 「元四家」之一, 字元鎮, 號雲林, 別號幼霞生、荊蠻民、奚元朗、淨名居士、朱陽館主等, 常州無錫梅祗陀村人。出身江南富豪, 家境十分富裕。倪瓚早年喪父, 由長兄撫養**。
2樓:
這是一首遊子懷念故鄉的詩,語言質樸、真摯、感人,抒發了海外赤子對祖國家鄉的無比熱愛之情。
以倪瓚的《六君子圖 》 為例,簡答元代山水畫的風格特點
倪瓚山水畫有和藝術特點
3樓:
藝術特點是:早年畫風清潤,晚年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幹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
1、繪畫成就:倪瓚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中山水畫中採用了典型的技法——折帶皴,是元代南宗山水畫的代表畫家,其作品以紙本水墨為主。其山水師法董源、荊浩、關仝、李成,加以發展,畫法疏簡,格調天真幽淡。
2、作品多畫太湖一帶山水,構圖平遠,景物極簡,多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用筆變中鋒為側鋒,折帶皴畫山石,枯筆幹墨,淡雅鬆秀,意境荒寒空寂,風格蕭散超逸,簡中寓繁,小中見大,外落寞而內蘊激情。他也善畫墨竹,風格「遒逸」,瘦勁開張。
畫中題詠很多。
3、他的畫由於簡練,多年來偽作甚多,但不容易仿出其蕭條淡泊的氣質。在倪瓚的畫論中,他主張抒發主觀感情,認為繪畫應表現作者「胸中逸氣」,不求形似(「僕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畫史將他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四家。
4、明清時代受到董其昌等人推崇,常將他置於其他三人之上。明何良俊雲:「雲林書師大令,無-點塵土。」王冕《送楊義甫訪雲林》說,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4樓:三國之長空
一、他山水畫的藝術特點是: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幹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
二、擴充套件知識:
1、人物簡介:倪瓚,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
江蘇無錫人。倪瓚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
2、繪畫成就:倪瓚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中山水畫中採用了典型的技法——折帶皴,是元代南宗山水畫的代表畫家,其作品以紙本水墨為主。其山水師法董源、荊浩、關仝、李成,加以發展,畫法疏簡,格調天真幽淡。
作品多畫太湖一帶山水,構圖平遠,景物極簡,多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用筆變中鋒為側鋒,折帶皴畫山石,枯筆幹墨,淡雅鬆秀,意境荒寒空寂,風格蕭散超逸,簡中寓繁,小中見大,外落寞而內蘊激情。他也善畫墨竹,風格「遒逸」,瘦勁開張。
畫中題詠很多。他的畫由於簡練,多年來偽作甚多,但不容易仿出其蕭條淡泊的氣質。在倪瓚的畫論中,他主張抒發主觀感情,認為繪畫應表現作者「胸中逸氣」,不求形似(「僕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
畫史將他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四家。明清時代受到董其昌等人推崇,常將他置於其他三人之上。明何良俊雲:
「雲林書師大令,無-點塵土。」王冕《送楊義甫訪雲林》說,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凌煙畫滿樓」。
倪瓚是影響後世最大的元代畫家,他簡約、疏淡的山水畫風是明清大師們追逐的物件,如董其昌、石濤等巨匠均引其為鼻祖,石濤的書法題畫,從精神到體式皆是以倪瓚為法的。倪瓚亦是一個以復古為旗幟,而追求藝術個性化的書法家,他與張雨、楊維楨一樣,既屬於這個時代,又不屬於這個時代,這就是藝術對時代的超越性價值。
明代江南人以有無收藏他的畫而分雅俗,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對明清畫壇有很大影響,至今仍被評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他列為世界文化名人。
畫作有:《江岸望山圖》《竹樹野石圖》《溪山圖》《六君子圖》《水竹居圖》《松林亭子圖》《獅子林圖》卷、《西林禪室圖》《幽澗 寒鬆圖》《秋林山色圖》《春雨新篁圖》《小山竹樹圖》《容膝齋圖》《修竹圖》《紫蘭山房圖》《梧竹秀石圖》《新雁題詩圖》等。有《水竹居圖》《容膝齋圖》《漁莊秋霽圖》《虞山林壑圖》《幽澗寒鬆圖》《秋亭嘉樹圖》《怪石叢篁圖》《竹枝圖》《溪山仙館》《霜林湍石》等傳世。
5樓:漢江明珠
倪瓚(1306―1374),字元鎮,號雲林。江蘇省無錫人。倪瓚擅畫山水、竹石、枯木等景物,其山水師法前代巨匠董源、巨然等,並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發展,開創山水畫獨特境界,其畫法蕭疏簡淡,格調天真自然,以淡泊取勝。
倪瓚的山水作品多描畫他所居住的江南太湖一帶山水風光,善畫枯木平嶺、竹石茅舍,景物極簡。構圖平遠,景物簡淡,追求神似。其畫多以幹筆皴擦,筆墨極簡,所謂「有意無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蕭條一派。
倪瓚主張畫作應注重抒發主觀感情,他認為繪畫應表現作者「胸中逸氣」,不求形似,倪瓚在《答張藻仲書》中寫道「僕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此話簡明的表達了倪瓚的繪畫主張,即作品應表現畫家的「胸中逸氣」,重視主觀意興的抒發,反對刻意求工、求形似。同時,倪瓚工書法,擅楷書,書體古淡秀雅,得魏晉風致。
他的作品往往書畫一體,蕭疏簡淡,一派脫世避俗的天真自然。
6樓:匿名使用者
清幽、自由、開闊不曉得
「元四家」各自的藝術特點
7樓:匿名使用者
「元四家」都擅長水墨山水併兼工竹石,為典型的文人畫風格,各自的藝術特點如下:
1、黃公望:擅畫山水,其畫注重師法造化,以書法中的草籀筆法入畫,有水墨、淺絳兩種面貌,筆墨簡遠逸邁,風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
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
2、王蒙:作品以繁密見勝,重巒疊嶂,長鬆茂樹,氣勢充沛,變化多端,喜用解索皴和牛毛皴,乾溼互用,寄秀潤清新於厚重渾穆之中,苔點多焦墨渴筆,順勢而下。兼攻人物、墨竹,並擅行楷。
3、倪瓚: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
以側鋒幹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
4、吳鎮:擅畫山水、梅花、竹石。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取馬遠、夏圭,乾溼筆互用,尤擅帶溼點苔。
水墨蒼莽,淋漓雄厚。喜作漁父圖,有清曠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調簡率遒勁。
精書法,工詩文。
擴充套件資料
元四家是指元代山水畫的四位代表畫家的合稱。流行的說法指的是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人,元四家的畫風雖各有特點,但主要都從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重筆墨,尚意趣,並結合書法詩文,是元代山水畫的主流,對明清兩代影響很大。
元四家四人均是江浙一帶人,他們生活在元末社會動亂之際,在藝術上都受到趙孟頫的影響,通過他們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技巧達到了一個高峰,對後世的繪畫,尤其是「南宗」一派影響巨大。
8樓:喵喵喵
1、黃公望
黃公望,元朝著名畫家,本姓陸,名堅,漢族,後過繼永嘉平陽縣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
中年當過中臺察院椽吏,後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帶賣卜,作《道藏》,並收入金月岩編、黃公望傳,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
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道,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
2、王蒙
王蒙,元畫家。字叔明,號香光居士。元末官理問,棄官後隱居臨平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初王蒙出任泰安知州,因胡維庸案牽累,死於獄中。
王蒙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後來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綜合出新風格。
王蒙尤擅畫山水,寫景稠密,佈局多重山覆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林巒鬱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於黃公望,後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
3、倪瓚
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幹筆作皴,名為「折帶皴」。
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
4、吳鎮
吳鎮,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嘗自署梅道人。工詞翰,草書學辯光,山水師巨然,墨竹宗文同。擅於用墨,淋漓雄厚,為元人之冠。
兼工墨花,亦能寫真。十**歲開始學畫,年輕時遊歷杭州,吳興,飽覽太湖風光。開眼界,長見識,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啟迪了他創作靈感。
其工詩文書法,繪畫題材多為漁父、古木、竹石之類,善畫山水、梅花。草書學鞏光,山水師法董源、巨然而又獨出機杼,以雄強筆法輔以豐富墨法,自有一種蒼茫沉鬱、古厚純樸之氣。精寫竹,師李衎,晚年則專寫墨竹。
擴充套件資料
1、元四家的主要代表作品
黃公望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富春山居圖》前段稱《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段較長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快雪時晴圖》等;
王蒙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青卞隱居圖》、《春山讀書圖》、《葛稚川移居圖》等;
倪瓚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六君子圖》《漁莊秋霽圖》《江岸望山圖》等;
吳鎮傳世作品《漁父圖》、《秋江漁隱圖》、《秋山圖》等。
2、元四家藝術上的共同特點:
(1)「元四家」山水重於筆墨,講求風格。他們在作品中通過山水抒發一定理想,並提拔詩文加以闡述。
(2)形勢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淺絳,形成不同的風貌,但情調多流於傷感、淡泊、孤寂,反映了時代動亂中無可奈何的情緒。
(3)在藝術功能上標榜「寫胸中逸氣」「自娛」而不趨附社會審美愛好。
論述曹植的詩歌藝術,論述曹植詩歌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徵
堇辰媽媽 曹植詩歌的價值,除了內容上的充實外,對後代影響最大是他的詩歌藝術。他的詩歌做到了氣骨與丹彩的完美結合,故鍾嶸說他是 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他詩歌上的創造性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他的詩歌抒情性增強,個性更加鮮明。就詩歌體裁來看,曹植詩作中有不少樂府詩,但是他運用...
怎樣把握古詩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評價古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是在對詩歌內容 情感等把握的基礎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能力層級為e級.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指詩人用詩化的語言所反映的社會現實生活,並由此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 生活態度 個人理想和政治傾向等.評價思想內容,就是理解詩歌所表現的生活內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
中庸的主要思想內容是什麼,《中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庸主要就是說中和平穩,不過分,過由不及。中庸 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 中庸 全書集中講述性與情與封建道德修養,肯定 中庸 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至誠無息 將 誠 看作是世界的本體,並提出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中庸之道 在現代人心目中幾乎成了迂腐 缺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