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懵氣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學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孕婦的健康狀況及其環境的影響,包括兒童出生後機體損傷、疾病(包括生化改變)等因素的影響。
1.遺傳
大量研究表明,遺傳是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兒童期發育障礙和精神疾患,包括嬰兒孤獨症、兒童精神**症和兒童多動綜合症等的發生和發展均與遺傳有關,而且患有遺傳性疾病的兒童常伴有行為異常。如近親結婚所生子女的遺傳性疾病發病率、早期死亡、智力低下的比例遠比非近親結婚的高。
2.孕期狀況
孕婦的健康狀況及其環境直接或間接影響胎兒的心理健康,包括孕婦患病,用藥、營養、情緒、菸酒、放射線和環境汙染等因素。例如,妊娠早期患風疹,可引起胎兒畸形、智力低下;缺碘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可使兒童患呆小症;孕婦用藥不慎可引起各種心理疾患,如用抗妊娠反應藥「反應停」,可引起胎兒肢體、心臟、眼、耳等多處畸形;抗菌素藥「鏈黴素」可引起先天性耳聾等;孕婦營養不良可導致胎兒為低體重兒、先天畸形等;孕婦情緒不好,使體內分泌的激素種類和數量發生改變,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孕婦吸菸或長期被動吸菸,煙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化合物使胎兒缺氧,生長髮育發生障礙和畸形;孕婦長期大量飲酒,可引起胎兒患「酒精中毒綜合症」,導致生長髮育遲緩、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等;x放射線使胎兒發生嚴重畸形,身體、大腦發育遲緩;環境中汞、鉛等有害元素的汙染,可導致胎兒大腦發育畸形、智力低下等。
3.意(1)出生時的狀況
嬰兒出生時缺氧和早產、出生低體重是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娩生產過程中如難產、胎盤過早剝離,臍帶過長繞頸,可以導致胎兒出生時缺氧,損傷腦組織,可使嬰幼兒時期智力和動作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多數兒童在人學後能夠趕上正常的發展水平,只有缺氧極其嚴重的兒童仍繼續保持落後狀態,部分兒童因缺氧導致的腦損傷或肺功能缺陷,可能持續終身。大量研究表明,早產兒和出生低體重兒在身心發展方面發生問題或存在困難的可能性遠遠超過正常兒童,其中,出生時的體重與兒童出生後的健康和心理髮展的關係最為明顯。
多數出生體重低於1500g的兒童在發展過程中會遭遇難以克服的困難,體重越低,困難越嚴重。出生低體重兒童在整個童年期常常疾病纏身、注意力分散、活動過度、動作不協調、學習困難。
(2)意外傷害和疾病
意外傷害和疾病引起的腦損傷可直接引起學前兒童失語、痴呆、昏迷、意識障礙等症狀,從而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此外,意外傷害和疾病造成的殘疾、併發症和後遺症等,可以間接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如四肢殘缺、失明、癱瘓、耳聾等,導致學前兒童自卑、情緒低落、智力低下等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
意外傷害和疾病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程度,取決於腦損傷的部位、範圍、有無併發症、搶救**效果、疾病的種類、病情、疾病搶救處理是否及時、是否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因此,加強安全和健康教育、預防意外傷害和疾病的發生是保護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
外傷害和疾病
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2樓:哊點壞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有多種,但大致上能夠分為兩類:一類是先天方面的因素,一類是後天方面的因素。
先天因素又可分為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個體身上體現為遺傳素質,主要包括機體的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徵等通過遺傳基因傳遞的生物特徵,遺傳因素是心理髮展必要的物質前提,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早已被肯定。人類行為遺傳學的研究已證明,人類行為和身體一樣,是在遺傳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下發展起來的。人的許多心理行為受遺傳的影響,如性格內向或外向,行為退縮或攻擊,情緒焦慮或抑鬱等。
(2)先天素質
先天素質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徵,包括感覺運動器官、腦的結構功能等特徵通過遺傳基因傳遞的生物特徵,遺傳因素是心理髮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條件。影響胎兒正常發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營養不良的影響。妊娠期,孕婦營養不良可使嬰兒出生體重輕,某些營養素過少或過多則可導致先天畸形。低體重兒可能有腦細胞減少、智力發展遲緩、腦功能異常等缺陷,對心理的健康發展產生不可挽回的不利影響。
2.患病或用藥不慎的影響。妊娠期孕婦患病和使用藥物不慎會給兒童的心理健康帶來損害。有研究報道,母親孕期患高血壓、腎炎、貧血、關節炎(曾服水楊酸製劑)、低熱、先兆流產以及經常患感冒,都可能與兒童多動症的發生有關。
又如,如果孕婦感染了流感病毒,可引起胎兒發生畸形和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影響出生後心理的正常發展。
3.情緒狀態的影響。孕婦精神受到刺激,特別是突然的重大刺激,會造成過度心理緊張,從而引起胎兒的發育異常和障礙
4.妊娠期環境汙染、放射線、菸酒等也會對胎兒的發育造成損害,從而影響學前兒童的心理髮展。
後天因素可分為以下幾點:
(1)家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學前兒童最早接觸的社會環境,也是學前兒童個性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對嬰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十分重要。家庭結構和功能、家長的教育能力以及對孩子的期望水平、教育方法和教養態度、父母的職業及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物質條件和氛圍、生活習慣和志趣愛好等等,都與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最終影響他們的行為和人格。
1.家庭結構: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結構。健全完整的家庭結構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良好的作用,不健全的家庭結構對兒童的心理有著消極的影響。
近年來一些關於父母離異與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普遍證實,由於父母的離異,導致兒童出現孤僻、自卑、膽怯、冷漠等心理,甚至導致心理**及問題行為如:撒謊、多動、講髒話、自虐。孩子生活在破裂的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和照顧,缺少歡樂和睦的家庭氣氛,接觸的語言簡單貧乏,好奇心及探索行為受到阻礙。
同時家庭的破裂使孩子感到震驚和迷惘,對「新」家庭難以適應,沒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使孩子產生孤獨、不合群、不易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穩定的家庭結構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2.居住條件:居住條件不僅僅是住房型別和麵積大小問題,實際上它涉及到人類生活的多個方面。居住擁擠時兒童攻擊性行為增多,受感染或汙染的機會多;高層住房者外出或戶外活動少,依賴性強,自立能力發育遲,甚至影響到兒童智力潛能的發揮;住平房或四合院的兒童,運動發育早、活動量、戶外活動時間和活動範圍較其他住房條件為大,交往能力強,但不安全因素多;住別墅的兒童,因為經濟條件、父母行為或社會地位不同,往往存在優越感,但未必影響兒童正常心理的發展。
由此可見,居住條件是影響學前兒童心理髮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3.家庭氛圍:家庭氛圍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良好的家庭氛圍可形成兒童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虛、合群、求知、好奇等健康心理;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圍(吵架、撕打、氣氛冷漠、關係不和睦),往往給孩子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處於不不愉快的情緒之中,驚恐焦慮,沒有安全感,會使孩子膽怯、自私、嫉妒、孤獨、懶惰、任性、不講禮貌等。
另外,生活在吵鬧家庭中的孩子還容易產生行為紊亂,夜驚、夢魘和遺尿症等心理疾病。因而,家庭氛圍的好壞也是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4.家長的文化和心理素質: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相處時間最長、最親密的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個性塑造、人格形成、智力發展、價值觀念的取向等都有潛移默化地影響。尤其是父母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成熟和生長髮育。
就文化素質而言,一般說來,若父母的文化素質高,常對子女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強烈的求知慾去影響和教育子女,培養他們頑強的進取精神,同時在孩子的學習上也能給予較好的指導。相反,文化素質較低的家長本身不思進取,往往對子女的要求不高,他們不僅自己不學習,也不關心子女的學習,甚至只顧自己的娛樂而影響孩子的學習。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質與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較高相關。
5.夫妻關係:和諧家庭對於女的心理正常發育起良好作用,它可以給子女帶來安全感,有利於各種心理活動的正常發展。和諧家庭的子女往往溫順、大方、公平、是非分明、富有正義感。
不和諧家庭對子女正常心理髮育往往起著不良的作用,夫妻的互相爭執、爭吵、抱怨、打架,不能給子女帶來安全感。夫妻的打罵、爭鬥行為往往給子女以效仿作用,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子女容易出現說謊、打架、***行為。這類家庭的不安全感則影響子女性格的正常發展,容易出現孤僻、退縮、膽小、敏感等不良性格特徵。
(2)幼兒園:幼兒園所是兒童最早加入的集體教育機構。園所的環境以及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都是在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安排下進行的,是一個以教師和兒童之間的相互關係為主軸構成的社會集體。
其基本功能就是通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雙向互動作用來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應當說,園所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最理想的場所,但在教育實踐中,相當多的托幼園所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法缺乏科學性,這是導致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3)社會環境:學前兒童和其他社會人群一樣,都生活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社會生活環境中和各種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心理健康。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經常處於緊張之中,心理上的種種衝突、壓力和焦慮不斷地增加。 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對幼兒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網路等先進科學技術與幼兒的生活日益密切,兒童與各種社會傳媒的接觸,直接影響了兒童道德觀念和行為的形成,對其身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學前兒童心理髮展過程中,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它們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因此,在對學前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作用,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促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地發展。
3樓:網際網路營銷專家
一、遺傳和生理成熟為學前兒童心理髮展提供了最基本物質前提????
遺傳是指遺傳物質由上代傳給下代的現象。遺傳因素則是指由先天繼承的、與生俱來的機體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等通過基因傳遞的生理解剖特點,是兒童心理髮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條件。?
生理成熟是指生理髮展,是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出現的個體身體各器官的成長與變化。遺傳和生理成熟為學前兒童心理髮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制約著兒童心理髮展的階段與過程,同時遺傳和生理成熟奠定了學前兒童心理髮展個別差異的最初基礎。?
遺傳和生理成熟對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身體素質和大腦的
發育上,身體素質和大腦發育是心理髮展的自然物質前提,沒有這個物質前提,任何心理都無從產生,如兒童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其動作發展的重要前提,而動作發展又為其認知和社會性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
二、遺傳和生理成熟奠定了學前兒童心理髮展個別差異的最初基礎??????遺傳和生理成熟的不同是造成學前兒童個別差異的最初基礎。每個孩子在其出生時就已經具有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基因,存在不同的發展可能性,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研究表明,如果4個月大的嬰兒對不斷髮生變化的情境報以弓背、踢腿或哭鬧的行為反應,那麼到2歲時他們通常表現得膽小、拘謹,性格比較內向。而如果4個月大的嬰兒對同樣的反應報以輕鬆的微笑,那麼到2歲時他們表現得通常大膽、合群、好交際。?
行為遺傳學家用「遺傳力」來說明在心理髮展的過程中遺傳所起的重要決定作用。遺傳力是指不同遺傳基因所造成的個體差異度,即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多大程度上歸功於遺傳。如智力的遺傳力為50,但這並不說明50%的智力來自於遺傳,而是說明可觀察到的變異的50%可歸於遺傳的影響。
我們不能過分地誇大遺傳和生理成熟對兒童心理髮展的影響,實際上,遺傳和環境對於心理髮展同樣重要,遺傳提供了物質基礎,奠定了個別差異的最初基礎,環境作用於並塑造了遺傳所賦予的生物前提,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促進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影響幼兒心理髮展的主要因素,影響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有哪幾種
心心念念 在兒童心理學史上,歷來有遺傳論與環境論的爭論。遺傳論者認為,兒童的發展是由遺傳決定的。英國的高爾頓用家譜法來研究天才遺傳的問題,他得出的結論是,名人的親族易成名人,這便足以證明血統有力地影響著個人的發展,也就是說,天才基本上是遺傳的。環境論者持相反的論點。在他們看來,遺傳只是給予了某種可能...
學前兒童心理學的意義有哪,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有什麼意義?
語過添請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意義 1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是有關兒童心理髮展的基礎學科,不僅介紹了兒童心理髮展的路徑,而且還介紹了這個領域的研究狀況。通過這門學科,對兒童心理會有全面系統的瞭解,能夠形成相應的脈絡。2 這門學科的實際應用性也很強的,有很多相關的實驗和遊戲,非常有趣,可以更好的促進監護人...
影響武術散打運動員的心理因素 在訓練中如何培養
據洪門腳拳術散手雙方心理因素統計 在散打實戰中恐懼因素約佔50 輕視對手約佔20 信心不足約佔20 外圍環境因素佔10 恐懼超過自己身高 體健的對手,恐懼對手具有散打速度快 攻防 的特點,對手的行業內知名度。輕視對手多見經驗不足的選手,體能 技能相差較大的選手。信心不足的心理因素多見對自己體能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