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工藝上何為「正炒」?

時間 2025-03-10 08:30:19

1樓:網友

正炒二字來自閩南方言,可寓義為正宗的鐵觀音炒制方法,在現代商業茶葉作法中,正炒與其它兩種作法(消清、拖酸)相比之下,其難度最高,質量也最優,且秉承了傳統鐵觀音茶葉大部分作法,做出來的茶葉,香氣清而醇,在鐵觀音茶葉中最具代表性。

一般情況下,鐵觀音作法可分三類,都以方言命名:正炒、消青、拖酸,除了正炒之外,其它兩種作法,在閩南各地方言中,叫法也會稍有不同。

大概介紹一下三種作法的區別:

正炒:與傳統作法區別很少,只是在高溫天氣,也會用上空調恆溫,一般來說,曬青,搖青,炒制,除了使用現代的機械,和一些技術上的改良外,和傳統茶基本上一致,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正炒的茶葉,一般在次日凌晨到中午進行炒制,在此時間炒制的茶葉俗稱正炒。

消青:一般來說,這種茶葉已經是典型的空調型茶葉了,除了天氣非常好之外,否則,全天候空調恆溫,曬青,搖青,都和正炒有區別,而炒制的時間,一般則推移到次日中午至晚上進行,此為消青。

拖酸:顧名思義,就是拖到它酸,這種茶已經是空調茶的一種極端的作法,其炒制的時間,一般為次日晚上到第三日之間,更有甚者,能拖到幾日之後,此為拖酸。

每種作法在選取原料和加工上都有很大區別的,而且口味也大相徑庭,但正炒的作法,卻是最接近傳統,也最能體現鐵觀音的獨特韻味的。

以上簡述雖是簡單,希望對您有幫助。

2樓:半山腰鐵觀音

通俗講 正炒就是當天晚上炒的。

正炒是傳統做法。

好的正炒茶**也比較貴。

具體看我空間吧。

3樓:平價茶網

樓上的已經說得很清楚。

我喜歡喝正炒的,市場上消青的茶葉會比較多。

鐵觀音茶葉是炒茶葉嗎

4樓:

摘要。親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鐵觀音茶葉是炒茶葉嗎: 解答為:

親親 是的正炒做法:正炒做法基本按傳統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多搖青少攤涼讓茶葉充分完成走水過程,並及時下鍋殺青,所以稱為正炒。正炒做法具有傳統鐵觀音的特徵,幹茶砂綠色明顯,因走水充分湯色黃綠、明亮、透白;湯味滑、活、厚,上等茶花果香濃郁,觀音韻明顯,回味甘甜,口齒留香;葉底色黃綠,有光澤,底片柔軟;安溪茶農自己留著喝的也多數都是這種工藝茶。

因此正炒鐵觀音適合有一定茶齡的茶客,也適合鬥茶。正炒做法是多搖少攤,搖青時間長攤涼靜置時間短,通常稱走水。第一次搖青一般2-3分鐘,第二次搖5-10分鐘,第三次搖青要適當掌握。

小則5-10分鐘,多則20-60分鐘。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應按天氣及生產條件而變化。每次搖青之間,相隔是大約1個小時。

而第三次搖青,要搖到茶青的青氣基本消失,花果幽香起。正炒做法的茶青,在搖青完成後,至殺青時間,一定不能超過次日的中午。

鐵觀音茶葉是炒茶葉嗎。

親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鐵觀音茶葉是炒茶葉嗎: 解答為:親親 是的正炒做法:

正炒做法基本按傳統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多搖青少攤涼讓茶葉充分完成走水過程,並及時下鍋殺青,所以稱為正炒。正炒做法具有傳統鐵觀音的特徵,幹茶砂綠色明顯,因走水充分湯色黃綠、明亮、透白;湯味滑、活、厚,上等茶花果香濃郁,觀音韻明顯,回味甘甜,口齒留香;葉底色黃綠,有光澤,底片柔軟;安溪茶農自己留著喝的也多數都是這種工藝茶。因此正炒鐵觀音適合有一定茶齡的茶客,也適合鬥茶。

正炒做法是多搖少攤,搖青時間長攤涼靜置時間短,通常稱走水。第一次搖青一般2-3分鐘,第二次搖5-10分鐘,第三次搖青要適當掌握。小則5-10分鐘,多則20-60分鐘。

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應按天氣及生產條件而變化。每次搖青之間,相隔是大約1個小時。而第三次搖青,要搖到茶青的青氣基本消失,花果幽香起。

正炒做法的茶青,在搖青完成後,至殺青時間,一定不能超過次日的中午。

喝炒茶葉對嗓子有影響嗎,我經常啞嗓子。

親親 沒有的。

鐵觀音茶葉是如何炒制的呢

5樓:匿名使用者

鐵觀音系福建安溪名產。好的鐵觀音經濟價值很高。炒制鐵觀音技術主要在於抓住「輕篩」、「多篩」、「適時下鍋」、「慢火烘焙」以及「螺轉包揉」等環節。

輕曬」是指曬青程度要輕,以嫩芽萎軟為度;茶青要多篩重篩,要抓住青草氣全部消失,產生自然花香時立即下鍋;烘焙的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破壞鐵觀音固有而獨特的韻味;包揉時要用力旋轉推滾。

1、製茶的方法概括起來有粗製、精製兩大類。粗製生產出各種毛茶;精製則生產出各種品類的成品茶。但是,各種成品茶都是經過毛茶加工後才進一步經過篩、分級、加工、烘焙、賦香等工序出成的。

粗製毛共,有白茶、綠茶、紅茶、黑茶等多種。白茶不經炒制、揉制直接晾乾;綠茶經炒青後揉捻,烘乾;紅茶要先攤晾、悶熱後殺青(即做青),揉制再烘烤;黑茶如泰國鹽茶,是象醃鹹菜乾一樣經醃製後烘乾而成的。

2、鐵觀音炒法之回青做法。

殺青(曬青)-涼青-<1>搖青-涼青-<2>再搖青-再涼青-<3>復搖青-復涼青-發酵-回青(復活)-炒青。

1>搖青5分鐘左右(較嫩的中前期茶青3分鐘左右,較粗的中後期茶青5-7分鐘左右。)

2>再搖青15分鐘左右(較嫩的中前期茶青10分鐘左右,較粗的中後期茶青15-20分鐘左右。)

3>復搖青36分鐘左右(較嫩的中前期茶青25分鐘左右,較粗的中後期茶青35-45分鐘左右。)

3、鐵觀音炒制的關鍵是做青,炒制鐵觀音要篩足五次青(氣溫17-19):第一次篩120轉。目的是「篩活」;第二次篩300轉;使使「行水」;第三次篩600轉;第四次篩1300轉,這兩次目的在於著重破壞葉綠細胞,促進發酵。

第五次篩 500轉,這次是彌補前面的不足,使其葉綠變紅,達到發酵程度。幾次搖青間隔時間分別是兩小時、兩小時半、三小時,一小時半。

什麼是鐵觀音正味茶的炒制方法

6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正炒是安溪人幾百年一直延續至今的鐵觀音炒製法,鐵觀音製作工藝隨著社會對綠色的追求,傳統正炒鐵觀音也有一些改進的工藝做法,正炒茶是不是就是正味茶?正炒和早炒是什麼意思?下面就正炒鐵觀音是不是正味做一詳細介紹。

鐵觀音的製作要經過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等過程。正炒茶就是正味茶,沒有早炒這一說法。

主要有:打青做、輕發酵及正傳統做。打青做、輕發酵做法只是應目前綠色茶的要求及消費者口感要求做了一些工藝改進,與傳統半發酵鐵觀音基本相似,對茶青的要求、成品率相同,做茶時要求天地人合一,且口感、香型、音韻也正傳統基本一致,所以這一類茶都可以稱之正炒鐵觀音,都是鐵觀音高檔品的代表作,一流品質鐵觀音都在此工藝中產生。

傳統正炒是安溪人幾百年一直延續至今的鐵觀音炒製法,缺點:製作工藝複雜且用時長,成品合格率低,需嚴格遵循曬青到多遍晾青、搖青,殺青也早6點至10點,揉碾、求茶、烘乾多遍迴圈等完全傳統工藝,而且色澤不好看、不鮮活,顏色發烏帶褐色。很難引起新茶友的興趣,銷售困難。

正炒做法基本按傳統鐵觀音的製作工藝,並及時下鍋炒青,在茶葉採摘後,第二天早上到中午12點前炒青。中午12點到傍晚6點炒青的茶是削青茶。除了這兩種口味,曾經流行過一段事件的拖酸口味的鐵觀音,是傍晚6點後炒的。

正炒鐵觀音的介紹

7樓:霸王

正炒鐵觀音因合格茶源(鐵觀音茶青)稀少,又合格率特別低,所以正炒鐵觀音產量少市場需求大,**比較高(鐵觀音**高指的是傳統正炒,非指其它工藝製作而成的鐵觀音)。在茶產區當地的茶農及愛茶人都只喝這種茶,也只有此類鐵觀音才有保健功效等方面的表現。人們對鐵觀音的評價也是對傳統正炒鐵觀音的評價,所以在鬥茶時(茶王賽等比賽)、福建朋友之間茗戰、專做高檔鐵觀音品牌所用之茶也全部是傳統正炒鐵觀音。

正炒鐵觀音的品質特點

8樓:狄安夢

正炒做法基本按傳統鐵觀音的製作工藝,並及時下鍋殺青,採青後經搖青、晾青、發酵最遲至第二天上午10點炒青(殺青),所以稱為正炒。正炒做法具有傳統鐵觀音的特徵,幹茶砂綠色明顯,因走水充分湯色黃綠、明亮、透白;湯味滑、活、厚,合格品蘭花香、花果香濃郁,觀音韻明顯,回味甘甜,口齒留香;葉底色泛黃,有光澤,底片柔軟且粘性好;第。

一、二泡茶香較輕,第。

三、四泡香氣極佳,觀音韻突顯,回味泛甘,真正七泡有餘香;對腸胃沒有傷害;也只有此工藝做的鐵觀音才會有茶氣,茶人品此茶可人茶合一。

9樓:小林說茶

介紹傳統正味鐵觀音,從色澤,條形,湯色,口感,茶底去認識。

怎麼鑑別鐵觀音,鐵觀音怎樣鑑別好壞

鑑別。鐵觀音鑑別方法是 幹看外形 和 溼評內質 沖水開泡 這兩個程式。1 外形 主要是觀察鐵觀音的外形 色澤 勻淨度和聞 茶米 的香氣。凡外形肥狀 重實 色澤砂綠,幹茶 茶米 香氣清純的,此類茶即觀音特徵明顯均為上品茶 反之為次品茶。2 溼評品質 茶葉經沸水沖泡後鑑別其香氣 湯色 滋味和葉底。1 嗅...

鐵觀音沖泡方法,鐵觀音沖泡具體步驟

信傲鬆 鐵觀音的品飲仍沿襲傳統的 功夫茶 品 飲方式。用陶製小壺 白瓷 宜興紫砂壺為最佳。為八道 1 百鶴沐浴 洗杯 用開水洗淨茶具 2 觀音入宮 落茶 把鐵觀 音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的五分 3 懸壺高衝 沖茶 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4 春風拂面 亂 沫 用壺蓋或甌蓋輕輕...

鐵觀音的沖泡方法,鐵觀音怎麼泡法 ?

安溪茶農 沖泡按其程式可分為八道 1 白鶴沐浴 洗 杯 用開水洗淨茶具 2 觀音入宮 落 茶 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的五分 3 懸壺高衝 衝 茶 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4 春風拂面 刮泡沫 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淨 5 關公巡城 倒 茶 把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