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福建莆田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啊?詳細一點的啊!!

時間 2023-05-07 03:45:05

1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俗稱端陽或重。

五、重午。興化方言稱「五日節」。

在莆田民間,端午節按照「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的程式進行。在節前,農家巧婦要用五色線為孩子織結長網袋裝熟蛋,織結小線袋裝樟腦丸,縫黃布虎,繡八封圖,裁新衣裳。節日裡先磨米蒸糕,備料包粽,以備祭祖。

又以沿海地區特產麥螺為節日佳品,還流傳美話,曰:「五月初三吸食麥螺,會增長脖子,醫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戶在門、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還在大廳中張貼「鍾馗」像,除鬼孽、保平安。

初五早,人們紛紛上野外,挖集「午時草」(即各種藥草),如蛋草、慕香、野艾、鬼針草、一點紅、木荷……還有大蒜、雞蛋、鴨蛋,全部洗淨,置於露天處「曬午時」,午後,裝入大鍋燒「午時水」,以備全家人洗澡、清潔肌膚,消除疾病,再且以藥草蒸蛋,人吃了「午時蛋」,能殺菌、消病、健身。初五午餐吃頓美味水面,隨後洗澡。小孩洗完澡,要在肚臍、脖子、耳朵、額上抹雄黃,穿新衣,胸前掛樟腦丸、黃布虎、八卦圖和一串午時蛋,既好看又好吃。

賽龍舟。船隊員先把船抬到村前大溝中,兄弟村請船,舉行友誼賽,廚師煮龍船飯、請客,非常熱鬧。那時的「龍船」,有高伸圓正龍頭的稱「老船」,象徵該鄉已有出仕;另一種是翹起平頭畫龍臉的稱「齊頭船」,筆者的故鄉,造的正是「齊頭船」。

每一龍舟隊員22人,船前部掛村旗,旗後一人大搗船鼓,兩邊各有十人划槳,船尾一人撐大槳,村民站滿溝岸高聲吶喊助勁。

2樓:愛講課的多多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和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莆田元宵節的習俗

3樓:來自峴山古靈精怪的灰太狼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

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2、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4樓:匿名使用者

月十五日,古稱上元節,俗稱元宵節,也是古時民間社鼓的結束日(社鼓自十二月十六日起)。元宵節是莆田民間一個重大節日,盛況超過春節,且延續的時間相當長(原因是各村的時間不同,最早的初八,最遲的正月廿九日)。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宮社張燈結綵,擺「宴桌」、疊糕果,鄉民們抬菩薩偶像行儺。

行儺隊伍繞境一週, 家家在廳堂擺設香案,當隊伍經過時,燃燭焚香、放鞭炮、燒柴草、化「貢銀」,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稱「接行儺」。接完行儺,主婦們把餘燼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來年更紅火。是夜,遊燈、「擺棕轎」(跳儺火)、舞龍舞獅,直鬧到天亮。

有的村還「做大棚」(幾班戲子合演大型連臺歷史劇)。有個別村過元宵節的方式極特殊,如城廂區城郊鄉廣甫 仔村的過節方式是在正月十三日清晨五至六時,家家把煮飯的鍋,取出倒扣院子裡「耙」幾下,即算過節。

5樓:匿名使用者

莆田楓亭元宵最出名,是福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6樓:匿名使用者

出遊:一般人們會簽著馬端著香爐打著鼓什麼的像我們村這邊還有就是會看新娘,就是在今年本村結婚的新娘都要重新裝扮起來,大家可以去她家找新娘子玩,分糖果喝桂圓湯啥的。

還有分丁餅。

我阿姨他們家還有跳火的活動。

很多很多的,不同村應該都會有自己跟別村不同的獨特的活動。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除了用艾 菖蒲和蒜這 端午三友 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

端午節的慶祝方式有幾種,端午節習俗都有哪些

端午也稱 端五 端陽 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 重五節,五月節 女兒節,天中節 詩人節 龍日等。雖然叫法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過節的習俗還是基本相同的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有紀念屈原說 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東漢孝女曹娥說和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說。高成鳶表示,這些說法雖然各有各的道理和...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荒唐不負你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 端午考 和 端午的歷史教育 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 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 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