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各地有許多民間習俗,這些習俗或祭祀頌德,或避邪消災,將節日裝點得愈加繽紛多彩。
賽龍舟在南方甚為流行,據說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龍舟的木料極為考究,必須是上好的楠木,還需細緻地抹上厚厚的桐油,這樣做出來的龍舟既防水又能彰顯氣勢。接著雕刻龍頭,塗抹上五彩斑斕的顏色,待晒乾了,請年長者為龍頭點睛。
賽龍舟前,還得舉行祭祀儀式,將雄黃酒粽子撒入江中祭拜屈原。比賽時,鼓手坐在龍舟前端,敲出來的鼓點,時急時舒。橈手們聽令而動,喊著整齊嘹亮的號子,揮舞著手裡的木槳,奮勇向前划進。
舵手穩立舟尾,掌握著行進的方向。因為比賽激烈,所以觀者如潮,場面極為壯觀。
端午節正是艾葉菖蒲飄香的時候,艾葉菖蒲都是一種防病的藥草,以此沐浴,有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功效。有些地方將艾葉菖蒲懸掛門前,用以僻邪驅瘴。晉代《風土誌》載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
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之語,可見民間非常崇尚。還有的地方把艾葉菖蒲研成粉末,裝進香囊裡,掛在小孩的胸前,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防病健身。戀人間則更為講究,心靈手巧的姑娘會繡出精美的香袋,趕在端午節送給自己的情郎,期望幸福。
粽子是端午節特有的節日食品,就粽子的原料來看,一般是用粽葉包裹糯米,蒸熟後食用。據《本草綱目》記載,粽葉具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下血、小便不利、癰腫等功效,千百年來,粽子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各地包裹粽子的方式不盡相同,有三角形、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佐料也變得豐富起來,葷素兼具,有甜有鹹。
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鹹多,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璨紛呈。
還有些端午習俗很具地方特色,如江淮一帶有「破火眼」的習俗,即在早晨洗臉時,在清水裡滴入少許雄黃酒,再用此水擦眼,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更有趣的,是川西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當日,人們爭相購買李子,於街上相互對擲,因「李」有多子之意,被打中者反倒喜笑顏開。
2樓:人魚姬
1. 抹雄黃酒
這個習俗一般都是長江流域的習俗,人們會把艾葉浸泡在黃酒中,然後在門上、窗戶、桌椅等地方抹,黃酒是一種藥材,有殺百毒的效果,抹到孩子的身上可以起到蚊蟲、蛇、蜈蚣不上身的效果。
2. 懸鐘馗像
這個是江淮地區的習俗,一般到了端午節這天,人們家家就會懸掛鍾馗的像,具有鎮宅的效果,這個習俗還是有一個小故事:唐明皇在睡覺的時候夢見一大一小兩個鬼,小鬼偷了楊貴妃的東西,大鬼把小鬼捉住以後吃了,然後唐明皇就通告天下,讓端午節這天都貼上鍾馗的畫像,可以起到去邪魔的效果。這是個故事大家聽聽就可以了,不要當真。
3. 戴五彩繩
這個習俗是起源於漢代,在那是端午節也被稱為「小兒節」,就是到了端午節的時候給孩子佩戴五彩繩,可以起到驅妖避邪的效果,等到端午節以後第一次下雨,然後摘下來扔進雨水中,五彩繩就會化成小龍帶走一些不好的東西,剩下的就會給孩子帶來好運了。
3樓:新的榮耀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最早西晉的《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一項標誌性習俗。相傳起源於紀念屈原投江。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
吃粽子,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
4樓:匿名使用者
在屈原出生前就有端午節了。
插大香、掛菱角、抹紅蛋、點雄黃,是為驅邪;吃棕子 賽龍舟當為祭祀。
5樓:可見**
古裝小姐姐教你開啟端午的正確方式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6樓:nm牛虻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
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3、懸艾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4、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
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5、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擴充套件資料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由上古時代的吳越部族先民以扒龍舟形式舉行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比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早得多。端午習俗甚多,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這些節俗有都著祈福、消災等主題,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
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節期間通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受端午文化影響的國家分別有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國、德國、英國等等。
7樓:匿名使用者
1、吃粽子:粽子也是藥膳的一種。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和荷葉。
2、掛艾葉菖蒲:端午過後,邪氣主要是溼熱、穢濁,所以要芳香化溼,芳香化濁,端午節的習俗中總離不開芳香。
3、佩戴香包: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4、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5、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重要的是全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8樓:弦之月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
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2023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2023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2023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
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
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
「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
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
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
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
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除了用艾 菖蒲和蒜這 端午三友 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荒唐不負你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 端午考 和 端午的歷史教育 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 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 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
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習俗資料?
1 躲端午,舊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躲端午簡稱 躲午 亦稱 躲端五 此習俗宋代似已形成。2 沐蘭湯,是中國節日端午節的一種衛生習俗。首先一身著漢服的女性端著一盆艾葉水,人們排好隊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裡的水,在參加活動的人雙手 額頭 脖頸輕輕拂拭一下,以示驅除晦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