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婉嫕男
白話文是唐宋以來在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起初只用於通俗文學作品,如唐代的變文,宋、元、明、清的話本、**等,及宋元以後的部分學術著作和官方文書。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才在全社會上普遍應用的。
白話文介紹:
白話文又稱語體文、俗語,指的是以現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它是相對於文言文而說的。清末開始的文體改革可以分為「新文體」、「白話文」和「大眾語」三個階段。
人文科學起源問題西方,中國人文科學起源分別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從網上轉的:
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回答,在史學界包括國內國外都有爭議。
講中國文明的起源,首先要說清楚什麼是文明?什麼是中國文明?這樣我們才能談到它的起源問題。
最近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有一部分是集中在「文明」這兩個字的定義上的;例如有人說紅山文化有玉器、有女神廟,證明中國文明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遼河流域;也有人說紅山文化還沒有發展到文明階段,還不具備文明的條件,所以講中國「文明」的起源還談不到紅山文化。
談中國文明起源的問題,第一步是決定「文明」該如何界說,下一步便要決定什麼是「中國」文明。最近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上,這是若干爭辯的焦點,但這個焦點並沒有明顯地揭露出來。爭辯的一方採取所謂「滿天星斗」的看法,主張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因為上述新石器時代六個區域文化都是中國文明的祖先。
爭辯的另一方則以文字、青銅器與城市為界說文明的標誌,指出中國境內最早達到這種標誌的是中原的二里頭文化,所以中國文明的起源還是自中原開始的。
爭辯的兩方都有考古文化的根據,但他們的意見分歧,是因為他們筆下的「中國文明」實際上不是一回事。前者用廣義的界說,相當於「中華民族」的文明,在時代上是連續性的;後者用狹義的界說,以最早的文明相當中國文明,亦即把華夏文明當做最早的中國文明的代表。
說實話,我等才疏學淺,誰對誰錯也搞不清楚。
但是,從現代考古資料來看,殷商以後可以肯定不談以外,那麼究竟中國文明該從那段算起:
1.以裴李崗、老官臺等遺址為代表的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約7000~5000)
2.仰韶文化(約5000~3000)
3.龍山文化(約3000~2200)
4.二里頭文化(約2200~1500)
5.殷商二里岡和殷墟期文化(約1500~1100)
1.從裴李崗、老官臺文化到仰韶文化的階段:一般來看,是自給自足的農村生產階段,手工業沒有專業化,金屬工業缺如或小規模,沒有顯著的戰爭或經常使用暴力的證據,在財富分配上沒有顯著的分化或階級分化,沒有真正的文字。
2.以龍山文化為代表的階段:由於以聚落形態的研究為目標的大規模考古調查在中原尚未廣泛進行,我們對於龍山時代聚落與聚落之間的從屬、聯合關係瞭解還不清楚。
但中原社會到了龍山時代顯然發生了重要的內部變化。夯土城牆的建造與戰爭和人牲遺蹟的發現都指向一個用於戈、有甲兵的新的社會秩序。陶寺的墓地表現了尖銳分化了的階級,並且表現了上屬階級與禮樂的密切聯絡。
手工業分化的專業中有從事骨卜的與製作祭祀陶器的活動,但至今還沒有宮殿建築、青銅禮器與文字的發現。我相信青銅禮器與文字的萌芽可能都在龍山時期,但在目前的資料上看來,龍山與下一個階段的二里頭文化之間是有一道很深的鴻溝的。
3.從二里頭文化到殷商文化的階段:這是有宮殿建築、大規模戰爭、殉人、用人牲與鑄造青銅禮器的階段。
二里頭文化中雖然還沒有文字發現,但它的宮殿建築與青銅禮器表示它與殷商近,與龍山遠。
如果說階級社會便是文明社會,龍山時代至少可以說是初級的文明社會,而二里頭、殷商文化可以說是高階的文明社會。
但以上都只是中原地區的歷史現象。中國其他地區的史前史與歷史時代早期文化也需同樣的分析、分段,各地區可能各有它自己的文明階段。
總而言之,這個問題太複雜,相信還需要更多的發現來論證這個問題。 作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專案的「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始策劃時便確定是「為深入研究我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其研究途徑則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多學科交叉結合。「十五」的「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及其早期發展預研究」,繼續了這一研究途徑。
「預研究」將制訂今後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發展的規劃,相信在新世紀中,很快會出現研究**中國文明的新局面。
人類文明的起源是什麼?
3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最早出現
文明來之光的自是烈日蒸晒的底格里斯
bai河和幼發拉底河du養育的一片荒
zhi原。有一時期,dao人們曾認為文明的搖籃是尼羅河流域,但現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蘇美爾,也就是《舊約全書》中的「希納國」。約公元前2023年時,一些已改進生產技術,正在耕種這片乾旱的荒原的農業公社,成功地完成了從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過渡。
從部落文化過渡到文明,不是因為當時有人想象出城市中心和城市文明才發生的。總之,當時發生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個過程。
4樓:學習二三事
人類文明的起源應該是直立行走和工具的使用吧,記不太清了。
中國古代文化是從什麼地方起源
5樓:最強大腦花
中國文明是多元一體的。牛河梁、大地灣、石家河、良渚等都不在中原。到龍山時代黃河流域才比較突出,夏商周時代中原的中心地位才逐漸形成,即使如此,它的周圍也還有其它青銅文明。
因此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過程,乃是一個由多元連線成的相互作用圈逐步演變為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為主體、並以中原為核心的多元一體格局。這是一個具有自身活力的超穩定結構,往後中國歷史的發展,無論從經濟或者文化或者民族關係等層面上來看,都基本上保持著這一格局,從而保證了中國文明歷史延綿不斷的發展,成為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的一個。
約公元前一萬年的新**時代中國就開始了農業並且不斷改進,公元前七千年前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農業得到相應發展,成為重要的食物**,很多這時的遺址都發現有各類作物的痕跡,這時人群集中而且比較固定,形成比較大的部落,這時人們的房子差不多沒有貧富差別,特別體現在墓葬上。
到公元前五千年前三千五百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大量增加,不過房子還是無我大差別,流行多人合葬沒有個人財富,到了新石器晚期來,在文明最發達的地區有了好的房子和墓葬。
到銅石並用時代早期,情況大變,農業更加發展,工業也得到發展,如玉器,清器、高階陶器,絲綢等都在此時出現,開始有貴族和平民的差別,貴族不斷追求物質享受,只有高檔工業品的出現,才有可能產生財富,財富導政爭奪,於是有了**,城堡等。
到銅石並用時代晚期,即公元前三千年的中後期,考古學上稱為龍山時代,社會文化的發展出現了帶有全域性性影響的轉變。燕遼地區的紅山文化、長江流域的良諸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紛紛走入低谷,而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和中原龍山文化則得到更加突出的發展。人口集中,城邦林立。
山西陶寺等可能是重要的都城遺址,而龍山時代可能已時入初級文明或原始文明。夏代更進一步發展,開始進入文明成熟時期;商周則是古代文明的鼎盛時期。這樣看來,說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應該是比較貼近事實的。
6樓:竹韻清風
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沒法詳細具體的說。
唐朝以前的文言文與白話文為什麼會有懸殊
因為文風不同。1 先秦時代的口語其實就是後來的文言文。2 詩經 裡的風就是民風,就是當時最通俗的流行 但是正是這個 風 對我們來說並不通俗,甚至對唐宋人來說,也不算通俗。3 因為先秦的方言和通俗語言在後來的演變中成為了文言文,也就是所謂的古文。4 在唐朝中期劉宗元和韓愈推行的古文運動,其實就是提倡恢...
李宗吾寫的《厚黑學》原著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
漫漫跑 厚黑學 文言文 厚黑經 採用四句的文句 厚黑傳習錄 宋儒的語錄體 厚黑學是古文嗎 冰暗龍 作者李宗吾是八股出身,寫的是古文,現代大多是翻譯為白話文 無聊的韜 本來作者寫的是古體 有白話版是因為有人翻譯嘛 腦袋上的草 你就看白話本不就行了嗎?不錯的書! 版本演變過很多次呢 今日出版的 厚黑學 ...
古代人日常交流用的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
文言 指在 五四 之前通行的以古漢語為規範的漢語書面語 文言文 用文言寫的文章 所以很明顯,文言是別於白話的古漢語書面語。這裡強調的是書面語,只用於寫作,不用於口語交流。古人的口語 白話 另成系統,與文言不盡相同,倒和我們今天所通行的口語有相似之處。例如 孔雀東南飛 是南北朝廣泛傳頌的民歌,因此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