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原文
夜雨寄北——李商隱(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二、譯文
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去,我還沒有確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漲滿了秋天的河池。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我們一齊坐在家裡的西窗下,共剪燭花,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該多好!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來未有期」的下一句是什麼?
2樓:a5站長網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3樓:南落祭祀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問歸期末有期 下一句是什麼
4樓: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問歸期末有期怎麼讀
5樓:5貴在自知
出自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賞析在南宋洪邁編的《萬首唐人絕句》裡,這首的題目為《夜雨寄內》,意思是詩是寄給妻子的。從詩中「巴山」一語看來,詩寫於巴蜀之地。李商隱曾經應聘到四川,任東川節度柳仲郢的幕僚,時間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
先於此一年,李商隱的妻子卻已故去。給李商隱詩集作箋註的清代人馮浩,儘管認為詩題不必改作「寄內」(因為「集中寄內詩皆不明標題」),但內容卻是「寄內」的。為此,他把詩的寫作時間,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
按馮浩考證,李商隱這一年是在桂州(今廣西桂林)鄭亞的幕府。當年鄭亞由於政敵的誣陷,被貶為循州刺史。李商隱未去循州,由水路經長沙,於次年回到長安。
馮浩認為在歸途中李商隱曾經「徘徊江漢、往來巴蜀」,「於巴蜀間兼有水陸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寫在歸途中經過巴蜀時。近人岑仲勉、陳寅恪曾經指出關於巴蜀之程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其實,馮浩也沒有說得太死。他含糊地說,李商隱這時到過巴蜀,「玩諸詩自見,但無可細分確指」。可見,通常把《夜雨寄北》,說是李商隱寄給自己妻子的;這一說,似還可再斟酌。
李商隱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剛剛踏入仕途,就被捲進了牛、李的朋黨之爭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
朋黨,官僚集團。)852年隨柳仲郢入蜀,實屬迫不得已。仕途多艱,妻子早逝,心境是悲涼的。
幾年以前,當他在徐州盧循正幕府時,他頗為躊躇滿志。「且吟王粲從軍樂,不賦淵明歸去來。」(《贈四同舍》)到四川以後,這種樂觀情緒消失了。
「三年苦霧巴江水,不為離人照屋樑。」(《初起》)他斷絕了與外界的交往,甚至與同府的幕僚也沒有什麼交誼。《夜雨寄北》,寫得一往情深,而且詩寄的「君」,關切地問著他的歸期,他也盼著與「君」「共剪西窗燭」。
這個「君」,至少具備三個條件。一,以往過從較密;二,此刻仍有詩書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從現存的李商隱的詩文看來,有一個人可以成為這樣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詞人溫庭筠。
李商隱在徐州幕時,溫曾有詩「秋日旅舍寄義山李侍御」。李商隱在四川時,也有三首詩寄贈溫。溫的出身較李要名貴些,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裔孫,但他也同樣受到牛黨令狐綯的排擠和壓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與國子助教。
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據,大概可以說,《夜雨寄北》,是李商隱在梓州幕府時寫給溫庭筠的。這樣,或許能更為精細地品味出詩中蘊含的情感內容。
「君問歸期未有期」,詩一開始,就擺出了不可解脫的矛盾。歸期的希望與未有期的失望,兩相對立。悲愴沉痛,籠罩全篇。
「巴山夜雨漲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點題。但是這一景象把歸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緒,渲染得更形象、更濃郁了。獨在他鄉異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
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傷感的。尤其是「漲秋池」三字,秋雨綿綿,把池水都漲滿了。詩人抓住了這一精細的而又富於生活實感的畫面,調動讀者的想象,似乎秋池裡漲的不是秋水,而是詩人難以解脫的痛苦。
絕句雖屬短制,但也講究結構的技藝。前人有言,絕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難,然不過平直敘起為佳,從容承之為是。至如宛轉變化工夫,全在第三句。
這首詩的第三句,就顯示了這種工夫。「何當共剪西窗燭」,宕開一筆,從眼前跳脫到將來,從巴山跳脫到北方(長安),用示現的修辭方法,寫出詩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燭」,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的詩境,但是由夫婦化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濃。
「何當」二字,意思是「什麼時候才能夠」,照應首句「未有期」,既有熱切地盼望,又有難以料定的惆悵。在情意上,與前兩句,似斷非斷。
第四句顯得更為精彩。「卻話巴山夜雨時」,是承「共剪西窗」而來,為順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絕句體裁裡,毫不可惜地運用了重複句意,不能不謂之大膽。
然而,再次出現的「巴山夜雨」,無單調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說,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寫情,那麼這一句的「巴山夜雨」卻是以情寫景。它與「西窗剪燭」,組成一幅溫暖的動態畫面,表現了詩人對於歸期的嚮往,對於「君」的深厚友情。
這給詩中增添了歡欣感。這種歡欣只是一種難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現於將來的欣慰,又加劇了眼前歸期未有期的痛苦。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情感不斷起伏、跳躍,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調又是和諧、統一的。
李商隱的詩,特別是他晚年的詩,感傷情緒很濃。這種感傷反映了時代的黑暗,反映了他個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雖然有些歡欣的折光,總的看來,也是感傷的。
只是這種感傷表現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漲秋池」,隱含了多少豐富的潛臺詞。這裡似乎不是由於夫妻分離而感到的痛苦,實在是深深包含了詩人此時此地回顧一生的哀愁,隱含著對於現實的憤懣與絕望。
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是樸實的,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於象徵、暗示。
這首《夜雨寄北》,表現了李商隱詩的另一種風格:質樸、自然,卻同樣具有「寄託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
李商隱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的下句
6樓:匿名使用者
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是什麼意思
7樓:花落花開隨我意
我問你歸來的時間,你卻沒有時間歸來,巴山下了一夜的雨把池水都給灌滿了。表示了作者思念遠方愛人的相思之情。
8樓:南國蕉客
你問我回來的日期,我也不知道,這時,正是巴山夜雨使秋池漲水的時候。
李商隱《夜雨寄北》的全詩
9樓:000颯露紫
李商隱的復《夜雨寄北制》啊~以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的愛情詩多以典雅華麗、深隱曲折取勝,這首詩,《萬首唐人絕句》中題作《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指妻子。詩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滿了深深的懷念之情。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
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
10樓:匿名使用者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1樓:匿名使用者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12樓:匿名使用者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13樓:雪之韻
李商隱《夜雨寄北》賞析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4樓:陳良清
深思熟慮啊不不不聚聚啊今天挺開心聚聚誇他邋遢他他他天
材料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載酒買花長安道 材料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 夜雨寄北 利用語言常規進行分析 這首詩選自 玉溪生詩 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 今四川省 時寄懷長安妻子之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 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邁編的 萬首唐人絕句 裡,這首詩的題目為 夜雨寄內 ...
求歌名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粵語)
欣欣自 上海灘演唱 葉麗儀 作詞 黃沾 作曲 顧嘉輝 浪奔浪流 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 淘盡了世間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 是愁 浪裡分不清歡笑悲憂 成功 失敗 浪裡看不出有未有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 似大江一發不收 轉千彎轉千灘 亦未平復此中爭鬥 又有喜又有愁 就算分不清歡笑悲憂 仍願翻百千浪 在我心中...
問一下現在別克君威裸車多少錢,別克君威最新報價 別克君威1 6T裸車最低多少錢
要看你是要君威的哪一款啊 君威 2.5豪華版 指導 19.58 萬元 本月成交均價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浙江 17.88 萬元 18.18 萬元 18.0 萬元 18.8 萬元 18.88 萬元 西安 福建 江蘇 18.58 萬元 19.58萬元 19.58萬元 武漢 重慶 四川 河南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