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坐著烏龜去游泳
盂蘭盆節是指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的節日,也稱盂蘭盆會、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該節日為鬼節、施孤,或亡人節、七月半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意義上,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
盂蘭盆中「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
時間農曆7月14日或15日
別稱中元節、鬼節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
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節——農曆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
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它的另一叫法即盂蘭盆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尤以華南為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死亡超過三年的稱老亡人。
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
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徵著五穀豐登,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燈的活動。
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
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綵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
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
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
2樓:湯正清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
中元節是什麼
3樓:林喳喳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4樓:匿名使用者
7月15日是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七月半。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開啟,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 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佛教典故
相傳目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知道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 ,可飯一到口邊就化為灰焰,佛祖釋迦牟尼告訴他,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其母方能濟度,目蓮依佛主之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後來這一傳說形成一種民間習俗,並逐漸演變,從供養僧人演變成供養鬼魂。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用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為禍人間。
久而久之,就有了盂蘭節這一節日。
道教說法
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便稱「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旱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找東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的祭祀儀式。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的普度便統一在七月十五日舉行。
民間祭祖
民間的祭祖活動一般在七月十五之前進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民間通過一定儀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飯,直到送回為止。送回時,燒錢紙封包,稱燒「包衣」,或者還有法事(或佛或道)。
在有些地方(如湖南),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更重要的祭祖的日子。
5樓:幾夢藍花
中元節又稱亡人節、月半。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民間普遍開展祭祖活動。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
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裡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裡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裡還要不住地念叨:
「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十五日(中元節) 俗稱「七月半」、「鬼節」。傳說是日陰間閻王開鬼門,各家遂在神龕設供恭迎祖先亡靈。僧道兩家競辦法 會,亦稱「孟蘭盆會」。
有「釋氏蘭孟,盛於此日;道門寶蓋,獻 在中元」之說。市民無論貧富均購錢紙、金箔,疊成紙錁,裝入 厚紙袋中,上書亡人姓名,然後焚燒,謂之「燒包袱」。《漢口竹枝詞》雲:
「終歲何曾祭祀供,中元包袱萬家同」。 中元節,俗謂冥間眾鬼放假,到陽間享祭。是日多由善堂募 資延僧眾辦「盂蘭會」。
於路旁搭臺,燃燈點燭,奏樂唸經,然後 丟包子、饅頭於臺下,謂之「濟孤魂、野鬼」。但包子、饅頭為活 人搶得,婦女搶到包子,語可「來年得子」,小孩搶得則「一生不受驚嚇」,乞丐更是多多益善。
中元節又稱亡人節、月半。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民間普遍開展祭祖活動。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
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裡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裡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裡還要不住地念叨:
「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6樓:筱靜笙悠
農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七月半。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開啟,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 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民間祭祖
民間的祭祖活動一般在七月十五之前進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民間通過一定儀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飯,直到送回為止。送回時,燒錢紙封包,稱燒「包衣」,或者還有法事(或佛或道)。
在有些地方(如湖南),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更重要的祭祖的日子。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
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節——農曆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
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
8樓:湯正清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
什麼是中元節?中元節應該做什麼
9樓:地下水汙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在中元節這一天人們會祭祖、放河燈、焚紙錠等。
中國最早的中元節,是人們在大地即將豐收之前的祭祀節日,到了道教產生以後,出於社會道德倫理建設的需要,人們才開始將中元節逐步轉變成為了祭祀祖先和祈福後人的節日了。
10樓:yzwb我愛我家
中元節,定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中元節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中元節當天民間一般做下述活動:
家家祭祀祖先,有些還要舉行家宴,供奉時行禮如儀。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畢,閤家再團坐,共進節日晚餐。斷黑之後,攜帶炮竹、紙錢、香燭,找一塊僻靜的河畔或塘邊平地,用石灰撒一圓圈,表示禁區。
再在圈內潑些水飯,燒些紙錢,鳴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迴轉「陰曹地府」。過去,民間在七月初七就要通過一定儀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飯,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為止。現在,逐漸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為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中元節是什麼節?要怎麼過?有什麼習俗?
中元節的各地習俗 河北省 薦新 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 肉脯 酒 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 薦新 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 蒸羊送給外孫,稱為 送羊 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麵羊贈送女兒。山西省 麵人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是什麼節日?它的來源是什麼呢?
中元節,俗稱鬼節 施孤 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 清明節 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 焚紙錠的習俗。農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
中元節是哪一天??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是北方七月十五,華南地區七月十四。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七月半 原是古代祭祖的民間節日,稱為 中秋 起源於東漢後期的道教。中元節俗稱鬼節,石鼓,七月半,佛誕稱為蘭盆節。除夕 清明節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祖節日,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流行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燃放河燈和焚燒紙錠的習俗。中元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