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高夢靈
讀了王羲之的故事,你有什麼啟發?
書聖王羲之,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歷?
2樓: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
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們兩為"二王",另一個兒子王凝之官至左將軍,因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
王羲之父王曠,歷官淮南丹陽太守、會稽內史;伯父王導,歷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將入相,官至太傅,南渡後朝政之穩定,皆賴其力。當時有民諺:“王與馬,共天下”,史書上亦曾記載東晉建立甫初王導與皇帝共同接受大臣朝賀。
可以想見其家族之煊赫。
羲之幼時不善於言辭,長大後卻辯才出眾,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譽。晉大尉郗鑑選擇女婿,“坦腹東床”的典故就出於王羲之。他在當時是朝野看好的人物。
據史書記載,朝廷公卿看重王羲之的才器,屢屢召舉為官,他卻屢屢辭謝。後為徵西將軍瘐亮參軍,累遷至長史,晉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他後來與太原王述不和,稱病去職,歸隱會稽,自適而終。
世稱“王右軍”、“王會稽”,即出自於他的這一番經歷。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由父王曠、叔父王廙啟蒙,七歲善書,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語以大綱”,即有所悟。王曠善行、隸二書;王廙擅長書畫,王僧虔《論書》曾評:“自過江東,右軍之前,惟廙為最,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
”王羲之從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書學薰陶。
王羲之早年又從衛夫人學書。衛夫人名爍,師承鍾繇,妙傳其法。她給王羲之傳授鍾繇之法、衛氏數世習書之法以及她自己釀育的書風與法門。
以後王羲之渡江北遊名山,博覽秦漢以來篆隸淳古之跡,見與衛夫人所傳“鍾法新體”有異,因而對於師傳有所不滿;經觀摩各家,博採眾長,終於“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書法長於楷書、行書、草書等書體。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書聖”。
另外,據史書記載,王羲之還有灑脫漂亮的外在風貌,《世說新語》裡曾說:“時人目王右軍,飄如遊雲,矯若驚龍。”這“飄如遊雲,矯若驚龍”八字,即指其富贍的內心世界。
王羲之晚年移居於剡之金庭(今浙江嵊州市金庭鎮),與當時名士謝安等在此寄情山水,安度晚年,去世後即安葬於瀑布山下(史傳此地為道家的洞天福地之一)。
3樓:倭來自神經病院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集序》、《初月帖》等。
王羲之字逸少,西晉末年(約公元307年)出生於琅琊(今山東臨沂)。東晉太和年間(約公元365年)卒於會稽(今紹興)。
他完成了中國書法由古體的篆隸向今體的楷、行、草的轉化,開創了妍美俊健的書風,框定此後數千年中國書法的大致面貌,而被後人尊為“書聖”。
王羲之首先從變革真(楷)書入手。為了擺脫魏晉以來真書的“古質”,在結字、點劃、書態等各方面加以變革,使楷書結體趨向勻稱俊俏,點劃細微之處蘊蓄變化,挺拔多姿。開創今草,則是刪除了章草中帶有隸書筆意的波磔,加強了用筆的使轉,使得轉折處筆勢連綿,流暢而富有韻致。
王羲之書法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他的作品中處處流露出一種隨心從化,恬淡平和的意境。這和魏晉時玄理的盛行是分不開的。王羲之的書風對後世的影響極大。
尤其是經過唐太宗的大力提倡,他所開創的流美俊逸的書風一直籠罩著中國書壇。唐宋元明諸家,很少聽說沒有臨習過王羲之的。直到清代碑學興起,北派強雄粗獷的風格重新為人們所重視,這種局面才有所改觀。
4樓:聽風之小豬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5樓:在流坑村跳芭蕾舞的橄欖
書聖王羲之,他的一生的經歷是從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書生變成一個書聖,王羲之,王羲之他的書法最有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圖
6樓:yob_小四
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後遷居會稽(紹興),寫下《蘭亭集序》,晚年隱居會稽下轄剡縣金庭,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
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
王羲之擅長書法,少從衛夫人(鑠)學書法,後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博採眾長,精研體勢,一變漢魏以來波挑用筆,獨創圓轉流利之風格,隸、草、正、行各體皆精,被奉為“書聖”。其作品真跡無存,傳世者均為臨摹本。其行書《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草書《初月貼》、正書《黃庭經》、《樂毅論》最著名。
羲之幼時不善於言辭,長大後卻辯才出眾,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譽。晉大尉郗鑑選中他為女婿,“袒腹東床”的典故就出於王羲之(見《世說新語·雅量》)。朝廷公卿著重王羲之的才器,屢屢召舉為官,他都辭謝。
後為徵西將軍瘐亮參軍,累遷長史,進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王會稽”。後與太原王述不和,稱病去職,歸隱會稽,自適而終。
書聖王羲之的一生是怎麼樣的?
7樓:易書科技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也是中國書法史上最負盛名的書法大師。
王羲之於公元303年出生在山東琅邪的臨沂,王家是當地的高門望族,也是書香門第。父親王曠是淮南太守,收藏了很多書,又酷愛書法。自幼受著這種文化的薰陶,王羲之非常喜愛讀書習字。
四歲時,他就爬到桌子上,讓父親教他練習寫字。七歲時,他的字就已經寫得很像樣子了。
他非常注意**父親寫字。有一次,他看見父親在寫字的時候手裡拿本書,一邊欣賞,一邊讚歎,十分的珍愛,看完後還仔仔細細地收藏好。王羲之納悶,這是一本什麼書呢?
父親如此珍惜?一天,趁父親外出,他走進父親的書房在書裡尋找,終於找到了那本關於書法的書和字帖。他如獲至寶,不僅認真讀,而且照著書上說的去練。
沒多久,父親看到小羲之的書法大有長進,就誇獎他。羲之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聽了以後非常高興;又拿了一些書給他看,還對他寫的字進行講評,最後鼓勵他說:
“練習書法沒有什麼訣竅,就是一個辦法,下苦功多練!你就好好地練吧!”
小羲之受到了誇獎和鼓勵;學習和練習就更加刻苦了。十歲時,為了讓他學習不同的風格和技法,父親請了當時很有名的女書法家來給他當老師。這老師名字叫衛鑠,年已六十,人們都稱她為衛夫人。
她待人和氣、親切,但是對學生要求極嚴格。衛夫人叫王羲之把他練習寫的字拿來看,邊看邊說:“唔,基礎不錯嘛,但是,你不要自滿,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要繼續努力,才能有成績。
”衛夫人教小羲之是十分耐心的,發現他寫字的姿勢不對,就說:“寫字的姿勢是非常重要的,姿勢端正,寫的字也會端正,身子歪了,字就會寫得不正。”於是衛夫人糾正了小羲之的姿勢。
她手把手地教他。還說:“練習寫字,心不要浮躁,要沉靜下來,一筆一畫,絕不能馬虎,每一筆都要寫到位,橫就一定要平,豎就一定要直,一點都不能歪和斜。
這樣寫出的字才端正。”
在衛夫人的輔導下,王羲之一絲不苟、不厭其煩地練習書法,寫不好了,就重來。他像著了迷似的。
為了練字,他每天要用去大半天的時間,甚至吃飯、走路或與朋友閒聊,也總是用指頭在自己身上橫豎撇捺地比劃,揣摩字的結構。久而久之,他的衣服都被手指劃破了。
王羲之向衛夫人學習書法後,為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還渡江北遊名山大川,見到了李斯、曹喜等人的書法,又見到了鍾繇、樑鵠的墨寶,又學習蔡邕《石經》三體書,又從族兄那裡見到張昶的《華嶽碑》,刻苦學習各種書體。王羲之曾在一水池邊練習書法,久而久之,池水都被墨染黑了。他精心鑽研書法的體勢;對古代書法進行革新變化,博採眾家之長而熔於一爐,創造出了自己的妍美流麗的獨特書體,在我國書法史上有“書聖”的美稱。
青年王羲之以耿直坦誠著稱。王府是名門望族,就連太傅郗鑑也想把女兒許配給王家子弟。有一天,他派遣一名門客給王羲之的父親送去一封書信,說明此意。
王父立即對來客說:“你到東廂去任意挑選就是了。”門客到東廂一看,王府子弟眾多,或讀書,或舞文弄墨,一聽說太傅派人來挑女婿,都矜持得畢恭畢敬,大氣兒不敢出。
唯有一個青年仰臥在床上,露出肚皮,好像沒這回事兒一般。這位門客回去向郗太傅回報以後,想不到太傅點頭笑道:“就要這個在東廂露出肚皮的人了,他一定不是一般人物。
”事後一打聽,才知那人是王羲之。這就是著名的“東廂坦腹”的故事,後來就把“東床”作為女婿的代稱。由此可見王羲之**不羈的性格。
王羲之一生酷愛書法,渴求與山水、白鵝為伴,過自由、恬淡的生活。
王羲之早年因才德俱佳,又是世族子弟,多次被舉薦、徵召,但他自稱“素自無廊廟志”。後來入朝,也並不以名利為重,常與平民百姓、道士交往,留下許多佳話。他很喜歡鵝,會稽有一孤居老太養了一隻善鳴的鵝,王羲之在市場上沒能買到,便攜眾多親友一起前去觀賞。
老太聽說王羲之要來,受寵若驚,專門殺了那隻鵝以款待王羲之一行,王羲之為此嘆惜多日。王羲之還曾為山**士抄寫《道德經》,寫完後手提鵝籠而歸,非常得意。
王羲之關心國家,視名利如浮雲,去官以後更是與名士、文友們暢遊山水、賦詩垂釣為樂。他曾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許邁說修煉必須別離親友,王羲之感慨道:“年在桑榆,自然當此。
頃正賴絲竹陶寫,唯恐幾輩覺,損其歡樂之趣。”愛子之情溢於言表。
王羲之五十九歲時去世,朝廷追贈他為金紫光祿大夫。但七個兒子遵從父訓,堅決謝絕了。王羲之不僅以身教告誡子女不慕名利,更以難得的慈父惰懷教導他們練習書法。
七個兒子均善書法,尤其是王獻之,以其卓越的書法造詣與父親王羲之並稱“二王”。
王羲之為什麼被稱為「書聖」,為什麼王羲之被尊稱為書聖
老是跑龍套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王羲之書聖地位的確立,有其演變過程。南朝宋泰始年間的書家虞和在 論書表 中說 洎乎漢 魏,鍾 繇 張 芝 擅美,晉末二王稱英。右軍書名蓋世於當時,而宋齊之間書學地位最高者則推王獻之。獻之從父學書,天資極高,敏於革新,轉師張芝,而創上下相連的草書,媚妍甚至...
為什麼王羲之被尊稱為書聖,王羲之為什麼被後人稱為“書聖”?
王羲之是東晉 公元317 420年 時期的大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極高,達到了 見其力透紙 觀其形生輝 的境地,因而被人們尊為 書聖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
為什麼同事不能成為朋友,同事為什麼不能成為朋友
同事之間也不是不可以成為朋友,但是成為真心的朋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公司裡面往往都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而且裡面的人基本上都是以利益為重。同事也可以成為朋友,但是如果只是工作上認識,工作上有交流,私下沒有交情,就不一定能成為朋友了。特別是同事之間存在著競爭,有時候競爭激烈,都有敵意就更不能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