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尋荀文化
《史記·荀卿列傳》記錄了他的生平。荀子於五十年始來遊學於齊,至襄王時代「最為老師」,「三為祭酒」。後來被逸而適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家居蘭陵,在此期間,他曾入秦,稱秦國「治之至也」。
又到過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面前。最後老死於楚國。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亦因為他的兩名**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學者,荀子也因其**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荀子》(唐代楊倞為其作注,因為荀子受歷代學者的抨擊,故其註釋者不多。直至清代考據學興盛,註釋校訂者才有所增加。現代研究荀子的學者也較古代有所增加。)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祕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以孔子為聖人,但反對孟子和子思為首的「思孟學派」哲學思想,認為子弓與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
荀子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慾望,若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性惡」,須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通過「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在天人關係上,荀子主張「明於天人之分」,認為天有「天職」,人有「人分」,人能制天命而用之。另外,荀子繼承孔子的地方,還在於他對於禮和師法的重視。
2樓:
荀子倡性惡論,故特別強調後天之學習,所謂「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故其論學甚詳,《勸學》、《修身》、《不苟》等篇,每多修身進學之警策。政治之基礎在經濟,故荀子又詳論「足國之道」,主張「節用裕民,而
善臧其餘」,主張「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以為「如是則國富矣」(13)。荀子又以為「國計之極」,在「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13)。此一財政原則,向為兩千年來發展封建經濟之金科玉律,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以哲學觀而論,荀子乃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之代表。荀子以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又主張「制天命而用之」,「應時而使之」。
既揭示了自然規律之不可抗拒,又強調人類之能動性。至如《解蔽篇》之**思維原則,《非相篇》之反對相術,亦皆為研究哲學者所當注意者。
3樓:匿名使用者
荀子(前313-前238)戰國後期思想家。名況,趙國人。
荀子是一位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認為星墜日食,颳風下雨,春生夏長,是自然界的變化,自然界的變化又是有一定規律的。人力能夠征服自然,應該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
這是一種人定勝天的思想,它反映了戰國時期人們對自然鬥爭力量的加強.
4樓:桐軍夷婉麗
哲學思想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祕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以孔子為聖人,但反對孟子和子思為首的「思孟學派」哲學思想,認為子弓與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
荀子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慾望,若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本惡,須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來「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
荀況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他的學問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傳統。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面的內容。
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
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在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了他關於學習的見解。中**調「學」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博學才能「知助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絡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
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國家要興旺,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認為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出榜樣,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
《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於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風格,對後世說理文章有一定影響。《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了以賦為名的文學體裁;他採用當時民歌形式寫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運用說唱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學術思想,對後世也有一定影響。
荀況不愧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
此外,荀子還是陰陽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5樓:到永久
荀子的主要思想:天道自然的思想、「天行有常」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1、天道自然的思想:在荀子看來,天為自然,沒有理性、意志、善惡好惡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
他把陰陽風雨等潛移默化的機能叫做神,把由此機能所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以為,天不是神祕莫測、變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這一規律不是神祕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賴於人間的好惡而發生變化。
人不可違背這一規律,而只能嚴格地遵守它。
3、「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荀子看來,與其迷信天的權威,去思慕它,歌頌他,等待「天」的恩賜,不如利用自然規律以為人服務。荀況強調「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
甚至以對天的態度作為君子、小人之分的標準。強調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觀能動性,主張「治天命」、「裁萬物」、「騁能而化之」的思想。
擴充套件資料
荀子儒學地位
荀子在儒學體系中的地位,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1.荀學具有學術批判精神,具備相容幷包的意識,體現了戰國百家爭鳴走向學術交融的歷史趨勢。無論從哪個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學術史、思想史價值應該給予發掘。
2.荀子對儒學經典的傳授居功甚偉。漢代儒學,不僅「禮學」出自荀學,「詩經學」乃至於「春秋學」都與荀學有關。
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論》認為「荀卿之學,出於孔氏,而尤有功於諸經」,並對荀子的「傳經」作了詳細考證,為經學史研究的學者所基本同意。當代大儒徐復觀也曾高度評價荀子在經學史上的地位。
3.荀子密切關注現實世界的變化,充滿事功精神。荀子講學於齊、仕宦於楚、議兵於趙、議政於燕、論風俗於秦,對當時社會的影響不在孔孟之下。
孔子不入秦,荀子卻對秦政、秦俗多予褒獎,而同時批評其「無儒」。這說明他在堅持儒學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還在努力爭取擴大儒家的政治空間。
俯仰於政治與學術之間,荀子所體現的務實精神,應該是漢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物件。他們都為儒學適應時代環境、進而尋求新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6樓:慧慧的網盤
主要思想: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
7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荀子作品:《荀子》,主要思想是仁義、王道;「君舟民水」的關係;性惡論。
8樓:匿名使用者
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認為是最好的治國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
9樓:滿意請採納喲
1.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將「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觀化與規律化,見於他的《天論》一文。「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在荀子看來,天為自然,沒有理性、意志、善惡好惡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陰陽風雨等潛移默化的機能叫做神,把由此機能所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為,天不是神祕莫測、變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這一規律不是神祕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賴於人間的好惡而發生變化。人不可違背這一規律,而只能嚴格地遵守它。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天道不會因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變,對人的善惡分辨完全漠然置之。
荀子對傳統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態度,認為自然的變化與社會的治亂吉凶沒有必然的聯絡。認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種宗教儀式,僅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盡「人道」而非「鬼事」。(《禮論》)
3.「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各有自己的規律和職分。天道不能干預人道,天歸天,人歸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亂吉凶,在人而不在天。
並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職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治人」(《禮論》)「天有其時,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論》)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來,與其迷信天的權威,去思慕它,歌頌他,等待「天」的恩賜,不如利用自然規律以為人服務。荀況強調「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對天的態度作為君子、小人之分的標準。
強調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觀能動性,主張「治天命」、「裁萬物」、「騁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確的宣稱,認識天道就是為了能夠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10樓:張敦揚小男神
一、「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將「天
」、「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觀化與規律化,見於他的《天論》一文。
在荀子看來,天為自然,沒有理性、意志、善惡好惡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陰陽風雨等潛移默化的機能叫做神,把由此機能所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
二、「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為,天不是神祕莫測、變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這一規律不是神祕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賴於人間的好惡而發生變化。
三、「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各有自己的規律和職分。天道不能干預人道,天歸天,人歸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亂吉凶,在人而不在天。
四、「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來,與其迷信天的權威,去思慕它,歌頌他,等待「天」的恩賜,不如利用自然規律以為人服務。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王陽明思想主張,王陽明的思想主張 王陽明主張什麼思想
說的那麼複雜!其實通過王陽明傳就可以看出 王陽明的思想其根本就是 知行合一 說白了就如同是今天的 實用主義 就是所有的理論都是為了實踐而生的,但是是在 主忠信 基礎之上的 實用 其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的做法就完全體現了這種思想!事件 1平定江西叛亂 其手法根本就沒有什麼仁義,道德!就是不惜一切手段平定...
關於孔子的主張,孔子的思想主張
孔子的主張就是以人為本,馬棚失火,受傷的可能是工人 馬伕等社會地位較低者,但孔子不論封建等級,而是平等的關懷每一個人,而馬在古代雖然屬於貴重財物,但是顯然不能和人相提並論。孔子的行為表現了一種樸素的人文主義,人文精神得以產生,人的尊嚴由此得到肯定。這種表現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孔子說過 吾道一以貫之 ...
李贄的思想主張,李贄的三個思想主張
睡在陽臺 李贄以孔孟傳統儒學的 異端 而自居,對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 重農抑商 假道學 社會腐敗 汙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張 革故鼎新 反對思想禁錮。政治 抨擊程朱理學 李贄深受 陽明學 支流 泰州學派 影響,且以 異端 自居。針對當時官學和知識階層獨奉儒家程朱理學為權威的情況,貶斥程朱理學為偽道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