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的(登樓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只要寫作背景啊

時間 2021-10-15 00:27:54

1樓:東東茶

此詩抒寫詩人對國家災難的深重憂思和自己報國無門的無限感傷。

首聯提挈全篇,「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點。當此春光濃豔、繁花似錦的三月,花近高樓,正好賞玩,而詩人登臨卻觸景傷情,百感交集,不能自已。「傷心原不在花,在於萬方多難」(《金聖嘆選批杜詩》)。

蓋此際兵戈未息,時事擾攘也。全詩以倒裝句法開篇,語極頓挫。花傷客心,與《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一樣,均是以樂景寫哀的反襯手法。

頷聯緊承「登臨」,寫所見之景。遼闊的成都平原上的爛漫春色,伴著錦江春水的湧動,充塞於天地之間。「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變化如蒼狗」(《可嘆》)。

玉壘山頭飄忽起滅的浮雲,使詩人聯想到古今世勢的紛紜變化。其中的「今」,暗含著「安史之亂」以來世事的蒼黃反覆。兩句即景抒情,思接千載,巨集麗奇幻,境界闊大。

清人沈德潛評此詩「氣象雄偉,籠蓋宇宙」(《唐詩別裁集》),主要就是針對這兩句說的。腹聯即由第四句生髮開去,正面敘寫「萬方多難」的時局,也是登臨所想。「萬方多難」,不可能全寫,故只重點寫吐蕃陷京師擾四川等事,這是安史之亂後的大難。

上句「終不改」反承第四句的「變古今」,明言大唐帝國氣運久遠。也正因為作者堅信「朝廷終不改」,故下句針對吐蕃的覬覦而告以「莫相侵」。詞嚴義正,浩氣凜然,在如焚的焦慮中透著堅定的信念。

明人王嗣奭雲:「『北極朝廷』如錦江水源遠流長,終不為改;而『西山盜寇』如玉壘之雲倏起倏滅,莫來相侵」(《杜臆》)。很好地闡明瞭腹聯與頷聯的內在聯絡。

尾聯就登樓所見古蹟以寄慨,遣辭委婉而諷刺深切。上句大意是說蜀後主劉禪如今仍然得享祭祀,但其人實為無道亡國之君,只令人感到其可憐罷了。這完全是借眼前古蹟,慨嘆劉禪任用小人而亡國,,對唐代宗寵信宦官程元振、魚朝恩以致釀成萬方多難盜寇相侵的局面予以尖銳而深刻的諷刺。

結句自傷寂寞。杜甫是一個「濟時肯殺身」、「時危思報主」的人,而當此萬方多難之際,自己卻只能若躬耕隴畝時的諸葛亮「好為《樑甫吟》」一樣,於此登樓吟詩,而垂暮多病,志向莫伸,豈能不令人悲慨!這正是首句「花近高樓傷客心」的主要原

2樓:

這首詩寫於成都,時在代宗廣德二年(764)春,詩人客蜀已是第五個年頭。上年正月,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安史之亂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長安、立傀儡、改年號,代宗奔陝州事;隨後郭子儀復京師,乘輿反正;年底吐蕃又破鬆、維、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繼而再陷劍南、西山諸州。詩中「西山寇盜」即指吐蕃;「萬方多難」也以吐蕃入侵為最烈,同時,也指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的日益衰敗景象。

杜甫創作春望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3樓:飛來君

這是杜甫「安史之亂」期間在長安所作的。

安祿山起兵反唐,由於唐玄宗寵妃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誤導玄宗,把守潼關的哥舒翰派到關外攻打叛軍大本營,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祿山沒有了勁敵,一下子就攻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妾皇子,與大臣們逃往靈武。

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

唐肅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州前往靈武投奔唐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後被困居住在長安。這首詩作於次年三月。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當時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淒涼。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傷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詩人在這首詩中表現了愛國之情。

國已破,家無存,親人散,顛沛流離。

杜甫詩三首寫作背景

4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一生好象一共寫過三首題為《望嶽》的詩。第一首作於他大約二十五歲「遊齊趙」時,當時他襟懷浩蕩,眼界空闊,一落筆即雲:「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被後人稱為是「神助之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二語奇峭;而「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寫盡望鳥人真切感受;最後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身在嶽麓而神至嶽巔,寫得有力如虎,遒勁峭拔。雖沒有「登峰造極」而泰山的真形已盡落眼底矣。

這是他青年時面對自然的風度,子在川上,何其灑脫!

十八年後,他在陝西,在去華州的路上,作了第二首《望嶽》。這一次他望的是西嶽華山:

西嶽 竦處尊,

諸峰羅列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

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

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後,

高尋白帝問真源。

這一年他四十多歲,正是外面兵荒馬亂,內心憂悶不快的中年。這一首《望嶽》不如上一首著名。原因當然多矣,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詩人沒有心勁--一二句還來勢不弱,可見詩人心力,可是三四句即以「安得」二字借天仙而出我語了,七八兩句更是有氣無力地說:

還是等以後吧……,和前一首《望嶽》的後兩句相比,同樣有「等以後」的意思,可是前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何等的豪邁,而此兩句又是何樣地消沉!

中年負累,詩心躑躅,皆然也。

中年望嶽,詩語嚅嚅,誠然也。

當代著名詩人西川曾有詩句雲:

田野上三棵榆樹並肩而立

如同老人 女人和孩子

詩句酷似杜甫望西嶽詩之一二句,如果不能說這是句出有典,就應該說他們兩個於此有同好焉。事實上杜甫的這首詩中,也只有這兩句好。

無獨有偶,杜甫五十八歲那年,在南方,竟又寫了一首《望嶽》,這一次,他望的是衡山。

這可是杜甫的老年之望啊,我是真不敢翻讀這首詩,真不敢面對杜甫的晚年。

可以想象,老年杜甫的望嶽之詩,一定有更多的孤憤和難受。

他為什麼要只是遠遠地望呢?

他為什麼不也登上去呢?

是啊,杜甫老先生是多麼想登高望遠啊,可是,當他終於登上高處以後,他所寫的,或者說他所感受到的,卻竟然是--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鬃,

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就是杜甫著名的《登高》,這就是杜甫的悲劇:於仕途政治,他一生都在遠遠遙望而徒生嘆息,縱有凌雲之志,卻一直沒有飛翔的機會;面對舉足可至的自然之高處,他竟然也是遠望的時候多而登臨的時候少,一朝登臨了,自己卻已經是垂垂老矣的多病暮年,縱有老驥伏櫪的壯心,然而一切卻畢竟是晚了!沒有哪一顆苦瓜不是結在同一根苦藤上,杜甫當時寫《登高》,肯定只是出於直覺和感覺,可是,他竟於無意中為自己的心靈寫下了一首「史詩」--如果杜甫只是國家民族的「詩史」,那他作為一個千年的大詩人就是有殘缺的,他的詩,同樣也是他自己生命的歷史,因此,他才無愧於他頭上那一頂光芒四射的詩人桂冠!

讓以往的偉人們登高望遠吧,讓我們這些後來者從他們的作品中登高矚望他們比大自然更為美麗壯觀的心靈,以及痛苦。

要杜甫的詩 以及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還有杜甫寫詩時的年齡

杜甫創作《春望》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5樓:龍

這是來一首五言律詩,作於唐肅源宗至德二bai年(757)。當時長安被du安史叛軍焚掠一空zhi,滿目淒涼。dao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傷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詩人在這首詩中表現了愛國之情。 國已破,家無存,親人散,顛沛流離的殘酷現實。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

」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流傳千古之名言。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現代文譯文】

國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舊存在,

春天的長安城滿目淒涼,到處草木叢生。

傷感國事,看到美麗的花兒都禁不住落淚,

傷心離別,聽到婉轉的鳥鳴都害怕。

多個月戰火連續不斷,長久不息,

家書珍貴,一信難得,足矣抵得上萬兩**。

愁白了頭髮,越搔越稀少,

少得連簪子都插不上了。

杜甫《蜀相》的寫作背景誰知道,杜甫的《蜀相》的全詩分析。

背景 蜀相 一詩,依照仇兆鰲注,斷為公元760年 唐肅宗上元元年 春天,杜甫 初至成都時作 公元759年 唐肅宗乾元二年 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 同谷 今甘肅省成縣 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當年蜀漢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諸葛亮廟,稱武侯祠。公元7...

杜甫寫的關於春的詩,杜甫寫春天的詩全部

杜甫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 春望 江畔獨步尋花 黃 四 娘 家 花 滿 蹊,千 朵 萬 朵 壓 枝 低。流 連 戲 蝶...

《馬》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馬詩的寫作背景

馬 背景資料 布封的 馬 從科學的角度比較客觀地描述了動物的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學習這篇文章,同學們要反覆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思想內容,把握馬的性格特徵,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感悟從馬身上所折射出來的可貴的精神品質。布封 馬 原文 這種動物的天性絕不凶猛,它們只是豪邁而獷悍。雖然力氣在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