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遊園不值》我家洗硯池頭有一棵梅樹
每一朵開放的花都是用淡墨染成的
不求人誇獎它的顏色好
只求保留一股永駐人間的正氣
表達了作者自己的心志.
《飲湖上初晴後雨》晴天的西湖,波光閃閃,景色十分好
雨天的西湖,霧氣迷茫,也有一番情趣
要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無論是淡裝還是濃裝,都很合適
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
《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西湖六月的風光
到底和別的季節不一樣
滿湖的蓮葉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碧綠一片
在陽光的照應下,蓮花呈現出了非同一般的紅來
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歎賞之情.
參考資料:媽媽是語文老師
回答者:∮蜜桃酷★ - 魔法學徒 一級 3-14 22:12
《遊園不值》詩意:
大概是園子的主人愛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腳印吧。輕輕地敲那柴門,好久也沒有人來開。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開得正旺的紅杏有一枝伸出牆外來了。
感情:是一首讚美春天的詩。
作者簡介: 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原姓李,後嗣龍泉(今浙江龍泉)葉氏。長期隱居錢塘西湖,《遊園不值》廣為傳誦。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意:
波光閃動下的西湖很美好,山色迷濛中的景色也很新奇。我要把西湖比作絕代佳人西施,無論淡妝或濃抹同樣都適宜。
感情:表達了對西湖美景的讚美之情。
作者簡介: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詩人,其散文和詩詞都是一流的,書法和繪畫也有傑出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詩想像力豐富,雄渾奔放,作品大都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具有獨特的風格。
《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詩意:
到底還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風光與其他時候大不相同。蓮葉接天一望無際的碧綠,荷 花映日呈現出異樣嬌紅。
感情:表達了作者對西湖六月美景的讚美之情。
作者簡介:楊萬里,南宋江西吉水人。著名詩人,與陸游、范成大等齊名。
一生作詩二萬多首,流傳下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詩構思新巧,風格清新活潑,平易自然。語言通俗曉暢,自成一家。
2樓:巴不得不得不
《遊園不值》詩意:
大概是園子的主人愛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腳印吧。輕輕地敲那柴門,好久也沒有人來開。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開得正旺的紅杏有一枝伸出牆外來了。
感情:是一首讚美春天的詩。
作者簡介: 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原姓李,後嗣龍泉(今浙江龍泉)葉氏。長期隱居錢塘西湖,《遊園不值》廣為傳誦。
《飲湖上初晴後雨》詩意:
波光閃動下的西湖很美好,山色迷濛中的景色也很新奇。我要把西湖比作絕代佳人西施,無論淡妝或濃抹同樣都適宜。
感情:表達了對西湖美景的讚美之情。
作者簡介: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詩人,其散文和詩詞都是一流的,書法和繪畫也有傑出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詩想像力豐富,雄渾奔放,作品大都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具有獨特的風格。
《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詩意:
到底還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風光與其他時候大不相同。蓮葉接天一望無際的碧綠,荷 花映日呈現出異樣嬌紅。
感情:表達了作者對西湖六月美景的讚美之情。
作者簡介:楊萬里,南宋江西吉水人。著名詩人,與陸游、范成大等齊名。
一生作詩二萬多首,流傳下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詩構思新巧,風格清新活潑,平易自然。語言通俗曉暢,自成一家。
飲 湖 上 初 晴 後 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大文學家,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縣人。他的散文、詩、詞、書法、畫等都有傑出成就,是古代的一個藝術全才。他一輩子三分之二的歲月過著官吏生活,早年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屢次遭到貶(biǎn)斥,歷任杭州、黃州等地的地方官,後來被起用,擔任京官。
晚年又被貶謫(zhé)到惠州、儋(dān)州等邊遠地區,死在常州。
他擔任徐州官職時,黃河潰堤,他號召並親自參加搶救,保全了一州人民的生命財產。在杭州刺史任內,疏導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頃(一百畝叫一頃),並築堤防,人民叫它「蘇堤」。至今以「蘇堤春曉」聞名。
他的詩氣勢雄渾,語言奔放,想象豐富,不用古人用過的對事物的比擬,用多種形象來比擬事物,象串串明珠,構成了他詩中的浪漫主義色彩。
[註釋]
①飲湖上:在西湖上喝酒。 ②瀲灩(liàn yàn):水波閃動。 ③方:剛剛,副詞。
④西子: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西施。 ⑤淡妝濃抹:淡雅的妝束,濃豔的打扮。
[譯詩]
天晴時波光粼粼,西湖的景緻真好,
下雨時山色迷濛,西湖的景緻更神奇。
真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的美女西施,
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總是那麼適宜。
[賞析]
這是詠西湖的一首詩,作於熙寧六年(1073),原詩共兩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詩人特別喜歡西湖,也寫了不少歌詠西湖的詩,其中這首最為傑出。這首詩是詩人與朋友泛舟湖上,飲酒賞玩,看到麗日晴天和雨中西湖的不同景緻,有感而作。
詩人認為晴天的西湖和雨中西湖都是美好的,表達了詩人不盡的讚美之情。「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頭兩句寫景,景中蘊情。晴天時西湖水面碧波盪漾,一望無際,的確十分美好;但在下雨的時候,山色迷茫,若隱若現,也同樣奇妙。
西湖之景真是美不勝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兩句用比喻翻進一層,表現了對西湖不盡的愛。詩人把西湖比成美女西施,不管是濃抹還是淡妝,總是那麼得體。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那麼誰能不愛西施呢?詩人對西湖傾注了不盡的愛,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把西湖比成西子,在詩人的其它詩篇中也屢屢出現,可見詩人對這一比喻十分得意。
由於此詩流傳廣遠,西湖也遂有西子湖這一美稱。這首詩比喻新穎獨特,極富餘韻,而且又喻中含喻,如以「水光瀲灩晴方好」比喻濃抹,以「山色空蕩雨亦奇」比喻淡妝,迴環往復,別具特色。
遊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註釋】 這首詩情景交融,千古傳誦。詩人去朋友家遊園看花,
長滿蒼苔的路上遍印著詩人木屐釘齒的痕跡,敲了半天
柴門,沒有人來開。詩人從露在牆頭的一枝杏花想象出
滿園的春色,說園門雖然關得緊,春色卻是關不住的啊!
遊園不值 : 遊園沒有遇到人。
小扣 : 輕輕地敲。
柴扉 : 柴門。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註釋]
1.曉:早晨。 淨慈寺:全名「淨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祕書。
2.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4.別樣: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物件,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讚歎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巨集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
光宗召為祕書監。工詩。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
有《誠齋集》
3樓:匿名使用者
飲 湖 上 初 晴 後 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大文學家,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縣人。他的散文、詩、詞、書法、畫等都有傑出成就,是古代的一個藝術全才。他一輩子三分之二的歲月過著官吏生活,早年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屢次遭到貶(biǎn)斥,歷任杭州、黃州等地的地方官,後來被起用,擔任京官。
晚年又被貶謫(zhé)到惠州、儋(dān)州等邊遠地區,死在常州。
他擔任徐州官職時,黃河潰堤,他號召並親自參加搶救,保全了一州人民的生命財產。在杭州刺史任內,疏導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頃(一百畝叫一頃),並築堤防,人民叫它「蘇堤」。至今以「蘇堤春曉」聞名。
他的詩氣勢雄渾,語言奔放,想象豐富,不用古人用過的對事物的比擬,用多種形象來比擬事物,象串串明珠,構成了他詩中的浪漫主義色彩。
[註釋]
①飲湖上:在西湖上喝酒。 ②瀲灩(liàn yàn):水波閃動。 ③方:剛剛,副詞。
④西子: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西施。 ⑤淡妝濃抹:淡雅的妝束,濃豔的打扮。
[譯詩]
天晴時波光粼粼,西湖的景緻真好,
下雨時山色迷濛,西湖的景緻更神奇。
真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的美女西施,
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總是那麼適宜。
[賞析]
這是詠西湖的一首詩,作於熙寧六年(1073),原詩共兩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詩人特別喜歡西湖,也寫了不少歌詠西湖的詩,其中這首最為傑出。這首詩是詩人與朋友泛舟湖上,飲酒賞玩,看到麗日晴天和雨中西湖的不同景緻,有感而作。
詩人認為晴天的西湖和雨中西湖都是美好的,表達了詩人不盡的讚美之情。「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頭兩句寫景,景中蘊情。晴天時西湖水面碧波盪漾,一望無際,的確十分美好;但在下雨的時候,山色迷茫,若隱若現,也同樣奇妙。
西湖之景真是美不勝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兩句用比喻翻進一層,表現了對西湖不盡的愛。詩人把西湖比成美女西施,不管是濃抹還是淡妝,總是那麼得體。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那麼誰能不愛西施呢?詩人對西湖傾注了不盡的愛,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把西湖比成西子,在詩人的其它詩篇中也屢屢出現,可見詩人對這一比喻十分得意。
由於此詩流傳廣遠,西湖也遂有西子湖這一美稱。這首詩比喻新穎獨特,極富餘韻,而且又喻中含喻,如以「水光瀲灩晴方好」比喻濃抹,以「山色空蕩雨亦奇」比喻淡妝,迴環往復,別具特色。
遊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註釋】 這首詩情景交融,千古傳誦。詩人去朋友家遊園看花,
長滿蒼苔的路上遍印著詩人木屐釘齒的痕跡,敲了半天
柴門,沒有人來開。詩人從露在牆頭的一枝杏花想象出
滿園的春色,說園門雖然關得緊,春色卻是關不住的啊!
遊園不值 : 遊園沒有遇到人。
小扣 : 輕輕地敲。
柴扉 : 柴門。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註釋]
1.曉:早晨。 淨慈寺:全名「淨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祕書。
2.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4.別樣: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物件,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讚歎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巨集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
光宗召為祕書監。工詩。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
有《誠齋集》
求憶江南,漁歌子,遊園不值,飲湖上初晴後雨,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這幾首古詩
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漁歌子 張志和 西 塞 山 前 白 鷺 飛 桃 花 流 水 鱖 魚 肥 青 箬 笠 綠 蓑 衣 斜 風 細 雨 不 須 歸 遊園不值 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飲湖上初晴後雨...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和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詩意
木葉舟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他季節確實不同。蓮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豔麗鮮紅。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一 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緻。二 瀲灩水光是她濃豔的粉脂,空濛山...
飲湖上初晴後雨解釋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的意思?
黃老師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 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後二句,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作者暢遊西湖,從早到晚,一邊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一邊飲酒構思,意篤八極,神遊萬仞。於是乎寫就了這首傳誦一時的佳作。詩的前兩句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