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木葉舟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風光與其他季節確實不同。
蓮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
陽光下荷花分外豔麗鮮紅。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一)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緻。
(二)瀲灩水光是她濃豔的粉脂,空濛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施,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2樓:匿名使用者
西湖美景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宋)蘇軾
(一)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廟。)
(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蘇軾(1038~1102),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
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年(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臺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
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
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
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二 .
背景資料蘇軾於神宗熙寧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長十五公里,三面環山,東側是沖積平原。湖中有蘇堤、白堤,分水為裡湖、外湖、後湖,以十景馳名中外。
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即因蘇軾而來。他在杭州任官其間,疏導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頃,並築堤防洪,當地人即稱之為「蘇堤」。這一首作於熙寧六年(公元1073),是他題詠西湖的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
《飲湖上初晴後雨》共兩首,這裡選的是第二首。三.賞析重點這是一首膾炙人口題詠西湖的詩歌。
這一天,詩人到西湖遊覽,最初,天色晴朗,陽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閃動,非常好看。後來天色轉陰,下起雨來,雨霧迷漫,山色朦朧,又別有一番情調。西湖正如那儀態萬方的美人西子一樣,無論是淡雅或濃豔的打扮,都恰到好處,美麗動人。
前兩句用白描和對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所呈現的不同的美態。第一句描寫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讚美雨天的山色,兩句從剛晴又雨的具體情景著筆,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準確描繪。「瀲灩」、「空濛」等詞用得極精當、傳神。
詩人這兩句固然是寫當日遊湖時「初晴後雨」的眼前實景,但他沒有平素對西湖詳細的觀察和別有會心的領略,相信很難這樣提綱而總括其全。第
三、四句,詩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說明西湖在任何時候都不減丰姿。詩人心與景會,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聯想到西施的「濃妝淡抹總相宜」,喻體(西子)和本體(西湖)之間,除了從字面上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主要著眼點在於二者同具有天賦的自然之美,正因為如此,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濃妝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極富詩意。
詩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從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詩構思高妙,概括性強,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傳神地勾勒出來。直到今天,人們到西湖也一定會想起蘇軾這一首詩。
[編輯本段]譯文
(一)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緻。
(二)瀲灩水光是她濃豔的粉脂,空濛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施,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編輯本段]簡析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
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藉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而且二者同處吳越地區,所以運用這個比喻。
[編輯本段]註釋
1.飲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飲酒。
2. 瀲灩:水波盪漾的樣子、波光閃動的樣子。
3. 空濛(與三點水的「méng」通用):細雨迷茫的樣子。
4.亦:也。
5. 奇:奇妙。
6.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7. 總相宜:總是很合適。
8.方好:正顯得美。
3樓:斐之卉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到底還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風光與其他時候大不相同。蓮葉接天一望無際的碧綠,荷花映日呈現出異樣嬌紅。
飲湖上初晴後雨
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盪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裡,山巒在細雨中迷濛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麼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和飲湖上初晴後雨他們所寫的景色有什麼不同
4樓:匿名使用者
前者以點見面,只是描寫水面上的蓮葉、荷花。
而後者著眼廣泛,描寫山、水、雨、光、日、色等。
***********************************===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和飲湖上初晴後雨所描寫的景色有什麼不同?
5樓:萬里江山俱在望
兩者同是寫西湖。
《曉出》寫的是晨起時分,翠綠的蓮葉,湧到天邊,使人感到置回身答於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豔麗。蓮葉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巨集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是一種曠達之美。
《初晴後雨》寫的是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緻。這是一種變幻之美,交錯之美,略顯陰柔。
飲湖上初晴後雨與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有什麼相同 15
6樓:櫻歆沁雪
都是描寫西湖美景,不同:角度不同,一個是從天氣入手,一個是與四季對比
7樓:月亮行
角度不同,一個是全景描寫,一個是季節描寫
飲湖上初晴後雨與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有什麼不同 30
8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是送朋友,一個是在西湖邊飲酒 。
從「飲」和「送」可看出陰湖上初版
9樓:加菲
飲湖上初晴後雨寫的是晴天與雨天的西湖,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寫的是六月西湖的荷花。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首詩是讚美西湖的美景,飲湖上初晴後雨通過作者
11樓:匿名使用者
咳咳,,,,,我在北京嗎哦我還以為你們今天
1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首是先敘後議。第二首是先議後敘.
《飲湖上初晴後雨》、《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的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註釋]
1. 瀲灩:波光閃動的樣子。
2. 空濛:雲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簡析]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
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藉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
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註釋]
1.曉:早晨。 淨慈寺:全名「淨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祕書。
2.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4.別樣: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物件,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讚歎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巨集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
光宗召為祕書監。工詩。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
有《誠齋集》。
補充:【簡析】裡不就是你所要的嗎?自己總結一下不就ok了!
詩詞欣賞關於楊萬里的《小池》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 是 小荷才露尖尖角 為四五月份剛發芽的荷花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是 映日荷花別樣紅 是夏天的荷花在傍晚時分夕陽照在上面分外的紅豔.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小池 運用了細節描寫的手法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荷葉,未的荷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 楊萬里 ...
《遊園不值飲湖上初晴後雨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的古
遊園不值 我家洗硯池頭有一棵梅樹 每一朵開放的花都是用淡墨染成的 不求人誇獎它的顏色好 只求保留一股永駐人間的正氣 表達了作者自己的心志.飲湖上初晴後雨 晴天的西湖,波光閃閃,景色十分好 雨天的西湖,霧氣迷茫,也有一番情趣 要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無論是淡裝還是濃裝,都很合適 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芳後兩句重點描繪了什麼的景色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 精彩絕豔的畫面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具體地描繪了 畢竟 不同的風景圖畫 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 無窮 的藝術空間,塗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 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