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而”字的用法有幾種??有什麼例子

時間 2021-08-11 17:54:45

1樓:市夏澄申

一、【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係,

①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係,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②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遊》)

【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2樓:謬元修宣胭

轉折的例子就不用舉了。

還有修飾、例如。提刀而立。還有承接、

例如賂秦而力虧

古文中的“而”有哪幾種用法

3樓:zjc**座

而:ér

《連》(1) 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2) 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3) 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4) 表示承接關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 蘇軾《石鐘山記》

(5) 表示轉折關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6) 表示假設關係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餘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7) 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 而 ér

〈代〉(1) 你;你的

予豈不知而作。——《詩·大雅·桑柔》

餘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

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而翁(你的父親)

(3) 這樣,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這人)

◎ 而 ér

〈助〉(1) 表示偏正關係,相當於“之”,“的”

虞之與 虢,相恃而勢。——《淮南子·人間》

(2) 與“上”、“下”、“前”、“後”、“來”、“往”連用,相當於“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繫辭上》

◎ 而 ér

《語氣》

(1) 用於句中,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豈”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2) 用於句末,相當於“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

◎ 而 ér

〈動〉(1) 如,好象

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呂氏春秋》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幾種

4樓:風之文婷

一、“之”作代詞用

如下列加點的“之”字: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動詞的後面,“之”的用法為代詞,作它前面動詞的賓語。

二、“之”作動詞用

例:1、吾欲之南海,何如?(《勸學》)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知道“之”用作動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動詞“之”的後面一般會跟一個地點名詞,如例句中的“南海”、“廣陵”、“蜀州”、“壟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稱代詞,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雖沒直接出現人名,但很明顯是承前省略了陳涉。整個句子合起來應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詞用

“之”作助詞的用法比較複雜一些,在初中階段出現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如: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雎》)

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⑤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公輸》)

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當“之”後面的一個詞是名詞(如“趣”、“洲”、“獄”、“意”、“地”)或名詞性短語(如“一毛”)時,“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2、“之”用於主謂之間,不譯。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一個名詞或代詞(主語)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之間時,“之”不譯。

3、“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這種用法,在初中階段並不多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這種“之”多用於時間副詞後面,作用為調節音節,不譯。

5樓:虛空忘我

初中語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較多,用法也較複雜,有作代詞用的,也有作助詞、動詞用的;區分起來也比較費勁。若死記硬背,耗時多而效果不佳。筆者在教學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與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詞用   “之”作代詞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點的“之”字: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曹劌論戰》)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動詞的後面,“之”的用法為代詞,作它前面動詞的賓語。

二、“之”作動詞用   請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勸學》)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

(《陳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知道“之”用作動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動詞“之”的後面一般會跟一個地點名詞,如例句中的“南海”、“廣陵”、“蜀州”、“壟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稱代詞,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雖沒直接出現人名,但很明顯是承前省略了陳涉。整個句子合起來應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詞用   “之”作助詞的用法比較複雜一些,在初中階段出現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如:

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關雎》)   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⑤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公輸》)   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當“之”後面的一個詞是名詞(如“趣”、“洲”、“獄”、“意”、“地”)或名詞性短語(如“一毛”)時,“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2、“之”用於主謂之間,不譯。   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一個名詞或代詞(主語)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之間時,“之”不譯。

  3、“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這種用法,在初中階段並不多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這種“之”多用於時間副詞後面,作用為調節音節,不譯。   其實,只要我們平時在學習中多思考、多總結,文言文的學習並不難

“除”字在古文中的用法,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幾種

錢小袖 ch 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 表示動作 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 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 用 拿 憑藉 依據 按照 用 憑 什麼身份 等。例如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入見。問 何以戰?曹劌論戰 餘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

其 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哪些,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幾種

張偉清 其的四種詞性及相關用法 q 代 1 形聲.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 箕 本字.金文又加聲符 丌 j 變成 其 j 本義 簸箕.今字作 箕 其 假借為代詞 他 他們 那等 2 彼 他 he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3 又如 獨善其身 4 她 she 如 薩奇打他的妻子,將其打倒在地 5 它...

倍字在古文中的意思,而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有違反,違背,背叛的意思。與 背 通。倍b i 等於原數的兩個 加 事 功半。道而行 兼程而行 某數的幾倍等於用幾乘某數 二的五 是十。更加,非常 每逢佳節 思親 加。兒精神。增益 焉用亡鄭以 鄰?古同 背 背棄,背叛。古同 背 背誦。加倍,更加。有句 每逢佳節倍思親 嘛。高中文言文 現倍字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