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中流傳下來的成語有哪些,出自《莊子》的成語有哪些?

時間 2021-08-11 17:51:07

1樓:匿名使用者

見網頁連結

內篇 逍遙遊第一

鵬程萬里

出處——《莊子·逍遙遊》:「鵬之徒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釋義——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近義詞——錦繡前程、前程萬里

反義詞——走投無路、窮途末路、日暮途窮

扶搖直上

出處——《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釋義——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近義詞——一飛沖天、青雲直上、平步青雲、一日千里

反義詞——一落千丈、每況愈下

越俎代庖

出處——《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釋義——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鼠腹蝸腸

出處——《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釋義——鼴鼠的肚子,蝸牛的腸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氣量狹小。

近義詞——鼠腹雞腸、小肚雞腸

反義詞——寬巨集大量

鼷腹鷦枝

出處——《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釋義——比喻慾望有限。

一枝之棲、鷦鷯一枝

出處——《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釋義——鷦鷯做窩,只佔用一根樹枝。比喻一個安身之處或一個工作位置。

巢林一枝

出處——《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釋義——指鷦鷯築巢,只不過佔用一根樹枝。後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貪多。

近義詞——偃鼠飲河、飲河滿腹、知足常樂

反義詞——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巴蛇吞象

偃鼠飲河、飲河滿腹

出處——《莊子·逍遙遊》:「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釋義——比喻所需極有限。

近義詞——巢林一枝、知足常樂

反義詞——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巴蛇吞象

榆枋之見

出處——《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釋義——榆枋,榆樹與枋樹。比喻狹小的天地。後用以比喻淺薄的見解。

吸風飲露

出處——《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釋義——道家及詩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絕食五穀。

近義詞——餐風飲露

反義詞——狼吞虎嚥、暴飲暴食

姑射神人

出處——《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綽)約若處子。」

釋義——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葉山的得到真人。後泛指美貌女子。

樗櫟庸材

出處——《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釋義——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近義詞——無名小卒、無名鼠輩、芸芸眾生

反義詞——出類拔萃、超群絕倫、超凡入聖、英雄豪傑

材大難用

出處——《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釋義——原意是能力強難用於小事。後形容懷才不遇。

近義詞——懷才不遇、黃鐘譭棄

反義詞——懷寶迷邦

無何有之鄉、無何有鄉

出處——《莊子·逍遙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釋義——無何有:即無有。原指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後指虛幻的境界。

跳樑小醜

出處——《莊子·逍遙遊》:「子獨不見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

釋義——跳梁:騰躍跳動;小丑:對人的卑稱。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近義詞——害群之馬

反義詞——正人君子、志士仁人

食不果腹

出處——《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釋義——果:充實,飽。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近義詞——飢腸轆轆

反義詞——酒足飯飽、豐衣足食、錦衣玉食、鮮衣美食

大而無當

出處——《莊子·逍遙遊》:「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

釋義——當:底。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近義詞——華而不實

反義詞——短小精悍

河漢無極

出處——《莊子·逍遙遊》:「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無極。」

釋義——河漢:銀河;極:盡頭,邊際。銀河廣闊,無邊無際。比喻言論荒誕不經,難以置信。亦比喻恩澤廣大,使人難以報答。

大相徑庭、大有徑庭

出處——《莊子·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釋義——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偏激。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

近義詞——天差地別、雲泥之別、霄壤之別、截然不同

反義詞——大同小異、如出一轍

不近人情

出處——《莊子·逍遙遊》:「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釋義——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反義詞——通情達理、合情合理

塵垢秕糠

出處——《莊子·逍遙遊》:「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

釋義——塵:塵土;垢:汙垢;秕:秕穀;糠:米皮。比喻瑣碎而沒有用的東西。

近義詞——孤雛腐鼠

綽約多姿

出處—— 《莊子·逍遙遊》:「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唐·蔣防《霍小玉傳》:「年可四十餘,綽約多姿,談笑甚媚。

釋義——綽約:姿態優美的樣子。形容女子體態的美。

近義詞——婀娜多姿、丰神綽約、風姿綽約

反義詞——醜態百出

出自《莊子》的成語有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扶搖直上[ fú yáo zhí shàng ]

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出處:唐·李白《上李邕》詩:「大鵬一日同風起;~九百里。」

越俎代庖[ yuè zǔ dài páo ]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 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而無當[ dà ér wú dàng ]

當:底。 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出處:《莊子·逍遙遊》:「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了。』」

大相徑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偏激。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

出處:《莊子·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心如死灰[ xīn rú sǐ huī ]

死灰:已冷卻的灰燼。 原指心境淡漠,毫無情感。現也形容意志消沉,態度冷漠到極點。

出處:《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3樓:歲月不寒

選2《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典故】

傳說,殷商末代的商紂王是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的昏君(參看《助紂為虐》)。 「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因為反對紂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辦法才得以出獄。當時,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周文王回到岐山後,下決心要推翻商朝的統治。

他首先聘得軍事家姜尚(即姜太公)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併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接著,又將都城東遷至豐邑(今陝西省戶縣附近),準備向東進軍。可是,遷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繼續擔任軍師。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異母弟姬?

#93;(shì)是武王的兩個得力助手。同時,武王還得到了其他幾個諸侯的擁護。於是,武王正式宣佈出兵伐紂。

大軍在孟津(今河南孟縣之南的一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因為商紂王已失盡人心,軍隊也多不願為他送命,於是逃的逃、降的降,起義的起義,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紂王自殺,商朝就此滅亡。

以後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稱為周朝。

當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對於怎樣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能不能使局面穩定下來,武王心裡還沒有譜,因此有些擔憂。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議。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貴法》裡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鹹劉厥敵,使靡有餘,何如?』」

大意是說:周武王打敗了殷商,召見姜太公,問道:「該怎樣對待他們的人員呢?

」太公答道:「我聽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奪來他的僕從家吏。全部殺盡敵對分子,讓他們一個也不留,您看怎樣?

」此外,《韓詩外傳》、《六韜逸文》也都有關於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談話的記載,內容基本相同。由於這個傳說,就產生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2]

漢朝人伏勝編撰的《尚書大傳·大戰》裡也有類似的記載: 「紂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

『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餘。

』」我國最古的一部詩歌集《詩經》的《小雅》部分,題為《正月》的一首詩裡,就有「瞻烏爰止,於誰之家」。可見古人多厭惡烏鴉,而絕少有人愛它的。所謂「愛屋及烏」,是說:

由於愛那個人,因而連他家屋上的烏鴉都不以為不祥,不覺得討厭了。這句成語,一向被人們用作推愛的比喻。因為深愛某人,從而連帶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或其他東西,就叫做「愛屋及烏」,或稱這樣的推愛為「屋烏之愛」。

唐代詩人杜甫在《奉贈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詩中,開頭兩句是:「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宋朝人周敦頤的《濂溪詩》中有:

「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宋朝人陳師道的《簡李伯益》詩中也有「時清視我門前雀,人好看君屋上烏。」都是用的「愛屋及烏」這個成語典故。

夏朝有什麼書流傳下來嗎,夏朝有什麼書流傳下來嗎,或者商朝有嗎

手機使用者 夏朝有 禹刑 是夏朝法律的名稱,具體內容已經無法考證,但文獻中又有零星記載。此外還有 政典 甘誓 甘誓 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軍法。商朝有 湯刑 與夏朝一樣,它也是後繼者為了紀念湯而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他們的法典。不過這些都沒有流傳下來,商朝流傳下來的僅僅是一些甲骨文,夏朝連文字是什麼樣的都還不知...

漢代的張良有什麼流傳下來的著作,漢代張良的詩詞

冰晶雪a凌 西晉時期,天下大亂。盜墓賊發掘了張良的墳墓,在頭底下的玉枕中發現了這本 素書 共計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題有祕誡說 不允許將此書傳於 不道 不神 不聖 不賢之人 否則必遭禍殃 但是如果遇到合適的傳人而不傳授,也將遭殃。秦朝末年的隱士黃石公的 素書 共有六章。大多數人以為黃石公在圯橋傳授...

中國古代的漢服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

漢服在三百年前滿洲入侵中國之後為了從思想和文化上來奴役中國人,讓漢人剃髮易服,從而倒是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漢服在中國消亡。很多人為了能抱住衣冠而當了道士。而清王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它離我們最近,現代的人們受清王朝的影響最深,於是人們就記住了旗袍。所以漢服不是不適應潮流而消失的,而是被人為的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