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太多了!對不起!無法回答!建議網頁搜尋!
求高一必修一語文人教版所有古文中的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判斷句式,詞類活用,最全的 5
2樓:雨中漾
買本課外教材最直接了。這裡沒人那麼閒的全給你總結出來的。書本很齊全
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種東西弄來沒有任何意義。。
高中了不是小學生,不能夠依賴別人,只能靠自己,要學會自己判斷的。。
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通假字、古今異義、特殊句式、一詞多義,急!!!
4樓:嗚啦啦嗚吶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特殊句式、一詞多義如下:
一、通假字
1、鼓瑟希(稀)
2、莫春者(暮)
3、唯求則非邦也與(歟)
二、詞類活用
1、端章甫(名詞作動詞,穿著禮服、戴著禮帽)
2、鼓瑟希(名詞作動詞 彈奏)
3、風乎舞雩(名詞作動詞 吹風、乘涼)
4、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形容詞作名詞 小事、大事)
5、曾皙後(方位名詞作動詞 落在後面)
三、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賓語前置)
2、則何以哉(賓語前置)
3、爾何如?(賓語前置)
4、何傷乎?(賓語前置)
5、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謹(狀語後置)
6、為國以禮(狀語後置)
7、則何以哉(固定句)
8、爾何如(固定句)
9、是故哂之(固定句)
四、古今異義(古/今)
1、加之以師旅(泛指軍隊/軍隊編制單位之一)
2、比及三年(等到/比較、緊靠、依附等)
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對方、方法等)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
5、如其禮樂(至於/如果)
6、異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寫作)
五、一詞多義
(一)以 :
1、以吾一日長乎爾(因為,介詞)
2、毋吾以也(認為,動詞)
3、則何以哉(做、為,動詞)
4、加之以師旅(用、那,介詞)
5、以俟君子(而,連詞)
(二)爾:
1、以吾一日長乎爾(你、你們,代詞)
2、子路率爾而對曰(…的樣子,詞尾)
(三)言:
1、亦各言其志也(說、談,動詞)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話,名詞)
擴充套件資料:
文言文中常見的實詞:
1、遂居於此(於是)\先生遂傲然不復再求(於是)
2、又嘗同席讀書(曾經)\解縉嘗從遊內苑(曾經)
3、竊見管神色(偷偷地)
4、梟逢鳩(碰到)
文言文中常見的通假字: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迴轉,掉轉。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樂羊子妻》)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木蘭詩》)帖:通「貼」。火:通「夥」。
9、無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於「罷了」。
10、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李清照)爭:通「怎」。
11、路轉溪頭忽見。(《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
12、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
13、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見:通「現」。
5樓:霜降水痕
這個回答你一定滿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言知識點歸納
一、通假字
1、鼓瑟希(稀) 2、莫春者(暮) 3、唯求則非邦也與(歟)
二、詞類活用
1、端章甫(名詞作動詞 穿著禮服、戴著禮帽) 2、鼓瑟希(名詞作動詞 彈奏)
3、風乎舞雩(名詞作動詞 吹風、乘涼) 4、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形容詞作名詞 小事、大事)
5、曾皙後(方位名詞作動詞 落在後面)
三、文言句式
1、不吾知也(賓語前置) 2、則何以哉(賓語前置) 3、爾何如?(賓語前置)
4、何傷乎?(賓語前置) 5、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謹(狀語後置)
6、為國以禮(狀語後置) 7、則何以哉(固定句) 8、爾何如(固定句)
9、是故哂之(固定句)
四、古今異義(古/今)
1、加之以師旅(泛指軍隊/軍隊編制單位之一) 2、比及三年(等到/比較、緊靠、依附等)
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對方、方法等)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
5、如其禮樂(至於/如果) 6、異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寫作)
五、一詞多義(補充)
(一)以 :1、以吾一日長乎爾(因為,介詞) 2、毋吾以也(認為,動詞)
3、則何以哉(做、為,動詞) 4、加之以師旅(用、那,介詞)
5、以俟君子(而,連詞)
(二)爾:1、以吾一日長乎爾(你、你們,代詞)2、子路率爾而對曰(…的樣子,詞尾)
(三)言:1、亦各言其志也(說、談,動詞)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話,名詞)
6樓:唯話子
子路晨曦忍在公司華師坐的通假字通假字有很多曰說
7樓:
①曾皙(xī):名點。曾參的父親。
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華:
名赤:字子華,公 西是複姓。皆孔子**。
侍坐:陪伴長者坐著。②因為我比你們年紀大一些。
以:因 為。一日:
一兩天,表示年歲大的一種謙虛說法。長(zhǎng):年長。
乎:介詞,表示 比較。爾:
你們。③不要因為我而不敢講話了。以:
因為。④居:閒居,指平 時 。
⑤或:無定代詞,有人。⑥何以:
用什麼方法治理國家呢。⑦率爾: 輕率的樣子。
⑧千乘(shèng)之國:一千輛兵車的國家,指中等國家。⑨攝 :
夾。⑩加之以師旅:以師旅加之,意思是把戰爭強加到它的頭上。
師旅,古代軍 隊編制單位,五百人為一旅,二千五百人為一師。這裡指大國來犯的軍隊。11 因:
繼,接著。饑饉:荒年。
《爾雅·釋天》:「谷不熟曰飢,菜不熟曰饉。」12 比及:
等到,到了。13 使有勇:使之有勇。
使國家的人民有勇。14方:方向,這裡指道義的方向。
15哂(shěn):微笑。 16方六七十:
方形的一邊六七十里。如:連詞,或者。
下文「如會同」的「如 」用法相同。17如:至於。
其:那些。俟(sì):
等待。18焉 :於是(此),指在這方面。
19宗廟之事: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廟,祖廟 。
20會同:諸侯之間會盟和諸侯共同朝見天子一類的事。21端:
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禮服,又叫玄端。章甫:一種禮帽。
端章甫,都用 作動詞,即穿著禮服,戴著禮帽。22相(xiàng):在祭祀或會盟時,主持贊禮和司儀的人。
主持贊禮的分 大相和從相,公西華願做小相,是謙詞。23鼓瑟:彈瑟。
瑟,古代一種絃樂器。希:即「稀」。
鼓瑟的聲音稀疏,說 明已近尾聲。24鏗(kēng)爾:象聲詞,描寫推開瑟時的聲音。
舍:這裡是放下、推開 的意思。作;起立25撰:
才能,才幹。26何傷:傷害什麼,意思是有什麼關係呢。
27亦:副詞。有「只不過」的意思。
28莫(mù)春:晚春,指三月。莫,即「暮」。
春服:春天穿的衣服,即夾 衣。已成:
已經做好,這裡有穿到身上的意思。29冠(guàn)者:成年人。
古時男子到了二十歲要行冠禮,表示已到成年 ,故用冠者表示成年人。30沂:沂水。
31風:吹風,乘涼,用作動詞。舞雩(yù):
古時求雨的壇,在曲阜縣城東 南。32詠:唱歌。
33喟(kuì)然:長嘆的樣子。與(yù)同意,贊成。
8樓:匿名使用者
下聯是「兩行夫子笑顏回」重泥指仲尼,夫子指夫子,兩者皆指孔子。子路性格暴燥,顏回卻深得孔子喜愛
《愚公移山》 的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 通假字、 古今異義 是什麼?
9樓:青汐
一、一詞多意
且:年且九十(將近)且焉置土石(況且)
其:其土石如何(加強反問語氣那麼多)懼其不已(代詞,他)之:跳往助之(代詞,他)雖我之死(的)以君之力(助詞,的)焉:
且焉之土石(**)始反一焉(語氣助詞)固:汝心之固(頑固)吾義固不殺人(本來)
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應(通「無」,沒有)而:面山而居(表修飾)聚室而謀(表承接)
二、詞類活用
面山而居:一般「面」是名詞,在此用作動詞。意為:面向著。
箕畚運於渤海之尾:一般「箕畚」是名詞,在此作狀語。意為:用箕畚。
吾與汝畢力平險:一般「險」是形容詞,在此用作名詞。意為:險阻。
三、通假字
「指」通「直」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反」通「返」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
「亡」通「無」河曲智叟亡以應
「厝」通「措」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四、古今異義詞
河陽之北河:古義:黃河,今義:泛指一般河流,陽:古義:山之南,水之北今義:太陽
達於漢陰陰:古義:山之北,水之南今義:陰天指通豫南指:古義:直,一直,今義:手指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曾:古義:乃,並今義:
曾經投諸渤海之尾諸:古義:之於,今義:
各個,許多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荷:古義:負荷,今義:
荷花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毛;古義:草木,今義:毛髮北山愚公長息曰息:
古義:嘆氣,今義:休息
雖我之死雖;古義:即使,今義:表示轉折關係的連詞,雖然懼其不已也已:古義:止,今義:已經
無隴斷焉隴斷:古義:山川阻隔,今義:把持獨佔何苦而不平何苦:古義:怎麼會,哪怕,今義:不值得做,犯不著
10樓:檬懵檬
一: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聰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通無,沒有
4、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無隴斷焉 隴通壟,高山
6、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二:詞類活用
1、險: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險峻的大山。
2、箕畚:名詞活用為狀語,用箕畚。
3、面:名詞用為動詞,面向著。
4、聚:使動用法,使... ...聚,相當於:「把... ...召集在一起」。
三:通假字
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聰明。
3、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沒有。
4、一厝朔東。「厝」通「措」,放置。
5、通豫南,達於漢陰。 「指」通「直」,一直6、無隴斷焉。「隴」通「壟」,高地
四:古今異義詞
1、河陽之北 河:古義:黃河,今義:泛指一般河流陽:古義:山之南,水之北 今義:太陽
2、達於漢陰 陰:古義:山之北,水之南 今義:
陰天3、指通豫南 指:古義:直,一直,今義:
手指4、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曾:古義:乃,並 今義:
曾經5、投諸渤海之尾 諸:古義:之於,今義:
各個,許多6、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荷:古義:負荷,今義:
荷花7、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毛;古義:草木,今義:毛髮8、北山愚公長息曰 息:
古義:嘆氣,今義:休息9、雖我之死 雖;古義:
即使,今義:表示轉折關係的連詞,雖然10、懼其不已也 已:古義:
止,今義:已經11、無隴斷焉 隴斷:古義:
山川阻隔,今義:把持獨佔12、何苦而不平 何苦:古義:
怎麼會,哪怕 今義:不值得做,犯不著
第二,一詞多義,語文,一詞多義詳細
y n 動 拉開 弓 塞翁失馬 丁壯者引弦而戰。動 延長 伸長。三峽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動 拉 牽引。廉頗藺相如列傳 左右欲引相如去。動 延請。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動 帶領。垓下之戰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動 招出 牽連。蘇武傳 虞常果引張勝。動 拿 舉。歸去來兮辭 引...
高一語文必修二的《勸學》的感想,高一語文必修二《赤壁賦》原文
豈不思 勸學 的開篇第一句話就告誡了我們 學習是不能半途而廢的 學不可以已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在學習的這一過程中很多人是不能堅持到底的,半途而廢者多之,而半途而廢正是學習的大忌,那麼怎麼才能避免半途而廢呢,荀子從三個方面回答了這一問題 有信心,有虛心,有恆心。一,有信心。勸學 第二段說到青,取於藍...
急高一語文必修四作文
惡魔苗 我也是高一的,不過我們沒要求寫這篇文章,我想你應該從這幾方面入手 1 確定你要寫的題材 議 那麼就從議論入手吧,先明確論點,即你想表達的意思,你是不是贊同這位學生的行為呢.2 第一點好了後,開始構思你要寫的方面,贊同的話可從文明禮貌和中國風燈方面入手,不贊同就從反方面寫。3 文章最重要的是點...